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表示,由澎湖跨海大橋所串聯的白沙、西嶼兩島,為澎湖本島最長、最豐富的一條旅遊動線,西嶼鄉昔稱漁翁島,除擁有豐富的人文古蹟、傳統聚落、田園風光與古堡戰壕外,自然風景、生態資源、特色產業更是包羅萬象,美不勝收。 而位於西嶼鄉北側的小門嶼,素有「吼門之珠」的雅稱,由於地質、地形、地貌極為豐富,尤以北岸的鯨魚洞海蝕拱門最著名,亦被譽為澎湖活的地質教室。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以前去鯨魚洞會順便去小門地質館上廁所,但現在他改名小門地質探索館。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6.47公里。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這片雄偉的玄武岩石壁,是因為海底下溶漿因為地形上升,溶漿冷卻收縮之後,巖體產生的五、六角形的巖柱破裂,這種破裂面舊稱為柱狀節理。 這片大菓葉玄武岩因為整片山壁都是這種柱狀節理,而且高度夠高,形成非常特殊的景觀,而且每逢大雨過 … 後寮威靈殿、魑魅魍魎石敢當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5.87公里。 後寮威靈宮,主祀保生大帝,又稱大道公、吳真君,字華基,號雲東,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明盛鄉基善裏白礁村,今屬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
小門地質探索館: 強風吹打 西嶼小門雪花再現
本網站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Edge、Safari 等電腦或行動裝置瀏覽器閱讀,本站不支援舊版 IE 瀏覽器。 小門地質館建於2000年,但20年來,卻因為館內陳設不夠吸引人,淪為蚊子館,乏人問津,當地小門村居民很多人甚至從來都沒進去參觀過。 小門地質探索館 展場內也規劃澎湖羣島岩石手標本;360度環景投影區,將澎湖上百座礁岩、羣島美景一一呈現;還有探索海底火山爆發熔岩光雕效果,讓民眾身處其中,對澎湖的過去與現在,更有感覺。 除上述場次(除非仍有餘票),其餘場次均需請民眾配合現場陪隊、依序領票,基於館內服務人力有限,不開放電話預約,敬請見諒。
阿虹仙人掌專賣店【西嶼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0.06公里。 仙人掌果汁做成的果肉果醬,冰涼後再加入碎冰,上頭再有一球仙人掌冰淇淋,就是一杯清流可口的仙人掌冰,紫紅色的視覺媚惑,冰涼中的酸甜滋味,令人久久難忘回味無窮。 小池角石雕園區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6.68公里。
小門地質探索館: 小門地質探索館|深海岩石區
二崁聚落保存區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5.45公里。 二崁古厝社區,這裡處處可見石磚紅瓦所建造的傳統房舍,腳下的不是柏油路,而是傳統的石磚。 在民國78年,二崁村被列為傳統聚落保護區,也是臺灣第一個傳統聚落保護區。 二崁聚落保存區創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的二崁村最著名的是被列為第三級古蹟的陳家大厝, … 小池水庫,早期不是水庫,而是一個水塘,這也是「小池」的由來。 因澎湖地區受自然條件上的限制,地下水開發有其先天上的困難,地下水開發有其先天上的困難,也已達飽和。
