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佛光山2025詳解!(持續更新)

佛光緣希望讓宗教與藝術同在,提供大眾一個清靜喜樂的環境,無論是男女老幼,不管有無宗教信仰,都可以在此享受片刻悠閒的知識之旅。 2014年,為慶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宜蘭弘法六十週年,經佛光山宗委會決議通過,將四樓展區重新規畫宗史館,並由星雲大師親自命名為「甲子紀念堂」。 原設於七樓之常設展「雷音寺的故事」圓滿結束,場地交回蘭陽別院規劃使用。 位於臺灣宜蘭市區中山路上最高的建築物「蘭陽別院」七樓,從館內可以遠眺龜山島及「佛光大學」的美景,碧波輕揚的宜蘭河盡收眼底,天然的景緻已是一幅畫。 藏茶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宜蘭區理事陳林泉賢伉儷分享,茶在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和生活息息相關,就像佛法一樣,不能夠離開日常生活,因為佛法在眾中求。 歷經二十多年耕耘,五校更整合資源成共同建立了「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全國第一跨國且跨洲國際性的聯合大學系統,並致力於啟動師資交流、交換學生,更讓學生可跨校選課、移地學習、遠距教學、海外學習與雙學位學制,推動產學合作提升就業力、推動海外學習提升國際移動力的重大資源。

現任住持妙勤法師,秉持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致力於人間佛教的弘揚。 星雲大師駐寺後,於1955年成立「宜蘭唸佛會」、「佛教歌詠隊」、「弘法隊」;1957年創建「慈愛幼稚園」、「雷音寺兒童班」、民眾圖書館、婦女會、老人識字班、兒童夏令營、慈愛合唱團等活動,並培養弘法青年幹部,讓青年也能參與佛教的弘法工作。 也因此,現今佛光山的諸多長老法師,如心平和尚、心定和尚、慧龍和尚、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慈嘉法師、慈怡法師、依嚴法師、依敏法師等,皆為當年在宜蘭跟隨星雲大師而後出家的青年。 佛光教團提倡人間佛教,致力宣揚佛法與生活的融和,今日的佛光教團,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 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羣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 2021年佛光山蘭陽別院佛學講座,3月4日在蘭陽別院6樓,邀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主講「從《華嚴經》談生命中的種種覺悟經驗」,宜蘭地區信眾約有200人,齊聚一堂,深入經藏,理解佛教的精神與內涵,期盼從另一層面的思考與反省空間,建構生命的價值,活出自在與歡喜的人生。

宜蘭佛光山: 佛光山臘八粥 分送宜蘭市民

在這六十多年的歲月裡,自覺在所有弟子當中最有福氣的一點,就是我因為充任翻譯的關係,從臺灣南、北熱鬧繁華的大城市,一直到窮鄉僻壤,乃至海外各地區,只要師父足跡所到之處,我幾乎都是隨侍弟子,而得以長期跟隨在師父身邊受教。 宜蘭佛光山2025 甚至可以說,今天我能夠遊走在世界各地,增廣見聞,也都是得之於師父賜給我的這份翻譯工作。 雖然其他人也有因緣隨行,可是他們往往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沒有辦法全程跟隨。 當然,過去我也有很多的職務在身,甚至在香港、日本、臺灣各地也都做過住持,但是因為師父弘法、講演需要翻譯,我跟隨在師父身邊的時間也就相對來得多了。

  • 感謝師父讓我參與籌備創設的工作,至今想來,仍讓我引以為傲的,就是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資歷來說,我在佛光山教育事業的長河裡,資歷是很完整的,因為我從幼稚園的園長做起,也做過中學校長、大學教師,甚至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從創辦到現在,我也曾蒙師父任命,擔任過院長。
  • 2014年,為慶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宜蘭弘法六十週年,經佛光山宗委會決議通過,將四樓展區重新規畫宗史館,並由星雲大師親自命名為「甲子紀念堂」。
  • 不過,若是說到讓我更進一步深入佛教門中的因緣,應該就屬翻譯工作了;當時臺灣人聽不懂國語,所以師父講話都必須依靠臺語翻譯。
  • 經過激烈、精彩的比賽,宜蘭第一督導區拿下最佳創意造型獎,而第二督導區更是勇奪最佳人氣獎、最佳團隊表演獎。
  • 透過佛寺加持的這碗「臘八粥」,宣揚佛陀成道的意義,也讓大眾獲得「健康平安」。

