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客運66:於新營客運總站搭乘,於寶泉橋下車,往前步行100公尺至關子嶺站,轉搭「關子嶺假日公車」。 國道3號:下白河交流道(或國道1號下新營交流道)→172縣道往關子嶺方向→於42.9K接175縣道經關子嶺市區→1.5K處左轉產業道路往大凍山至仙祖廟。 特色短評:位於梅嶺風景區上方的竹子尖山步道是臺南第三高峯,天氣晴朗時甚至能遠眺玉山羣峯,還有機會欣賞日出、雲海、夕陽和夜景,可說是一座四季皆宜、雅俗共賞的臺灣小百嶽。 特色短評:位於白河區的六溪香路古道是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的必經路段,全長約4公里的古道,路程約1個半小時,也是臺灣僅存的山路古香道,沿途2處陡坡須以手拉繩索攀巖方式往上,頗受山友喜愛。 B.新營客運66:於新營客運總站搭乘,於寶泉橋下車,往前步行100公尺至關子嶺站,轉搭「關子嶺假日公車」。
- 除了山巔的景色深受山友們的喜愛外,在巨巖底部還有一條被稱為「一線天」的裂縫,這條裂縫深達數十公尺,僅容1人行走,此路線可拉繩垂降至底部,若從底部洞口往外看,可見絕壁深淵,非常驚險又刺激。
- 特色短評:伍龍步道是較為平緩易走的路線,可從伍龍殿出發,沿途欣賞虎寮坑山與曾文水庫的湖光山色,直到伍龍步道的盡頭會接往稜線步道,路口處有座福德祠,稜線往東北行,還會接往新興熱門景點「一線天步道」。
- 沿著登山步道健行,一路上石子路和陡坡不少,往返大約需耗時4個多小時,鍛鍊著旅人的體能與毅力,可謂小有挑戰,建議穿著能夠保護腳踝的登山鞋,並視個人需求攜帶登山杖。
- 山河巖的登山口位於仙公廟往市175道路的路途中,路口有著「山河巖」明顯的道路指標。
- 「關子嶺假日公車」每逢假日行駛,於關子嶺環狀繞行,間隔約一小時,行前請查班次表或提早候車。
- 崁頭山位於臺南市東山區,海拔844公尺,是臺灣小百嶽排行第64。
但是如果就此結束小崗山之旅未免可惜,於是取左循產業道路繞往後山樂山亭方向。 崁頭山登山步道,主路線上山約30分鐘可至山頂涼亭,再往左上循稜約五分鐘可至圖根點。 下山可以從外圍寬農路(或許是保線路?)再切回登山主路線,需時較久,但沿途有比較多的巖壁與洞穴景觀算是比較原始刺激。
崁頭山步道: 美食|輕鬆增加蛋白質!心靈世界兆級優格,綿密口感,濃醇奶香,讓你意猶未盡!
請遵循區內指示、警告標誌,勿行走步道以外路徑。 崁頭山屬於西烏山嶺山脈中的一座山頭,東背曾文水庫,南臨烏山頭水庫、尖山埤,北有白河水庫環繞,西向坡地迎向臺灣海峽上升氣流,秋冬午後常是雲霧繚繞。 崁頭山步道入口旁的孚佑宮又稱「仙公廟」,建於明末清初。
小百嶽不是一個必然的方向,只是2021年偶然發現我們過去到處走走的山徑中居然也已累… 特色 175縣道又稱咖啡公路,東山的咖啡產區即分佈於此縣道沿線,每年11月臺南市府舉辦咖啡節,吸引計多咖啡愛好者共襄盛舉。 而溫泉街也有不少溫泉會館是可以讓你短時間休息的。 像是那天停留的沐春就有提供兩小時的雙人房的方案,除了有湯屋外,還有一張大牀與電視喔。 孚佑宮旁的「蟾蜍石」酷似蟾蜍,冬日僅有苔癬附生,雨季過後雨水滋潤下,即可看到臺灣車前蕨、風藤、柚葉藤等植物著生。 從攤位區中間的步道入口上山,一開始是短短的上稜的木棧道,上了稜線之後就是優美的樹林了,步道從樹林之間穿過,地上滿是落葉,走在林中特別有感覺。
崁頭山步道: 東山175咖啡大道
