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訊】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進一步保障南部民眾的健康,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門診大樓業已於6月12日正式啟用,17日上午10時成大醫院門診部主任盧豐華與成大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周振陽分別介紹最人性化的新門診大樓之門診區與多科整合癌症中心的設計理念與特色。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2025 盧豐華主任指出,新門診大樓是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所建設的醫療服務大樓,將提供最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而成大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周振陽也強調多科整合癌症中心在既有癌症資源上,將連結成功大學、產業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資源,發展成為國家級癌症研究中心。 成大醫院於民國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2025 94 年承接國軍斗六醫院,改制為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提供雲林地區民眾健康及醫療照護服務。
- 盧豐華主任指出,新門診大樓是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所建設的醫療服務大樓,將提供最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 相信藉由看診空間的擴大、醫療設備的更新、服務品質的提昇及員工工作環境的改善,門診服務將能提供更完善、更安全及更便利的優質醫療照護服務,以繼續守護雲嘉南地區民眾的健康。
- 佳里院區一般病房為上午11點半至12點半、加護病房上午11點至11點半、呼吸照護病房晚上7點至8點;柳營院區從23日起一般病房探病時間為上午11點半至12點半、加護病房與病嬰室上午10點至11點、呼吸照護中心則是10點半至11點半。
- 同時也採用電腦化的插卡報到系統,除了可讓看病流程更為流暢,亦有利醫院統計分析病人由報到至領藥整個看診各個過程個別所花費的時間,以作為提供改善服務品質計畫的重要參考資訊。
- 成大醫院宣佈13日起,門診大樓由小東路大門提供主要進出,開放時間為週一到週五上午7時至下午8時,週六上午7時至11時,週日關閉。
另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系及籌建國家級高齡健康與照護研究中心,於民國107年4月13日獲行政院覈准設立老人醫院,預計民國113年底完工啟用。 未來老人醫院將成為探討高齡者最適醫療及照護模式的極佳場域,作為高齡健康照護的示範與教育中心;同時藉由智慧化醫院結合本建築內高齡醫藥的研究的連結,接軌長照2.0,從高齡機能障礙的預防及出院後與社區及居家做介接的探討與實作,將負起國家對高齡長者照護體系的政策與研究發展責任。 佳里院區一般病房為上午11點半至12點半、加護病房上午11點至11點半、呼吸照護病房晚上7點至8點;柳營院區從23日起一般病房探病時間為上午11點半至12點半、加護病房與病嬰室上午10點至11點、呼吸照護中心則是10點半至11點半。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醫療部門
意涵豐富的《蒼穹之窗》,不僅為院區妝點了濃濃的藝術氛圍,也為院區帶來新的光景。 其次,癌症預防醫學專業化,規劃「癌症篩檢門診」為民眾或具有癌症遺傳家族成員提供癌症篩檢諮詢。 成大附設醫院門診部主任盧豐華首先指出,門診大樓是成大附設醫院創院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建工程,樓高十層並有地下三層,矗立於已有二十二年歷史的成大醫院對面,由計畫的草擬到整個興建的過程,一直都是臺南縣市民眾及成大附設醫院員工、病人與家屬關心的目標。 新大樓雖然稱為門診大樓,實際上是一棟兼具門診服務、教學及研究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大樓,而決定命名為「門診大樓」,也代表醫院林炳文院長特別重視對病人的服務,其實也是民眾最為關心的事,畢竟教學及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 林炳文院長表示,這是門診大樓啟用後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不管你在一樓大廳、二樓、甚至三樓,都能參與並仰望《蒼穹之窗》。
