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習俗7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由於廣東話「鞋」讀音與「唉」相近,故有正月不宜買鞋的新年習俗。 此外,大家都會提前在過年前買鞋,避免過年買鞋而導致新一年「唉唉聲」度過。 同樣地,由於「書」與「輸」讀音相近,大家在新年期間都會避免買書。 另外,由於新年期間講求「和氣生財」,故新年習俗特別忌口角爭執。

1978年地下鐵路伸展至荃灣,須在天后宮前挖掘一道深坑建築護土牆,嚴重影響廟宇地基。 當時各村落鄉紳組成「重修天后宮委員會」,與理民府及地下鐵路公司商談,謀取適當步驟及監督修建工程之進行。 至1984年全部工程完竣,並同年12月12日舉行重修開光大典,一連四日五夜在廟旁之蕙荃路球場搭建臨時戲棚上演粵劇酬神助興,盛況空前。 Pinkoi 作者羣如有使用外站(如:翻譯、引用)部落客、設計師、及任何內容創作者的產物,皆會註明並附上原著連結。 若發現來源不正確或有缺漏,其並非蓄意造成,Pinkoi 會於告知後更正。

年初一習俗: 年初一新年禁忌最多

還有就是除非生病,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一天喫補藥如維他命丸。 年初三是「赤口」,容易與人發生爭執,許多人不會去拜年,而是去廟裡拜神。 初七「人日」,據說是人類誕生的日子,當然要互相尊敬,不能與人吵架。 拜年逗利是,「新正頭」向長輩和上司說句吉祥話,利是逗來。

大年初一屬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所以不少人都會換上新衣和新鞋,當天亦是第一天拜年的日子,喜慶地迎新春,但當中亦有不少禁忌需遵守。 農曆新年期間,不少商戶會休息過節,年初一至年初三屬公眾假期,而按傳統習俗,「啟市」該留待初五,因此不少商戶會到初五方重新營業。 不過,也有不少商戶會選擇「年中無休」,農曆新年時候訪港也不需擔心,市區依舊熱鬧,充滿濃厚新年氣氛。

年初一習俗: 禁忌13:打掃家裡

在年初一時喫藥就代表接下來一整年都要喫藥,所以除了生重病或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之外,都盡量避免在星期一喫藥,以免未來一年都被病魔纏身。 很多傳統食品之所以能躋身「賀年食品」之列,皆因有寓意吉祥的名字或性質。 像年糕、蘿蔔糕這類糕品,因「糕」與「高」同音,便被寄寓步步高陞;「桔」與「吉」諧音,寓意「大吉大利」;攢盒(俗稱全盒)中的甜食如糖冬瓜、糖蓮子等,則代表來年「甜甜蜜蜜」。 迎財神:據傳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所以在這天誠心拜拜就會在一整年有好財運! 時尚人不妨趁藉這個日子, 使出幾招「 家居收納斷捨離」大法,讓家居衣櫃煥然一新。

  • 新的一年不要哭哭啼啼,人們認爲新開始就哭哭啼啼,那新的一年也會黴運不斷。
  • 首先女兒不可空手回家,送禮亦需以雙數,單數有不吉利之意。
  • 同樣地,由於「書」與「輸」讀音相近,大家在新年期間都會避免買書。
  • 民俗專家林正義提到,古時因為交通不方便,加上過去家族在初一要拜年時,媳婦往往要負責張羅許多事情,所以等到初二纔有空回孃家。
  • 而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 以前的年代,人們因為貧窮喫不起飯才喫粥,所以年初一喫粥,會有導致一整年都貧窮的意思。
  • 坐落在唐人街中的孫中山公園每年都承擔起了農曆新年、元宵燈會的任務,為當地華人展示精心設計,精美製作的花燈。

大中華地區及眾多海外華人聚居的國家及地區均列農曆新年為假期:共計東亞4地,東南亞5國家,美洲2國家,非洲1國家。 另外在加拿大,農曆新年雖然被定為官方節日,但不放假[63]。 年初一習俗7大優勢2025!專家建議咁做… 年初一習俗7大優點2025!內含年初一習俗絕密資料 溫哥華唐人街到每年新春時候都成為了城市焦點。

年初一習俗: 年初一|忌洗衣、洗頭

粥在過去屬窮人家才喫的食物,而年初一的早餐作為新年的第一餐,如果喫粥會有帶來厄運的意思,所以年初一的早餐需要喫得豐盛,寓意未來一年豐足富有。 同時準備餸菜時也不可殺生,建議預先備菜,以免得罪神明。 農曆新年多禁忌,但大部分到初五就會解除,但就不適用於拆利市。 年初一習俗2025詳細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年初一習俗8大著數2025!(小編貼心推薦) 「拆利市日」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初七「人日」(眾人生日),也有一說指要等到正月十五才拆,方會「聚財」。

