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e位於中環PMQ元創坊,裝潢帶瑰麗復古的殖民地風情,當時餐廳開業未夠一年已獲2020米芝蓮一星餐廳的肯定,由法籍名廚Julien Royer帶領。 中環西餐廳2025 說起川菜,絕大部分人即時想起麻辣,但川菜並非只有濃厚辛香的辣,每一道美饌都是由多種細膩味道構築而成,因而素有「百菜百味」的美譽。 Grand Majestic Sichuan的菜單絕對正宗,為傳統川菜注入新生命。 對於肉食愛好者,絕對不可不嚐日式和牛釜飯($228),其風味濃鬱,將和牛以日式胡椒粉煎香,飯上蓋上半熟蛋黃,配合帶子高湯調味,蔬菜絲和兩種不同的米粒結合一起令口感變化更有層次。 當中編輯最推薦黑松露撈辣雞,一入口濃濃的黑松露香氣,伴隨着川式麻辣香,跟平常試到的黑松露菜式截然不同。
- 主要聚焦於法國及義大利的經典美酒,以及來自新興美酒產地泰國、摩爾多瓦和芬蘭的美酒。
- 該店名鳥世一(Tori Yoichi),開業纔不久,是日式炭火燒鳥專門店。
- 不過大家喫的多是薄切燒牛肉片,好喫是好喫,但稍嫌不夠過癮,也沒有那種大啖大啖肉的暢快口感。
- Cardinal Point 準備一系列的高級酒品讓你與摯愛於天台酒吧欣賞煙花暢飲,而Kaen Teppanyaki的主廚及團隊就盡心設計了國慶日餐單,包括炭烤鰻魚松茸煲仔飯、喜知次配紫菜等,最後嘗申匯推出國慶限定的上海傳統美食。
- 首先以經典的祕魯生漬魚 Ceviche Clasico(HK$160) 作為starter,這是一道味道清新的海鮮菜餚。大廚以香辣並帶有柑橘味的「老虎奶」(Leche de Tigre)為醃汁,味道清甜酸辣,層次豐富。
中環一家結合韓式燒肉店和美式扒房的餐廳,索性將牛肉切成1.5吋厚的粒狀,加上現時美國韓式餐廳的魚子醬配牛扒的喫法,讓「食肉獸」喫得特別滿足和過癮。 【明報專訊】中西合璧向來都是香港華洋共處下的飲食文化特質,從豉油西餐發展至無限可能的fusion菜,集東、西方大成。 中環西餐廳 在中環永吉街就有一所性價比高的餐廳大玩fusion菜,小店取名 「daap」,跟廣東話「嗒」字同音,寓意讓客人細意品嘗,既能知味亦能「嗒」真其滋味。 小店採開放式設計,能容納30多名客人,綠白相間的設計一目瞭然。 主理人鄭子揚(Marcus)本為建築師,除了擔當設計重任外,還化身服務大員招呼客人,為大家介紹餐廳概念與菜式等。
中環西餐廳: 國慶煙花2023觀賞最佳位置:添馬公園
中環異國美食雲集,對於熱衷嘗試不同菜式的人來說可是美食天堂! 屹立中環13載的Casa Lisboa Gastronomia Portuguesa,餐廳由出生於葡萄牙中部城市Turquel的主廚Rodolfo Vicente主理,提供多道經典葡萄牙美食,讓人忍不住再三光顧。 中環商廈林立,充滿各行各業人士,午餐或下班後的輕鬆時光,是一眾中環人最期待的moment。 中環西餐廳2025 2022年開店的Clarence為一眾食客提供一個輕鬆寫意,又能享受高質法國菜的空間。 Clarence大廚Olivier Elzer職業生涯中總共榮獲23顆米芝蓮星星,擅長以亞洲烹調工具結合經典法國菜餚,絕對值得一試其巧手妙菜。 晚市嚐味菜單分為6道菜($1,180)及8道菜($1,580),多道美食包括冷盤魚子醬Caviale、集合多種傳統的意大利麵條,如螺絲粉、粗管通粉、長通粉、大煙鬥粉和鋸齒麵製成的招牌菜Virtù、龍脷魚Sogliola及傳統南義大利糕點Babà等。
- 除了海鮮外,肉類菜式同樣吸引,慢煮12小時羊肩配以自製長通粉及南瓜蓉等配菜,味道濃鬱豐富。
- 位於士丹利街的Say Hi Bar & Dining以工業風為主調,店內設吧檯區及普通餐檯,且採用了落地大玻璃設計,採光度十足。
- 室內裝潢選用橙色作主色,年輕兼具活力;場內設有11部4K大電視,直播各式體育賽事,加上經典啤酒遊戲「Beer Pong枱」,可以想像happy hour的氣氛必定高漲!
