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媽祖活動,臺灣民間信仰媽祖者眾,各地有迎媽祖回鄉遶境的常規活動,或遇特殊事件時也會恭迎媽祖遶境以消災解厄。 有時其他神明巡境時,也常邀請媽祖共同遶境,例如城隍爺誕辰等。 目前南瑤宮共有10個媽祖會組織,分別為:老大媽會、新大媽會、老二媽會、興二媽會、聖三媽會、新三媽會、老四媽會、聖四媽會、老五媽會及老六媽會。 2002年水仙宮旁新建笨南港天后宮,楊家媽祖遷祀笨南港天后宮,尊稱為「祖家媽」(祖家非祖廟),換袍禮此後改在笨南港天后宮舉行[來源請求]。
- 媽祖誕辰祭,為南瑤宮於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媽祖誕辰均會舉辦的古禮祭祀活動,通常由彰化市長(即法定寺廟管理人)身著長袍馬掛親臨主持,進行獻花獻禮、讀疏文等儀式。
- 金維中表示,另一種說法為臺灣光復初期,國軍部隊駐紮在南瑤宮好幾年,當時的阿兵哥就在拱門畫上國旗,後來部隊移防離開南瑤宮,但國旗畫保留下來。
- 彰化南瑤宮共有十個媽會,分三組輪值進香,今年輪由老大媽、老四媽、聖四媽到笨港進香,就是所謂的「大媽年」,多年來流傳一句非常有名的諺語:「大媽進香愛喫雞、二媽進香愛冤家、三媽進香愛潦溪」,也是每年出巡不同的特色,因此,今年進香時,許多信眾祭拜時也會準備雞隻供品,恭祝媽祖神威顯赫。
- 彰化市有許多媽祖廟,其中香火較盛者有內媽祖(天后宮),和外媽祖(南瑤宮)等兩座。
- 護龍與正殿之間以日月洞門區分中庭後庭,中庭廣場為一開闊空間,主要用來擺放祭品、舉行儀式,地面舖設長方大石,中置一隻銅製大天公爐,爐耳形狀為倒立雙龍。
- 一、古早時期(據說是清朝),有一位臺南人北上到彰化發展,出發前到西羅殿請求神明隨行護佑,請得了八太保隨行。
南瑤宮的後殿又稱大雄寶殿,或天公殿,1973年建成,是一座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樓建築,寬12公尺,深12.8公尺,屋頂仿傳統廟宇造型,上簷為歇山式燕尾脊,飾有雙龍護塔,戧脊尾部有四隻鳳凰,有「鳳凰來儀」之意,下簷為廡殿式。 一樓供奉廣澤尊王(俗稱郭聖王),二樓供奉三官大帝,三樓供奉玉皇大帝,兩邊側間為廚房、廁所、儲藏室之用。 觀音殿內有銅製天花板、十八羅漢洋式框架壁飾及日式神龕,中西日式齊聚一堂,這種合璧式建築在1920年代頗為流行,南瑤宮不僅保留了當時的文化,也在建築上享有地位。 正殿兩側建有長型廂房,為左右護龍,各自隔成三間廂房,左護龍中間廂房供奉國姓公,右護龍中間廂房供奉長生祿位,祀念對廟有功人士,其它廂房則作為儲藏室及輪值人員的住宿房間,或是接待室、辦公室及會議室之用。 護龍屋頂為硬山式,舖設筒板瓦,瓦當滴水構成井然有序的前簷線,屋頂裝飾相較之下極為簡樸。
彰化市南瑤宮: 廟宇介紹
粿仔條喫起來味道比較重,但是麵條超Q,超喜歡的~一整個超有彈性! 彰化市南瑤宮 豆包湯20元滿滿的一碗,店家真的很佛心,一整個CP值超高。 馬來西亞一名20歲的醫學系學生,因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每個月只有臺幣700元的生活費,為了籌昂貴的學費,他每晚都只能到速食店啃食別人餐點的剩骨,讓人十分… 今年因暖冬效應影響,武陵農場櫻花季提前登場,2月7日至2月28日,較去年提早5天開跑,又遇上228連假,為確保路況不會害民眾出遊掃興,公路總局與多個觀光單位共同規畫4大交通疏運措施,包含場內總量管制、道路交通管制、團客預約入場及公共運輸接駁。 時間來到民國五十六年(亦有五十九年、六十年兩種說法),一位西羅殿的信徒到南瑤宮參拜,發現八太保的外型與西羅殿的廣澤尊王十分相似,且左右分別有執鞭與執斧的二尊部將金身。