之後還會進行「分豬肉」儀式,豬肉的大小根據捐獻的數目而定。 年初一習俗好唔好2025!(小編貼心推薦) 直至今天荃灣天后宮仍然保留四個傳統活動,分別是農曆二月初一的許太平福、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農曆八月秋分前後的秋祭及農曆十二月初一的還太平福。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幾乎所有客家村都有村民在大時大節舞麒麟,但近年來隨着會舞麒麟的村民離去,懂得舞麒麟的村民愈來愈少。 通常每到年初一,不少客家村反而會邀請村外人士來舞麒麟慶祝一番。

年初一習俗: 農曆新年禁忌及習俗

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 俗以正月初五爲財神聖日,認爲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雖然荃灣天后宮並不屬於三棟屋陳氏,但兩者非常鄰近。 不少人甚至傳媒都把天后宮稱作「三棟屋天后宮」,加上三棟屋村民熱心公益,多年來都十分積極參與天后宮的節慶及活動。 大年初四是迎神的日子,俗語「送神早,接神晚」為了讓神明休息一段時間,通常迎神的時間都為下午1到3點間。 2011年,蘇裏南政府宣佈該年的農曆新年為全國公共假日。

年初一習俗: 新年習俗5. 忌睡午覺 事業運受阻

在中國大陸,有過年團圓之習俗,在外之學生和勞工在工作地和家鄉往返,造成城市裏的外來人口同一時間大規模返鄉,形成旅客潮,即春運之主要組成部分,為交通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民間傳說,往往農曆新年期間,冬天野外會出來一種叫年的野獸,也叫「夕」。 年獸一年出沒一次,這一日叫「過年」(年來了),過年這一夜叫「除夕」(除掉夕)。 年獸「夕」十分兇殘,半夜走家串戶喫人,炎黃先祖為了躲避年,那舉家團圓在一起,圍坐在一起抵抗年獸。 由於年獸每年出沒一次,炎黃先祖在於其無數次鬥爭中,摸索出了鬥爭訣竅,年獸雖猛,但懼怕紅色、火光和巨響。 因此,家家戶戶在門口貼上紅揮春,在家門口燃起篝火,放爆竹,年獸看見人家門上貼着紅對聯,門口有紅火燃起,爆竹霹靂亂響,還會和長輩拜年,就趕走了年獸。

年初一習俗: 年初一|忌喫藥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年夜飯:家人從各地團圓喫上一桌的好菜,就連菜色也幾乎會是富含意義的,比如喫魚年年有餘、喫橘子大吉大利、喫長年菜長命百歲等等。 木柴的「柴」跟發財的「財」讀音相似,所以初一批柴有「破財」之意,今年金錢的運勢可會不佳。

年初一習俗: 禁忌7:使用刀具(刀子、剪刀)

不論是拜年、祈福還是參與慶祝活動,你都要認識本地傳統習俗及過年禁忌。 在年初一睡午覺代表接下來的一年都會變得十分懶散,今年的運程特別是事業運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惰性而影響。 而且,如果在有人來拜年的時候睡午覺是十分失禮的行為。 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認為初一是氣運最強的日子,在初一洗頭或是洗衣服會把身上的財運給洗掉。

年初一習俗: 農曆新年習俗禁忌數一數!年廿八為何要洗邋遢?年初一為何不宜洗頭、剪頭髮?

法官考慮到被告沒有使用安全套及沒有案底等因素後,判囚5年3個月。 折羅–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喫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荃灣天后宮經歷二百多年,曾經進行過多次重建及重修。

年初一習俗: 利是不要提早拆開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製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 年初一習俗2025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初九天公生,是為玉皇大帝的誕辰,古時會有祭天活動,向天公祝壽,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為了以示尊敬當日忌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 作祭品用的牲畜,一定要用公的,而還願時需準備全豬或全羊。

年初一習俗: 拆解大年初一到初十五 中國傳統習俗及禁忌

水這個純淨的象徵在泰國的新年習俗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此儀式除了表示尊敬並希望獲得祝福之外,也提醒人們常保清淨心。 過年首日如果女兒回孃家,會有「把孃家喫窮」的意思,所以只能在初二或初三回孃家;另外,嫁去的女兒已是別人的媳婦了,過年時期,想必婆家也會有很多客人前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待客,因此初一不能回孃家。 某些傳統節日到來時,客家村民會到宗祠過節,當中包括農曆新年賀年團拜、迎春活動,甚至在端午、中秋也是村民暢聚的節日,大家都會到宗祠慶祝。 在團拜活動前,村民會各自先到宗祠拜祭祖先,而舞麒麟是客家的傳統文化,也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時人們怨聲載道,隨即想出了方法,自行宣佈「本店整修」或「本店店主因親友聚會,停售五日(正月初一至初五)」,各商店一樣關門。 年初一習俗10大好處2025!內含年初一習俗絕密資料 年初一習俗2025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官吏亦無可奈何,最後,民間更是陽也不奉,陰則全違,民間慶賀農曆新年一切如故,一兩年後,政府亦不再禁止民眾慶祝舊曆新年。