- 因此餐廳的菜式集合了多國特式,能給予食客與別不同的用餐體驗。
- 曾在帶領本地知名居酒屋Fukuro、Armani / Aqua及口利福打響名堂的日籍廚師佐藤順(Shun Sato) ,剛與好拍檔Keaton Lai 於中環歌賦街開設首間獨立餐廳。
- 雖然香港不缺德國餐廳,但主打德國家常菜的傳統美食卻甚為少見!
餐廳精選多款煮法的藍青口,以不同烹調方法炮製多達10款口味的藍青口,也有波士頓龍蝦包、火焰朱古力心太軟蛋糕等打卡美食,非常適合喜歡喫海鮮的朋友。 整個10月,不只有「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23」,香港還將瀰漫萬聖節獨特的搞怪氣氛,同時香港旅遊發展局十一月起也將向訪港旅客送出全新100萬份「香港夜饗樂」旅客餐飲消費劵,以鼓勵旅客夜間出外消費,體驗香港美酒佳餚。 餐飲消費劵每份價值港幣100元,旅客免費領取後,憑劵可於傍晚六點後光顧參與活動的酒吧及「優質旅遊服務」計劃認可餐廳,即可享有港幣100元的餐飲消費優惠。 為期四天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23」年度美食盛宴,承襲往年經典匯聚環球特色風味,提供極具港式風味的街頭小食和懷舊點心,以及由香港頂尖酒店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等精心製作的星級美食。 要數近年最熱門的日本料理,非omakase廚師發辦莫屬;若將燒鳥與廚師發辦結合,再加上日本過江龍的頭銜,吸引力自然大大提升。 位於中環的希鳥Kicho,於東京惠比壽及銀座設有分店,主打鳥割烹,最近進駐中環,將燒鳥文化以廚師發辦概念帶來香港。
中環西餐廳: 中環西餐廳推介 2. Ministry of Mussels – 中環4,000呎露臺西餐廳
隱藏於大館的Sushi Zo,是一家日式壽司店,主打江戶時代風格的廚師發辦壽司體驗(Omakase),其中洛杉磯分店更奪得米芝蓮星級殊榮。 香港分店每天選用由日本空運到港的新鮮食材,為客人打造菜單,確保食客可以享受到頂級的日式美饌體驗。 位於中環心臟地帶的「ODDS」彷彿是為被選擇困難症長期困擾的人而生。 餐廳主打日本Fine-dining,同時提供壽司、鐵板燒、燒鳥、更集酒吧和咖啡廳於一身,讓食客嚐到多款日式餐飲體驗。 餐廳推出一系列以天然的時令食材,配合香港本地特色美食,炮製出多款異國風味料理。
【明報專訊】藝術是一種說故事的方法,可以用文字、畫像、影像、行為等表達;而烹飪亦是一種藝術,廚師利用食材、烹調、擺盤等展現方式,以味覺、嗅覺、視覺訴說自己的故事,藉此喚醒老饕的內心情感,甚至互動、交流。 銅鑼灣一間新餐廳便以烹飪及藝術為理念,帶來如藝術品般的菜式,為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中環西餐廳 【明報專訊】近年燒肉店開得成行成市,大家愈喫愈刁鑽,店舖為突圍而出,各有主題,既有1人式平民燒肉、任食放題店,亦有廚師發辦的高級燒肉店。 不過大家喫的多是薄切燒牛肉片,好喫是好喫,但稍嫌不夠過癮,也沒有那種大啖大啖肉的暢快口感。
中環西餐廳: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月山Gassan