沿國道一號北上 → 下仁德交流道左轉 →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沿東門路(西向)往臺南市區直走 → 遇林森路或長榮路右轉(北向),即可抵達本校。 搭乘火車 於臺南站下車後,自後站出口,大學路左側即為本校光復校區有免費接駁專車至成大醫院。 或是步行至勝利路與大學路交叉口後左轉,前行至小東路,即到達成大醫院。 搭乘高鐵 搭乘臺灣高鐵抵臺南站者,可搭乘高鐵免費快捷專車直抵市區,於小東路『成功大學』下車,即到達成大醫院。 賴明詔校長表示,藝術能夠陶冶心靈,把醫院藝術化,是醫院歷史上新的里程碑。 這幾年來,成大校園有很大的改變,越來越藝術化,希望可以用藝術改變學生的氣質。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訊息公告
成大醫院以「生命、愛心、卓越、創新」的核心價值形塑醫院的文化,成為醫療特色的內涵,並將此文化塑造為醫院之傳統與制度。 未來除致力成為民眾最理想的健康照護中心外,亦不斷朝著醫療人員最理想的教學研究與工作環境願景邁進,期待提供南臺灣民眾更優質之就醫環境。 周振陽主任強調,成大醫院新、舊大樓集結成大醫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及規劃中之生命科學院將成為『成大醫學科學園區』,期許能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上提供有關「癌症知識平臺」,並與臺南、路竹等科學園區、相關策略聯盟醫院與全國醫療院所共同研發癌症新知並分享資源,共同創造癌症治療的新紀元。 周振陽主任表示,門診大樓五樓規劃一個獨立診療區域,也就是所謂多科整合癌症中心,內分三個單位,每一單位由4間診間組成,共計12個癌症整合性照護門診診間,由癌症專業醫療團隊提供以病人為中心兼顧完整性且方便性的診療服務,使多科醫師可同時在同一區共同提供癌症醫療照護。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盧豐華主任表示,門診大樓的設計特色首重交通便利且有貼心的停車方便性規劃,在小東路及勝利路交叉口共規劃有三個出入口,可方便每日超過六千位來自各地看診的民眾及其家屬的進出。 更重要的是在地下室一樓規劃495個機車停車格,並且在地下室一樓至三樓安排多達269個汽車停車位。
- 另外,一樓還特別規劃五間負壓門診,將內科部之感染科及胸腔科等較有傳染性可能的病人安排在該更為安全的診間環境中就醫,此為全國首創的門診規劃設計。
- 醫院開放時間車輛可直接開到大門口,但就醫民眾下車後,車子須立即離開。
- 在「全人醫療」概念下,民國87年6月首開南部風氣之先,成立「緣恩」安寧病房,推廣安寧療護的觀念;繼民國83年4月首例腎臟移植之後,90年3月、6月接連完成肝臟及肺臟的首例移植,94年12月完成首例心臟移植,並在90年設立大愛區以紀念同時宣導捐贈器官的大愛。
- 原本提供進出的勝利路大門改為只出不進,時間為上午7時至下午8時,週六、週日關閉。
- 97年再與署立臺南醫院(現今之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開辦醫療合作,98 年提升為深度結盟方式繼續合作,並於99年3月起共同開設合作病房;101年與衛生福利部(時為衛生署)以共同合作經營方式,進行經營管理及醫事人力支援,提升臺南醫院營運效率及醫療水準。
108年10月2日更進一步宣佈成立「成杏醫聯盟」,與基層診所結盟,擴大雙向轉診、落實分級醫療,以即時醫療資訊使基層醫師掌握轉診病人病情動向,讓社區民眾享有專業與全面的雙重照護,並提供免費的專業教育訓練,打造能「成功照護民眾幸福健康」的醫聯盟。 成功大學歷年來為爭取設立醫學院均有共識,直到民國 69年成大校長夏漢民教授更具體提出「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成為一所完整的綜合大學」及「提升南臺灣的醫療水準,平衡南北醫療差距」兩大目標,積極爭取設置成大醫學中心(含醫學院暨附設醫院),終於 70 年奉準設置,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來所設立第一家之國立大學附設醫院。 從 74 年開工興建,前後歷經 7 載規劃及 3 年又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2025 4 個月施工,完成了當年列為「國家 14 項建設」的成大醫學中心。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貨運業12/8起未自主安檢、拒絕查覈 交通部修法可罰9千至9萬
