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為MIRROR為香港年輕人提供了一個香港自家製、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例子。 《經濟通》的Yan Law在《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演唱會後總結MIRROR受喜愛的原因包括對夢想有熱情、有志氣、同伴之間互相扶持、瞭解並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及真性情不做作。 前工商科技局長王永平認爲MIRROR的12子從《全民造星》以來在淚汗交集中努力成長的經歷「是個令青少年產生共鳴的勵志故事」,而MIRROR「是個為港人,尤其是青年人帶來積極意義的時代標誌」。 MIRROR從未表達其政治立場,其所屬公司ViuTV積極避免其涉及政治,各成員在日常生活中亦刻意避開政治話題。 聯合早報的戴慶成指MIRROR因爲作爲民主派的敵人(TVB)的敵人(ViuTV)的旗下藝人而能獲得香港民主派支持者的支持,而建制派亦因爲形象中性的MIRROR能吸引泛民年輕人遠離政治而樂見其成,MIRROR也因此受到向來忌諱在政治話題表態而苦惱無明星代言可用的香港廣告商的歡迎。 2021年6月28日至7月16日,由呂爵安、盧瀚霆和邱士縉參與主演、改編自日本朝日電視臺2018年同名電視劇的15集同性愛情喜劇《大叔的愛》在ViuTV首播。
2019年12月開始,MIRROR全員參與拍攝ViuTV自制青春勵志電視劇《男排女將》,其中陳卓賢、盧瀚霆、呂爵安、柳應廷、邱傲然、王智德及李駿傑在劇中擔任主演,其餘成員則客串演出。 成團 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本來預計三個月的拍攝工作延宕至2020年6月底才煞科,11月在ViuTV首播。 劇集播出前因爲演員陣容多爲年輕偶像且「追夢」主題老生常談而不被看好,但隨著播出引起話題和收穫口碑,並在《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0》中獲得包括「民選最佳劇集」和「民選最佳男配角(盧瀚霆)」在內的8個獎項成為大贏家。 《明周》的岑傲明指《男排女將》是MIRROR在2021年取得人氣突破前的一個小高峯。 此前MIRROR的支持者主要來自《全民造星》的觀眾,一般人在MIRROR成員中只認識姜濤,而《男排女將》令陳卓賢、盧瀚霆、柳應廷、呂爵安和邱傲然乃至劇中飾演小配角的李駿傑和王智德都為人所認識。
成團: 世足賽/豪華浮動酒店成「尿尿郵輪」 英格蘭大嫂團快逃阿
2021年5月6日至11日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一連六場《MIRROR “ONE & ALL” LIVE 2021》演唱會,坊間反應熱烈,立場新聞以「立場編輯部」名義借用《WARRIOR》歌詞「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為題報道。 疫情令MIRROR在2020年的工作減少,原定2020年5月舉行的紀念演唱會數度延期。 本年MIRROR全年一共推出兩首單曲,包括《IGNITED》和紀念成軍兩週年的《One and All》,兩首均在流行榜登上冠軍位置。 三位MIRROR成員盧瀚霆、江𤒹生及柳應廷在2020年2月29日同日分別推出個人單曲在樂壇出道,以不同風格打進市場。
此派臺成績被姜濤在3月推出的個人單曲《Master Class》超越,後者成為四臺冠軍歌(加上中文歌曲龍虎榜)。 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指香港娛樂圈真空已久,MIRROR帶來的「盛況」多年未見,反映香港需要「本土偶像」,而MIRROR填補了空缺。 美國《紐約時報》2021年專文剖析指香港在過去兩年多經歷2019年示威、肺炎疫情和港區國安法等,政治上兩極分化,經濟上飽受摧殘,「急需一個振奮人心的源泉」,而此時MIRROR的出現「似乎在一夜之間佔領了這座城市——並且在征服城市的同時為它注入了歡樂」。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流行文化的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說,「突然之間,他們(MIRROR粉絲)意識到他們可以放下所有這些所謂的社會大事,有一些更快樂、更有趣的東西,吸引他們遠離年輕時的政治僵局」。