籌建佛光大學的因緣,也促成嘉義南華大學在1996 年先行開辦,成為臺灣第一所免收學雜費的綜合性私立大學。 星雲大師駐寺弘法後,於1955年成立「宜蘭唸佛會」、「佛教歌詠隊」、「弘法隊」;1957年創建「慈愛幼稚園」、「雷音寺兒童班」、民眾圖書館、婦女會、老人識字班、兒童夏令營、慈愛合唱團等活動,並培養弘法青年幹部,讓青年也能參與佛教的弘法工作。 也因此,現今佛光山的諸多長老法師,如心平和尚、心定和尚、慧龍法師、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慈嘉法師、慈怡法師、依嚴法師、依敏法師等,皆為當年在宜蘭跟隨星雲大師而後出家的青年。

宜蘭佛光山: 高雄館/一月普現—2022星雲大師一筆字水陸主題展

【人間社記者林菊宜蘭報導】「封一份期許,藏一份祝福」佛光山蘭陽別院於十一月二十七日首次舉辦「許願祈福藏茶活動」,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帶領十二位藏茶人,加上近百位現場觀禮者,為每一甕茶誦讀《心經》,為藏茶挹注祝福與感動,並透過封茶保存獨有的回憶與感恩,寫下對未來的期許。 「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宗教團體像佛光山這樣,在全球挹注這麼多教育資源、創辦多所具特色的學府,未來將透過五校結盟力量進行移地學習、各校間除互相採認課程學分外,師生也能一起交流,共享資源。 佛光山的文化事業有編藏處、佛光文化事業公司、佛光書局、佛教文物流通處、佛光緣美術館、香海文化事業公司、如是我聞文化公司、人間福報、人間衛視、普門學報等,透過編印藏經,出版各類圖書、發行報紙雜誌、提供書畫、錄影(音)帶、唱片、影(音)光碟等,肩負起為大眾傳播法音的責任。 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為優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都積極參與。

  • 大師開示,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辦教育亦是如此,一開始規模不大,但只要用心投入就能有所成就,他期許透過佛光山系統大學發揮「五校合一」的團結力量,為全球栽培人才、為高教樹立典範。
  • 佛光大學是由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創辦的大學,也是蘭陽地區的第一所大學,校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山上,海拔約四百三十公尺,由此可鳥瞰廣闊的蘭陽平原及孤懸外海的龜山島。
  • 不過,菲律賓皇家航空日前宣佈於12月26日起,營運臺北(TPE)- 卡提克蘭(MPH)的直飛航班,並破天荒開出超低價格,今(4日)凌晨甚至出現來回機票僅新臺幣2235元,令網友興奮直喊「比北高的高鐵還便宜」。
  • 此外,本山尚有舉辦信徒朝山、精進佛七、禪七、寺院巡禮;別分院辦理法會共修、八關齋戒、各種懺法、聖地參訪等,皆為佛光山弘法工作、淨化人心的重要一環。
  • 感謝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義工們,在新的一年帶著滿滿的祝福及熱騰騰的臘八粥,與公所同仁及洽公民眾結緣。
  • 就這樣,在不經意中,跑道場聽師父講課,竟然成了我們這幫年輕人生活的中心,平日的上班乃至與朋友的聚會,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了。

比如需要以幾十億元才能建成的大學,師父竟是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以小額捐款的方式,讓每人每月只要捐獻一百元。 當初有很多人不相信一百元能夠建大學,但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南華大學、佛光大學都早已順利完工啟用了。 最難得的是,所有捐款人也都很歡喜,想不到自己也有能力參與興辦教育的好事。 在《百年佛緣》當中,我不僅親見了師父所走過的路,也明白他對人、對事的基本態度――我是眾中之一;因為「我是眾中之一」,所以舉心動念都是為大眾著想。 例如在師父的想法,藉由弘法事業的參與,能夠讓人與佛法結緣,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如何讓每一個人有能力,而且不為難地去參與,也是他所關心的。