竹子尖山是臺南第三高峯,也是臺灣小百嶽之一。 崁頭山步道 竹子尖山步道位於梅嶺風景區上方,可由梅嶺的二層坪停車場出發因位置在梅嶺風景區上方,因此要走竹子尖山步道需從梅峯、伍龍、觀音和梅龍步道再經由稜線步道才能抵達竹子尖山。 由碧雲寺三寶殿旁出發,走在步道間不時可見蒼翠山巒之景,步道終點即為「水火同源」,可見石壁上冒出天然氣,點火後不會熄滅,而崖壁又同時有泉水流出,形成水與火共存的天然奇景。 大凍山也被稱作大棟山,海拔達1214公尺,是臺南市最高的山嶽。
- 情人石位於涼亭旁,亦是乾寶塔爐上方,佇立於山頭,視野展望極佳,若天氣晴朗,可俯瞰嘉南平原、二尖山、三尖山、劍文山及曾文水庫等景觀。
- 壯闊的嘉南平原亦盡入眼簾,偶遇濃霧遮蔽,又是另一番風情。
- 比起「產業豐盛」的第三峯竹子尖山,崁頭山的原始林道,算是人工味少掉許多。
- 📍自行開車:南下/國道3號下白河交流道→轉172縣道→接175縣道,至13.8K處孚佑宮牌樓。
步道終點即為「水火同源」,從石壁中冒出天然氣,點火後不會熄滅,而石壁又同時有泉水流出,形成水與火共存的天然奇景,在水火同源的旁邊有商店街,走累了可以來這裡補充體力再回程。 分佈於中國西南部、西部、華中、華南各省、海南島以及臺灣。 臺灣分佈於海拔 1,500m 以下的林區及草叢地。 步道屬低海拔的樟楠林帶,常見大葉楠、五掌楠、紅楠、豬腳楠、香楠、小葉桑、白匏子、構樹、糙葉榕、九芎、山黃麻…等。
崁頭山步道: 區域建設 > > 東山區-觀光地區登山步道改善工程
▲呆呆齡行走大約15分鐘就抵達崁頭山步道必看景觀之一蟾蜍石,隨著季節乾濕變化的不同,蟾蜍石上附著的蕨類顏色也會不太一樣,拍照在某個角度特別像一隻瞇著眼的蟾蜍呢。 國道三號往玉井→84號快速道路→玉井→3號省道→楠西→南188市道→梅嶺資訊站→二層坪停車場。 乾寶塔爐為步道上特殊的景觀,位於情人石的下方,為巨大的岩石風化成蜂窩狀,外形狀似一座寶塔,據傳在晨昏之際,塔爐之中會有一股煙霧裊裊而升。
崁頭山步道: 健行記錄
登山的朋友行走至此還可選擇三個方向的路線,往前行會接往崁頭山系統的稜線,上稜線後北行不遠還可以抵達小獅嶺;若往南行,上行至稜線後不久,可連接到通往崁頭山與咖啡山的岔路口。 短程的規劃可以循崁頭山的步道往仙公廟後沿柏油路面抵達山河巖;若是腳程較快的山友,可以往咖啡山方向前進,通往仙公廟與曾文水庫的聯絡道。 但此處路徑與三角點的標示並不甚清楚,最好能有識途的朋友帶領。 分行這一區的登山步道遊客較少,喜歡享受山林的清靜以及感受樟樹林迷濛美景的朋友們,這是一條值得規劃的路線。
崁頭山步道: 登山小教室
在白河搭乘新營客運黃12、黃13於「關子嶺」站下車,再轉搭關子嶺假日公車至「火山碧雲寺」站即達。 「關子嶺假日公車」每逢假日行駛,於關子嶺環狀繞行,間隔約一小時,行前請查班次表或提早候車。 特色短評:大凍山步道是臺灣小百嶽之一,海拔1241公尺,是臺南市第一高峯,有兩座木造涼亭供休憩,步道全程海拔落差約600公尺,坡度較陡,建議攜帶登山杖輔助。 特色短評:位於龍崎區的虎形山公園,海拔雖僅113公尺,卻藏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公園內也有長約1.6裏的環公園步道,循著步道環繞一圈,漫步森林中享受芬多精,以及山風徐徐的舒適感,行至高處視野開闊,可俯瞰關廟地區風光。 ▲拍完情人石,我們走到涼亭後方繼續往崁頭山三角點前進,這裡也是緩升的上坡短短45公尺,很快速就可以抵達囉!