餐廳設有度身訂造的炭火Tandoor窯爐,風味十足的香烤菜式如香烤原條地中海鱸魚、羊肩等以及與咖喱是絕配的薄餅都是「主打」,必點無誤。 適逢今年美麗華集團65週年,集團於5月推出「饗饌月」,而唐述則以「尋味.香港」盛宴為主題,與多間擁有70年以上歷史的知名本地品牌如調源醬油廠、蛇王芬、李熊記及錦興粉麵廠合作,打造出10道菜主題菜單($2,288/位,兩位起)。 The Pizza Project近日更與Wow CharSiu 好叉好味合作,推出7月限定之焦蜜叉燒薄餅。 薄餅底層鋪滿煙燻水牛芝士,配以塗了麥芽糖的 Wow CharSiu 好叉好味焦蜜叉燒,鹹甜滋味完美融合,配以畫龍點睛的脆邊太陽鴨蛋及獨門辛麻辣椒醬,為你帶來別具港式風味的Pizza。
當中包括鮮味彈牙的Lobster龍蝦、以檸檬細香酸橘汁提鮮的Scallop帶子、配合日本蛋黃煮成的幼滑蒸蛋等等。 當中選用本地優質三黃雞的主菜Chicken更是必試之選;三黃雞肉質細嫩,以本地黃酒、鼠尾草和小青豆烹製,配上以雞腳熬煮而成的醬汁,香濃味鮮,是法國菜少見的滋味。 中環西餐廳 除了晚市供應的時令嚐味套餐,Cultivate近日更推出星期一至四限定供應的「輕便版6道菜餐單」,以多款本地食材及經典菜式為靈感,帶來本地風味濃厚的選擇。 當中包括以平原三黃雞製成的海南雞飯及選用錦田黃肉及紅肉西瓜製成的傳統泰式西瓜沙律。 到了星期五六,更能試到完整嚐味餐單,熱愛嚐鮮的你當然不能錯過。
中環西餐廳: 中環餐廳:CROWN SUPER DELUXE 中環高級餐廳的鐵板燒
千萬別被它的名字「騙倒」你 中環西餐廳 ,香港燒肉石田屋好喫的東西斷不只是燒肉,對於其小食、前菜,自問是「肉肉女」的編輯也一食愛上。 偏好清新菜式的你可試櫻花木煙燻薄切章魚刺身;經過漫長一天需要以主食果腹的,則可選分別有梅子、味噌及三文魚籽3款口味的日式飯團拼盤。 每道菜都有與名畫相配的華麗外在,內在滋味則是扎實的中式風情,為視覺與味蕾帶來連番震撼與新意。
中環西餐廳: 中環美食|Chill歎Cafe|1. Café Claudel 中環大館法式悠閒Café
愛食中菜的你定不能錯過位於中環IFC,主打摩登中菜的唐述。 餐廳有別於傳統中菜廳裝潢,富現代感的裝潢讓你與親友能舒適自在的享用美酒佳餚。 中環有很多法國菜選擇,但想找地點方便環境舒適的,就可以考慮置地廣場內的Ami。 Ami近日更迎來曾掌舵米芝蓮一星餐廳ÉPURE的Nicolas Boutin擔任其行政總廚,為餐廳帶來耳目一新的當代法國佳餚。 中環西餐廳2025 餐廳更推出了限時供應的「希鳥Kicho一週年14道菜晚市廚師發辦菜單」($888/位),以多款燒鳥串燒(如雞頸、雞心、雞胗、雞腿);巧手料理(炙燒雞胸、炭燒免治雞肉軟骨、烤生麩、慢煮雞冠)以及主食雞湯拉麵或免治雞肉飯,一次嚐盡黑薩摩雞肉不同部位。
中環西餐廳: 中環餐廳:中環晚餐推介法式餐廳Ami進駐中環鬧市 森林小屋中歎米芝蓮大廚炮製高質美食
【明報專訊】中環大館建築羣經活化後,一直吸引不少著名餐廳進駐,最近Magistracy Dining Room亦進駐建於1914年的前中央裁判司署(The Central Magistracy)。 巨大圓柱、希臘迴紋裝飾的大樓外貌依舊,室內經活化後變身為一家擁有高樓底、極具氣派、主打英倫風味歐陸菜的高級餐廳。 Yurakucho的靈感來自東京的eki(亦即東京地下鐵站)的鄰近地區,是一家別具一格的清酒和爐端燒店,最精緻的爐端燒是Yurakucho的靈魂所在,配備炭燒串燒、燒烤拼盤及精心製作的小喫食。 每道菜式均是新鮮烹 製,採用醃製、發酵和各種味噌調味作主要元素,各具獨特風味。 Acquasala是於中上環Soho區的意大利餐廳,餐廳最特別的地方,是將Cafe和酒吧二合一,受地中海文化和生活方式啟發的意大利酒吧,並採用藤椅木系餐桌等渡假風裝潢,非常適合與朋友打卡,好好享受週末brunch。
