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是新埔相當著名且重要的經濟收入,新埔社區當地婦女與柿餅業者為了讓柿子有更多元的價值與面貌,於2011年利用閒置仁愛之家(老人安養中心)空間成立了「新埔柿染坊」。 旅客走進工坊,空氣中便有一股淡淡的柿子汁的發酵氣味,老師從染料開始介紹向我起,瞭解各種植物染後,更可體驗柿染DIY,自己染出專屬的柿染提包與手巾。 除了體驗與瞭解柿染文化外,館中也可見不少透過柿染所研發與創作的工藝品,作品都相當豐富且精緻,讓人眼睛一亮之外也想買回家收藏。 當天雖然只有我一人參觀,但是場館中的老師昔當親切與有耐心的詳細介紹了她們的理念與柿染相關問題,是一座相當值得來參觀、且具有特殊性的場館。 充滿客家風情的新埔鎮上,十字路口有一座充滿異國風期的建築物,這是西元1955年所建的 「新埔天主堂」。
蕭如松藝術園區擁有日治時期的建築,園區內有五棟日式房舍,五棟分別命名為故松居、松香廬、松畫廬、松和廬、松言堂,除了展示蕭如松老師生前生活型態的博物館、作品、藝術家展出場所、研習教室與藝術家咖啡廳。 古色古香的洋樓是新埔鎮長潘錦河故居,是日據時期最時髦的日式洋樓,建於1930年至今有百年以上歷史,建築中可以看見土埆、木造及鋼筋混凝土,三種時期的建材也意味著走過的歲月。 傳統的街道中,像是醃漬物表現出客家的勤儉持家,對於大地賞賜的食物絕不浪費,我想這應該是婆婆媽媽最喜愛的攤子,很容易讓人瘋狂採購。 進有商行是一家傳統米店,早期是飼料行,但因養家禽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就以米為最大宗,其實這家店讓我們好奇的是裡頭的擺設物。 創作團隊考慮今年比較乾旱無雨,所以大膽捨棄油漆改以粉筆彩繪來創作,只是表面簡單上了些保護膠,預計可以有1個月的「展期」,希望替今年的柿餅節掀起另一種「限時」、「限定」的趕集人潮。 除了褒忠義民廟是客家人信仰中心外,再轉往上寮裏欣賞客家獨有的「劉氏古厝」,年代約二百多年之古建築「雙堂屋」已列國家三級古蹟,此古厝建於西元1781年,屋樑翹棟,似廟非廟,又前後雙堂,井然有序,是客家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值得細品一番。
新埔柿子節: 親子同樂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週末化身「基隆新樂園」
車用導航機或google map可直接搜尋「金漢柿餅」或輸入地址「新竹縣新埔鎮旱坑路一段501號」都可以順利導航前往。 番路農會說,明、後天及23、24日(週六、日)連續2週休,上午10點到下午5點,在供銷部飲冰柿茶集旁,地址:番路鄉下坑村菜公店109-1 號,舉辦「悠遊番路~柿季茶鄉」柿子節暨在地農特產品體驗推廣活動。 嘉義縣番路鄉享有「國境之柿」美名,每年入秋,處處結滿黃裡透紅的成熟柿子,柿子含可溶性單寧,成熟時不能直接食用,脫澀後風味絕佳,農糧署南區分署與縣府補助番路農會,明天起連續2個週休假日,舉辦柿子節活動,有喫又有DIY體驗,逛農特產攤位。
- 豐沃的土地上融合閩南、客家、原民等多種文化,呈現在建築與美食之中。
- 宅屋中的藝術空間掛著蕭如松老師畫作,還有上課的場景,就不多做介紹,等旅人們親自走訪了!
