其中以家庭因素申請者役期為4個月,常備役體位役男申請者役期為國內服勤6個月,國外服勤10個月。 報告指出中共近年持續挹注國防預算,投入更多資源於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且對臺侵擾策略與手段愈趨多元,同時以各種軍事侵擾行動試探預警能力與應處作為,持續軍事威懾與施壓,包括侵入防空識別區、加大臺灣周邊海域演訓力度、強化軍事威懾作為等。 鄧克雄簡報指出,國防部自81年以來每兩年出版「國防報告書」,今年以「打造堅韌新國軍」為主軸,凸顯當前戰略環境及中共日益升高對臺軍事威脅。
- 有別於108年國防報告書,110年則新增中共「灰色地帶」威脅,並有對臺侵擾手段、網路戰威脅、認知戰危害等篇章。
- 其中也包含中共對臺作戰能力,像是「情報監偵」、「聯合封鎖」、「聯合火力打擊」、「聯合登陸作戰」、「應對外軍幹預」、「戰略支援」等6項。
- 1996年3月18日至3月25日間,解放軍海、陸、空部隊展開第三次登陸聯合作戰的軍事演習,演習地點平潭島離臺灣的島嶼不足70海浬。
- 二、在戰爭中使用各種破壞性、懲罰性或致命的軍事行動,並透過資訊戰與各種公開或祕密的經濟、政治活動結合,降低臺灣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 《中國軍力報告》中統計了中國5大戰區的軍事佈置,其中也包含了火箭軍的分佈。
將持續推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計畫,滿足建軍需求,支持航太及船舶產業發展。 空軍負責臺海偵巡、維護空域安全,建軍思維以聯戰任務為導向,全力爭取制空優勢;另為滿足空防作戰任務需求,持續籌獲與換裝新式戰機及天弓三型飛彈等武器裝備,以遂行聯合防空、飛彈防禦等作戰,確保空域安全。 國防報告書2025 陸軍戍守本島、外島各地區,並依令支援反恐行動及主動協助地區災害防救;另為肆應未來防衛作戰需求,持續朝「聯合兵種營」轉型,使其具備全方位獨立作戰能力與戰術運用彈性,確保聯合國土防衛任務遂行。 國軍評估未來敵情威脅及達成聯戰任務需求,戰力整建以精進「量適、質精、高效能及易損性低」之「基本戰力」為基礎,置重點於建立「機動、遠距精準」之不對稱戰力,並加強「戰力防護」裝備與設施整建,建構重層防衛戰力,嚇阻敵軍事冒進。 此外,國軍務實推動各項國防事務精進與改革,以提高整體人力素質及組織效能,建制專業、精巧、強韌的國軍,肆應未來挑戰。 報告指出,中共認知戰手段近年不斷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加快融合,以提升媒體認知戰支配能力。
國防報告書: 相關新聞
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期間,第二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 3月8日當天美國立刻宣佈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羣部署到臺灣東北海域,並進行大規模的海空聯合演習。 國防報告書 1996年3月11日,美國海軍自波斯灣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羣前往臺灣東部海域,預定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羣會合,為美國結束越戰後在亞洲地區最大的軍事部署。 另外,面對一觸即發的臨戰狀態,美國、日本、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國皆已準備自臺灣撤僑。
- 中國批我國防報告 陸委會:應擺脫霸道心態 中國國防部今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回應臺灣二〇一七年國防報告書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哪裡來的什麼國防報告書?」對此,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強調,中方應擺脫以強凌弱的霸道心態及…
- 三、中國將透過精準打擊武器,對重要的政府和軍事目標(包括空軍基地、雷達站、通信設施等等)進行攻擊,削弱臺灣的防禦能力與民眾的反抗念頭。
- 報告強調,中華民國的軍事戰略,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落實到防衛作戰構想,就成為不對稱作戰。
- 國防報告書》精準火箭不外購 國軍要自己研製 國防部今日公佈108年國防報告書,報告內容揭露建軍、募兵、國防自主等多項成效。
- 國防授權法案保有一些措施,以改善售臺軍備積壓問題,但並未列入一項重大規定,要求美國國防製造業者「加速並優先」生產臺灣採購的軍備,以使臺灣可較其他等候中的國家先行取貨。
-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0條,根據國家目標、國際一般情勢、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家兵力整建、戰備整備、國防資源運用、全民國防等,定期出版國防報告書。