中環西餐廳: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重返中環海濱!集300個美食佳釀攤位、36國酒莊10月登場
位於中環卑利街的The Pizza Project,提供多款優質手工薄餅,而且店內用餐環境寬敞愜意,最適合團體聚會。 Bacha Coffee提供外帶咖啡、輕食、包裝精美的咖啡禮盒及咖啡沖煮配件。 大家可以從逾200款咖啡中選擇喜愛的口味;另有8款色彩繽紛的牛角包、自家製奶油圓蛋糕、法式甜包牛油蛋糕及阿拉比卡咖啡的雲石蛋糕任君選擇。 有時不想喫太多澱粉質,但又想喫到「米飯」質感,選擇蒟蒻就最適合不過了! 中環西餐廳 在中環新開張的「五感日常」主打蒟蒻飯麵餐點,位於中環卻擁有親民價錢,菜式亦非常健康,注重健康、生酮飲食者及上班族必試。
中環西餐廳: 國慶煙花2023|十一國慶限定菜單登場!10+間高質餐廳及優惠+4大睇煙花最佳位置推介
Garden Lounge聞名的傳統英式下午茶,亦有呼應的食品。 如果細看三層點心塔中的英式鬆餅,外形方正與傳統小而圓的鬆餅有明顯分別。 食客獲得味覺的滿足同時不忘酒店的的特色,著實巧妙同時隱藏英式的幽默感。 【明報專訊】中上環半山一帶,向來是鬧市的hidden gem,久不久去一次,總有新發現;加上區內新舊建築交融,瀰漫一種閒散、慵懶的氛圍,漫步其中,特別容易放鬆。 好似藝穗會對面,結合美國特色的居酒屋,是East meets West的飲食文化交流;還有PMQ附近的意大利小店,味道家常、價錢貼地,都是城市週末小旅行的加油好去處。
中環西餐廳: 生日優惠【12】半島酒店
卅二公館以紐約莫特街32號的著名中國便利店而命名,餐廳位於渣打銀行大廈地庫,環境寬敞且設多個座位,適合多人聚會。 中環西餐廳2025 品嚐各款特色鹹甜點後,顧客亦可享用是日水果茶,或升級享用花壺茶、無酒精雞尾酒及手工雞尾酒。 中環西餐廳 10月31日前,顧客更可以66折優惠享用下午茶,大家萬勿錯過。
中環西餐廳: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4. 大館Gishiki Lounge —別具格調的雞尾酒
意大利人習慣先喫麵再喫肉,Antimo亦照足傳統,在麵食後緊隨一塊慢煮12小時牛肋肉,肉中滲滿洋蔥甜香,入口融化,非常好味。 Bandel先將牛肉捶成薄片,再沾上麵包糠煎至金黃色即可上碟。 他並特別用上自家製的淨化牛油,以半煎炸方式處理,這比油炸更能保留肉汁,令肉質嫩滑,更帶有金黃色澤。 煎好的小牛肉放上檸檬片、鯷魚及酸豆,大廚建議喫時不妨加少許鯷魚增添鹹鮮味,令牛肉味更加突出。 此菜還附有酸豆、歐芹、青蔥及蔓越莓醬,清新味蕾的同時,亦豐富牛肉的味道。 前菜方面,可以先試試香煎帶子配櫻桃蘿蔔,柚子和薄荷,味道鮮甜多汁、清新醒胃。
月山選用了自日本百年老字號的和牛鑑定權威「日山肉舖」入口的「日山 A5 和牛」, 經過巧手烹調創作出多款招牌菜式如薄燒A5和牛、雲丹和牛韃靼、燒A5和牛西冷、吉列 A5 和牛及A5和牛海膽飯,熱愛日式食材必試。 中環西餐廳2025 其單點菜牌除了經典龍蝦菜式外,更加入了全新龍蝦蛋黃醬配魚子醬及傳統法式芝士 焗龍蝦等。 其他必試菜式包括生魚片前菜、紅蝦多士及龍蝦蛋黃醬配魚子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