宜蘭佛光山: 人間佛教是實踐的宗教 幸福安樂的信仰

她覺得這次最大收穫,是在排練過程中歡笑聲不斷,且會長們非常珍惜每一次的排練,也培養出極佳的默契。 自爆發新冠病毒疫情以來,佛光山考量信眾健康安全,已有3年多未舉辦大型活動,這次因疫情大解封,本著發揮佛光人三好四給的精神,地主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宜蘭第一、第二督導區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極盡創意的表演,就是為盡地主之責,達到賓主盡歡的效果。 宜蘭佛光山 第二督導區督導長林志賢,不惜男扮女裝,粉墨登場,穿起西班牙七彩圓舞裙,扭腰擺臀,極盡妖嬌之姿,獲得在場貴賓滿堂彩,帶給現場無限歡樂與笑聲。

宜蘭佛光山: 社會萬象

本期展覽作品是108幅精品中的部分代表作品,是著名畫家張智棟先生五年來對快樂的尋覓、對藝術的執著,五年的辛勞創作和五年的悟道心路。 以法喜、歡喜為主題的布袋和尚佛像藝術,整合了文化與心靈、神聖與世俗的雙重意義,最後圓滿“喜滿華夏”。 透過細膩的畫風與技法的融合,呈現了另一種藝術與生活的獨有風格,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美好。 本次展出以生活寫實為元素,帶給賞畫者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生體悟。 書畫篆刻自古即為文人修身養性及遣懷方式之一,故其內容離不開文思與情感。 此次展覽創作理念定調為「禪心藝遊」,乃受星雲大師所言「禪心」即「你我一體、有無一如、包容一致、普利一切」之心所感動,期能透過創作寄寓修心養德的重要 。

宜蘭佛光山: 北區協會年會 督導區都「e起飛揚歡喜進場」

創作以花卉為主體,畫的不只是花表象,而是繪畫的情感以及內心對映,藝術家的畫根源於美為思想的信仰中心,只專心一意堅守信念,以繪畫本質語言來尋找動人的力量。 素人藝術家陳愛珠透過後天不斷地努力及琢磨水彩的精髓,加上本身的修為和生活美學涵養,繪畫歷程得獎無數,如今已被列入臺中藝術家之一。 校園內的建築形式以院落方式配置突顯中國式建築之特色,校內更設置觀景平臺,座落於山頂的佛光大學除了適合看日出,夜晚時還可以欣賞美麗夜景,眺望蘭陽平原的萬家燈火,一覽無遺;校園內的建築有濃濃古代書院的味道,符合佛光大學佛家的洗塵精神,適合來此享受心靈之旅。 此外,本山尚有舉辦信徒朝山、精進佛七、禪七、寺院巡禮;別分院辦理法會共修、八關齋戒、各種懺法、聖地參訪等,皆為佛光山弘法工作、淨化人心的重要一環。 宜蘭佛光山 無論是殿堂知客、寺務行政、文化編輯或弘法教化等工作,直到晚上的課誦修持到開大靜養息,佛光山的弟子,每日修持平均在八小時以上。 郭朝順強調,覺悟為宇宙一切眾生的永恆追求,成佛也是每個人普遍的最高生命價值,所以需要能自願永恆的迴向面對眾生,更能於空性中,興起救度眾生的各種行動,覺悟是無止息的空有無礙菩薩行,能於一切處見佛學佛。

宜蘭佛光山: 道場巡禮

目前為「法臺文化交流協會」、「賈德書畫推廣協會」及「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法國分會」會長。 市長江聰淵表示:農曆十二月初八就是俗稱的臘八,也是「法寶節」,即是「佛陀成道紀念日」。 宜蘭佛光山 感謝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義工們,在新的一年帶著滿滿的祝福及熱騰騰的臘八粥,與公所同仁及洽公民眾結緣。