- 顏娟英:〈日治時期寺廟建築的新舊衝突–1917年彰化南瑤宮改築事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上週末到了彰化、雲林虎尾、西螺、嘉義新港…等,這些地方都是我之前沒好好走過、玩過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跟本不熟。
- 光是溪底匠派王樹發所造前殿、吳海同所造正殿,與陳應彬以顛覆性思維打造的後殿,就已經是臺灣廟宇建築史上難以重現的輝煌組合。
- 至寺廟安太歲之信徒,廟務人員會為其寫名牌安置於太歲廳之左、右壁,並於每月初一、十五邀請誦經團蒞廟誦經祈求信徒四時無災、八節有慶、運好財來、闔家平安。
- 三川門正門門板上繪有雙龍戲珠,左右兩側則各繪一對仙水手持貢盤,伺奉天上聖母。
正殿棟架為三通五瓜,由於棟架挑高,所以在三通五瓜的下方再置疊鬥,以加強其結構力學。 清乾隆三年(1738)由瓦瑤莊陳氏捐獻現址土地建小祠,時稱媽祖宮;同年十一月地方官紳發起興本殿,正式命民為南瑤宮。 昭和16年(1941)南瑤宮因地震影響,正殿屋脊受損,而進行局部整修。 光復後,民國49年聘請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至廟內彩繪,民國60年新建淩霄寶殿,民國74年4月25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現為縣定古蹟)。
彰化市南瑤宮: 彰化南瑤宮,己亥年大媽四笨港進香路線行程(更新2021年行程)
(路透斯德哥爾摩5日電)瑞典政府今天表示,瑞典將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前先提供COVID-19陰性證明。 一、古早時期(據說是清朝),有一位臺南人北上到彰化發展,出發前到西羅殿請求神明隨行護佑,請得了八太保隨行。 彰化市南瑤宮 那位臺南人抵達彰化後將八太保金身供奉在自家商號之中,由於有不少人拜了都覺得十分靈感,最後籌資建廟,據說建廟地點在現在彰化市公園路一帶。
楊家的這尊媽祖因是私人奉祀,財力較差,沒過幾年媽祖的神袍便破舊不堪,因此南瑤宮至笨港進香時,就把媽祖的新神袍順便給楊家媽祖,俗稱「換龍袍」。 後來楊家男丁被日軍強徵到南洋當軍夫,從此子孫絕嗣,楊家媽祖遂遷祀到南港水仙宮,1962年起,換袍禮也改在水仙宮舉行。 雖然大部份的記載都傳南瑤宮建於1738年,但是建廟年份在官方誌書中卻未有記錄,有之者僅周璽在清道光年間修纂的《彰化縣志》中提到「一在邑治南門外尾窯,乾隆中士民公建」,而非「乾隆初」。 彰化市南瑤宮 彰化市南瑤宮 再者,南瑤宮在日治時期經歷17年的改建工程,1936年完工後在前殿左側立有一塊紀念改築的「沿革碑」,碑上刻文卻指建廟年代為1749年(清乾隆14年),兩相差距11年,但較符合《彰化縣志》「乾隆中」的記載。
彰化市南瑤宮: 嘉義「8家」在地人激推火雞肉飯!
