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森林科分為森林資源管理科與林產工業科,畜牧科改為畜產科。 許昆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鐵路集團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向廣大建設者表示誠摯慰問。 他說,通蘇嘉甬高鐵江蘇段是今年我省鐵路領域開工建設的又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沿線人民羣衆翹首以盼的民心工程。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嘉大2025 我們要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爲動力,持續優化現有路網布局,加大在建項目推進力度,及早謀劃一批重大項目,讓“大項目”撐起經濟社會發展“硬脊樑”。
據2022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4個校區,本部設在江北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800多畝,建築面積61.98萬平方米,教儀設備總值2.67億元;設有21個二級學院、1箇中心,開設60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員工18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多人,普通全日制學生2.8萬餘人,成教學生逾萬人。 嘉應學院(Jiaying University)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備案,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高校,是“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建設高校。 嘉義大學對於學術交流與合作極爲重視,爲拓展師生視野,多年來與國內各大專院校交換信息、進行學術研究合作外,自1989年2月1日迄今已與20多所國外學校締結姊妹校。 嘉大 國立嘉義大學圖書館成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現在蘭潭總館於2006年6月11日落成啟用,為一地面五層地下一層綜合圖書館與電算中心之建築,總樓板面積24,926平方公尺,設有1,000閱覽座位,預計容納圖書100萬冊。
嘉大: 嘉大
嘉大目前設有師範、人文藝術、管理、農、理工、生命科學、獸醫等7個學院,39個學系和44個研究所,依據學位授予法及校方相關章程修業期滿且成績及格者,授予各領域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昨天(24日)在民雄校區舉行第19屆「嘉大現代文學獎」決審會議,在張俊賢副校長、人文藝術學院陳茂仁院長、唐榮昌學務長及曾金承主任簡單隆重的開幕活動後,隨即展開評審作業。 從長三角城市羣範圍來看,該項目也是《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和《長三角多層次軌道網規劃》中的重要項目,建成後對持續優化長三角的交通格局、推動長三角核心區要素資源高質量流動配置、加快形成創新型產業集羣,以及賦能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大都市、新型城鎮和高科技創新園區等,將發揮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
2020年3月,2020年度獲批新建的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名單揭曉,由嘉應學院校長楊洲領銜申報的廣東省山區特色農業資源保護與精準利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省市共建)名列其中,獲資助經費200萬元。 2021年1月,廣東5所本科高校辦學體制調整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嘉應學院名列其中,正式成爲省屬本科高校。 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臺灣,擁有眾多崇山峻嶺外,亦有各式地形和生態環境,適合昆蟲繁衍和生存,人們卻罕於認識這些造物主的驚奇產物,嘉大昆蟲館創造實際接觸昆蟲生態的場域,館內共分為保育類昆蟲模型、旋轉彩蝶柱、國內/外昆蟲標本展示區、水生活體昆蟲、蝴蝶溫室花園等。 溫室花園獨特圓形造型,以中低海拔原始林相為棲地造景,蝴蝶種類最高可達25種及蝴蝶幼蟲所需之食草。 球體內部設計環繞步道,讓民眾漫步之餘近距離體驗與蝶共舞。 來校際訪問團有美國、日本、澳洲、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大陸、越南、聖路西亞、非洲、法國、德國等國,除彼此派員互訪外,並進行各項學術文化交流,以達到學術研究、信息流通之目的。
嘉大: 國立嘉義大學