面對複雜性和多變性的災害威脅,國軍秉持「救災就是作戰」政策指導,強化國軍救災效能,圖為國軍協助0204復興空難搜救任務。 國軍基於保國衛民職責,面對複合性災害威脅,積極從事災害防救整備,並遵「救災就是作戰」及「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政策指導,採「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積極作為,強化國軍救災效能,依法協助災害防救任務。 中國大陸無預警禁止我國多項水產品輸入,包括秋刀魚、午仔魚、魷魚等水產品,但昨日食藥署、農委會第一時間卻一問三不知,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受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做事經常這個樣子,今天會發信詢問中方,但他們也不一定會回覆。 國防報告書2025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國防法》,總統為三軍統帥,行使統帥權指揮軍隊,直接責成國防部部長,由部長命令參謀總長執行之。 2011年7月的《中華民國一百年國防報告書》,以國防新紀元為主題,並同時建構了國防報告書在FACEBOOK的粉絲頁。
國防報告書: 臺灣海峽飛彈危機
臺灣國防報告書登外媒 日網友:臺灣需要核武與薩德 國防部於昨(26)日公佈2017年國防報告書,也是蔡英文政府任內公佈的第一本國防報告書,除了將中國視為威脅,也首次公佈中共軍機與軍艦共擾臺25次。 而此新聞也登上各大外媒,日本網友更表示:「臺灣需要核武… 支持臺灣國防報告書 美商會:願國防共同製造、開發 國防報告書2025 國防部日前發佈「2021國防報告書」,臺灣美國商會今天表示支持臺灣強化國防實力,全體全力支持臺灣強化自身國防實力,歡迎與政府定期進行相關合作性討論,尤其針對共同製造、共同開發等議題。 2004年12月的《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內容著重於國際安全局勢,與中共對臺灣的軍事安全威脅,及可能攻臺的行動,並於此版開始,配合中華民國政府規定公文於2005年後需改為橫式書寫,改為西式編排。 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於3日結束臺灣訪問行程,共軍自4日起便於臺灣海峽進行一連3日大規模實彈軍演,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於4日向臺灣周邊發射多枚飛彈,其中至少4枚飛越臺灣。 《中國軍力報告》指出,這樣的行為史無前例,顯示中國可能會繼續增加軍事、外交、資訊、經濟等方面的壓力,迫使臺灣走向統一。
俄烏戰爭以及臺海日趨緊張的局勢,也引發國內對國防軍事改革的討論。 今年立法院法制局在《少子化趨勢之兵役制度淺析》報告中提到,若維持現今的編制與從軍情形,2039年從軍率需要達21.25%以上,才能滿足國防人力需求,建議國防部應審慎評估是否恢復徵兵制以及取消替代役制度。 國防報告書2025 據路透社報導,參議院預計於下週審議表決國防授權法案,若表決通過,法案將送白宮,由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後生效。 《中國軍力報告》中統計了中國5大戰區的軍事佈置,其中也包含了火箭軍的分佈。 在中國43個飛彈旅中,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合計擁有20個旅;6座飛彈基地中,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合計擁有3座。
國防報告書: 國防報告書
國際中心/周希雯報導每個國家對於租屋都有不同的規定,若沒遵守小心荷包大失血! 法國1名男子在巴黎租屋,以每個月400歐元(約新臺幣1萬2600元)租金住下1間只有5平方公尺(約1.5坪)的房子。 國防報告書2025 日前他因住院未按時支付租金,遭房東提告;沒想到2人對簿公堂後,最終反而是房東要賠償2萬1463歐元(約新臺幣68萬元),當中原因也隨之曝光。
國防報告書: 軍力
2022年12月8日美國政府通過拜登任內第7次對臺軍售案,提供臺灣空軍「航材標準零附件」與「航材非標準零附件」,共計4.28億美元。 國防報告書 2021年時任無黨籍立委傅崐萁曾就國防預算一事質詢國防部,質疑近年大量的美國軍售以及大幅增加的預算成長率,已經嚴重排擠經濟發展及教科文支出。 2020年時任美國軍備控制暨國際安全事務次卿比林斯利(Marshall Billingslea)在一場關於核武控制未來的公開線上活動中評論道,中國的核武器庫規模雖然小,但與美俄持續減少核武器的情形不同,他認為,中國大規模擴張的行為代表著「不打算維持最低限度的威懾作用」。
國防報告書: 相關條目
中國殲20服役 戰略轉向攻防兼備 我國為籌獲下一代空軍戰機,除推動「國機國造」政策,更和他國尋求採購先進戰機的機會,但相較之下,中國解放軍近年戰機研製工作進展迅速,包括「殲20」等戰機已陸續服役,國防部今年初公佈的「一○六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報告書》少子化影響 國軍將滾動式修訂兵力結構 國防部今日正式發表108年國防報告書,除提及我國建軍成效、未來發展與敵情威脅外,另也提及我國兵力結構等議題。 報告書提及,未來因應少子化趨勢、國內人口限制,將持續針對國防組織、兵力結構和招募政策採滾動式… 未能符合標準的男性無需服役,另家庭有特殊情況或運動、技能競賽表現傑出的役男可申請轉服2個月以內的補充兵役。
