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可可2025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林後可可共同創辦人洪誼靜 觀察,當今已有許多可可農發展巧克力食品,如欲吸引消費者目光,應開拓其他商品類型。 籌備期間,她得知可可豆所蘊含的可可脂能做成美妝保養品,而美國皮膚護理品牌帕瑪氏(Palmer’s)的明星商品妊娠霜,即是以可可脂配方揚名四海。 除了具保溼功效的可可脂,可可亦含有白藜蘆醇、類黃酮等抗氧化成分,既能美白皮膚,也能增強皮膚抵抗力,助於傷口癒合。 最後,世界上的許多巧克力大廠,實際上都是建立於長期的勞動剝削上,農民被壓榨勞力、收入低廉且有嚴重的童工問題,若願意為改善可可豆農的生活條件盡一份力,可選擇公平貿易的巧克力品牌,原料大多為有機、友善環境,品質也相當優良。 「巧可論壇」則在 12 月 4 日登場,邀請到知名導演、巧克力師和主廚分別從藝術、文化、食農三個方向,探索可可產業中的屏東生活記憶。 自己工廠製造的巧克力成品可以參觀選購,有RUBY紅寶石生巧克力(世界公認的第四種巧克力)、檸檬生巧克力(用屏東在地的香水檸檬原汁,再加上珍貴的可可油去製成的)、自己生成產的可可油與相關自製保養品、各趴數的巧克力。

  • 可茵山推出可可系列美食,將甜香巧克力融入饕客喜愛的鹹香火鍋裡,意外的超人氣,喫起來也沒有衝突感;巧克力火鍋菜盤豐盛多項,放入鍋中烹煮,巧克力南瓜鍋、巧克力牛奶鍋熟滾後,淡淡的巧克力香,順口的巧克力湯頭,不會有甜膩感,,配上微鹹清淡的配菜與肉品(肉品有豬肉、牛肉、羊肉可選擇),整體鹹甜香在口中漫開散去,美味極了,而且份量絕對可以滿足一般人。
  • 屏東內埔,是國內最知名的可可產區,目前有超過30家可可莊園,更是全球少有從種豆、採收、發酵、日曬、烘焙、脫殼、研磨至最終產品,「從產地到餐桌」全部在當地發生的巧克力產地。
  • 屏東可可喫起來十分特別,帶有烏梅的香酸味,卻有些微嗆辣,許多外國專家試喫後都留下深刻印象。
  • 在可可莊園枋寮店這幾棟建築,分為觀光工廠導覽區、可可週邊商品販售(有生可可豆、各式各樣的巧克力、生巧克力、可可粉…等等)、冷飲冰品區、餐廳,各分區鮮明;主建築的大廳氣派,歐式浪漫的半弧雙階梯,拾級而上至二樓,在天氣清透晴朗時,可以看到雄偉的大武山全景。
  • 雖然臺灣可可生產品質有目共睹,但現今多以小農方式種植,因此多走精品路線、少量生產。
  • 之後加入鮮奶繼續攪拌,完成之後倒進封口袋,準備進行化學作用,利用鹽巴跟冰塊的反應讓我們自製巧克力冰淇淋可以完成。
  • 「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自11/27至12/5接連九天在屏東可可園區舉行,巧可遊藝DIY、巧可之旅與巧可論壇採線上線名,現正熱烈進行中,更多活動資訊請上「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及「屏東可可園區」fb粉專查看。

除了餛飩湯圓以外,還有賣酒釀、芝麻等湯圓,夏天還有賣冰品,也是在地人常去的店。 泗林可可藝術村由潮州鎮一羣年輕人將閒置20多年的泗林衛生室,改造成可可藝術空間,成為屏東最新的熱門景點。 萬巒鄉公所為了推動地方觀光,於2017年請來3D彩繪團隊,為吊橋賦予新生命,也是全臺首座3D彩繪吊橋。

屏東可可: 屏東|可可莊園可茵山枋寮新站點,盡享美食育樂賞可愛動物園

更令人驚奇的,在莊園後方還規劃了可愛動物區,多款少見的禽鳥類,還有可愛小鹿兔子區(未來會引進,因為武肺,只好決定延後入園),未來往可愛動物區前,還會有可可樹綠隧道…,一切都讓人期待。 一名去日本自由行的網友近日發文,納悶為何日本食物重口味,但大部分的人身材都不胖。 屏東可可 對此,許多網友紛紛指出原PO不瞭解當地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並分析日本人之所以瘦的三個原因。 同樣在調味巧克力這一項,「福灣」和「黑方」另各囊括6座和1座銀獎,以及6座和2座銅獎。 當時參與相關執行的前高雄餐旅大學餐旅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現任烘焙管理系副教授陳建龍分析,最後擬定的五大課題,可說是臺灣各大學對於食品科學、餐飲烘焙與行銷設計的集大成。