藉助通蘇嘉甬高鐵,蘇州人可半小時到嘉興、1小時到寧波,蘇杭之間的通行時間有望縮短至1小時以內;南通西站至蘇州北站約85公里,運行時間最短約20分鐘,至寧波約300公里,運行最短時間約1小時左右。 同時,在嘉興南站可轉入滬杭客專,南通去杭州也可以不再繞行上海,可比現在縮短1.5小時左右。 長期以來,長三角地區缺乏南北向串聯沿線城市與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 作爲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通道之一,沿海高速鐵路通道一直未能全面打通。 嘉大 通蘇嘉甬鐵路建成後,將改變該區域以東西向爲主的傳統鐵路運輸狀況,消除區域城際交通南北縱向供給體系短板,實現南北兩翼客運快速化,大幅拉近長三角核心區主要城市間的時空距離,把南北沿海城市緊緊連在一起,長三角地區都市圈城際網逐步完善。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致詞時指出,臺灣閱讀節已經舉辦10屆,成為臺灣指標性的活動,2020年獲頒美國圖書館協會「國際圖書館創新服務獎」,充分展現臺灣豐沛的閱讀活力,許多外國使節來參加與展攤,顯示閱讀不分國界、不分年齡層,讓世界各國從臺灣閱讀節中,發現寶島民眾深厚的文化涵養。
-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致詞時指出,臺灣閱讀節已經舉辦10屆,成為臺灣指標性的活動,2020年獲頒美國圖書館協會「國際圖書館創新服務獎」,充分展現臺灣豐沛的閱讀活力,許多外國使節來參加與展攤,顯示閱讀不分國界、不分年齡層,讓世界各國從臺灣閱讀節中,發現寶島民眾深厚的文化涵養。
- 服務性的有慈青社、平安團契、樵夫志工隊、農藝志工隊、光慧青年社、One Way團契國際志工隊等6個社團。
- 目前設於新民校區的行政單位是新民聯合辦公室、健康中心、圖書館新民分館、電算中心、國際會議廳、管理學院A棟、管理學院B棟、獸醫館(含獸醫系、動物醫院、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等。
- 學生社團種類多元,包含學術性、學藝性、服務性、康樂性、聯誼性、藝術性及體育性等類別共約110個社團。
- 通蘇嘉甬高鐵建成後,將與已開通運營的滬寧城際、鹽通高鐵、京滬高鐵、滬昆高鐵、甬臺溫高鐵和在建的金甬鐵路、南沿江城際等多條線路相連,促進長三角地區路網結構更加完善,極大便利沿線人民羣衆出行,進一步深化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協調發展,在新徵程上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 在新民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新民籃球研習社、流行英文社、中智佛學社等3個社團。
- 從長三角城市羣範圍來看,該項目也是《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和《長三角多層次軌道網規劃》中的重要項目,建成後對持續優化長三角的交通格局、推動長三角核心區要素資源高質量流動配置、加快形成創新型產業集羣,以及賦能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大都市、新型城鎮和高科技創新園區等,將發揮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
今年活動共有150個單位投入閱讀節活動,並規劃出250個活動場次,規模為歷年最大,潘文忠說,看到現場許多熱烈參與的大小朋友,正可以瞭解閱讀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養分,期盼大家一起創造臺灣的書香社會。 潘文忠進一步表示,去年一整年有超過806萬冊的圖書資源被借閱,比起109年增加了122%,彰顯了公共圖書館專業服務在疫情期間的重要性,而專業便利的線上服務,帶動「電子書」成為新的閱讀風潮,也是民眾溫暖且堅強的心靈後盾。 截至2022年5月,學校有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衝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2個。 截至2022年5月,學校設有21個二級學院,開設60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
嘉大: 嘉義大學院系設置
1971年增設二年制夜間部獸醫組(修業年限四年)、農產加工科。 1973年8月1日,增設五年制農業經濟科,1975年8月畜牧組與獸醫組獨立設科,農產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加工科,增設二年制日間部畜牧科、農田水利組、食品加工科,五年制農田水利組暫停招生。 1976年8月增設二年制夜間部園藝、森林兩科,農產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加工科。 1977年8月五年制森林利用組、農田水利組恢復招生,並增設二年制夜間部森林利用科(修業年限三年)。 1980年8月,農業工程科兩組易名為農業機械工程科和農田水利工程科。
嘉大: 嘉義大學學校歷史
1921年,隨著行政區劃為臺南州嘉義市(又稱嘉義街,今嘉義市)易名「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11月易名「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明訂修業年限高、初級為三年,1947年增設森林科,1948年增設園藝科,1951年7月,易名「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1952年8月,在蘭潭校區增設畜牧獸醫科。 嘉大 1954年8月1日,被選為示範農校,易名「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蘭潭分部,1962年7月,增設農業土木科。
