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告訴大家,最長的步道-茶之道僅1030公尺,而最短的步道-櫻之道為130公尺,其餘步道長度為:霧之道800公尺、雲之道720公尺、霞之道250公尺,5條步道含產業道路全程走完約5公里,需3.5小時左右。 交通資訊:可直接以google搜尋”樟腦寮車站”,由竹崎沿嘉120道路至文光英語村後左轉上山,之後路幅縮減又有陡坡,請小心駕駛。 巃頂步道2025 在樟腦寮鐵路平交道前的路邊可免費停車,但假日很快停滿,不過樟腦寮車站附近還有數座民間停車場。
- 循產業道路,沿途經過「霧」、「霞」、「櫻」等步道口之後,持續往更高海拔山區移動,來到這條位處山背,可登高探雲的步道。
- 觀音石山頂位於極陡坡邊緣,原本樹林環繞無展望,但後有有山友鋸下兩棵樹後,壯麗的嘉義平原就映入眼簾了。
- 持續向上的木棧階梯,不到百米距離即為北端出入口。
- 其實,巃頂步道的觀日平臺,壯觀遼闊的視野,絲毫不遜於祝山,且只有一半的上山路程,因為日出的相對位置差不多,日出時間也只比祝山晚幾秒而已。
- 入口處隔「焙仔桶林道」和霧之道銜接,焙仔桶林道是頂湖與頂石棹間的連絡道路,步道入口處接往石棹1.5公里,往頂湖3.1公里。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海拔高度2,216公尺,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以日出、雲海、晚霞、森林、登山森林鐵路並列為阿里山五奇,聞名國際。 阿里山地區橫跨臺灣森林垂直分佈之熱、暖、溫三帶,蘊藏豐富的森林資源,尤以檜木名聞國際,漫步林間隨處可見。 紅檜、臺灣扁柏、臺灣杉、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柳杉為本區人工造林最成功的外來樹種,沿森林鐵路漫山遍谷林木鬱成奇觀勝景。 獨立山,位於嘉義縣竹崎鄉,海拔840公尺,小百嶽編號58,原本有一衛星控制點,但已破壞;獨立山國家步道則是沿著獨立山山坡以自然工法打造,為全臺獨一無二與鐵道相依的登山步道。 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較平緩,且設施完善,路面平整易行,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 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坡度稍陡,或有少數困難路段,但設施完善,路面平整,約一天內可完成。
巃頂步道: 【嘉義景點】2022最新嘉義一日遊 嘉義必訪8大景點推薦,日式檜木老屋遠離塵囂的…
嘉義阿里山|二延平步道 從阿里山公路沿路到奮起湖途中有許多不錯的步道,可惜當天結束下山喫完飯立馬變天就打道回府。 我覺得如果天氣好應該安排個2天1夜比較能放鬆且玩得盡興,有機會下次再來分享其他步道跟打卡景點。 隙頂之星自阿里山公路54K處轉入,步道全長約200公尺,平緩易行,於步道旁觀景平臺及涼亭,可一賭山谷翻湧的雲海,是阿里山公路重要的中途休憩景點。 走到大巃頂,我們略事休息,對面山色,浩蕩而來,陵脈層巒起伏,依序沿伸至遠方,遠方雲海與中間山色,近處翠綠茶園,層次美感相疊,清靈美感,滌濾心神,真該常來爬山。 休息喘口氣,吸收山色清新味,我們要回到太平喫午餐,由此先走獨立山步道,往下切奉天巖方向,最後找到叉路口,我們在此轉回公路,走著公路,回到太平老街。