- 位於澎湖西嶼鄉竹灣大義宮旁,佔地百餘坪,數百種類的蝦蟹,多達數千隻標本與活動體,居全國之冠,館內所有的螃蟹收藏是館長陳宏圖六年來的心血,螃蟹的標本更是館長自己利用多年研究的獨門技巧,館內琳琅滿目的各式蝦蟹,讓人嘆為觀止。
- 澎湖可口冰城以有刺總統冰聞名,運用各式澎湖名特產天然野生植物如仙人掌,研發富含營養素之冰品,多家媒體報章雜誌報導,總統先生也來嚐鮮,另設澎湖名特產品展售 …
- 實在太飽了,就決定馬上再往前到小門地質探索館。
- 清心飲食店【西嶼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5.97公里。
不只如此,館內打造的侏羅紀世界、澎湖古菱齒象復原模樣,都相當精彩,而背後靠著是臺灣不同世代優秀工藝師貢獻傑出手藝。 澎湖縣政府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所提倡特殊地景保育的概念,選定馬公市桶盤嶼、湖西奎壁山赤嶼(俗稱摩西分海)、白沙吉貝嶼、西嶼小門嶼、望安天台山、七美鄉東北海岸等地設立示範公園,以期帶動當地居民參與經營管理,進而活絡區域發展。 小門地質探索館即日起試營運至4月15日,為讓遊客有更舒適參觀品質,將進行人流管制,一天14梯次,每梯次開放50位民眾進場,自上午08:30至12:00及下午13:00至16:30,每隔半小時供開放參觀,共14梯次,民眾可提前致電向小門地質探索館預約。 構想富有冒險感的玄武岩山洞、探索海底火山爆發熔岩特效、動植物化石於沉積巖中呈現,另伴隨生動擬真的動態恐龍模型,打造具探索、冒險,地質考古且可實際觸摸並身歷其境的空間感受。 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表示,昔稱漁翁島的西嶼鄉,素有「吼門之珠」雅稱,地質、地形、地貌豐富,北岸海蝕拱門鯨魚洞譽為澎湖活的地質教室。 小門嶼位於澎湖縣西嶼(漁翁島)北側,面積為0.5121平方公里,漲潮後即成獨立單一島嶼,因臨近吼門急流,素有「吼門之珠」雅稱。
小門地質探索館: 小門地質探索館正式開幕 澎湖新春旅遊首選推薦
澎湖跨海大橋全長共計2,494公尺,橫跨白沙、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水流湍急,流速據說可達每秒3公尺,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 每當冬季東北季風來臨,更是怒濤洶湧,難以行船,因此,1965年始建跨海大橋,1970年完工通車,以解決漁翁島往來的交 … 竹灣紫菜礁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0.79公里。 紫菜礁位於竹灣村西北方的海岸,此處有許多特殊的地形風貌,除了海蝕溝、海蝕平臺地形外,連綿壯觀的玄武岩石柱,以及石柱下方南北向長形岩礁都是此區域的特色;岩礁深入大海,終年受浪花的衝擊而盛產紫菜,故稱為紫菜礁,是竹灣天然紫菜的產區。 澎湖這一海島,不只孕育非常多海洋生物,同時也蘊藏豐富的地質資源,設計團隊以石頭為出發靈感,石頭擁有很深厚的力量與靈魂,無論是個體的色澤、硬度、種類,或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地理區塊等,都能展現出獨特的風采,遂以此打造出適合石頭展示的舞臺,同時重新翻轉當地民眾對於地質館的印象。 藝術家洪易以「海豚」與「老鼠」為創作出發點,顛覆一般人對海豚想像,打造俏皮活潑「嗨鼠」。