臺南市立醫院探病時間1天限制1次、1牀位限制2名訪客探病,探病時間,一般病房在上午11點到12點;第一加護病房為上午10點45分至11點15分;第二加護病房為上午10點半到11點。 臺南市立醫院探病時間也做更動,1天限制1次、1牀位限制兩訪客探病,探病時間,一般病房在上午11點到12點;第一加護病房為上午10點45分至11點15分;第二加護病房為上午10點半到11點。 成大醫院表示,再度調整門診大樓進出動線,只保留一處大門進出,是因應疫情升溫,控制人車管制,請民眾配合。 原本提供進出的勝利路大門改為只出不進,時間為上午7時至下午8時,週六、週日關閉。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資訊分類清單
即除了復健科部全部門診、內科部腹膜透析特別門診及放射腫瘤治療門診外的十六臨牀科部門診服務皆搬遷至門診大樓。 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與成大醫院臨牀創新研發中心共同主辦「2022 智慧醫療創新醫材國際學術論壇與成果發表暨產學醫交流會」,邀請您共襄盛舉。 郭綜合醫院即起探病改為1天1個時段,一般病房上午11點30分至12點30分;加護病房11點30分至12點;呼吸照護病房11點至11點30分,住院限陪病1人、探病2人為原則。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交通資訊
《蒼穹之窗》位於門診大樓文化大廳挑高天花板上,期盼以公共藝術作品之設置提升院區空間美感與活化都市環境品質,使院區氛圍不再那樣地灰暗與悲傷,不再令人心生畏懼,而是個具親和力且富涵希望的空間;亦可適度呈現成大醫院「生命、愛心、卓越、創新」之核心價值。 再者,把作品設置於天花板上,主要考量在不影響醫療作業空間前提下,供往來大廳之人們任意選擇不同的角度觀賞,而位於大廳二、三樓的人亦能觀賞,簡言之,讓所有人來到醫院都能感受到與藝術品的互動關係。 藝術家麻生秀穗的公共藝術作品《蒼穹之窗》揭幕典禮,8日上午8時30分在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門診大樓一樓文化大廳舉行,由成大校長賴明詔院士、黃煌煇副校長、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林炳文、成大醫學院院長林其和、藝術家麻生秀穗、協同創作人(達達美術)林舜龍等人共同主持揭幕。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疫情升溫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只剩一處大門進出
至於外縣市民眾看診的交通問題,醫院每半小時提供自火車站後站至門診大樓對開的免費接駁車,門診大樓正門口也有高鐵快捷公車的接駁站及市公車站,因此不管是來自臺南縣市,甚至其他縣市民眾前來就醫的停車及交通都是非常的方便。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記者王俊忠/臺南報導〕因應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有嚴重趨勢,成大醫院宣佈從明天(1月22日)起提升防疫措施,請大眾配合,門診大樓與住院大樓之間的2樓天橋將關閉,一律須經由兩棟大樓的1樓管制門口進出;在門診大樓汽車及機車停車場入口處須量測體溫,無醫療需求,請勿到醫院。 為讓「小病能就近照顧、重症有醫院照護」,成大醫院民國91年即於官網建立「轉診院所專用平臺」,以方便分級醫療及鼓勵雙向轉診,累計至108年,共有370多家醫療院所及超過36萬筆的轉診紀錄。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武漢肺炎》義大利醫護缺乏防護裝備 醫療協會主席染病身亡
搭乘臺灣高鐵抵臺南站者,可轉搭臺鐵沙崙站至臺南站,自後站出口,大學路左側即為本校光復校區有免費接駁專車至成大醫院。 《蒼穹之窗》大約花費了一年的時間跟努力,集合一千多個人力才完成,在這當中我總共九次往返臺灣與日本之間,在臺灣大約一百八十幾個日子,這個作品背後更有許多人的協助集結而成,特別感謝統籌及規劃的達達美術。 本院病人因經濟困難無法順利就醫時,醫護人員得知後會主動知會社工師,病人亦可直接至社工部申請補助評估,社工師會立即展開會談評估之直接服務。 成大醫院門診大樓 若發生「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不慎遺失,依健保署規定無法補發,請主動告訴掛號櫃臺人員,以協助掛號並重新看診,由醫師重新開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