隨著產業沒落,雖然現已看不見過去的繁華,卻依舊可以感受到百年樟樹所帶來的初夏綠意與一種簡單的生活節奏。 巃頂步道 公車7304、7315、7323是直接從火車站出發,中途不需轉乘,一路直奔阿里山梅山鄉公車站,抵達梅山站後,轉乘「梅山-太平」的太平線公車,在「太平雲梯」下車就可以直達目的地。 素有網路上的「臺版合掌村」得恩亞納是莫拉克風災後目前最後一個完成的永久屋社區,社區位於鄒族的傳統場域,高腳屋的設計、斜頂的屋頂、每戶獨特的門牌,以及超優美、被森林環抱著的社區環境,都讓這裡成為一處超美的仙境景點。 龍隱寺 位於阿里山國家公園風景區番路鄉觸口山麓邊,境內丘陵林蔭鳥語花香,廟址座落天長山間,山水環抱得握靈穴,羣峯望遠開帳起伏,曲曲過峽龍虎相配,交馳和順福壽綿延,瑞氣常結於斯地靈人傑,則成為濟公禪師殿也,整體建築更富含藝術之美。 龍隱寺廟頂是用新型琉璃瓦舖蓋,非常光耀亮麗,屋簷剪黏佈滿祥龍獻瑞,前端精塑羅列壽星高照、五子登科、天官賜福,歡迎善信大德蒞臨參香祈福。 廟前正門左右兩旁大石堵,有兩幅全國罕見的濟公禪師顯現渡化人間的神態圖及大石師…等,是本廟精美的石材雕刻藝術。
巃頂步道: 路線評論
獨立山至大巃頂步道又名紅南坑森林古道,步道起點為紅南坑的奉天巖(H874m)到大巃頂山頂的大巃頂休閒民宿附近,步道長約1550公尺左右,沿途會經過檳榔園、孟宗竹林,單程約需一小時的步程。 巃頂步道2025 雖是獨立山古道中最長的一段,但站在坪頂上,放眼望去皆為茶園,視野遼闊,展望極佳。 獨立山國家步道 日治時期為取得阿里山蘊藏豐富的林產,日人遂修建阿里山鐵路,因地形關係在獨立山建造環繞三次而達山頂的「螺旋狀三迴旋」登山鐵道,獨特的建築工法造就了世界上少見的景象,開拓鐵路史上的新頁。 獨立山步道遂倚獨立山山坡以自然工法打造,為全臺獨一無二與鐵道相依的登山步道,鐵道、山巒、隧道、火車、清霧忽左忽右的出現,景觀變化多端,最特殊的莫過於可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三次俯瞰樟腦寮村莊,感受著名的獨立山螺旋狀三迴旋。 登上獨立山頂擁看360度的視野,最後由清朝先民開闢的獨立山古道下山,這是一趟豐富的人文鐵道生態之旅。 位於阿里山隙頂二延平步道觀雲平臺,全長1.1K,是個輕鬆好走的悠閒步道。
- 約在臺18線50K處連接169線,可抵達奮起湖;連接159甲線,可至光華至半天巖等景點。
- 而沿途許多原生植物以及豐富生態,呈現了綠島不同於本島的特色面貌。
- 再670公尺出於步道樹林間後即茶園和桃李等果樹,而後左轉再接往大棟山之產業道路,右轉即為「雲之道」入口霧之道原本是採集、運送山區物產的小徑,在「臺18 線」63.4 公里處轉進產業道路,即抵達南端出入口。
- 在步道附近有一株母鬼樹(有女性生殖器特徵),更稱奇的,是步道沿途出現一株大神樹與大鬼樹互相擁抱和好的畫面,值得靜靜欣賞喔。
- 太平村南方的大巃頂是一座突立的山頂,山頂稱為大巃頂,有茶園、民宿、餐廳,景觀及展望都很好,由孝子路步道可以連接大巃頂步道上大巃頂,如果體力好的話,還可以翻過大巃頂續行至獨立山。
- 龍隱寺 位於阿里山國家公園風景區番路鄉觸口山麓邊,境內丘陵林蔭鳥語花香,廟址座落天長山間,山水環抱得握靈穴,羣峯望遠開帳起伏,曲曲過峽龍虎相配,交馳和順福壽綿延,瑞氣常結於斯地靈人傑,則成為濟公禪師殿也,整體建築更富含藝術之美。
此時,看一下手錶發現時間還早,距離返回嘉義的火車還有一大段時間,所以決定走一趟大巃頂步道! 步道的入口就在奉天巖旁邊,順著石階梯而上,穿越一大片的檳榔樹林之後,你就會意識到它其實是一條有點累人的步道(汗)。 順著獨立山的步道繼續行走,我們來到了當地的信仰中心,奉天巖。
巃頂步道: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雲之南道步道位於嘉義太平,三條步道恰好形成環形,完整繞一圈不走回頭路! 沿途茶園、竹林與遠方山巒景緻驚艷迷人,滿滿芬多精令人心曠神怡。 走在頂石棹步道羣附近1-2公里內的公路上,有不少另人意外的美景也一併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來到頂石棹步道羣放慢步調,感受整個頂石棹的美麗。 大家可能聽到步道”羣”,不免心中會想到:步道長度多長?