同年12月推出真人節目《Good Night Show Mirror 成團 Go》,全團成員在節目中到訪世界各地發掘當地特色美食與名勝,並接受各種考驗智力和膽量的任務。 節目反應良好,被視爲ViuTV王牌節目之一,其後在2019年5月推出第二季,並計劃在2021年推出第三季。 年底的2018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票選類「我最喜愛的」系列獎項中,MIRROR打入「我最喜愛的組合」最後五強,出道作《一秒間》打入「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十強。 2021年1月1日的《2020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是MIRROR人氣的分水嶺,當晚MIRROR獲得包括「叱吒樂壇組合」銅獎、「專業推介叱吒十大」第三位(《IGNITED》)、「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姜濤)」及「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蒙著嘴說愛你》)」在內的六個獎項成為全場大贏家。 其中姜濤成為兩個「我最喜愛」獎項的最年輕得主,在受到網民質疑是否值得之餘,亦被指「或標志著《全民造星》出身的本土偶像即將為香港樂壇甚至娛樂圈揭開全新一頁」。
成團: 世足賽/「那不是真的!」C羅親口否認要加盟沙國聯盟
在社交媒體品牌內容廣告開支最高的十大KOL中,MIRROR成員佔一半。 得益於MIRROR帶動廣告收入增加,MIRROR的經紀公司ViuTV的母公司電訊盈科在公佈2021年上半年業績時預期虧損多年的ViuTV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轉虧為盈。 綜合2021年全年,ViuTV及相關業務收益升1.52倍並首度轉虧為盈﹔電訊盈科指2021年是ViuTV標誌性的一年,MIRROR的成功為ViuTV提供「未來增長機遇的成功方程式」。 大量MIRROR廣告亦引來反感,有業內人士批評指MIRROR正職不是歌手而是廣告從業員、只顧商業利益而欠缺歌手應有的練歌時間。
- 《明周》的岑傲明指《男排女將》是MIRROR在2021年取得人氣突破前的一個小高峯。
- 該節目上架9小時觀看次數已逾12萬,其Facebook頁面獲不少留言支持。
- 雖然在16強戰碰上火力強大的西班牙,摩洛哥不被看好能夠贏球,他們卻靠著強悍的防守,讓西班牙難越雷池一步,加上門將布努(Yassine Bounou)在PK大戰的重要撲球,為他們守住勝利。
- 卡達為了迎接世界各地的百萬球迷、選手、工作人員,推出了豪華郵輪當作浮動酒店,讓來賓能有舒適空間休息,如今卻爆出郵輪上面生活品質很差,英格蘭球星馬奎爾(Harry Maguire)和中場格拉利許(Jack Grealish)的妻子和女友都已經搬到酒店居住。
- 韓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及國家航空公司,機隊數目達169架,航線網絡覆蓋全球44個國家或地區的126個城市,包括13個韓國國內城市。
- 文化評論人李照興在《香港經濟日報》將MIRROR與中國內地男團作比較,認為比起後者的全盤韓風,MIRROR的外形「較有辨識度及獨特型格,更時髦」。
- 《Reflection》在903專業推介登上冠軍位置,是MIRROR首支流行榜冠軍歌。
在2019年度樂壇頒獎禮中,陳卓賢名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七強,姜濤獲得「叱吒樂壇生力軍銅獎」和「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 — 金獎」。 除音樂事業以外,MIRROR亦參與多方面演藝活動,包括全員參與及主持綜藝節目《MIRROR GO》、參賽《全民造星II》、主持電臺節目《MIRROR頻道》、以及以個人身份參與電視劇《退休女皇》、《娛樂風雲》和《黑巿》的拍攝。 MIRROR成團源於2018年5月至10月間ViuTV舉辦的選秀節目《全民造星》。 《全民造星》在宣傳期間被不少網民、傳媒質疑是抄襲韓國的《Produce 101》;後者由101名女練習生競逐出道,最終排名前11名的女孩組成9個月限定組合。 ViuTV董事兼總經理魯庭暉則指節目舉辦時從來沒想過構建男團,只打算與獲得冠軍的參加者簽約。