崁頭山步道: 臺南小百嶽4:烏山嶺(刣牛湖山)
崁頭山位居曾文水庫集水區週邊羣山之內,標高844公尺,是臺南市第三高峯。 情人石位於涼亭旁,亦是乾寶塔爐上方,佇立於山頭,視野展望極佳,若天氣晴朗,可俯瞰嘉南平原、二尖山、三尖山、劍文山及曾文水庫等景觀。 走二高從關廟系統交流道下轉臺19甲往關廟方向隨即接182縣道再往龍崎,虎形山公園有兩個入口,一處在老街的龍崎國小旁,另一處在稍後方的加油站附近。 這回我們從後山進入,果然有一大片林蔭,園區內岔路頗多,我選擇從木棧道上到GPS所標示的虎形山山頂涼亭,爸媽推著嬰兒車帶著他們的孫子逕自從山腰平路往原…
崁頭山步道: 臺南登山步道|#4 梅嶺伍龍步道
南下/國道三號下白河交流道左轉接172縣道往關子嶺方向,遇175縣道(咖啡公路)右轉經關子嶺往東山,至孚佑宮牌樓左轉,沿指示牌行駛即可抵達。 步道沿線林蔭茂密、植被豐富,以桑科與樟科植物為主,沿途有石蟾蜍、乾寶塔爐、情人石等特殊景觀,途中及山頂可眺望東山聚落、嘉南平原,美不勝收。 , 落差200餘M,登頂有三條路線,一般都由孚佑宮右側階梯步道起登(詳如本行程),0.85K的距離約半小時就可登頂,然後原路來回約一小時。 第二條是登頂後,回程走林道小O型一圈共2.7K,時程約1.5-2小時。 第三條是登頂後就順著林道緩下的大繞路線,約2.5小時回到孚佑宮停車場。 崁頭山山頂設有大涼亭一座,涼亭旁有一顆巨大的情人石,登石可見嘉南平原、馬山嶺、二尖、三尖、獅嶺山系,涼亭右側建有枕木步道直上崁頭山頂,山頂有圖根點及水資源基石各一顆。
崁頭山步道: 路線評論
公尺轉彎處,此路線為原始山徑;第三登山口位於往曾文水庫產道的榕樹鞍部多叉路口,與一尖二尖的登山口相同(詳見基石探勘全記錄)。 南化烏山之所以有名不在於內烏山嶺連稜,而在於獼猴爸爸與臺灣獼猴。 從紫德寺後方石階步道上金光山早就是我家人登山健行常處之處。 內烏山嶺縱走即南化鄉「烏山健康步道」,北以臺20線51.3k公里的下歸林登山口為起點,順著內烏山嶺稜線縱走全長約十二公里..
崁頭山步道: 臺灣熱門目的地
這條登山步道除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地理優勢之外,硬體設施也維護得非常好,石階與欄杆都設置的很周全,小朋友來走也可以(當然體力是前提)。 退房的時間很彈性,喫完中餐再退房也沒有關係,這對於想要爬山的旅客非常方便,可以早上去爬山,下來之後還可以沖澡、換衣服,整理乾淨再退房。 崁頭山步道 退房時就將鑰匙拿到大殿的櫃檯繳回,並且在櫃臺隨喜繳納香油錢,這裡的工作人員會開一張正式的感謝狀(收據)給您。 沿路地形起伏多變,有的路段上上下下、緊鄰懸崖,需要聚精會神、步步為營,非常有挑戰性,有時還會遇到需要拉繩而上的陡坡、相當刺激;而有些路段則平坦舒適,是適合全家踏青的健行路線。
山頂涼亭旁的情人石,就在乾寶塔爐的上方,佇立其上視野極佳晴天可看到嘉南平原、馬山嶺、二尖、三尖、獅嶺山系等,至於雨後常有的雲海、雲瀑,雖美不勝收但得靠機緣了。 孚佑宮中午提供豐盛的素齋,費用隨喜,飯後也可以在宮內的咖啡館品嚐一下這裡的東山咖啡,廟後坡上之涼亭,可眺望嘉南平原的宜人景色,尤其在黃昏時段,更是欣賞夕陽西下、彩霞滿天美景最佳地點。 經過一特殊地形,當地人稱『石蟾蜍』,位於孚佑宮左後方,為步道勝景之一,此一天然巨石,外形酷似蟾蜍,當地人謂之「蟾蜍公」。 崁頭山步道 公車族可以從新營搭乘黃7(假日限定),或是從白河搭乘黃13(平日假日都有),有延駛到仙公廟的班車,但一天沒幾班,要注意班車時間。 登山起點位於孚佑宮仙公廟,大家如果要開車前往可以直接Google定位孚佑宮。