小門地質探索館: 小門地質探索館|交通資訊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6.43公里。 日治時期為聯絡馬公與西嶼間的海上交通,在大菓葉海邊闢建碼頭,挖取石塊泥土時意外地發掘了這片埋於土中、沈睡千年的壯麗柱狀玄武岩,可謂澎湖本島容易親近的柱狀玄武岩。 二崁陳家古厝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5.49公里。 在二崁,每一間都是陳家古厝,在這裡二崁村是澎湖單一姓氏的村子,所以的人都姓陳,是澎湖少見的單姓村落。 二崁聚落保存區中,有許多傳統建築,處處可見石磚紅瓦所建造的房舍,腳下不是柏油路,而是傳統的石磚。 在其中重心,是陳家古厝,西嶼鄉二崁村6號,因 …
小門地質探索館: 恐龍及植物模型造景區
歷經2年規劃,由最初立委楊曜與前觀光局長周永暉共同發想,啟動活化小門地質館的工程。 小門地質探索館2025 將原本單調的地質岩石介紹,改以澎湖的石柱或石塊堆砌,並且商請蕭青陽大師製作恐龍模型擺設其內,讓冰冷的岩石散發侏羅紀時代的狂野,並搭配聲光效果讓人身歷其境。 事實證明,看到展示內容後,許多澎湖人的眼睛都為之一亮。 尤其規劃團隊還巧妙介紹小門村的歷史,放置居民過去生活照片,讓當地人更有感,甚至還會自動幫忙導覽遊客參觀小門地質探索館。 提升導覽硬體空間與觀光資訊,「小門地質探索館」升級2.0的重新整裝啟用,充實觀光旅遊價值,創造躍進式觀光想像,躍昇國際級亮點景區。
為塑造澎湖旅遊意象的新地標、新亮點,提升澎湖縣西嶼鄉人文、地景、觀光等多樣貌面向。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甫於小門遊憩區重新規劃設計裝修完成之「小門地質探索館」1月29日盛大開幕,交通部觀光局林信任副局長、澎湖縣旅遊處陳美齡處長與各界貴賓與地方鄉親們共同參與揭幕,儀式簡單隆重,會後並邀請現場民眾參加館區導覽活動,共同見證小門嶼自然演化生命的精彩、人文的感動與藝術科技的魅力,以及土地重生的喜悅。 重新揭幕的「小門地質探索館」之所以引起話題,在於著名設計師蕭青陽率領團隊,打破過去單純策展模式,改以博物館為概念創意發想,除了在策劃展示內容中,凸顯澎湖是在800萬到1,700萬年前,由玄武岩熔岩所構成的火山島嶼特色之外,也展示澎湖海溝打撈出的四不像鹿、徳氏水牛、古菱齒象的古代化石。 蕭青陽團隊更將時間往前推,從地球形成、兩億年前的侏羅紀,一直到談到澎湖島嶼形成,以及現在澎湖的模樣,整體規劃,兼具觀光、藝術科幻與人文感動。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整修完成的西嶼鄉「小門地質探索館」,日前盛大開幕,邀請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林信任、澎湖縣旅遊處長陳美齡、縣議會副議長陳雙全、縣議員李添進、陳慧玲、西嶼鄉長許月裏等近百位貴賓、鄉親參與揭幕,並邀現場民眾參加館區導覽活動,共同見證小門嶼自然演化生命的精彩、人文的感動與藝術科技的魅力。
小門地質探索館: 澎湖小門地質探索館 開幕
可口冰城【西嶼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4.69公里。 澎湖可口冰城以有刺總統冰聞名,運用各式澎湖名特產天然野生植物如仙人掌,研發富含營養素之冰品,多家媒體報章雜誌報導,總統先生也來嚐鮮,另設澎湖名特產品展售 小門地質探索館2025 … 自由冰品【白沙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4.07公里。
小門地質探索館: 臺灣住宿飯店懶人包