宜蘭佛光山: 佛光大學

慶祝法寶節,佛光山蘭陽別院於昨(五)日上午九點半先到宜蘭市公所舉辦法寶節臘八粥結緣活動,住持妙勤法師和佛光會義工們,分送三○○多份臘八粥,還有星雲大師親筆墨寶「處世無畏、和平共存」春聯由市長江聰淵接受並回贈感謝狀,分送臘八粥及春聯給宜蘭市公所員工及洽公民眾,廣結善緣,有著滿滿的正能量。 上午十點轉往陽明交大醫院蘭陽院區一樓大廳共同辦理「虎年臘八傳溫情」贈粥活動,由妙勤住持親送暖呼呼的臘八粥一五○○杯,捎送暖心的祝福,並由院長楊純豪代表醫護團隊受贈,在最溫暖的臘八節及艱辛抗疫的時刻,讓病患、家屬及區傳遞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法喜,以及致贈臘八粥的意義,祈願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同時祝福大家「平安吉祥」。 宜蘭館開館,除了積極邀請優秀藝文創作者之外,對於縣籍的創作者,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舞臺,宜蘭籍旅外藝術大師吳炫三、周澄都將第一次回鄉展覽的機會交給佛光緣,我們也藉此因緣和文化局互動頻繁。 對於以觀光立縣的宜蘭而言,佛光緣的存在除了使縣民藝術層次更為提昇,也吸引更多追求心靈滋長的外縣市民眾來到宜蘭。 活動邀請蘭陽人間大學古箏琴韻班尤碧玲老師,帶領學生演奏,開啟一場茶香與韻律共舞的藝術饗宴,呼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以藝術弘揚佛法」的理念,現場還有水墨禪畫家唐青老師、書法家王力卉老師即席揮筆作畫,與大眾結緣。

宜蘭佛光山: 宜蘭縣政府

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隨著邊境解封、農曆春節假期的到來,民眾紛紛著手計畫出國旅遊,導致機票逐漸上漲。 不過,菲律賓皇家航空日前宣佈於12月26日起,營運臺北(TPE)- 卡提克蘭(MPH)的直飛航班,並破天荒開出超低價格,今(4日)凌晨甚至出現來回機票僅新臺幣2235元,令網友興奮直喊「比北高的高鐵還便宜」。 佛光大學是非常適合親子共遊、年長者踏青和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礁溪鄉著名景點。 俞秋萍透過佛陀八相成道故事,帶領學員實際感受互動解說樂趣,如悉達多太子成長過程的射箭比賽,可利用吸管、橡皮筋及魔鬼氈,做出吸管箭,當個射箭高手;另外,在DIY互動課程中,學員利用無毒無污染的「輕巧土」,搭配大師新年賀詞「三陽和諧」字卡及橢圓形的保麗龍球、吊環等作為素材,開心地動手製作專屬個人的「羊咩咩」。

最佳團隊表演獎,由宜蘭第一督導區得獎,恭請極樂寺主持妙璋法師頒獎。 最佳人氣獎(全場佛光人投票),由宜蘭第二督導區得獎,恭請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頒獎。 佛光山臺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24個督導區都很有創意,為了要蔬食環保頭戴上蔬菜水果,環保愛地球頭戴花環愛護大自然,看到花蓮督導區戴安全帽意味正在建佛光山月光寺,還有看到一個畫面令人感動有一位佛光會員手受傷,還輔助手巾一樣要來表演,這即是佛光人的精神。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500百餘位佛光幹部於11月6日在佛光山蘭陽別院,聯誼交流集體創作參加「2022年北區協會年會」24個督導區的會長意氣飛揚歡喜進場,有的頭戴安全帽、花環、蔬菜或原住民頭飾,手拿雨傘等別出新裁的道具,每一督導區都很精彩也都發揮創意。 24個督導區的會長,在北區協會會長周聰發及各區督導長帶領下,以多元創意的造型與口號歡喜進場,展現熱情與活力。