國防報告書: 兩岸密使
2006年8月的《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以「國防轉型」為主軸,架構為「迎接挑戰」、「革新轉型」和「全民國防」,採聚焦式敘述,與之前各版的概略式敘述不同。 1996年3月12日至3月20日間,解放軍海、空部隊在東海與南海展開第二次實彈軍事演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武力威懾行為干涉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但最終由中國國民黨籍的李登輝在首次公民直接選舉中當選連任中華民國總統。 本網站以任何媒體呈現之所有內容包括文字、音訊、視訊及版面設計,著作權屬國家發展委員會,任何形式之轉載或有關網站利用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國防報告書: 國防報告書》少子化影響 國軍將滾動式修訂兵力結構
97年1月起,原本長達1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已降為12個月。 民國100年12月《兵役法》修正後,民國83年(含)以後出生的役男,民國102年起只需接受4個月的基礎軍事訓練,之後便納入後備軍人管理。 江澤民的官方頭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中國共產黨奉行黨指揮槍原則,中央軍委主席自90年代後皆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任,是為武裝力量最高指揮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國家主席職務僅為虛位元首,既沒有行政權力,亦非軍隊統帥。 1999年,劉連昆連同邵正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國防報告書: 世界第3大擁核國 中國核武庫成長速度多快?
此外,中華民國海軍派遣海虎號潛艦滿載魚雷潛伏在共軍船團必經海域,長達1個月之久,執行密令的艦長為李喜明少將。 中華民國國防部在大選前也祕密派遣國防部參謀本部作戰、情報主管兩名中將(其中一名是帥化民)親赴美國,向美國國防部高層說明中華民國的因應方案,並帶回美方承諾。 臺灣北臨日本、南近菲律賓、東面太平洋,鏈結印度洋與太平洋之海、空交通動脈,且南北扼控巴士海峽與宮古海峽水道,位處於印太區域第一島鏈戰略關鍵位置,加上我國強韌的民主、蓬勃的經濟及新興的科技,更是推進印太區域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夥伴。
面對中共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為維護主權、捍衛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我國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以堅實的國防捍衛國家安全,並力求深化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合作,恪盡維護區域安全及和平穩定的責任,以彰顯我國無可取代的戰略地位。 1995年,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引發中國大陸不滿,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阻止李登輝在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連任,於是進行以武力威懾臺灣的軍事演習,此舉引發危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砲兵部隊和南京軍區分別向臺灣外海發射飛彈,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習,美國則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羣進入臺灣海峽,海峽一時戰雲密佈。
國防報告書: 國防報告書︰中國祭「三戰」+假訊息 分化臺灣
報告指出,軍事投資形成戰力是累積的過程,在既有濱海與灘岸防衛戰力基礎上,國軍向外拓展防衛空間,進而爭取全民防衛動員,形成總體國防力量,達成強化固守韌性、延伸防衛縱深與戰略持久目標。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0條,根據國家目標、國際一般情勢、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家兵力整建、戰備整備、國防資源運用、全民國防等,定期出版國防報告書。 即使蔡英文政府宣佈2023年的國防預算高達5863億臺幣,是1990年以來的最高金額,但仍遠少於軍費開支位居全球第2的中國。 有鑑於此,2021年國防部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將軍事策略轉向發展不對稱作戰的概念與能力。 不對稱作戰的重點包含訊息攻防、電子戰、保護維生基礎設施等。 同時臺灣政府也將大筆國防預算用於潛艦國造、海軍軍艦船塢擴充以及升級F-16戰鬥機。