巃頂步道: 孝子路步道地圖
而茶之道的最北端,可通往「雲之道」的東側出入口。 霞之道同樣在「臺18 線」63.4 公里處轉進產業道路,沿途經過「霧之道」南端出入口及吳鳳廟之後,即抵達「霞之道」西側出入口。 從步道西側拾階而上,走在沿產業道路而行的木棧道,一旁茶園裡的銀杏樹,已略顯出金黃色調。 走到產業道路對面的木棧階梯, 巃頂步道2025 隱沒在濃密的竹林裡。 經過一段向上爬升的轉折路線之後,來到一處滿是碧綠茶園的山坡。 隨著木棧階梯緩緩而上,環繞的茶園景觀也愈加廣闊,直到頂端與產業道路相接的出入口在望,您也即將完成這一段風貌多樣的步道之旅。
巃頂步道: 登山新手也能簡單攻略!二刷「臺版大峽谷」火炎山,初心者必訪小百嶽
同樣在「臺18 線」63.4 公里處轉進產業道路,沿途經過「霧之道」南端出入口及吳鳳廟之後,即抵達「霞之道」西側出入口。 土匪森林祕境~龍美步道,全長900公尺林相優美典雅,步道內生態多元且豐富,森林裏頭隱藏多種珍貴保育類動物。 巃頂步道2025 與土匪一起復育生態,一起了解珍貴藍腹鷴的最愛供哇雞食用。 緊鄰阿里山山脈與嘉南平原之交界,在季節交替之際時常出現雲海、雲瀑,日出日落隨著季節不同變化產生不同美麗的景緻。 巃頂步道 土匪森林祕境-步道全長900公尺林相優美典雅,步道內生態多元且豐富,森林裏頭隱藏多種珍貴保育類動物。 這條位於大竹湖及伊達邵間,入口處有著青蛙雕像的步道,通往著名的九蛙疊像。
巃頂步道: 阿里山公路螢火蟲
若還有充沛體力,不妨往西側居於杉木之間的觀景平臺,觀看更多美麗的風景。 茶之道入口處隔「焙仔桶林道」和霧之道銜接,焙仔桶林道是頂湖與頂石棹間的連絡道路,步道入口處接往石棹1.5公里,往頂湖3.1公里。 步道初始呈緩坡爬升,兩旁為阿里山鄉公所公共造產之竹林。 出竹林後乍見綠油油之茶園,步道復沿茶園與竹林間緩升至產業道路。 步道中途橫向切出可經茶園至觀日平臺,祟山竣嶺,眺望甚佳,是觀日出最佳據點。 步道行於高聳雲天的杉林下,間有小幅的起伏和彎曲,反而益增步行之樂趣。
巃頂步道: 奮起湖大凍山步道
步道向下會與阿里山鐵道交會三次,如果運氣好下山在第一個交會點遇到第一次火車,走快一點到第二、三交會點,還會遇到第二、三次喔,因為阿里山鐵道在獨立山是繞圈圈上山的。 觀音石山頂位於極陡坡邊緣,原本樹林環繞無展望,但後有有山友鋸下兩棵樹後,壯麗的嘉義平原就映入眼簾了。 關於交通的事情,各位不用擔心,這座茶園是有條產業道路可以通往「臺162甲縣道」,無須背著帳篷睡袋走「大巃頂步道」上山。 由於我當晚車宿於「太坪珍寶私房菜」的停車場,因此車輛自然是停放在營地裡頭,從車宿點距離老街也僅200公尺左右。 