清乾隆3年(公元1738年)信眾捐地建茅草小屋稱為「媽祖宮」,此為南瑤宮建廟之始,同年11月再發起募資建築廟殿,並雕塑神像5尊,正式定名為「南瑤宮」。 今年參與潦溪人員還有立委黃秀芳、彰化縣議會副議長許原龍、前議長白鴻森、議員張瀚天、吳韋達、溪州鄉長江淑芬等人。 有民眾表示,多年前潦溪,曾滿到胸部,今年遇乾旱,濁水溪水僅到膝蓋,「潦溪根本小case」。 鑾轎今日駐駕員林廣寧宮、福寧宮,25日下午回鑾彰化市區遶境後,進香活動才圓滿落幕。 彰化市南瑤宮2025 隨著南瑤宮香火日盛,地方傳聞媽祖香擔所到之地即獲庇佑,因此每年笨港進香活動中常有地方民眾成羣結隊搶香,為維護進香秩序,南瑤宮遂商請縣衙衙役加入供奉虎將軍的虎仔爺會(又稱聖將軍會),在進香過程中沿途保護。
彰化市南瑤宮: 彰化南瑤宮設服務區蓋大印免入廟
點文昌燈文昌帝君是管理功名之神,也是讀書人的守護神,因此考試必定要祭拜文昌帝君,祈求能金榜題名,學業成就。 相傳文昌帝君經過轉世化生,降生為晉朝的張亞子,住在四川縣梓潼縣七曲山,後不幸戰死,百姓建廟奉祀,尊為「梓潼帝君」。 由於文昌帝君主掌文運,考季時各考生都會準備準考証、蔥、蒜、肉糉、筆等具有吉祥意義的供品,期能一試就中,光耀門楣。 彰化市南瑤宮2025 除夕夜圍爐後不少民眾會到廟宇搶頭香,彰化南瑤宮為了避免推擠危險,轉型「路跑迎頭香」,將在2月11日除夕夜晚上10時「神氣」登場,除了迎來好運,還能拚獎金、抽好禮。 彰化市南瑤宮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長遊錫堃今(5)天召集朝野黨團協商「產業創新條例」條文修正草案,包括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皆認為條例應將中小企業納入,不應只限特定公司與產業,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政府重…
彰化市南瑤宮: 彰化扇形車庫
今年路跑將從有「開彰第一寺院」美稱的開化寺起跑,繞一圈回到南瑤宮,全長1.3公里,報名就送運動毛巾以及媽祖手機氣墊扣等好禮,而這迴路跑更將動員數百位志工協助道路安全維護,避免發生推擠意外。 一羣人除夕深夜熱血開跑,這是彰化南瑤宮去年舉辦的除夕路跑迎頭香活動,讓所有參加者人人都頭香、人人都好運。 NCC以新聞查證不實開罰《中天》、甚至關臺,卻連遭法院打臉累計7連敗,中廣董事長趙少康6日表示,既然法院已認證NCC當初的開罰違法,就應把52臺還給中天,蔡政府也必須為自己的胡作非為公開道歉、賠償。 民視新聞/唐詩晴、張庭翔 臺北報導泰山經營權之爭,從輿論戰到法律戰,吵得不可開交,1月6日一早,市場派龍邦,幕後的國寶集團創辦人朱國榮,因「中信國寶弊案」來到高等法院出庭,幾名泰山員工出面圍堵抗議,認為朱國榮完全不懂如何經營食品業,朱國榮快步進入法院,拒絕回應。
彰化市南瑤宮: 彰化8鄉鎮冬日花海專區陸續綻放 延續到過年
即日起受理報名至明年1月15日截止,報名地點為南瑤宮服務臺,報名費200元,分男女各1組,報名完畢即贈送彰化媽毛巾1條、限量版滑鼠墊、彰化媽鑰匙圈、活動保險與完賽獎牌1個(當天終點發放),物超所值。 迎頭香路跑分為男子組、女子組,路跑各組第1名獎金8888元,第2名6666元、第3名5168元。 迎頭香路跑起點為彰化市旭光路75號前,迎頭香路跑終點為南瑤宮(彰化市南瑤路43號)。 彰化市南瑤宮 迎頭香路跑活動日期為明年1月21日除夕夜晚間9點至凌晨2點。 彰化市南瑤宮 此外,參加除夕迎頭香團拜者報名添油香100元(開立南瑤宮收據),憑收據送媽祖發財錢母。
彰化市南瑤宮: 彰化南瑤宮
觀音殿主要為重簷歇山式的木造建築,構材多為檜木,木作雕刻以菊花代替傳統的花草人物,外牆為日式清水磚牆。 屋頂採西洋壓簷牆法,下簷加簷牆欄桿,迴廊柱頭類似希臘多立克柱式造型,殿前有一六邊龜甲造型水池,池中原有一尊著名匠師蔣馨雕琢的李鐵拐石像,惜已被盜,目前的石像為廟方仿照之作。 類型登錄等級:民俗評定時間2019年2月21日詳細登錄資料笨港進香,基於飲水思源的傳統信念,南瑤宮在清領時期約每四年均會擇期前往笨港天后宮進香,後因笨港天后宮於嘉慶年間遭洪水沖毀,故改到其它分廟進香,後因與北港朝天宮交惡,所以進香活動改往新港奉天宮舉行會香儀式。 笨港進香活動由各媽會分組輪流辦理,最初每四年請示媽祖是否前往笨港進香,不成,則次年再問,依此類推,後因交通發達,漸改為年年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