可以預期,山身體裡的濕氣仍然未退(以及歡天喜地的蚊子們)。 崁頭山步道2025 僅管起登時間已接近十點,但沿途綠意成蔭,因此相對涼爽。 比較驚奇的是,此次似乎遇上了昆蟲學系或類似自然科系的師生來做踏查,我們很幸運地遇上了首度見到的成批蜘蛛寶寶! 這次也有遇到不少「刺毛蟲」,但由於上次去竹子尖山,才意外發現我應該是對它們過敏,所以現在見到毛毛蟲們,都只予以一秒注目禮,就快速離開。 比起「產業豐盛」的第三峯竹子尖山,崁頭山的原始林道,算是人工味少掉許多。
崁頭山步道: 健行筆記
上一次因下雨取消,結果隔一個禮拜還是來了,這次同行多了小吳。 埔里出發,開車刻意走白河175咖啡公路,回程走關子嶺回去,順便南寮買椪柑,真的很便宜,老闆… 為登山安全敬請遵守以下說明: 山區日落較早,請注意時間與自身安全。
本篇收錄以原臺南市為出發原點的郊山健行步道,含括原臺南縣東側山脈與接鄰的原高雄縣著名郊山。 孚佑宮後方即為崁頭山步道入口處,走上階梯隨即可見一旁的涼亭,讓不登山的遊客也能在這裡盡情欣賞眼前秀麗的山景。 由北而南分別是大獅嶺、小獅嶺、山河嶺、獅頭山、劍文山;由小獅嶺後向西側分一支稜,通往崁頭山、一尖山、二尖山、三尖山後,山勢海拔逐漸下降,最後尾稜漸漸隱末到476公尺的烏山嶺,與174縣道交會。 國道一號臺南系統→國道八號→臺20→臺20乙→臺3線往旗山→臺3線387.8K→停車場→步行約800公尺至登山口。
▲林蔭下的原始泥土石子步道,生長著許多喜愛潮濕適應半日照的蕨類,步道沿途生態非常豐富,也有許多植物可以觀察喔。 ▲輕鬆愜意的走在林蔭下,這趨勢讓呆呆齡覺得最舒服的一區,雖然夏季可能蚊蟲會比較多,記得登山前先噴一些防蚊液,天氣一熱這裡的蚊子就特別活耀。 ▲步道一半是走在原始的泥土路上,一半是石階梯,所以可以使用登山杖來輔助行走,雖然距離也不長,但登山杖至少可以幫助膝蓋支撐一些上坡的力量喔。 📍自行開車:南下/國道3號下白河交流道→轉172縣道→接175縣道,至13.8K處孚佑宮牌樓。 北上/國道3號下六甲交流道轉→165縣道→接174縣道→接175縣道,至13.8K處孚佑宮牌樓。
〔記者王涵平/臺南報導〕臺南山區連日大雨,觀光道路、步道紛傳落石,國家步道系統的崁頭山步道沿途可見大小落石,棧道堆積土石,山友遊客看得膽戰心驚。 第1天:關子嶺大仙寺→碧雲寺→水火同源→關子嶺泡溫泉→夜宿關子嶺。 第2天:關子嶺→崁頂福安宮→崁頂步道→崁頭山步道→東山喝咖啡。 崁頂步道僅有500公尺左右,來回往返約半小時即可走完,位於崁頂福安宮廟宇後方植物園內,區內樹木林立,環境優雅,鳥類資源亦相當豐富。 石蟾蜍:石蟾蜍位於孚佑宮左後方,為步道勝景之一,此一天然巨石,外形酷似蟾蜍,當地人謂之「蟾蜍公」。 自然環境中,植物自會演化出特殊的生存機制以適應惡劣環境,在冬天氣候乾燥時,巖壁上除了苔蘚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植物生長,當雨季過後,受到雨水的滋潤,植物便開始生長。