成團: 世足》被爆已和沙烏地阿拉伯球隊簽約 C羅本人親自回應
新民黨成員李梓敬在個人YouTube節目中解讀姜濤在MIRROR的2021年演唱會尾場完結時高呼的一句「香港加油!」認為MIRROR明顯是「黃」(支持民主派),並引述一沒有提供証據的網絡論壇帖子稱姜濤曾於2019年參與衝入立法會等活動。 該節目上架9小時觀看次數已逾12萬,其Facebook頁面獲不少留言支持。 MIRROR多名成員代言的品牌中包括大量被親民主派人士標籤為「藍」(支持建制派)的品牌如美心、Deliveroo、麥當勞、茶木、滙豐等,《文匯報》認爲這些舉動令MIRROR的親民主派粉絲處境尷尬。 針對這類對MIRROR等不表態藝人們「鬥黃鬥藍」的「批鬥」,在臺流亡港人彼岸在中央廣播電臺撰文批評指「不只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對自己的不信任,亦是對極權而言分散民眾凝聚力的最佳助力」。 2021年3月推出本年度第一首團體單曲《WARRIOR》,由曾為韓國女團TWICE作曲的意大利及韓國音樂人作曲,定位是一首具備氣勢和力量的作品。
第二彈是李駿傑首支個人派臺單曲《半》,李駿傑也由此成爲MIRROR第7名單飛成員。 最後登場的《Rebound》由江𤒹生與王智德合唱,是王智德第一次以個人名義推出派臺歌。 歷經近三個月比賽的內地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在今晚(4日)迎來決賽成團夜。 成團2025 沒想到節目一開播就引來網友瘋狂吐槽,抱怨成團夜的決賽搞到似一個大雜燴演唱會,完全看不下去,直指節目高開低走。 撇除了現在成為了MIRROR的人選,當中就以肥仔(梁業)成軍了另一對衍生男團組合ERROR最為觀眾熟悉,最近的人氣同樣旺盛,走着詼諧搞笑路線幾乎與偶像路線的MIRROR平分秋色。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成團: 中國律師千字砲轟汪小菲 大S現身吐13字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摩洛哥成為史上第4支晉級世界盃8強的非洲球隊,過去僅有1990年的喀麥隆、2002年塞內加爾以及2010年的迦納曾進到8強過。 成團 此外,模特兒池敏珠(音譯)亦曾被指是曹圭成的女友,但熱戀消息一出,女方的所屬公司即時否認:「與曹圭成選手的戀愛說完全不是事實」,火速撇清關係。
成團: 世足》日本奪亞洲最佳名次 慄山英樹:我看到快吐了
2019年,香港大部分時間處於政治運動中,社會氣氛緊張,導致MIRROR推出歌曲、唱片的計劃推遲,全年只在4月推出單曲《破鏡》和在11月為慶祝出道一週年而推出單曲《Reflection》。 《Reflection》在903專業推介登上冠軍位置,是MIRROR首支流行榜冠軍歌。 成團 同年6月,隊內兩位高人氣成員陳卓賢和姜濤相隔3天先後推出個人單曲並共同進行宣傳,成爲MIRROR首批單飛成員。
成團: 世足賽/從先發淪為替補 C羅恐就此與頂級聯賽絕緣
姜濤獲獎時「可愛自然」的愕然表現以及得獎歌曲《蒙著嘴說愛你》為疫情期間的香港人打氣的意義打破了MIRROR粉絲的同溫層,成為坊間話題。 即便如此,此時的MIRROR仍被認為作為組合成績未如理想,各成員的星途亦尚未平穩。 MIRROR出道即憑藉《全民造星》觀眾的支持創下香港歌手團體出道後最快舉辦演唱會的紀錄,並在同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打入「我最喜愛的組合」五強和「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十強。
成團: 開發金7日起暫停信用交易 公司說淨值已回升
韓國國腳曹圭成今年24歲,於2019年首度參與韓國第二等級足球聯賽《K聯賽2》,效力於FC安養隊,翌年轉至K聯賽全北現代。 另外,亦有報道指出19歲模特兒池敏珠是曹圭成的女友,女方的所屬公司措施回應無稜兩可,表示「這是藝人的私生活,所以難以確認」,及後再補充否認指「與曹圭成選手的戀愛說完全不是事實」。 2022卡達世界盃已經進入到16強的賽事,上屆以黑馬之姿奪下亞軍的克羅埃西亞,5日晚間11點出戰在本屆驚奇壓制德國、西班牙的日本。 日本雖然上半場率先破網,但下半場克國攻回一分,雙方戰到PK大賽才分出勝… 【警政時報 薛秀蓮/臺北報導】 喜歡冬天的理由有很多,聖誕節就是其中一個!
