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專制九霄三十六天,掌握雷霆之政。 法林寺有兩個最為突出的特點:一是它為清帝在承德建造最早的寺廟,櫛風沐雨歷時了三百個春秋;二是它為一座供奉佛道兩教神像的廟宇。 在清代,每年陰曆六月二十日,熱河總策率苑丞帶各種供品虔誠地來這裡祭神,祭神後,諸官開懷暢飲,祈求一年的平安,每月初十日喇嘛還要在此念經。 民國101年4月5日至民國107年與第三期工作團隊陸續完成,以文為教弘法化育圓光弘化館,上性下尚法師持守祖師「弘法由人,度僧為最」之智慧,結合如悟院長教育僧才之大願,繼續籌募建立此館,提供圓光禪寺、圓光佛學院、圓光佛學研究所更完善的教學空間。 如悟法師宏願深遠,多年來亦期望成立男眾佛學院,終於在民國九十七年四月『圓光男眾佛學院』圓滿地開光落成。 復學至今,已邁入二十餘年頭,圓光佛學院的教育體制至此臻備完善。
月7日—臺北ACC同仁拜訪臺中大雲寺、法林禪寺、妙音精舍、中道學院,安排感恩之旅住宿事宜。 寶峯禪寺(江西靖安寶峯禪寺) 江西靖安寶峯禪寺系中國佛教禪宗大師馬祖道一的道場,初名“泐潭寺”,後稱“法林寺”,唐大中四年宣宗賜“寶峯”匾額,乃易名“寶峯寺”,沿用至今,因寺築於… 寶峯寺(江西省靖安縣寺廟) 寶峯寺位於江西省靖安縣寶峯鎮寶珠峯下。 寺院初名為“泐潭寺”,又稱“法林寺”,因坐落在石門山內,故有“石門古剎”之稱。 二林法林禪寺 法林禪寺於民國7年由達吉、洪真福、謝愛、許達賢、顏達柔、張達新、蔡普光等發起創建,初建於二林鎮南光裏,由洪真福獻出五間民房,當時名為寶林寺。
法林禪寺: 彰化縣溪州鄉廟宇寺院
根據彰化縣二林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二林鎮戶數約1.5萬戶,人口約4.8萬人,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裏分別是後厝裏與復豐裏,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145人與747人。 法林禪寺 二次大戰之後,二林市街受到往溪湖與彰化的連外道路影響,主要是往北邊與東北發展,成為彰化縣西南部的主要消費都市和轉運中心(範圍涵蓋大城、芳苑、竹塘)。 而原本二林街廓呈現棋盤狀格局,但1980年代後逐漸脫離此種格局。 法林禪寺腹地十分廣大,禪寺的結構分大殿、寮房及安樂塔三部分。
- 彰127線:為本鎮頂厝與芳苑草湖-南方竹塘最重要的道路,中途經過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為西二林鎮與北二林鎮前往竹塘市區必經道路。
- 法林寺(臺灣省臺東市法林寺) 法林寺位於池上鄉慶豐村圓明山 法林寺的開山祖為釋信道法師,俗姓劉名富勛,受戒於前中國佛教總會理事長白聖法師座下。
- 縣道150號:芳苑鄉-二林鎮-埤頭鄉:為本鎮南區最重要的東西向聯絡道路,亦是二林市區所在地,往西可通往芳苑鄉,往東經過埤頭鄉、北斗鎮後,可在北斗交流道接上國道一號以便通往臺灣南北各地,亦可續行通往田中鎮及南投縣各鄉鎮。
- 地藏寺(福建省福州市地藏寺) 福州地藏寺座落在福州市東門外的金雞山麓,,即原報恩寺之地藏殿,尼寺之著名者,唯此一地藏寺。
- 和尚自此立志,依教奉行「以戒為師」,願能學有所得,弘法利生。
★因南林精舍因緣,香港居士與馬來西亞比丘尼護持,師前往加拿大購屋,設立「加拿大三慧精舍」,並至 溫哥華福慧寺開示佛學要義。 ★第一年安居時,宣講《阿彌陀經要解》,第二、三年安居時,禮請美國妙境長老宣講《法華經》,法音轟動全臺。 期間接受全省比丘尼道場之請教誡、安居依止,及解答戒律上的疑惑;並倡導出家眾應聞法靜修結夏安居,至今蔚成風氣,依然不墜。 ★結夏中,至高雄縣燕巢鄉悟光精舍,講解《梵網經菩薩戒》;爾後每年皆去主持傳授五戒菩薩戒,或主持佛七,悟光精舍之後亦成為學律道場。 法林禪寺2025 ★南投縣埔里鎮圓通寺為十方男眾道場,聖照老法師任住持,濟濤律師任導師(當時持律弘戒大德);並與聖觀法師、智恩法師,及師共五人,組成管理委員會,建立學律道風;師弘法重心乃隨此因緣而轉移。
法林禪寺: 彰化縣彰化市廟宇寺院
進門後兩架轉經筒分置門內兩側,每架上有6個嘛呢輪,計12個。 每個嘛呢輪內外都刻寫有6字真言和經咒,據說用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每推動一圈,即表示將咒唸了一遍,與誦讀同功。 《無量壽經》上講:當時有一國王,聞王說法,心中歡悅,拋棄國家和王位,出家為沙門,法號“法藏”,在佛前發四十八大願,經過無量劫難,法藏積累無量功德,後果然成佛,號無量壽佛。 道教認為雷霆可以為天“代言”,“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