想走精品巧克力,把質感拉昇到精品級;想走在地觀光路線,規劃巧克力品牌故事;想進軍國際,則從英文報名錶翻譯、參賽資料準備、報名流程確認,逐一帶領可可農友對「品牌、行銷與世界規格」有所認識,「先知道國際標準,纔有機會接軌國際」。 團隊引入食品科學系、餐飲烘焙系的不同專業,除了針對精品巧克力的品質、風味、需求,帶農民深入巧克力的世界,並搭配屏東可可特有的果香和酸味,創作「臺灣特色風味」巧克力;並思考延伸出例如巧克力酵素、巧克力面膜、巧克力滋養霜,甚至把巧克力入菜全餐,讓可可用途更多元化。 這次參賽得獎的巧克力從種植、發酵、研磨都採用100%屏東內埔可可豆原料,福灣莊園的佳績讓屏東可可豆在國際間擁有了一席之地,同時也帶動了屏東縣及周邊縣市的農漁特產名氣,確立屏東可可的品質已相當優良,將提升可可農的信心與種植意願,更而帶動檳榔產業轉型,改變農村風貌。 屏東高溫多溼,尤其從三地門到枋寮的沿山公路地帶,屬微型氣候,上午大太陽,午後雷陣雨,最適合可可生長。 賴錫賢表示,屏東開始栽種可可樹,可回溯至一九七○年代臺灣推動農業外交的時期,「農耕隊把可可種子帶回臺灣,在萬巒一帶,仍留有極少數當時留下來的可可樹,有些老農民到現在還記得可可的特性。」可惜早年政府未採計畫性耕種,也缺乏加工技術和機器,可可很快就被檳榔樹和其他作物取代。 為提高屏東可可國際能見度,地方政府也積極爭取世界巧克力大獎(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ICA)亞太區競賽舉辦權,並於2018、2020取得主辦權,透過賽事吸引國際可可專家、各國優秀業者更深層的認識屏東可可,帶動屏東地區可可產業共同行銷,增加國際視野及能見度。

屏東可可: 市集開逛,還能手作冰淇淋、巧克力盆栽

可茵山可可莊園除了可可相關商品,也有許多莊園級的咖啡豆可以挑選,喜歡喝咖啡的人來這裡可以有許多選擇。 中午我們抵達老霸子餐廳用餐,餐廳距離萬巒豬腳街很近,是當地隱藏版美食餐館,老闆之前曾在知名豬腳店擔任廚師,後來自己買地自建餐廳,並在種植可可的朋友介紹下,將營養價值非常高的可可入菜,添增餐桌上的風味。 陳麗萍則指出,今年的巧克力工藝展以幸福花園為主軸,工藝師打造獨角仙、螳螂、瓢蟲及青蛙等維妙維肖的作品;縣府也推動可可產業廢棄物減量,目前除面膜、紙袋及肥皂等較成熟利用外,今年再研發出可可蘭姆酒,直接釀製鎖住果香,等同可可產業現階段已能達到可可全果皆進入循環利用的程度,民眾來到園區,還能從DIY課程學習,減碳減廢。 有外貿豐富經驗的洪誼靜,回鄉與朋友陳丁瑞成立林後可可農業生技公司,透過屏東縣府的協助,並與知名大學的產學合作,發展可可脂的面膜、乳液、可可護脣膏、變色脣膏與防曬等美妝產品。 屏東可可 潘孟安表示,縣府從解決人與土地的問題出發,整合客委會「靚靚六堆計畫」、農委會水保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等資源,然後視可可產業的發展需求,加以挹注。 也就是說,屏東縣府擔綱「納百川」的資源整合平臺角色,成為可可產業的助攻手。

目前屏東可可面積約200多公頃,可可農戶100多戶,巧克力品牌已超過30個,有5個可可莊園。 隨著臺灣有愈來愈多的可可業者,跨縣加入可可家族,逐日壯大可可產業。 屏東縣府在一八五縣道生態旅遊帶上,成立「屏東縣客莊可可產業跨域推廣所」,作為推動可可產業的重要基地,展開產業輔導、推動與交流合作,促進更多青年返鄉,投入地方創生。

屏東可可: 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 登場

其實整個可可農場不大,簡單走一走十分鐘也可以看完,主要有可可實驗室、販售區、多功能展示區、用餐調理室。

屏東可可: 福爾摩莎可可農場|屏東巧克力下午茶

臺灣從農水產品到啤酒、高粱赴陸卡關——民間紛紛尋求自救,蘇內閣還沒搞清楚情況就「仇中嗆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老彈重調說要告到WTO,… 屏東可可 「我那時候已經做好器官捐贈準備了,不是我不勇敢,而是我們司法本身就不勇敢──我那時想法就很簡單,既然這世界不願意正視錯誤,我們只能回去… 跟著賴錫賢走進他的農地,沿路只見芭蕉和高大的檳榔樹,賴錫賢撥開芭蕉葉,一顆顆綠、紅、黃、紫相間的可可豆莢,被四周的芭蕉與檳榔樹保護著。