成團: 世足賽/馬德里街頭長大 摩洛哥球星賽後與母親相擁好動人
早前就有網民表示,假若當初細貓答允入團,可能就令Jeremy未能入團,而當初Jeremy就是最後一位收到成團通知的,而且因為兩人當初在比賽節目的形象和路線相似,歌唱定位和音色風格類近,令人聯想花姐在二擇其一。 而時至今日,Jeremy在這兩年半裏都逐漸找到自己的個人風格,有中性美的形象突圍而出,成為最有力下一位單飛的成員。 「無敵艦隊,沉沒於PK大戰。」西班牙與摩洛哥在卡達世界盃十六強賽對戰,「無敵艦隊」在120分鐘的正規賽和延長賽時間中,始終無法突破摩洛哥的防線——於是雙方進入了本屆世足第二次的PK大戰,最終西班牙一球不入、摩洛哥進了3球,踢走了西班牙艦隊。 整個阿拉伯世界旋即陷入狂喜,卡達首都杜哈徹夜狂歡,整個城市布滿代表摩洛哥的紅色球衣、紅色國旗和紅色煙霧,反之西班牙國家隊與主帥則陷入「耽溺控球」的批評聲浪。 卡達為了迎接世界各地的百萬球迷、選手、工作人員,推出了豪華郵輪當作浮動酒店,讓來賓能有舒適空間休息,如今卻爆出郵輪上面生活品質很差,英格蘭球星馬奎爾(Harry Maguire)和中場格拉利許(Jack Grealish)的妻子和女友都已經搬到酒店居住。 〔記者粘藐雲/綜合報導〕來自北非的摩洛哥今在16強戰和西班牙在正規時間戰成0:0,鏖戰到PK大戰後以3:0獲勝,成為史上第4支闖進世界盃8強的非洲球隊。
成團: 世足》大黑馬!摩洛哥扳倒西班牙 成史上第4支闖8強的非洲球隊
端傳媒的陳子雲進一步分析指當政權以「限聚令」扼殺任何帶有政治意識的羣眾聚集,羣眾便以追星作為情感上的共同連結重奪公眾場域,以娛樂之名延續香港的獨特娛樂文化,同時找到新的心靈寄託。 MIRROR出道翌年即適逢香港接連經歷政治動蕩和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肆虐,因此在他們出道初期的2019年和2020年,很多香港人因爲沒有心情留意本地電視節目和娛樂圈而未有注意到MIRROR。 這一段時間對於MIRROR及其公司而言都是最為艱難的時期,成員們需要ViuTV以外的工作維持生計,個別成員一度無法負擔通勤的交通費,經理人花姐也迫於形勢走到幕前拍攝廣告來為MIRROR的發展籌集經費。 葉劉淑儀在對比MIRROR與韓星和中國大陸的明星後,指出MIRROR的不同在於「成員各有背景,不是全員小鮮肉,也不是自幼受訓」,但相同點是足夠努力。
MIRROR歌曲的歌詞堅守愛的宣言和自己無所不能的信念,而編排緊湊的音樂錄影帶和高度風格化的頭飾被指有K-pop的影子。 MIRROR本身則公開表示不希望有「韓風」的感覺,即使表演韓文歌曲亦希望以自己方法演繹。 有《乘風破浪的姐姐》男版之稱的《披荊斬棘的哥哥》第2季集結32位男星廝殺,自8月正式開播後,就造成不少話題。 成團2025 昨日晚間總決賽將選出17位成團,年度總冠軍由48歲蘇有朋奪下,引起一陣熱烈討論。
成團: 世足》黑馬!PK大戰擊敗西班牙 摩洛哥勇闖8強
民主派立法會參選人何桂藍在獄中拜託親民主派歌手黃耀明請求商臺多播放MIRROR成員的歌曲,藉此透過大氣電波獲得精神支持及寄託。 民主派政治家、前區議員林兆彬在眾新聞攢文稱MIRROR為「帶有政治符號的精神食糧」,支撐香港人在情緒絕望壓抑時撐下去。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在《經濟通》撰文指MIRROR的熱潮應是社會「喜聞樂見」,並在立法會提議政府爭取 MIRROR北上開拓中國大陸市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表示會吸納葉劉的意見,並稱贊香港電視製作在激烈競爭下仍能推陳出新成功造新星。 六四天安門事件32週年的維園燭光晚會未能舉行,但香港演藝界仍不乏人在網上悼念,MIRROR則因爲沒有表態而受到網民批評。