2.國道三號中埔交流道→臺18線往阿里山→龍美→隙頂→→臺18線57.5K,由梅園樓旁小路進入即可抵達步道入口。 興建於日治時期(約1915年)的第一代神社遺址就坐落於嘉義公園內,其間歷經蛀蟲與樹根的破壞再重建,現如今已成功打造成文化資產;在地民眾可以透過神社意象的塑造及導覽解說資訊重新感受當年神社莊嚴的氣氛。
巃頂步道: 行程路線
愛之道從石棹轉進「159 甲」縣道,大約1 公里的距離,即為愛之道的南端出入口。 若循「169 縣道」則可到達步道的北端出入口。 靠南端這一段的仿木階梯,即使是上坡,走來亦不費力。 攀升至中點涼亭,回望山谷,映入眼簾的是壯闊的羣山景觀。 持續向上的木棧階梯,不到百米距離即為北端出入口。
巃頂步道: 奮起湖老街
幸好,民宿主人建議我們可以到附近的「龍嵿步道」,那兒有一個觀日平臺可看日出。 第一個晚上,便說服「浴室三兄弟」一起早起看日出,zoyo也吵著要和哥哥們一起早起,所以,觀日大隊成員有:姐兒、Doch、selena、zoyo及浴室三兄弟。 公里,一座美麗而優雅的米洋吊橋靜靜的在溪谷上伸著懶腰,而步道就在吊橋的另一端輕輕召喚,好像隨時有樹仙子、花精靈會跳舞出來呢。 沿著步道,有倒塌巨木橫跨溪谷上,竟然形成一條通往深山的老樹步道,呼籲走修整過的木棧道,其他天然古道儘量不要踩踏破壞。 鄒族人將赤榕視為「神樹」,是庫巴集會所旁的代表植物;茄苳樹則是「鬼樹」,傳說有人將鞣皮後動物在樹上處理,從此常有人聽見樹下有小孩在唱歌。
雖是獨立山古道中最長的一段,但從山頂上放眼望去山巒疊翠,適合觀賞日出與雲海,還能享有360度的無遮蔽視野,四周皆為茶園,甚至可以遠眺嘉南平原的沃野平疇。 二延平步道是一條約1,800公尺的登山小徑,來回時間約50分鐘。 步道入口觀景臺上可遠眺嘉南平原及八掌溪,遠離塵囂、山水盡收眼底,是阿里山公路最近的觀雲瀑地點,雲瀑嵐煙時而出現,令人驚艷。
巃頂步道: 【心得】樟腦寮車站 – 大巃頂 獨立山國家步道
來到奮起湖不可錯過的還有名聞遐邇的奮起湖便當拉!! 做為嘉義三天二夜推薦行程中的重點之一可不能放過,每到便利商店都會看到的知名在地美食真的到了這裡還不喫爆((應該一個就飽了..,依著山勢建造的房舍依就守在原處,儘管過往盛況不在,也還是一處絕對值得前往依逛的人氣點。 「龍嵿步道」不陡,不會花太多時間,約末十五分鐘,我們就到觀日平臺,太陽還等著我們,遲遲未露臉,但平臺上已經有一堆人露臉在這等日光。 家族旅行前,我姐說第一次到阿里山,問可否起牀看日出? 不過當我知道旅館在山下的隙頂時,心裡就想著,離阿里山這麼遠,該如何安排看日出行程?