屏東可可: 臺灣一號巧克力-屏東可可

老莫可可農園業者楊雅萍說,可可不能只單做可可,且巧克力攜帶不方便,夏天高溫尤其困難,找出產品特色,推出常溫性商品,像是甜點、餅乾、啤酒等,可以帶著走,感謝縣府媒合,去年底推出新品可可鬆,造福素食消費者,今年中秋節也將推出,可可相關月餅口味。 Cacao Farm Formosa 福爾摩莎可可農場,屏東內埔鄉免門票景點,能提供遊客體驗可可生態、手作體驗,買伴手禮,享用巧克力下午茶點的可可農場。 用餐過後我們來到「鍾林工作室」體驗藍染,工作室以藍染、植物染、纖維編織、服飾製作為主,負責人林木影女士是客家媳婦,因為本身對於自然染色的熱愛,曾赴臺灣工藝研究所多次研習藍靛染藝及植物染藝,並積極開發在地客家特色產品、培訓人才,讓這項傳統的技藝與客家文化,能永久流傳下去。 屏東可可園區位於天主教會高雄教區「佳佐天主堂」舊址,經多方單位協力將原已不堪使用,近一甲子的舊教堂翻新活化,煥然一新成為屏東可可產業研發加值與示範推廣中心,也成為臺灣首座以廢棄天主堂變身的可可園區,目前是「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之舉辦場地。

屏東可可: 福爾摩莎可可農場怎麼去?大眾運輸.停車場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去年舉辦吸引上萬人湧入並獲好評,縣政府今年再接再勵舉辦,於園區規畫奇幻可可闖關及巧克力工藝展示,維妙維肖的作品令人嘖嘖稱奇,而為去化可可廢棄物,今年還創新推出「蘭姆酒」,縣府客家事務處長陳麗萍說,整條可可產業鍊目前可說是已達到毫無廢棄物產生的程度。 克里斯蒂(Martin Christy)說,全球沒有一個產區像屏東這般,莊園裡種植可可樹,莊園主人又會做烘豆、巧克力加工製程,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最短,而且整個產業發展建立在土地永續經營、友善工作環境的原則上。 「巧可拍拍」則是預計推出五大主題打卡點,讓喜歡拍美照的旅客跟巧克力裝置藝術拍好拍滿;萬眾期待的「巧可市集」一次認識所有的屏東可可,巧克力看到飽、喫到飽,還有許多世界巧克力品牌將擺攤推出各式甜點、伴手禮,滿足你的味蕾。 「CACAO FARM FORMOSA福爾摩莎可可農場」位於屏東的內埔,有推出Bean-to-bar體驗課程, 還可以體驗可可生態、製作,及各式巧克力產品 享受一杯濃醇可可,小憩片刻的景點。 其實,多年前屏東便發現得天獨厚的氣候,符合可可生長所需要的高溫多雨的環境需求,利用獨特的海島氣候及地理環境孕育出獨特的「屏東可可」,因此使得過去以檳榔為主要產地的屏東,轉型為「臺灣可可之鄉」,在地生產製造可可及巧克力近年在許多巧克力世界大賽中大放異彩,使得臺灣再次紅遍國際。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4日專電)英國巧克力學院(Academy of Chocolate)公佈2022年「金豆獎」國際競賽獲獎名單,來自臺灣、使用屏東可可豆的業者大放異彩,多個參賽品項在不同類別囊括金、銀、銅獎。

屏東可可: 「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11/27登場!「七大主題活動」別錯過 ,開逛精彩市集、品味世界級屏東巧克力!

今年的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從10月28日晚上的青春可可音樂之夜展開,邀請知名獨立樂團Theseus忒修斯及高屏地區大專院校音樂社團熱情開場,展現可可富含熱情、青春的活力;接續著週末將帶來七大主題活動,「巧可市集」蒐羅超過20家屏東可可品牌現場設攤,各具特色的產品全方位感受金牌巧克力的魅力。 屏東可可2025 臺灣巧克力的「Tree-To-Bar(從可可樹到巧克力)」能力其實是全球少數,這也是屏東巧克力最大的競爭力。 一般臺灣人可能還沒有「精品巧克力」的概念,但也就像品味咖啡、茶葉或紅酒一樣,我們可以喫出農產品原料的風土特性、看見巧克力師心目中的「巧克力」是什麼模樣,那跟超商架上隨便抓的一條巧克力片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屏東可可: 屏東可可園區環境