其感情生活亦因世界盃受到外界關注,近日被爆出已「死會」,與女友拍拖多年感情穩定,女方更與女團Billlie有關,有傳是成員Haram的胞姊。 現年24歲、身高188cm的曹圭成於2019年首度參與韓國第二等級足球聯賽「K聯賽2」,曾效力於FC安養,翌年轉至「K聯賽」的全北現代。 成團2025 今年6月已服完兵役的他,回到全北現代,在31場賽事中有17入球,勇奪金靴獎。 這次是他首次以國家隊選手身份亮相世界盃,在第一場世界盃賽事時一出場即在Twitter上出現大量與「9號是誰?」有關的帖文,有眼利的粉絲更發現,曹圭成於世界盃前只有約4萬名IG粉絲,於11月24日首次以南韓國家隊選手亮相後快速增長至近40萬。
在2020年度樂壇頒獎禮中,柳應廷獲得「叱吒樂壇生力軍 成團2025 金獎」和「Chill Club年度新人」、盧瀚霆獲得「十大中文金曲新人金獎」、江𤒹生獲得「加拿大至 HIT 推崇粵語新歌手 金獎」、三人均獲得「勁爆新人」。 11月MIRROR宣佈推出首張音樂專輯《One and All》,其中收錄MIRROR出道以來推出的全部6首團隊單曲和5位成員在2020年推出的每人各3首合共15首精選單曲。 MIRROR全員停止公開活動兩個月,MIRROR及其成員參演的部分影視作品延期播出,現場表演需要延期或取消。
去到上星期與加納的一戰,曹圭成連入兩球之後,他的IG粉絲已經超過84萬,高峯期更以5分鐘增加1萬名粉絲的速度暴風式急升,完場後,粉絲人數終於大破一百萬大關,短短幾日之後更已經達到210萬的成績。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所擁有的「川普集團」由於長期涉嫌逃稅,經過陪審團2天的審議後,紐約曼哈頓法院6日認定,該公司構成稅務詐欺等數項刑事犯罪,最高恐面臨160萬美元(約新臺幣4900萬元)的罰金,不過該公司的一名律師表示,將提出上訴。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最高媽祖銅像前不久在澎湖重光觀光文化園區矗立點燈,大甲媽突降旨要前往澎湖與媽祖銅像會面,這也是大甲媽來臺四百年來首次海上出巡前往澎湖。 大陸明星選秀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2》開播後屢次掀起熱議,節目在4日晚間播出總決賽一戰,將從22位哥哥中選出17人成團,而陸網稍早前也曝光了最終名單,其中在節目一開播就掀起華人地區「蘇有朋女孩」熱潮的「小虎隊」成員蘇有朋奪下總冠軍,而他的得獎感言也獲得大批網友盛讚。 2022年2月,MIRROR以「四個驚喜」為主題連續推出4首成員單曲。 其中頭炮、陳卓賢的《留一天與你喘息》MV在情人節於YouTube上架後35天錄得千萬點擊,速度創下MIRROR成員新紀錄。
成團: 公司被控像黑道幫派 館長直播13字聲明