澎湖仙人掌冰開業至今深受本地人喜愛, 觀光客更聞名蜂踴而來, 各種澎湖名產原料批發零售 … 榕園小喫部【白沙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3.91公里。 推薦菜色:海鮮炒麵、炒絲瓜、涼拌鐘螺、小管沙拉、海膽炒蛋、酸菜(石老)頭 … 大倉嶼位在澎湖的中心點,被澎湖本島、白沙島及漁翁島圍繞,因此擁有『內海珍珠』的稱號,屬二級離島,可徒步或單車漫遊全島。 整體地型北高南低,東北兩側有陡峭海崖玄武岩柱,西南方是平緩的坡面入海,整座島嶼被潮間帶和海蝕平臺環繞。
小門地質探索館: 「探索侏羅紀嗨玩新世紀」—「小門地質探索館」升級2.0精彩開幕
作品表面以青花瓷風格設計,內容描繪澎湖特色景點、動植物、古蹟、船釣甚至浮潛等活動,讓遊客輕鬆欣賞可愛又富文化意涵亮眼作品。 小門地質館進行活化後,在既有空間的條件限制下,如何重新規劃,讓蚊子館變身成為熱門景點,兼具觀光、教育與親子共遊的功能,讓原本空洞冰冷的空間變得熱鬧擁擠,因此楊曜要求澎管處迅速著手規劃人潮管制、解說動線以及收費標準等,希望能讓遊客在有限的空間中享受無限的地質懷古風情。 蕭青陽不諱言,一開始許多居民聽到小門地質館會出現恐龍,都不以為然,畢竟澎湖有名的是玄武岩,至今也沒有恐龍化石出土。 但蕭青陽認為,從地球不同時期地質演變脈絡角度切入,不只談澎湖,也連結世界,一切都說得通,且許多國家城市的地質館其實也都有恐龍,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不脫離吸引人潮的目的。 小門地質館展場面積僅498平方公尺,展區仍有為數六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入口意象服務區」、「深海岩石區」、「蛋型投影區」、「恐龍及植物模型造景區」、「玄武岩介紹牆」、「出口展示區」。 小門地質探索館2025 大家來西嶼鄉小門村主要參觀小門地質館的會動的恐龍、鯨魚洞拍像鯨魚的洞口。
小門地質探索館: 地質館
鼎盛時期共有八間住屋,百餘人共同生活,並開立「永成號」柑仔店 … 小門嶼位於西嶼島的北端,與西嶼有寬約20公尺的水道相隔,現築有小門橋連結兩島。 全島面積雖然只有0.5平方公里,但小門嶼的地質地形景觀,卻是澎湖羣島的縮影,有活的戶外地質教室之稱。 小門嶼是個地勢北高南低的熔岩臺地,島上的東、北、西岸多為玄武 …
不論你是出差還是旅行,入住3星級的Penghu Clouds B&B可讓你的澎湖縣之行感受舒適安逸。 住宿提供完善的設施,讓你享受愉快的住宿體驗。 跨海大橋藏寶窩藝品店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4.42公里。
今天蘇貞昌受訪表示,不同眼睛有不同解讀,要做文章大可不必,他和總統的辛苦彼此最清楚。 全國法規資料庫之內容每週五定期更新,當週發布之法律、命令資料,將於完成法規整編作業後,於下週五更新上線。 3.除上述場次(除非仍有餘票),其餘場次均需請民眾配合現場陪隊、依序領票,基於館內服務人力有限,不開放電話預約,敬請見諒。
小門地質探索館: 【小門地質館】資訊整理 & 鯨魚洞相關消息
而「魚竈」便是在此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建築型態。 西嶼池西虎目滬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6.35公里。 虎目滬為玄武岩砌成的石滬構成圓弧,波光閃動有如大海的眼睛,美麗的圓弧靜靜地置身海底,只有退潮時分纔出現蹤影,池西虎目滬就位在盡頭處的海岸潮間帶。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水流湍急,流速據說可達每秒3公尺,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 小門地質探索館 澎湖跨海大橋銜接白沙鄉與西嶼,全長約兩千四百九十四公尺,於民國59年完工通車,曾經是東亞第一大的跨海陸橋。 