嘉大: 神預言王鴻薇選立委 臺灣神童曝震撼結局
在蘭潭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天文社、植物研習社、自然資源保育社、生命活泉社、活力分享社、咖啡研習社、兩棲爬蟲研究社、國際英語演講社、福智青年社、酉襄社、農業產銷研習社、機車研究社、帕瑟提夫理財研究社、數學知識研究社等14個社團。 音樂性的有蘭潭國樂團、蘭潭管樂社、古典吉他社、築軒古箏社、流行音樂坊、吉致吉他社、樂旗隊、蘭潭提琴社等8個社團。 服務性的有慈青社、平安團契、樵夫志工隊、農藝志工隊、光慧青年社、One Way團契國際志工隊等6個社團。 康樂性的有勁舞社、調酒社、魔術社、益智遊戲研習社、小小廚藝社、扯鈴社、可可欠社等7個社團。
嘉大: 嘉義大學全球資訊網
由教育部指導、國家圖書館主辦的「歡樂閱讀嘉年華」活動,首日在中正紀念堂登場,這場一年一度的活動,除了配合新課綱融入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等STEAM五大領域進行規劃,更結合雙語教育、多元文化、本土語言及食農教育進行設計。 2022年4月,嘉應學院與西班牙武康大學體育教育(足球方向)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合作辦學協議線上簽訂儀式在嘉應學院舉行。 原嘉義技術學院前身創立於1919年,校名爲“臺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旨在培養臺灣農業及林業人才。 1921年4月易名爲“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1945年11月易名爲“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1951年7月易名爲“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嘉大: 嘉義大學
嘉義大學現有專任教師489名;九十五學年度學生人數爲研究所2477人,大學部8980人,合計11457人。 嘉技及嘉師歷屆畢業校友達6萬餘人,遍佈海內外,從事公、教、農、工、商或民意代表,均能各用所學,各展長才,貢獻社會,卓然有成。 1938年遷至今民生校區(嘉義市西區新民路580號),1985年行政中心遷至蘭潭校總區(嘉義市東區學府路300號)。 早在1919年4月,臺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創校,旨在培養臺灣農業及林業人才,第一任校長藤黑總左衛門,創校校址在山仔頂(嘉義市東區中山路7號,今嘉義高商)。 在新民校區學生社團方面,網球社、羽球社、休閒登山社、中華花藝社、有氧運動社、福智社、樂活自行車社、太極拳社、桌球社、明心讀書會、身心一點靈-原始點分享社團等11個社團。 校徽 設計者是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李安勝教授。
嘉大: 嘉大歷史
通蘇嘉甬高鐵江蘇段對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城際交通南北縱向供給體系,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嘉大 省有關部門和沿線各地要全力做好工程建設保障,各參建單位要嚴把進度關、質量關、安全關、廉潔關,共同打造精品工程、標杆工程、示範工程。 嘉大2025 截至2022年5月,學校發表客家研究論文10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130多部,承擔科研課題200餘項,其中與中國國外院校合作課題近20項,參與中國國家社科基金課題5項。 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2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3項,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40多項,獲得橫向科研項目280項;教師在全國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000餘篇,被國際著名自然科學檢索系統收錄200多篇;獲得國家專利110多項。 獲中國農業農村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1項,省級政府獎5項。
嘉大: 嘉義大學校訓
據2022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員工18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多人(正高職稱140多人、副高職稱410多人、博士320多人、碩士800多人)。 聘請了丘成桐、羅錫文、陳志傑、劉仲華等20多位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爲榮譽教授,聘請了一大批行業企業專家和中小學名師進校園協同培養人才。 原嘉義師範學院前身創立於1957年,校名爲“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校址在今林森校區(林森國小舊址)。 嘉師的成立,旨在培育優秀的小學師資,滿足當時小學師資的需求及嘉雲地區小學教學輔導的需要。 1966年8月改製爲“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爲五年制專校,招收初(國)中畢業生,1983年因應臺灣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增設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培養幼稚園教師。 1919年4月,「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於山仔頂(嘉義公園旁、今「嘉義高商」現址)創校,為臺灣第一所農林學校,以「培養農業及林業人才」為宗旨。