宜蘭佛光山: 新聞活動

本校招收的大學生,基本上就是研究生的預科,把大學生當研究生來帶,強化師生的互動。 集合全球的優良師資,以其研究教學經驗,帶動求知與學習的風氣,培育學生為儒雅君子。 佛光山創辦的五所大學,包括宜蘭佛光大學、嘉義南華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與菲律賓光明大學,已經形成「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五所大學資源共享,師生學術交流頻繁。

甚至一九九二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磯成立,我也是第一任的祕書長。 總之,很感謝師父從學校的創辦一直到國際佛光會的成立,任何一個新發展的事業,都因為信得過我,讓我去走第一線。 後來師父又在臺北設立了一間佛教文化服務處,在那個臺灣戒嚴鎖國的時代,真是想盡辦法突破諸多困難,才得以出版一本佛教書籍,更何況我們還要把書流通到海外,其艱難也就可想而知;不過即使困難,佛教文化服務處的成立是我第一分全力投入的文化工作,自是讓人格外珍惜。 除了教育,師父在宜蘭弘法時期,還是一般人連國語都聽不懂的時代,而他就已經開始在推廣文化工作了。 比如在宜蘭唸佛會辦理的《蓮友通訊》,這是一本每週發行一次的刊物,師父也讓我們這些青年共同參與了編務和發行的工作。 總說師父從事佛教教育事業的理想,無論是一般的社會教育,或是專業的僧伽教育,都不是偶發性或者乘興而來的,早在師父於宜蘭弘法開始,就有興辦教育的心願。

宜蘭佛光山: 服務設施

妙周法師指出,美術館每兩年都會舉辦一梯次義工培訓,本梯次規畫6堂課程,內容包含宗門思想、環境介紹、認識佛光緣、知賓禮儀、專業課程等5大領域課程,也針對宜蘭館特色,設計偏重教育推廣等課程,期盼新血加入,一起推動人間佛教。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義工聯合招募講習會第二堂課,4月25日在蘭陽別院舉辦,由宜蘭縣中山國小美術班老師林木水、及蘭陽別院人間大學兒童美術書畫班老師俞秋萍擔任講師,16位熱愛藝文服務的民眾參加。 在這一甲子以上的光陰裡,最早師父在宜蘭創立慈愛幼稚園;來到高雄後,為了培育僧才,再創辦壽山佛學院;直到佛光山開山,陸續又開辦了叢林學院、普門中學、普門幼稚園;漸次,美國西來大學、嘉義南華大學、宜蘭佛光大學以及埔里的均頭、臺東的均一中小學等等,也相繼成立。 很榮幸地,在這許多師父創辦的教育事業當中,我一直都是第一個承辦人,代表常住建設校園、培養人才。 感謝師父讓我參與籌備創設的工作,至今想來,仍讓我引以為傲的,就是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資歷來說,我在佛光山教育事業的長河裡,資歷是很完整的,因為我從幼稚園的園長做起,也做過中學校長、大學教師,甚至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從創辦到現在,我也曾蒙師父任命,擔任過院長。

宜蘭佛光山: 宜蘭館 / 義工探索宜蘭歷史 提升解說知能 (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9位義工,11月17日進入宜蘭國小校園,進行品德教育推廣活動,和75位低年級小朋友展開40分鐘的教學互動,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 2022年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特藉佛光山一年一度的萬緣水陸法會,規畫水陸法會特展,祈願此次展出,不僅提升大家對美的感受,也是一場心靈的饗宴,更是一堂值得細細品味的生命教育課程。 妙勤法師表示,活動前,特別把所有茶甕請到大雄寶殿誦經祈福,祈願諸佛菩薩加持藏茶者,收藏一甕好茶,封存一份祝福給家人、親友或自己,同時勉勵現場藏茶供養者,書寫茶甕裡欲封存的內文,要觀想六根放光,祝福家家過著五和人生,學習阿彌陀佛的光光相攝和無量歡喜光,祈願大眾擁有佛日光輝、法輪常轉的人生。 宜蘭佛光山 大師說自己沒上過一天學,照理說是最沒條件辦大學的人,但也因如此,讓他體會教育重要性。 大師開示,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辦教育亦是如此,一開始規模不大,但只要用心投入就能有所成就,他期許透過佛光山系統大學發揮「五校合一」的團結力量,為全球栽培人才、為高教樹立典範。