歌曲製作班底被指「華麗」,尤以填詞人Wyman時隔3年繼顏卓靈的《惡女》後再為新人填詞引起注意,並從此開始了Wyman與MIRROR成員的頻繁合作。 歌曲推出一天後MV已於YouTube取得超過20萬點擊率,不足2天登上多個串流平臺日榜第1位。 呂爵安本人認為該歌曲之所以受歡迎是得益於《男排女將》和《2020年叱吒頒獎禮》令MIRROR得到更多人關注。 歌曲先後在903專業推介、新城勁爆流行榜及Chill Club 推介榜成為冠軍歌,是MIRROR及其成員所有單曲中首次達成三臺冠軍歌。
節目監制、後來的MIRROR經理人「花姐」黃慧君指該節目原本只打算作為一個呈現參賽者「追夢」過程的真人騷,但比賽中參賽者落敗時的失落令其於心不忍而開始反思,認為其公司只有在比賽結束後提供機會給參賽者們繼續前行纔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夢想,遂向公司高層提出簽下有潛質的參賽者,再組成男團。 組合在2018年11月3日於荷里活廣場小舞臺舉行「ViuTV 全新男子組合誕生日發佈會」,正式宣佈成團,組合名為MIRROR。 MIRROR一名由魯庭暉提出,靈感源於其中學時參選皇仁學生會時令他印象深刻的12人對手內閣「Mirrors」,該名稱在他心目中代表著創意。 隊長楊樂文在發佈會上解釋「MIRROR」的寓意是鏡子可以反映成員自己最真實的面貌;同時,如果鏡子多於一塊,就可以反射很多或無限的可能性,比喻每位成員都是獨立和獨特,匯聚成團隊就有無限的可能性。 發佈會同時宣佈MIRROR首個演唱會《2018 THE FIRST MIRROR LIVE CONCERT》將於同年12月21日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創下香港歌手團體出道後最快(49天)舉辦演唱會的紀錄。
成團: 世足》巴西教練讓第三門將上場圓夢締造紀錄 有2人可能很羨慕他
串流平臺KKBOX、JOOX、Spotify和YouTube的2021年度歌曲榜前10中,MIRROR團隊及成員歌曲分別佔8、6、2和7首,其中呂爵安的《E先生連環不幸事件》在四個榜上均名列第一。 在《2021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的票選項目「我最喜愛的男歌手」中,MIRROR成員佔據了最後5強的4個席位。 另一票選項目「我最喜愛的歌曲」中,MIRROR及其成員的歌曲佔據10強的6個席位、5強的3個席位。 成團2025 2022年1月1日頒獎典禮當晚,商臺主持林海峯主理了一個專為MIRROR而設的「MIRROR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環節,以該年流行歌曲改詞惡搞過去一年MIRROR在香港引起的熱潮,成爲全晚亮點。 成團2025 最終MIRROR及其成員合共獲得8個獎項,包括「專業推介叱吒十大」中的3席、首獲「我最喜愛的組合」、及姜濤再獲「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和「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