- 每年9月底到隔年1月正是柿餅產收季節,整個新埔小鎮都籠罩在一片金黃景緻下,包含知名的味衛佳柿餅觀光果園和金漢柿餅教育農園等,都開始分享園內曬柿子的壯觀景象,宣告一年一度的曬柿季已然降臨。
- 我們會看到柿餅上的有白白的粉狀物,這不是發黴,而是珍貴的柿霜,可入藥止咳、化痰潤肺。
- 金漢曬柿場的園區,是規劃成散步庭園的感覺,旅客可以自由走在柿子樹下與柿子們拍照,也可以在一旁的涼亭座位區喝杯茶休息。
- 參觀完古蹟後再轉往新埔小鎮市街,喫喫獨有客家風味的「新埔粄條」,並採買新埔九降風所吹出獨具風味的「新埔柿餅」帶回家當伴手禮與親友共嚐。
- 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金漢柿餅教育農園皆設有專屬停車場,其中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遇到柿餅季車輛多時,也有農園人員進行交通導引,出入方向皆錯開,且上、下方有大片停車場,不用擔心停車空間不足。
「金漢柿餅教育農園」時不時就用柿餅玩一些料理創意,絕非一昧守舊,單純只熬煮柿子雞湯,比如搭配節令新鮮食材融合法式構想,變化成「炙燒柿牛肉捲」、「柚香奶油扇貝」、「迷幻鮭魚佐柿醬」、「柚香奶油扇貝」味道簡單鮮美,獨一無二的美味擺盤傳千里,只有這裡看得到。 金漢柿餅教育農園現由第三代經營,九月下旬正是碩大飽滿的牛心柿產季,走進園區,印入眼簾的是紅磚瓦屋的懷舊三合院,棚架擺滿鮮豔欲滴的柿子,一顆一顆排隊整齊接受陽光照拂,光影層疊倒映在地板,加上空氣中瀰漫陣陣甘甜香氣,色香味繚繞五感,壯觀畫面讓大夥的心情更加豁達坦然。 老闆劉興武熟練的爬上梯子,隨性拿起一顆柿餅,示意採訪團隊嚐嚐看,令人垂延的果肉軟中帶Q,甜蜜蜜的滋味一點也不膩口。
新埔柿子節: 歡欣迎國慶 新埔柿餅節開鑼
新埔農會林理事長表示,每年中秋節過後,吹起九降風,也就是迎接柿餅節的到來,也為新埔鎮帶來了人潮,可見新埔柿餅的魅力無法擋,不只是天時地利,更成熟的技術加工,才能做出聞名全國的柿餅。 古蹟眾多的新埔小鎮除了義民廟、劉式古厝外,還有潘氏古宅、廣和宮和西洋建築-天主堂等建築都相當值得一看,您可安排一趟人文古蹟巡禮。 新埔柿子節2025 參觀完古蹟後再轉往新埔小鎮市街,喫喫獨有客家風味的「新埔粄條」,並採買新埔九降風所吹出獨具風味的「新埔柿餅」帶回家當伴手禮與親友共嚐。
- 初訪「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拍柿子遇上好天氣,這天遇到一位攝影大哥和我們推薦新埔附近還有一間"金漢杮餅教育農園"柿子也很好拍,下次有機會再來新竹旅遊。
- 一般來說,柿子採收後去皮,放在室外的棚架上曝曬,柿子曝曬約3-4天即開始變軟且糖分增加,色澤也由橙黃色變成棕褐色。
- 位於新埔的味衛佳與金漢觀光農園,可說是最為人所熟知、觀賞曬柿餅的好所在。
- 典型客家人居多的新埔小鎮,鎮上有不少賣著客家美食的老店,街邊隨處都可見到老字號粄條飲食店。
101旅店更提供優越的生活機能讓出差洽公之商務旅客,或前往新竹旅遊之遊客感受完整便利的交通網絡。 到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這裡原本是新埔國小校長宿舍,屋齡有百年以上,從日據時代先後也住過十三位校長,荒廢多年後又翻新規劃作為導覽館,讓旅人們可以更瞭解新埔宗祠家廟及觀光景點。 金漢柿餅教育園區劉老闆興武表示:新埔柿餅節辦理多年,很不容易,「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透過文化元素加值產業,利用藝術來包裝,希望能夠得到顧客支持與回應,這次與心齋藝術學會合作,「藝術下鄉」,一起來品柿餅,賞美畫。 新埔鎮公所劉主任祕書守裕表示:新埔柿餅全國有名,許多鄉鎮販售的柿餅都來自新埔,新埔鎮公所遊客中心已啟用,硬體設施相當完善,新埔鎮公所與縣府會齊心努力將產業繼續發揚光大。 新埔鎮農會總幹事曾庭熙表示,新埔旱坑裏是全臺最大宗的柿餅產地,加工廠的柿農們先以機器削柿,用用熟練技術去蒂,褪去青澀外皮後,將柿子送進窯內烘烤,再擺放在曬架上,曬柿需經7到9天風乾後等繁複加工程序。