我之所以今天會成為佛光山的弟子,其因緣來自於我的父親,是他不斷地鼓勵我到宜蘭唸佛會親近師父,聽經聞法,才成就了我走進「百年佛緣」的這段殊勝難得的法緣。 這場盛會將由佛光童軍團小朋友的表演揭開序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的大朋友也將有精采的演出。 大會同時表揚九十三年度優良會員,點燈唸佛之後,心定和尚將為大眾祈願祝禱、懺悔發願及宣讀文疏。 此次作品主要以書畫、篆刻創作為主,創作作品除了甲骨文、篆、隸、楷、行、草六體書法外,兼及水乾畫與篆刻創作,內容則涵蓋儒釋道思想,期能透過作品之創作,讓普羅大眾亦能涵儒化育以澄淨心靈。

1996年,雷音寺再度重建成一棟17層高的建築大樓,並更名為「佛光山蘭陽別院」。

宜蘭佛光山: 宜蘭館 / 佛光緣宜蘭館品德教育列車 開進宜蘭國小 (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2022年會由宜蘭區承辦,11月6日於蘭陽別院盛大舉行,現場近600名佛光人歡聚一堂。 宜蘭佛光山 今年在創意進場部分,以「智慧創新 e起飛揚」為主題,宜蘭、花蓮、基隆、臺北與新北市,各區幹部們用盡巧思,展現集體創作的精神。 地主隊宜蘭第一、第二督導區囊括最佳人氣獎、最佳團隊表演獎及最佳創意造型獎。 就是透過內在的認知轉化成有用的知識,具有自主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即是「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doing right things)和怎麼做纔是正確的方法(doing things right)就是「正」;追求真理,吸取知識即是「道」;同時懷有感恩和喜捨的心,關懷社會,服務社會就是「慈」。 曾就讀於長榮中學美術實驗班,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進修於法國盧昂藝術學院。

有感於寺院自古即為社會教育的場域之一,故星雲大師提出「寺院學校化」做為各道場弘化之方針,一方面要能保有寺院的修持。 最後由區協會長周聰發帶領,請法師與全體佛光人合唱〈由您真好〉滿場歡喜無限! 如今佛陀紀念館自落成以來的一年裡,已經突破參觀人次千萬以上的紀錄,也是因為建築、設施、動線規劃等等,都以大眾的便利為考量,而為眾人所稱道。 像:館內無障礙設施的完善,讓許多行動不便者能夠毫無掛礙地參觀、禮佛;進館不收門票,讓歡喜到佛館的人,都能夠在沒有金錢負擔的情況下,再度光臨。 凡此種種,都是因為師父處處為人著想,而讓前來參觀或禮佛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心生歡喜,日後不但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返回佛館一遊,還呼朋引伴一同暢遊佛館,也就成就了今日佛陀紀念館千萬人次進出的紀錄了。

不過,若是說到讓我更進一步深入佛教門中的因緣,應該就屬翻譯工作了;當時臺灣人聽不懂國語,所以師父講話都必須依靠臺語翻譯。 其實本來唸佛會裡就已經有一位李老居士擔任翻譯,但是師父為了讓年輕人也能參與,就從青年弘法隊裡找了四個人,一人負責三天的講經翻譯,一共十二天;在十二天的講經圓滿後,很榮幸地,我從四位學習翻譯的青年當中,被選為日後主要的翻譯人員。 屈指一算,自一九五三年師父開始在宜蘭駐地弘法度眾到現在,我已經整整擔任了六十年的翻譯。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佛光山人間通訊社 著作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是百年大計,佛光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於一九九六年三月發起「百萬人興學委員會」,以百萬「大學委員」每人每月捐資一百元,凝聚百萬人之心力、連結百萬人之善緣,共同圓滿百年樹人之建校功德。 為紀念星雲大師至宜蘭弘法六十週年,蘭陽別院特別設立「甲子紀念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