位在步道盡頭,玄奘寺後方的慈恩塔,是日月潭知名的地標之一。 如果仔細觀察,對岸涵碧半島上的一座涼亭,和拉魯島、玄光寺、玄奘寺和慈恩塔正好在同一中軸上,形成一條「幸福連線」,相傳在中軸上許願,往往會心想事成呢。 還沒踏上朝聖之路,光是站在玄光寺前的廣場,就有絕佳的視野,將拉魯島、涵碧半島、水社聚落等日月潭風光盡收眼底。 而在步道沿途,有著運用日月潭高溫高濕特性而設計的苔蘚雕塑,如:山門、小沙彌、經書以及心經植盤等,從步道頭到步道尾,因為佛教故事與建築而有著滿滿禪意。
巃頂步道: 臺灣小百嶽|嘉義獨立山,邂逅阿里山小火車
全臺輕鬆走步道,不用揮汗如雨也能賞美景,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雖然步道略為陡峭,但登高後的視野,可是不會後悔的美麗。 巃頂步道2025 在此可以俯瞰寧靜的大湖聚落,以及另一個角度的睡美人和哈巴狗。
巃頂步道: 嘉義梅山一日遊|走訪全臺最高太平雲梯吊橋,順遊周邊超療育自然景點
置身在海拔高度約在1,500 至1,680 公尺之間的步道,從時而瀰漫壟罩的雲霧, 察覺到高海拔山區氣候的多變。 而處在山嵐之間的杉木羣相,也顯出幽靜迷人的景象。 謙卑地穿梭在挺拔巨木之間,仰望這片山林尊貴的容顏。 至終,在歷經尾段攀升的木棧道,抵達最高處終點的您, 也通過了雲之道的考驗。
巃頂步道: 沿途風景太美麗!南投奇萊三天兩夜 草原夕陽+日出雲海「金色奇萊」美得讓人說不出話
龍頂步道 巃頂步道在番路鄉公田村巃頭,位於臺18線57.5K,也就是在梅園樓旁。 巃頂步道2025 阿里山日出聞名國內外,過去欣賞日出都必須長途跋涉到祝山觀日。 其實,巃頂步道的觀日平臺,壯觀遼闊的視野,絲毫不遜於祝山,且只有一半的上山路程,因為日出的相對位置差不多,日出時間也只比祝山晚幾秒而已。 如果不想走太長旅程的人,巃頂步道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巃頂步道在番路鄉公田村巃頭,位於臺18線57.5K,也就是在梅園樓旁。 阿里山日出聞名中外,過去欣賞日出都必須長途跋涉到祝山觀日。
位於高海拔(約3,000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較原始,坡度較陡,具部分困難及危險路段,氣候變化大。 位於高海拔(約3,000公尺以上)山區,步道路況不佳,深入原始地區,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坡度陡,氣候變化大。 非正式步道,無明確路基或路徑,屬原始山徑、古道遺跡、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 如果來到嘉義梅山的太平雲梯、太平老街一帶遊玩,那麼更建議再多停留一些時間,在附近的孝子路步道、雲之南道步道走一遍啊。 通常走上太平雲梯的遊客們,都會在過橋後選擇左轉回遊客中心一帶再前往老街;也有很多遊客會繼續往上爬到雲之南道步道,回到馬路後再前往老街。 噢,走完雲之南道步道,其實還可以繼續接著走孝子路步道唷。
緩緩的走在這條森林步道中,一路上樹蔭茂密,一點都不用擔心豔陽曬傷。 25.行至第三處與鐵路交會處,假日常有農民在此賣菜及山產,如果想即時一展廚藝的人,可以買些菜上到奉天巖借用廚房。 250公尺長的霞之道,木棧道狀況相當良好,雖然前往的時間並不是日落之時,但近距離在木棧道上看著漫無邊際的雲海與整齊劃一的茶園,真的令Sora一時間感動到找不到任何詞語述說。 映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大平臺,這裡就是茶之道中的觀日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