新埔柿子節: 旅遊王TravelKing
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如土溝美術館一樣的貼近生活,保留最純樸的那一面,第一站就先來到朱氏家廟(上圖),由於還在整修就無法入內參觀。 新埔柿子節2025 堅持手工製香的香店,德興香店,歲月已經超過一甲子了,曾是新竹縣最大的製香工廠,一天最少賣2000斤以上,但近年臺灣引進大陸香後,削價競爭後產量日漸減少,雖不及於當年但阿嬤仍笑容可掬的招待路過的旅人們。 體驗的柿染DIY是染筆袋/束口袋,選定自己喜愛的兩個圖樣模板後,就可以開始運用店家提供的水彩筆沾取顏料來刷圖案囉! 水彩筆不能用太多水刷,否則會暈染就不美了,小心翼翼的將圖案上顏色後,待定型,就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圖案。 從青澀歲月的柿子開始,乾燥削皮、陰乾、捻壓到果肉成熟,捻壓乾燥後到最後成型變成我們可以喫的柿幹,外面那層白色衣裳就是所謂的柿霜,過程雖繁複,但真的很好喫。
新埔柿子節: 新竹景點⎮金勇DIY休閒農場X福站客家小站。
此刻走進金漢杮餅教育農園,一顆顆圓滾滾的柿子躺在三合院中做著日光浴,不僅展開一片橙黃,柿子的香味也與陽光的馨香在空氣中繚繞。 有別於人潮眾多的味衛佳柿餅觀光工廠,金漢杮餅教育農園園區相對小巧、不失精緻的可愛。 古代沒有冰箱,先人會以醃製、發酵、風乾等各種方式保存食物,讓食物匱乏的冬天足以溫飽。 新埔柿子節2025 早期客家人自大陸來臺開墾,因新竹地區土壤貧瘠、水分少,無法種稻,只好種柿子,並利用新竹特有的「九降風」,將秋季盛產的柿子,風乾成柿餅,利於保存及攜帶。
新埔柿子節: 新竹金漢柿餅教育農園│曬柿餅季節與曬柿流程介紹
店門口放著剛處理完的金桔皮,空氣中飄著濃厚的金桔味道,是義順製冰店正在泡金桔皮去澀味的傳統手法。 店內不少製冰器材都是從過去沿用至今的老幫手,讓這裡產出的每一支冰棒都是遵循傳統而來。 店員蹲坐在一旁忙著清洗金桔,這些金桔一顆顆圓滾滾的,經過整理過後還要浸泡三天,接著磨成汁才能製作成冰棒。 也是因為這樣的繁複手續,才能奠定招牌金桔冰棒的美味,喫起來有著鹹酸鹹酸的滋味,清涼又消暑,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蕭如松老師是臺灣藝術史上很重要的水彩畫家,蕭如松藝術園區正是為了紀念蕭如松老師而成立的,日式的木建築再搭配綠意盎然的景色,很適合週末全家大小來這裡遊玩。
新埔柿子節: 新竹新埔柿餅節活動
抬頭看見天空滿滿的布料中透露出微微的陽光,這是柿染布,在經過太陽日曬後加深之自然色澤,就如太陽之染,樸實也很美,早期新埔是柿餅製作的原鄉,因為產生大量柿子皮加工過程提煉柿染料,開發相關的手作藝品,藝術與美的結合下,成為園中最醒目的一環。 果園資訊:果園的水果有5月的五月桃、紅肉李、7至8月的紅棗、12月至次年2月的柑橘(海梨、茂谷、桶柑)而柿餅加工期約9月中旬起至年底。 新埔柿子節 節慶活動有4月螢火蟲5月油桐花、6月綠竹筍、7月獨角仙及水梨節、10月柿餅節、11月客家粄條節等。
新埔柿子節: 新埔宗祠博物館
老闆還說它們的柿餅沒有添加防腐劑和其他的糖跟色素,而且很大顆,跟市面上販售的不一樣。 眼前一片黃澄澄柿子正在享受日光浴,小時候學的數大便是美就是眼前風景,幸運來訪農場這天是晴天,才能看到及拍到曬柿子美麗景象。 新埔柿子節2025 朋友之前來過味衛佳拍柿子,這我和宜蘭人則是拍柿子、看柿子初體驗,第一次啊!