2009年10月的《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國防報告書》,則強調推動中華民國募兵制的決心,並宣示將遵從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指導,規劃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積極促進兩岸和平,並且是首次推出漫畫版的國防報告書。 2008年5月的《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以「信賴的國防」為主,編寫方式同前,報告了國防轉型成效、軍隊國家化,與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原書並附有光碟。 2002年7月的《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因為編撰期間發生了911事件,特別加入了國軍危機處理機制與推動區域安全合作。 1999年3月的《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國防報告書》,精簡了原則與國防業務部份,加入了中共的軍事威脅,與全民國防施政說明。 1996年3月18日至3月25日間,解放軍海、陸、空部隊展開第三次登陸聯合作戰的軍事演習,演習地點平潭島離臺灣的島嶼不足70海浬。
國防報告書: 軍事演習過程
國防新聞週刊取得一份電子表格,詳列出積壓中的售臺軍備,包括臺灣以80億美元採購的66架F-16戰機,及以6億2000萬美元汰換的愛國者飛彈系統到期零件。 國防授權法案保有一些措施,以改善售臺軍備積壓問題,但並未列入一項重大規定,要求美國國防製造業者「加速並優先」生產臺灣採購的軍備,以使臺灣可較其他等候中的國家先行取貨。 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將秉持兩黨支持的臺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精神,列入對臺灣的安全援助條款。
國防報告書: 危機歷程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眾院以350票贊成、80票反對通過的這項法案金額8580億美元,較2022財年國防支出成長8%,也較白宮春季所提預算案的金額多出450億美元,同時增加了對臺灣和烏克蘭的援助。 國防報告書 二、在戰爭中使用各種破壞性、懲罰性或致命的軍事行動,並透過資訊戰與各種公開或祕密的經濟、政治活動結合,降低臺灣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該法案也將授權為臺灣建立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並要求加速處理對臺軍售,未來也將優先處理與通過。
國防部上午舉行「民國110年國防報告書」線上發表會,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陳黃榮少將、戰略規劃司國防政策處長鄧克雄、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少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長蘇紫雲。 臺灣的第一本國防報告書,是鈕先鍾主稿,交黃煌雄所創辦的「臺灣研究基金會」,在1989年5月所出版的《國防白皮書》,比中華民國政府出版的官方版還早。 國防報告書 中華民國國防部首次公佈國防報告書,是在1992年2月17日的《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國防報告書》,並且在參考外界建議後,於3月提出了修訂版,也是迄今為止有過修改的版本。 內容區分「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防資源」、「國防現況與戰備整備」、「國民與國防」等5篇,內容以軍事戰略範疇的介紹為主。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0條:「國防部應根據國家目標、國際一般情勢、軍事情勢、國防政策、國軍兵力整建、戰備整備、國防資源與運用、全民國防等,定期提出國防報告書」。
遠程打擊、制空作戰、制海作戰、國土防衛、資電網路作戰、聯合指管情監偵等6大面向;各項武器裝備籌獲,以自主研製為優先,對於短期無法自製,或可快速提升戰力之武器裝備,則可由國內外現貨市場商購及軍購方式獲得。 2019年4月,前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曾永賢接受日本產經新聞社訪問時揭露,他在1992年,在李登輝總統指示下,開始與中國大陸政府進行祕密接觸;同年底,曾永賢密訪北京,獲得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親自接待,此後與中國共產黨高層建立機密聯絡管道。 曾永賢說,1995年7月初,他在自宅接收到對岸高層消息,之後至總統府向李登輝進行匯報;向總統轉述消息稱,中共告知人民解放軍將在2週後進行飛彈試射,但不會直擊臺灣本島,請中華民國當局保持冷靜,不要採取軍事報復行動,導致情勢升溫;兩週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了飛彈演習。 美國政府於2000年通過《國防授權法案》,此後美國國防部每年都會向國會提出《中國軍力報告》,分析中國現今的軍事策略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