祀奉主神:文衡聖帝祭典日期: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本廟約創建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旱期為奉祀溫府王爺,於三十多年前增加奉祀關羽(文衡聖帝)而名為「大義宮」,近年重建約耗資千萬元。 廟貌金壁輝煌、宏偉浩大,為西嶼鄉之觀光勝地。 咾咕石厝是澎湖在地最富人文色彩的象徵,永成古厝位於合界社區的三落古厝,最鼎盛的時期有三排、八間、四櫸頭,共48隔間。 約1640年代,因家庭富裕,家族繁衍而建築具有規模的宗族古厝羣。
小門地質探索館即日起試營運至四月十五日,為提供更舒適的參觀品質,採人流管制,一天十四梯次,每梯次五十人,民眾可提前致電該館預約。 「小門地質探索館」由國際頗具名望藝術大師-葛萊美獎評審蕭青陽老師進行展示創意發想,設計方案則以最吸睛的方式重現地球2億年侏羅紀動植物生態以及從海底到陸地的地質演進,整體場館之規劃包括:服務區、玄武岩地景區、深海體驗區、恐龍蛋孵化區、360度環景投影區、古生物探險區、地質科學展示區與恐龍模型區等。 「小門地質館」雖於2010年11月辦理展示內容更新,惟迄今部分硬體設施已屆使用年限,內部展示及服務機能未能符合現代使用需求。 為了提升館內的導覽硬體空間與觀光資訊,以及現有室內機能之適當性與舒適性,「小門地質探索館」升級2.0的重新整裝啟用,除了將充實小門嶼休閒遊憩之內涵與深度,以及迎合休閒旅遊脈動增加時尚氛圍,提升區域之觀光旅遊價值外,期創造躍進式觀光想像,讓澎湖一級景區的小門嶼,提升成為臺灣一級或國際級亮點之景區。
澎管處「小門地質探索館」 與「嗨鼠地景藝術」2處景點,今年參加國際「謬思創意設計大獎」,分別獲得室內設計類與景觀類雕塑組的金獎,提升為臺灣一級甚至國際級亮點景區。 小門地質探索館過去開放參觀並未收取門票,澎管處為因應政府政策,並能有效且落實執行小門地質探索館的管理維護工作及推展人文教育的需要,及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訂定收費標準,並自明年1月1日起開始收費。 收費票價分為三類,全票為新臺幣30元、優待票為新臺幣15元及免收門票。 小門地質探索館2025 位於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小門遊憩區內的「小門地質館」,歷經一年多的重新規劃設計、裝修,1月29日以「小門地質探索館」全新樣貌熱鬧開幕。 設計方案以最吸睛的方式重現地球2億年侏羅紀動植物生態以及從海底到陸地的地質演進,整體場館規劃包括:服務區、玄武岩地景區、深海體驗區、恐龍蛋孵化區、360度環景投影區、古生物探險區、地質科學展示區與恐龍模型區等。
小門地質探索館: 參觀資訊
星月灣田媽媽餐廳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4.37公里。 星月灣餐廳座落在西嶼大池村203號縣道上,老闆對於澎湖道地食材非常講究,也懂得如何挑選在地海鮮,並於自家後院種植許多花果與香料植物作為配料,加上老闆遠渡臺灣學習多元廚藝,透過精湛廚藝,烹飪出別有風味之佳餚,因此星月灣餐廳的菜色比起一般海鮮餐 … 後寮遊客中心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5.78公里。 提供旅遊諮詢、遊艇服務、候船室、販賣部、餐廳等服務。
小門地質探索館: 澎湖景點|小門地質探索館,活潑又有趣,侏儸紀恐龍動起來了!