新埔柿子節: 新竹景點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有停車場嗎?
金漢柿餅教育園區除供應柿餅、柿幹、柿霜等製品之外,並提供產業及生態導覽解說、柿染DIY體驗、戶外教學行程規劃等,以及柿染提袋、柿染包包、柿染手工書、柿染藝品等代為接洽安排,還有可口柿餅雞湯,都需要提前預約,以利金漢柿餅事先安排。 新埔柿子節2025 荒廢多年後,終於在新埔鎮公所的極力爭取下,將木造建築重新修復,成為「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並由當地誌工進駐,提供旅客到新埔小鎮漫遊時,認識當地文化風采與旅遊諮詢的窗口。 當天我在館中遇到兩位熱情的志工阿姨,在她們的熱情介紹與解說之下,重新認識了我不知道的新埔小鎮。 阿姨們一直以新埔為自豪,偷偷跟我說了不少隔壁北埔的壞話,真是好笑又可愛。 要看清楚一座城市的樣貌,就要把自己退的高遠,新埔小鎮雖然沒有人造的觀景臺,卻有一座「日本公園」讓人可以站上觀景臺,從制高點遠望整座新埔小鎮。
每到秋收季節,新竹新埔鎮的九降風起,每戶農家在院子裡擺滿一顆顆金黃碩大的柿子,這個大茗鼎鼎的「曬柿」時刻,讓整個小鎮全籠罩在黃橙橙的景緻下,堪稱秋天最美的顏色! 來到位於旱坑裏知名的「金漢柿餅教育農園」,時間不到中午,遊客絡繹不絕早已駐足朝聖,拿著相機捕捉一年一度難得的曬柿美景,隔著棚架感受與柿子的距離,人和水果一起做日光浴,畫面格外愜意。 從採果、削皮到日曬,將這一顆顆渾圓飽滿的小小柿子,利用特有的九降風,加工風乾成一顆顆可愛扁平的小柿餅,成為能夠保存許久美好滋味。 位在新埔鎮郊的「味衛佳柿餅工廠」是新埔鎮最有名的觀光工廠,秋季期間,總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遊客慕名前來拍攝曬柿子的特殊景象。 重陽節前後的新竹縣新埔鎮吹起九降風,九降風的到來也象徵曬柿餅的季節又到了。
新埔柿子節: 新竹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臺三線尋香趣 臺三線又稱內山公路,大多位在高山與平原間的丘陵地,人文色彩濃厚,物產豐饒,四季皆有不同景緻,是個值得一再造訪的旅遊地。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外交部雲嘉南辦事處成立於101年12月28日,至今正好10週年,辦事處處長蕭勝中表示,適逢政府放寬邊境管制措施後申請護照的民眾大增,為提供民眾舒適的申辦環境,特別在領務大廳展掛名家複製畫及入口處陽臺開… 民視新聞/黃建宇、陳芷萍 高雄市報導說起火烤兩喫的代表,高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以石鍋火鍋起家的50多年老店。 以獨門湯頭、飛碟烤盤帶動起火烤兩喫和喫到飽的風潮,全盛時期全臺有42間分店,走過半世紀,差點被疫情擊倒。 現在第三代接手,從僅存的一家店面重新出發,吸引老顧客重溫昔日的幸福滋味。