除多關注臺灣精品巧克力品牌(送禮自用兩相宜),在挑選優質巧克力時可再注意一些成分資訊,當個聰明消費者。 如可可含量是否高於 70% 以上(並非越高越好,可依個人口感喜好選擇);成分單純,應以可可為主要成分,減少反式脂肪、糖、人工香料的攝取。 若你在乎可可內的抗氧化劑多寡,可再注意避免選購經鹼化處理(alkali processing)的產品。 所謂「屏東巧克力」不是隨便說說,在巧克力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巧克力大賽」,臺灣 5 年來已累積 141 屏東可可2025 面獎牌,許多品牌都將臺灣的茶葉或水果與巧克力融合,創造出屬於臺灣風味的巧克力──其中「福灣巧克力」更連續四年奪下「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最大獎,同時還是亞太區獲獎數最多的品牌。 林韋君說,她很高興臺灣業者樂於使用龍眼乾、茶等臺灣特色原料,這有助提升臺灣優質食品在西方的能見度和地位。 無論是在可可豆種植,或是巧克力製作,臺灣都勇於創新實驗,值得肯定。

行經屏鵝公路,接近某一段微轉彎處,可茵山枋寮莊園就在這裡展開;籌備許久,選在2020年02月開始試營運。 「極為遲來的正義…並非是追殺年老的加害者,而是面對歷史真相。」德國法院12月20日宣判——現年97歲的前納粹集中營祕書佛希納(Irmgard Furchner)——被控參與共謀了集中營內上萬起謀殺,判處有罪、兩年緩刑。 佛希納是德國第一位因納粹集中營罪行,而被定罪判刑的文員女性;原本德國對納粹暴行的究責僅限軍政人士,2011年一名集中營警衛審判有罪,才開啟先例。 納粹大屠殺結束至今已77年,但追查審判的腳步仍在持續,鑒於加害者與受害者的凋零,轉型正義的實現過程等於是和時間賽跑,佛希納案的主審法官即表示,此案可能是全世界最後一次納粹時代的罪行審判。

屏東可可: 屏東可可園區|美拍純白教堂,體驗可可DIY,門票停車資訊

「由於選擇的可可品種採用嫁接法,原本以為3年後才會結果的預期心態,卻在8個月後冒出可可!因此加緊腳步硬著頭皮學習種植、曬豆、發酵學到製作巧克力,也自費到馬來西亞精益求精。」喜樂可可自2018年開始自行參賽,陸續奪得2金1銀,在2019年也獲得CoEX前20大的佳績。 大寮區農會昨天也舉辦「一一一年紅豆食品行銷推廣活動」,高雄市長陳其邁化身農特產品代言人,行銷當地紅豆水、紅豆冰淇淋及紅晶鑽紅豆等產品,並頒獎表揚創意料理競賽勝出者。 品嘗小琉球的特色菜餚就來開業超過一甲子的【達欣餐廳】,從家鄉菜、手路菜、宴席料理到新鮮海產通通都有,年銷上萬顆的「手工芋丸」與視覺感爆棚「蘿蔓蜂巢蝦」更是來店必點的菜色,還有多款創意料理等你來嚐鮮,滿足每位饕客的味蕾。 這一個區域是巧克力實驗室,平常如果時間剛好的話,是可以看到師傅在裡面製作巧克力甜點的唷。 除了有巧克力蛋糕之外,還會有風乾後的果乾沾上巧克力的周邊甜點唷。 可可相關的壁面~搭配上水磨石桌臺~超美呀,幻想着如果是在自己家~肯定都不想出門了。

可可鎖香蜜糖作為食品加工原料,對於循環加值加分,是很好的材料,未來廣泛應運烘焙、餐飲業。 奇謀行銷公司總經理潘永祥說,公司扮演整合角色,盤點近年來屏東執行相關可可研究計畫,有工研院,高雄餐旅大學都有不錯研究成果,從中發現屏東可可產業競爭力、技術。 多數人對東京第一個印象是繁華忙碌的大都市,新穎現代化的建築、總是不斷更迭的流行趨勢和關注不完的新話題。

白色鐘樓

臺灣巧克力節二十九日在萬巒鄉屏東可可園區開幕;臺灣咖啡節也於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國小登場。 2021屏東可可臺灣巧克力節規劃長達9天的七大主題活動於屏東可可園區登場,首先是連續兩週的週六、週日舉辦的「巧克之旅」,有五溝水、佳冬兩條旅遊路線,帶著旅客暢玩屏東古厝、品嚐客家風味餐,並提供可可園區的導覽與DIY活動(報名連結)。 在體驗活動上,規劃「巧可遊藝」三種不同的可可手作課程;「巧可之旅」走訪屏東可可和現下正夯的知名景點;還有今年的重頭戲「巧可饗宴」,規劃全套的巧克力入菜餐點,品嘗不一樣的味覺饗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