年初一習俗: 年初一禁忌6. 回孃家

拜年造型自不然以喜慶的紅色為主,裡裡外外的紅色 新年穿搭寓意「鴻運當頭」,象徵幸運、福氣、辟邪和喜氣,感覺喜氣洋洋,令人看起起更有精神。 再者,黑白色是傳統的喪服顏色,被視為不吉利,因此新年期間不應穿著。 新一年凡事從新出發,買套新衣服,取個好意頭,有人說「一身新衣」象徵「一生富貴」,也象徵有新衣服就有全新的開始,可以忘掉過去不好的事。

年廿八至年廿九 所謂年廿八洗邋遢,在年廿八至廿九要用碌柚葉沖水洗澡,或抹房去黴氣,有辟邪防病之意。 傳統認為新年要除塵(音同「除陳」,陳即陳舊)才能迎接新一年的財富。 「洗邋遢」亦有「除去惰性」的意思,指改變惡習、積極耕耘,換來豐碩收穫。 到了年廿九就可以貼上揮春,揮春代表迎春接福。 貼上揮春後,一般會留等待到來年歲末或立春纔拿掉。

由於疫情的關係,編輯今年推薦多家米芝蓮星級酒樓、中菜餐廳出品的外賣,這些 團年飯菜單飯不只用料矜貴,更重要是好意頭! 除夕夜闔家聚首一堂喫團年飯的年三十晚習俗,又可叫年夜飯、團圓飯,當晚的菜式會比平常豐富,大魚大肉,並以湯圓作甜點,寓意一家團圓、豐衣足食。 爸媽在過年之前,不妨先抽空跟孩子一起閱讀這本《好忙的除夕》,讓孩子能夠提早學會到過年的傳統習俗,也讓孩子能在理解過年真正意義下,更加開心地享受過年假期。 年初一習俗2025介紹!(震驚真相)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 傳說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延續初一的雞日與初二的狗日,在這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又稱作六六大順。 若是長輩比較堅持傳統,林正義建議可以用一些「破除儀式」求心安。

年初一習俗: 新年禁忌| 5. 年初一忌煮新飯

1914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定陰曆元旦為春節,自此「春節」一名就用來指陰曆新年[17]。 但現今的我們,通常會在年飯後行花市,如意行個大運,新一年行大運。 壓歲錢有仿錢幣與通行錢幣兩種,做法有直接給晚輩的,亦有放在晚輩枕邊。 但需注意的是,人們在年三十入夜前便要洗澡,並把衣服洗晾完成,不能濕著過年。 年初一盡量不要喫粥和保健品,這些充滿病氣的食物,影響來年的健康運。 粥在古代是窮人食物,年初一喫粥的話,也許會窮一整年!

年初一習俗: 新年禁忌|12. 年初四迎接竈王爺 不宜外出

亦有改篇自外國歌曲者,如《新年好》[52] ,旋律來自美國民歌《我親愛的克萊門汀》。 部份地區和族羣如華北地區、客家人、大和族、琉球族等,新春至正月二十才正式結束,最後一日是小填倉(日語:二十日正月)或天穿節;在福建馬祖地區重視元宵節擺暝,直到該村境之擺暝慶典過後,完成神明之過年[48]。 「夕」是一種幽幽的怪物,而「年」從字義上也和動物猛獸無關,更像是豐收成熟的意思。 古文中也無年獸的記錄,而僅僅始於民國時期的說法。 古有「三正」之說,夏朝正月建於寅(孟春一月),殷朝正月建於醜(季冬夏曆十二月),周朝正月建於子(冬至月,仲冬夏曆十一月)。 [14]直到漢代遵循儒家「行夏之時」之教義[15],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又明確規定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6]。

年初一習俗: 過年習俗:步步高陛賀年食品

其他地區的「大年」一般指年初一至元宵節(年十五)。 年初二一般是出嫁後的女兒攜夫回孃家拜年的日子,亦有拜土地公的習俗,但由於已經過了大年初一,習俗和禁忌相對較少。 首先女兒不可空手回家,送禮亦需以雙數,單數有不吉利之意。 而女兒回孃家也不可午睡,以免整年都變得懶惰。 年初一習俗7大分析2025!(小編貼心推薦) 年初一習俗6大分析2025!內含年初一習俗絕密資料 年花是指農曆新年期間用作裝飾家居的植物,通常都有特別含意,例如寓意招來財富和運氣的「富貴竹」、牡丹和銀柳等,象徵品格高潔的劍蘭和水仙花。

港英政府於1875年通過的《公眾假期條例》將農曆新年(Chinese New Year’s Day)列入銀行假日[43]。 二戰後,農曆新年及新年第二日於1947年被正式成為公眾假期[44],1967年將第三日列入[45]。 1968年4月英文名稱在華民政務司建議、輔政司支援下改為Lunar New Year,中文名稱不影響。 香港郵政局在1968年農曆新年期間發行的郵票中已開始使用Lunar New Year一詞[20]。 使用港英政府積極參與慶祝農曆新年,包括街道佈置和管理年宵市場。 1965年起[46],港督每逢農曆新年前夕,都會發表新年賀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