炸粿(狗蝦)、炸米糕、花枝丸、海丸子、蘿蔔糕 小門地質探索館 … 韓湘館【白沙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8.53公里。 以海鮮合菜為主,由於靠赤崁碼頭,漁獲相當的多,所以在價格上非常的便宜,不過夏天時由於團體客人頗多,散客如果要在此喫飯建議要事先預約。 澎祖海產加工廠(赤崁本店)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7.98公里。 澎祖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良好親切的服務,寬敞舒適的賣場,賦予傳統特產全新的生命。
位於小門嶼的「小門地質探索館」去年1月29日重新整修開幕迄今已吸引逾23萬人次參觀。 觀光局澎湖國家風區管理處長許宗民表示,升級2.0的整裝,邀請國際藝術大師蕭青陽展創意發想。 (記者黃政義/澎湖報導)小門地質探索館是由國際知名的藝術大師-葛萊美獎評審蕭青陽老師進行創意發想,以博物館新視野的概念及導向,營造今昔的時空交織、穿梭奇幻旅途的體驗場所,加上自然景緻、海洋生活文化與地景藝術的融入等,期創造躍進式觀光想像,充實小門嶼觀光遊憩內涵與深度,已成為澎湖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時報-臺北電】塑造澎湖旅遊意象的新地標、新亮點,提升澎湖縣西嶼鄉人文、地景、觀光等多樣貌面向。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小門遊憩區重新規劃設計裝修完成「小門地質探索館」29日盛大開幕。
澎管處長許宗民表示,「小門地質探索館」的整修邀請到國際頗具名望藝術大師-葛萊美獎評審蕭青陽老師進行展示創意發想,以博物館新觀眾、新視野的概念及導向,兼具大眾化和教育、娛樂與啟發功能,並導入亮點式觀光資源。 小門地質探索館 「小門地質探索館」由國際知名藝術大師、葛萊美獎評審蕭青陽老師規畫整體展示創意發想,設計方案以最吸睛的方式重現地球二億年前侏羅紀動植物生態,以及從海底到陸地的地質演進,整體場館之規劃包括服務區、玄武岩地景區、古生物探險區、恐龍蛋孵化區、深海體驗區、三六○度環景投影區、地質科學展示區與恐龍模型區等。 觀眾可參觀富有冒險感的玄武岩山洞、探索海底火山爆發熔岩特效、動植物化石於沈積巖中呈現,另伴隨生動擬真的動態恐龍模型,打造具探索、冒險、地質考古且可實際觸摸並身歷其境的空間感受,用有趣和充滿娛樂性的方式傳達地質知識給民眾。
停車可以停在小門沙灘旁的停車場,不用停車費喔。 小門地質區(小門嶼地層、小門嶼地質、小門嶼地形)、地質觸摸區、澎湖地景區,以及世界地質區等七大主題展區。 小門地質館展覽內容多樣且豐富,相當具有觀賞及教育功能,館 … (記者張翔翻攝)建議到訪的民眾或旅客在這裡可以多留一些時間,不僅能欣賞、體驗館內地質演化與科技完美的融合外,室外神奇的地形地貌與人文景緻,更可以讓您感受到大地運行與自然融合的生命? 發,是每一個人初識或探究澎湖的好地方,歡迎一起來體驗這片土地與人文的時光記憶。
小門地質探索館: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趨緩 澎湖觀光逐步回溫
來拜訪澎湖鯨魚洞的同時,我們發現了這間小巧活潑又有趣的小門地質探索館,就在鯨魚洞的入口處,這裡介紹了澎湖與世界各地的玄武岩型態,一共有六大區域,也用運用互動式的科技,與投影來展示侏儸紀時期動植物的生態,這些恐龍不僅模樣嚇人,而且都還是會動的喔,千萬要有心理準備,不然準會被嚇得花容失色。 遊客可在小門地質探索館內參觀到詳細的文字介紹以及展示,全館展示內容依現場參觀動線前進,共分為6大區:. 2022年5月3日 — 澎湖免費景點推薦「小門地質館」,小門地質探索館於2020年7月進行第三次整修工程,於2021年1月底重新開幕並重新更名為小門地質探索館,以史前風貌帶入 小門地質探索館2025 … (記者張翔翻攝)其中展區中最大的特點,除了岩石展示牆的石頭是真的石頭外,其餘的造景、恐龍,甚至是植物都是由國內頂尖工藝師翻模打造而成,除了讓參觀者可以探索知識外,也打造具探索、冒險,地質考古且可實際觸摸並身歷其境的空間感受,用有趣和充滿娛樂性的方式傳達地質知識給民眾。 緝馬灣花枝丸【西嶼鄉】距離小門地質探索館約8.1公里。 我們在座落於西嶼鄉的寧靜小漁村-赤馬村, 老闆有學做花枝丸五年以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