新埔是典型的客家小鎮,來到鎮上有著不少接近百年的老店,其中這間藏在新埔老街的「義順製冰店」創於日治末期,為新埔百年老冰棒店,現在已經傳承至第三代了。 有趣的是,店家最初是雜貨店,因為店內販賣的黑糖缺乏保存而容易受潮,老闆靈機一動將受潮的黑糖用來製冰,意外大受好評,也讓雜貨店正式轉型為冰店,一賣就是到現在。 座落在新埔市區的「新埔國小校長宿舍」興建於西元1902年,由日本政府新建宿舍後,提供給新埔國小的歷任校長居住,一直到了西元2000年最後一位居住在此的校長搬離此處後,校長宿舍就年久失修,成了鎮上荒廢的空間。
新埔柿子節: 新埔鎮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志工阿姨們的熱情讓人情報不間斷
然而,來到「金漢柿餅教育農園」除了賞柿景、拍美照,周邊產品結合柿餅、柿乾和柿霜,透過人員解說產業生態,民眾如同翻開柿子的小百科,農園也開放柿染DIY預約體驗,讓大家自己動手DIY,製作專屬的柿染布包、披巾與束口袋等。 初訪「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拍柿子遇上好天氣,這天遇到一位攝影大哥和我們推薦新埔附近還有一間"金漢杮餅教育農園"柿子也很好拍,下次有機會再來新竹旅遊。 新埔鎮旱坑裏的柿餅製造業已持續有百餘年的歷史,早已成為新埔鎮所特有的產業文化。 而九降風是臺灣西北部地區入秋之後常見的一種風,因為是在農曆重陽節前後才開始颳起的強風,所以我們的祖先便稱為「九降風」,是新埔鎮旱坑裏特有的季節風,因此九降風吹起時也正是入秋柿餅成熟時。 打響新埔鎮的產業名氣成為明日之星,真正做到產業、文化及經濟三位一體,希望延續柿餅季的時間,進而展開豐富且知性的活動做搭配,加深消費者印象,更希望能在柿餅季時能延續柿餅之鄉旱坑裏多元性議題。
各地田媽媽 田媽媽用心準備在地食材、可口健康的特色田園料理,旅遊時不訪順道拜訪充滿用心與愛心的田媽媽們。 認識田媽媽 田媽媽是一羣有著堅強毅力與創業精神農家婦女的代稱,是在臺灣各地辛勤努力又有著精湛手藝的在地料理達人。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新埔柿子節: 新竹景點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曬柿子
希望旅客尋著中正路、和平街與成功街包圍的街口,穿進大水巷、花燈巷、漫畫巷、燕子巷、戰鬥巷、逃學巷等六條小巷,巡遊新埔小鎮上的九座宗祠。 九座宗祠分別是中正路上的「陳氏家祠」、和平街上的「張氏家廟」、「劉家祠」、「潘屋」、「朱氏家廟」及成功街上的「林氏家廟」與「範氏家廟」,還有外圍的上「枋寮劉宅(劉氏雙堂屋)」與「吳濁流故居」。 走在充滿歷史脈絡的各家宗祠,午後的陽光落在石板上,沈穩的紅磚、古樸的花窗,走走看看沒有圍牆的宗祠博物館,感受新埔小鎮百年來的客家故事。 經過百年時光輪轉,新埔鎮也面臨人口外流、結構老化的問題,卻也因為如此,讓不少文化的脈絡靜靜地原地封存。
新埔柿子節: 分享此文:
[記者黃美珠/新埔報導]本週(6)日新竹縣新埔鎮舉辦千人健走和橘色變裝派對,替下個週末(12、13日)要登場的新埔柿餅節暖身。 今年的柿餅節除了慣例的柿餅美食免費品嚐、寶寶搬搬樂、柿鄉1日遊等各種吸聚人氣的活動,在玄奘大學跨系合作下,還推出柿餅雞湯、甜菜根柿餅洋芋餃、巧克力柿子酥餅、菜餔乳酪佛卡夏等翻新喫法的柿餅美食,並有柿染服裝走秀,以及「柿太郎」繪本說故事活動,讓今年的柿餅香氣不太一樣。 新埔農會也於每年10月份第二週辦理「新埔柿餅節活動」,主要幫助農民行銷在地特色傳統產業「新埔柿餅」。 今年新埔柿餅節活動有柿染服裝走秀、好柿相關產品發表及繪本導讀,並規畫柿餅寶寶搬搬樂、柿鄉網美攝影比賽、食農教育教學體驗、秋遊柿餅之鄉、粉絲團按讚或留言送好禮等活動,新埔鎮公所並備有「柿餅之鄉」免費接駁專車,讓民眾來體驗新埔鎮客家風情,保證不虛此行。
新埔柿子節: 臺灣米師傅 帶領米食新航向
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和使用者條款。 新埔柿子節 新埔柿子節 此外,該校藝術與創意設計系也配合創作了1本「柿太郎」的童書繪本,透過可愛的「柿太郎」開啟小朋友對柿餅之鄉~新埔的興趣。 每一種茶葉都是經由不同的發酵方式製作而成,從採集需經過蟲咬的茶芽製作,若要小綠葉蟬羣聚就不能噴灑農藥,因此在採摘過程相當不易,所以人家說東方美人茶是茶中的極品,一點都不為過。 早期茶農因茶葉受到小綠葉蟬吸吮茶菁末稍嫩葉,不忍捨棄就將它製成重發酵的烏龍茶,到臺北參加評價後被稱絕世好茶,回鄉後鄉人不信,直說是膨風,經由報導才披露證實此事,從此膨風茶在臺灣就成為知名茶品:另外一說是英國茶商將膨風茶獻給女王享用,產於東方福爾摩沙,賜名為東方美人茶。
A2: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附近景點有南園人文客棧The one、福祥仙人掌多肉植物園、湖口夏季三角景觀咖啡廳、湖口老街皆很適合安排一日遊行程。 果園除了柿子外,還有種洛神花和超大絲瓜等等植物,很適合帶小孩來參觀。 味衛佳柿餅是利用石柿、牛心柿及筆柿加工製作柿餅為主,產品有柿餅、柿乾、柿霜(數量有限)及柿子冰棒、洛神花冰棒、洛神花茶、柿乾養生雞湯、小喫、合菜等,在水果產季中並有水果禮盒伴手禮。 旅客除了現場購買之外,也有宅配服務,團體大量訂購另有優惠,可直接洽店家。 前往農場的途中會看到在地人販售自製客家米食還有醃製物,我們回程買了草仔粿還有客家粿都很好喫,價格也很實在,朋友還買了鳳梨醃製物準備回家熬湯。 搭乘臺灣高鐵於「新竹站」下車後可轉搭【臺灣好行獅山線】於北埔老街站下車後步行約3分鐘至鄉公所。
新埔柿子節: 許傑, 旅行圖中。
枋寮褒忠亭義民廟有很多信徒,每年為了紀念義民軍保衛家園的精神,也都會舉辦「全國義民節」等傳統活動,讓大家可以感受到傳統的客家民俗。 柿子每天除了曬之外還會搭配烤的方式來製作,並且不斷曬與烤的循環7~9天後才能製作出柿餅。 雖然現在許多加工廠已不再透過這種較費工的方式來製作,但味衛佳認為這樣才能做出好喫的柿餅來。 這裡是不同風格的曬柿場,後面是傳統的三合院作為背景,前面是用竹子搭起的整齊排列的柿子。 依武媽到現場看到之後,自己也是很快地被這片黃澄澄的場景所吸引而開始擺起各種pose,結果依武家來這個景點,在拍照上花最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