節目來到成團夜,冠軍候選團的14位姐姐當然是主角,所以節目一開始就安排14位姐姐同過去被淘汰的16位姐姐一起出場,在歌手李宇春《無價之姐》的歌聲下,30位姐姐如同模特兒般行Catwalk出場,整個畫面似足一場「維密騷」(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 奪下總冠軍的蘇有朋,早在參賽之初就因「凍齡」的長相讓網友驚訝,加上努力又謙虛的個性,每次演出都讚聲連連。 在奪下總冠軍後,他眼泛淚光哽咽表示:「本來以為沒機會重新回到唱跳舞臺,我不哭的,沒有要哭」,並向觀眾致意「謝謝大家對於我重回唱跳舞臺,給我肯定,謝謝大家」。 馬德里街頭長大的摩洛哥球星哈基米(Achraf Hakimi),靠著足球翻轉人生,今天凌晨他在卡達世足賽16強「PK大戰… 卡達世足爭議話題不斷,先前球迷村就已經被質疑像「貨櫃」,現在又傳出了「浮動酒店」變成「尿尿郵輪」,讓英格蘭大嫂團氣到直接搬離所謂的豪華郵輪,改去住飯店。 雖然在16強戰碰上火力強大的西班牙,摩洛哥不被看好能夠贏球,他們卻靠著強悍的防守,讓西班牙難越雷池一步,加上門將布努(Yassine Bounou)在PK大戰的重要撲球,為他們守住勝利。
劇集在《觀眾在民間電視大獎2021》中獲得包括「民選最佳劇集」和「民選最佳男主角(盧瀚霆)」在內的8個獎項成為大贏家,但也受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公開批評「違反中國國安法」。 劇集熱播帶挈3位成員以至MIRROR「人氣急升」,其中盧瀚霆在Instagram上的追蹤人數在劇集結束時達42萬,比2個月前增加80%,超越當時MIRROR中最受歡迎的成員姜濤成爲追蹤人數最多的成員。 2021年,MIRROR在香港的廣告代言「無處不在」,凡其成員代言過用過的產品都即變熱賣品。 2021年上半年,MIRROR及其兄弟組合ERROR在香港10大Instagram廣告開支最高品牌中佔一半,50大品牌中佔27個。 縱觀全年,MIRROR在Instagram涉及的品牌宣傳超過180個,十大最高廣告開支品牌中有近一半是由MIRROR推廣。
成團: 組合
提到聖誕節會馬上聯想到紅綠繽紛的聖誕 […] 原始新聞來源 肯德基12/6推出期間限定三大新品:酪雪繽紛奶香脆雞、濃醇金燦可可蛋撻、肉桂吉拿棒|讓你這個冬季天天都是充滿美味歡樂的聖誕節 警政時報. 【警政時報 江雁武/臺中報導】 鑒於近期各地發生零星槍擊事件造成民眾不安與恐慌,檢肅槍枝儼然成為維護治安之重點 […] 原始新聞來源 再查獲「蠍型衝鋒槍」|中市警肅槍專案無假期 警政時報. 《披荊斬棘的哥哥2》開播至今已有3個月時光,而節目每每公開最新合作舞臺都掀起網友熱議,並在4日迎來總決賽。 陸網稍早前也曝光了成團名單,其中冠軍由蘇有朋拿下,其餘名次分別為:陳小春、張智霖、李承鉉、張雲龍、潘瑋柏、任賢齊、杜德偉、張震嶽、信(蘇見信)、鄭鈞、林峯、吳建豪、吳克羣、周柏豪、範世錡與ICE楊長青。 韓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及國家航空公司,機隊數目達169架,航線網絡覆蓋全球44個國家或地區的126個城市,包括13個韓國國內城市。 另外,姐姐成團的7個名額是由多個即時網絡投票決定,雖然觀眾在節目中段已經知寧靜團只奪得3席位,而李斯丹尼團則奪4席位,但節目卻遲遲不公佈最終人選,令不少人覺得節目不乾脆、拖延太久,直指「快看不下去」、「搞成了頒獎禮」等,搞到等足3個鐘的觀眾極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