嘉大: 嘉大木設系林育廷獲教育部邀請分享學海飛颺心得 鼓勵在學勇敢築夢
國鐵集團有關部門和國鐵上海局集團、滬杭鐵路公司主要負責同志,省市有關部門和項目沿線地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參建單位代表參加會議。 省交通運輸廳(鐵路辦)介紹項目情況,國鐵上海局集團、滬杭鐵路公司、省鐵路集團、蘇州市發言。 今年臺灣最盛大的閱讀活動「歡樂閱讀嘉年華」,今(3日)先在中正紀念堂園區登場,今年150個合辦單位規劃超過250場的創意閱讀活動,規模歷年最大,而且首次推出兩天的精彩活動,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表示,疫情總會過去,但閱讀不能停止,而且閱讀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養分,期盼共同創造臺灣的書香社會。 2022年4月29日,嘉應學院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9級02班團支部入選“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名單。 2013年6月8日,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被選爲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成爲廣東省首批13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之一。 3.學分班、隨班附讀生、校際生若需修改密碼,請依照「嘉義大學臨時帳號管理及操作說明」來變更,並請在「修改電子郵件信箱」處設定常用的email信箱,若是日後忘記密碼時,使用「忘記密碼重設」,就會寄送一組密碼到你設定的email。
嘉大: 嘉義大學學校標識
特別融入世界知名的玉山的圖騰,意謂着玉山做爲嘉義大學最爲堅強的倚靠,與旭日東昇的光芒相輝映,代表着嘉大實現“光耀嘉義,揚名全國,躋身國際”成爲世界知名大學的崇高目標。 婉延的河流孕育着富饒的嘉南平原,象徵着嘉義大學的歷史源遠流長,永續且穏健的發展,培育無數優秀的青年學子,貢獻國家社會,更有啓示嘉大人飲水思源的深刻意涵。 嘉大2025 2000年,經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覈准,嘉義技術學院和嘉義師範學院合併爲嘉義大學,現擁有蘭潭校總區、民雄校區、民生校區、林森校區及中埔鄉社口實習林場,另有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及附屬幼兒園,佔地面積合計283公頃。 1965年3月升格改製爲“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爲五年制專校。 1971年設立二年制夜間部,1975年增設二年制日間部。
嘉大: 師範學院
蘭潭校區位處嘉義市東區,鄰近蘭潭水庫,為嘉義大學校本部。 1985年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行政中心自新民校區(原民生校區)遷移至該校區並進行啟用。 近年來,派出70多批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管理幹部赴國(境)外開展學習交流;遴選5批次教師參加與國外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項目,鼓勵和支持教師提升學歷;派出20多批次學生赴國(境)外學習實習。
在民雄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信望愛社、喜信社、原住民文化研究社、六色性別研究社、兒童哲學思考社、民雄福智青年社等6個社團。 音樂性的有吉他社、漱音國樂社、民雄管樂社、弦樂社、嵐韻合唱社、箏樂社、熱門音樂社等7個社團。 服務性的有慈光社、課業輔導社、春暉社、慈青社、動物保護社、特教志工隊、數位學習志工隊、英語志工服務社、崇德青年社等9個社團。 藝術性的有書法社、 帆布鞋詩社、攝影社、動漫社、水彩社等5個社團。
聯誼性的有蘭潭畢聯會、僑生聯誼會、國際學生聯誼社、桃友社、點點蜂巢社等5個社團。 嘉大 藝術性的有動漫社、蘭潭攝影社、手工藝社、書法社、玉石工藝社等5個社團。 體育性的有柔道社、雲峯登山社、太極拳社、足球社、空手道社、水上活動社、劍道社、跆拳社、霹靂網球社、女子排球社、男子排球社、拳擊社、野球社、單車社、柔心瑜珈社、八極拳社、軟式棒球社、籃球運動研習社等18個社團。 2022年5月,嘉應學院校企合作實驗室揭幕,該實驗室全稱5G應用聯合研究中心、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 2000年2月1日,嘉義技術學院及嘉義師範學院整合成立嘉義大學,現擁有蘭潭校總區、民雄校區、民生校區、林森校區及中埔鄉社口實習林場,另有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及附屬幼兒園,佔地面積合計283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