中國核力量一文也提到,中國近年正致力於發展各式導彈,其中陸基導彈的增加,使得中國火箭軍的飛彈基地與飛彈旅也一併增長。 中國的飛彈旅從2017年至2020年增長了35%,其中大約有一半的旅擁有彈道飛彈或巡弋飛彈的發射器,而中國正持續擴張相關部署。 除了持續製造核彈外,中國也極力擴展相關兵力,根據2020年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發表的2020年中國核力量一文中提到,中國除了擴大核武庫外,非核彈飛彈的類型與數目也同步增長。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統計歷年世界各國持有的核彈數量,中國雖然於2019年超越法國,成為世界第3大擁核國,但仍然遠低於美國與俄羅斯。 國防部今發表183頁新報告書 圖表照片高達150張 國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發表「108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表示,此次運用大量的視覺化資訊圖表和照片,且不少滿版跨頁照片記錄戰演訓場景。 據瞭解,此次報告書共183頁,光照片與圖表數量就高達150張,佔全書不…
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飛彈演習是針對著時任總統李登輝的,讓不少選民轉向支持李登輝。 當時中華民國軍情局六處副處長龐大為特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劉連昆會面,獲得相關導彈演習機密資料後,即將機密資料交付中華民國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間諜李志豪帶回臺灣;但李志豪的真實身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間諜,他將資料送回中華人民共和國,導致劉連昆身分曝光 。 針對軍武方面,為了維持臺海穩定,美國也將持續根據《臺灣關係法》為臺灣提供軍售,讓臺灣擁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中國批我國防報告 陸委會:應擺脫霸道心態 中國國防部今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回應臺灣二〇一七年國防報告書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哪裡來的什麼國防報告書?」對此,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強調,中方應擺脫以強凌弱的霸道心態及… 國防報告書》揭共軍戰略 被動反擊走向主動先制威脅我國 2年一度的國防報告書今日正式公佈,除強調我國建軍成果,另也大篇幅揭露中國的軍事動態與戰略構想,值得注意地是,此次報告書公佈中國軍機飛訓途徑以及目的,分別揭露日本海演訓、西太平洋演訓、宮古島與我周邊航訓… 根據遠景基金會季刊指出,中共認知戰手段主要透過「外宣模式」(如中共官方媒體)、「粉紅模式」(如五毛、水軍)、「農場模式」 國防報告書 (如新聞內容農場轉貼分享)及「協力模式」(如統戰模式下的協力關係)等4種進攻模式,對臺灣實施認知作戰。
「六四事件」爆發後的1990年代初期,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武器禁運,且因東歐劇變以及蘇聯解體,美國不再需要拉攏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對抗蘇聯,同時加強對臺灣軍售,但美國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爲經濟貿易要地,也並未將臺灣納入協防體系。 但是這些只能解決一部份的國防困難,隨著少子化嚴重,國軍軍力來源將會越來越不穩定,因此2018年起國軍主要的兵力來源改採為募兵制,冀望志願役能夠以質勝量,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為了留下人才而產生的高薪酬與福利費用等支出。 中國大陸河北一名繼父,就花了4年時間才融化繼女心防,因此當女兒無預警叫他「爸」時,他的淚腺也瞬間破防。 藉災防演習強化社區自主離災觀念,置重點於跨縣(市)應變指揮、兵力增援及防、離災等演練,以建立廣域救援機制。 面對「複合式災害」嚴峻考驗,國軍將在既有基礎上,賡續藉研修災防規範、整合災防資源、落實災防演練及深化災防交流等作為,精益求精,以達「有備無患」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