六溪香路古道的路途平緩,唯有兩段為需攀爬的木椿陡坡,需雙手拉繩、兩腳踏樁而過,六溪香路古道幾年前經過整修後,已成為一條具有歷史、宗教、生態與觀光價值的步道。 崁頭山步道 獵鷹尖一線天步道是一條充滿刺激的步道,最出名的是聳立在山頂上的巨石,也因為這顆巨石而讓獵鷹尖成為臺南三大自然奇景之一。 除了山巔的景色深受山友們的喜愛外,在巨巖底部還有一條被稱為「一線天」的裂縫,這條裂縫深達數十公尺,僅容1人行走,此路線可拉繩垂降至底部,若從底部洞口往外看,可見絕壁深淵,非常驚險又刺激。 崁頭山步道 📍大眾運輸:由臺南火車站搭乘「綠幹線」至玉井轉運站,或由善化火車站搭乘「橘幹線」至玉井轉運站,再轉搭興南客運綠22至「梅嶺」站下車即抵達二層坪停車場。 竹子尖山步道上最醒目的地標就是山頂的氣象局雨量測報站,登頂途中可俯瞰大凍山脈、嘉南平原、曾文水庫和南化水庫等,因竹子尖山步道是環狀步道,因此推薦大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步道出入可以看見不同的風景。
崁頭山步道: 玉井虎頭山,緬懷古戰場
這裡除了有許多信眾以及登山賞景民眾外,還有許多喜愛自然生態的賞鳥人士與自然觀察家到這邊來賞鳥、踏青。 仙公廟據傳明朝永曆年間,臺南一羣布商在崁頭山以竹籠厝為廟,到了民國35年才將閩南式建築的舊廟完成(目前還保留在廟的左側),目前的新廟是後來陸陸續續完成的。 仙公廟和木柵指南宮、鳳山鎮南宮,堪稱全臺奉祀呂仙祖中最具歷史與規模的三間廟宇。 崁頭山步道2025 崁頭山步道2025 近年來爬山、休閒活動興盛,來此爬山運動的民眾漸多,而由於崁頭山附近地形陡峭不適合耕作,因此還保留了不少原始林相,也吸引不少山鳥到此覓食、繁殖,成為一處豐富的生態教室。 特色短評:有著小百嶽稱號的崁頭山,是臺南的第二高峯,沿路可看見大名鼎鼎的石蟾蜍以及乾寶塔爐,都是崁頭山步道上不可錯過的景點,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山頂的情人石,巨石頂端視野遼闊,可俯瞰嘉南平原,一旁還有一座涼亭供山友稍事休息。 開車 崁頭山步道2025 國道三號下白河交流道接172縣道轉往關仔嶺方向,行駛至43K處右入紅葉隧道轉175縣道,經關子嶺溫泉風景區,續行往楠西方向。
行走在如龍麟的岩石上有一點難度,建議稍有體力的人再前來挑戰。 推薦景點:曾文水庫風景區、梅嶺風景區、烏山臺灣獼猴區、鹿陶洋江家古厝、烏山登山步道、虎頭山、情人公園、玉井三清宮。 崁頭山步道有許多形狀奇特的巨巖,如蟾蜍石、乾寶塔爐和情人石…等。 山頂三角點旁的情人石,可遠眺望關子嶺附近、標高420公尺的枕頭山,其為關子嶺稜脈的最高處,是一座石灰岩小山頭。
崁頭山步道: 關子嶺登山步道系統
▲面對涼亭的左手邊有一條小徑就是走上情人石的入口,石頭上的石階是特地讓大家好行走而設計,不過下雨天石頭一定會濕滑,走上石頭頂端一定要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從0.5K附近的觀景平臺看出去的景色非常遼闊,右前方山頂有好幾根紅白相間的電塔是枕頭山觀景平臺,後方便是遼闊的嘉南平原景觀。 ▲緊接著就是這段爬升的石階梯,這裡還有幾處小小的開闊點可以看景觀,但是大部分還是都被樹木植物遮住了視野。 ▲從步道0K處開始就有設置標示,沿途路徑標示也都很明顯,所以不用怕迷路跟著指標走就可以抵達情人石的位置。 目前我在協助東山區高原社區農村再生執行計畫,刊物名稱為《回首來時路,探索墩仔腳─高原社區地方文化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