參加法會,關鍵點不是那張牌位,是來自於當下的心念,再加上法會共修的力量、佛菩薩慈悲力的感應。 法林禪寺2025 至於能不能被超度,其實不是那張牌位的形式而已,應該是對佛法有沒有信心。 超度其實是觀唸的轉變,不應執著於形式,真正去瞭解無常與無我,放下執著,這纔是真正的超度。 法林禪寺2025 法林禪寺2025 法林禪寺 不拘泥於時代媒材的演變,明白無常的變化,便會知道雲端牌位的實質意義與功效。
法林禪寺: 法林禪寺附近的廟宇寺院店家公司
彰127線:為本鎮頂厝與芳苑草湖-南方竹塘最重要的道路,中途經過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為西二林鎮與北二林鎮前往竹塘市區必經道路。 縣道150號:芳苑鄉-二林鎮-埤頭鄉:為本鎮南區最重要的東西向聯絡道路,亦是二林市區所在地,往西可通往芳苑鄉,往東經過埤頭鄉、北斗鎮後,可在北斗交流道接上國道一號以便通往臺灣南北各地,亦可續行通往田中鎮及南投縣各鄉鎮。 縣道148號:芳苑鄉-二林鎮-溪湖鎮:為本鎮北區最重要的東西向聯絡道路,往西可通往芳苑鄉王功,往東可在員林交流道接上國道一號以便通往臺灣南北各地,亦可續行通往埔心鄉、員林市及南投縣各鄉鎮。 日治時期初期,二林鎮主要的市區集中在鬥苑街南邊與舊二林溪的南北岸,而仁和宮則在市街正北。 莿仔埤圳於大正年間開鑿後,聚落往北邊發展,仁和宮廟前的十字街成為市街中心。
法林禪寺: 彰化縣天主教
法林寺又名般若相,在一片雲東南,正殿供菩薩,配殿供龍王、雷神。 據說,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熱河總管便率山莊官員人等來此祭神。 法林禪寺 第四任住持上如下悟老和尚退居,由入室弟子上性下尚法師同年4月21日接任圓光禪寺住持。 法林禪寺 辦學至今將進入三十八年,上性下尚法師今承接剃度恩師志業,讓更多的學子,受佛由陀甘露法語智慧,法師也願意默默付出,不求任何的回報,只希望每一位佛弟子,都能成為法門龍象,人天師範、弘法利生、淨化人心,一生以僧伽教育為志業。 月29日—馬英九總統蒞臨「傳愛到非洲─中非文化與武藝交流」,由ACC院童與梅門李鳳山師父進行交流活動。
法林禪寺: 彰化縣二水鄉廟宇寺院
此舉公開提倡應受式叉尼六法二年圓滿,再如法如律二部僧受比丘尼大戒之風,日後每兩年皆請和尚如律舉辦一次,影響尼部傳戒風氣頗為深遠。 ★應「中國佛教傳佈協會」會長心田長老禮聘,擔任臺南縣新營市妙法禪寺三壇大戒會之教授和尚,指導受戒羯磨運作及僧事儀軌(覺光長老為得戒和尚,妙蓮長老為羯磨和尚)。 開啟臺灣比丘尼史上,第一次如律而完整之二部僧受戒法(當時戒子約三百位),並講解比丘戒法。 老和尚諱道海,號慧深,山西省晉城縣人,俗姓毋(音無)名違信,乳名祥瑞。
法林禪寺: 彰化縣福興鄉廟宇寺院
第二世宗薩欽哲亦說,在札西炯附近前往蓮花湖的路上,曾親見八十四大成就者顯現。 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佛.韋陀尊者.迦藍尊者等等。 沿路而上會經過10多處寺院、精舍 、淨苑等佛跡,包括羅漢寺、淨隱居、東林精舍、楞嚴蘭若、蓮華臺、法林禪院、華嚴閣、雙樹居、法航精舍、寶林禪寺等。 從般若禪寺到十方道場寶林禪寺步行需時約45分鐘,沿途上可以看到一些寺院仍保持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 法林寺既匯聚了輝煌盛世的風光,也經歷了亂世的淒風苦雨。 從清末無錢修葺,任其傾廢,後又經軍閥、日寇、國民黨的大肆破壞,到解放時寺廟破損的程度已非常嚴重,殿內精美的佛像和供器也被洗劫一空。
法林禪寺: 法林寺:廣邀十方善士,修建正法道場。Buddha Temple 佛教 News
法林寺(河北省承德市法林寺) 法林寺又名般若相,在一片雲東南,正殿供菩薩,配殿供龍王、雷神。 據說,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熱河總管便率山莊官員人等來此祭神。 ★八月,前往香港屍羅精舍傳授瑜伽菩薩戒,並到弘法精舍(原華南學佛院)、大嶼山慧海精舍、寶蓮寺、觀音寺等地重遊敘舊。 ★四月,美國妙境長老在臺灣圓寂,師受美國法雲禪寺禪學院代表智道法師等禮請,擔任南院(尼部)院長,作精神上的領導。 ★十一月,國姓鄉南林精舍滿二年式叉尼,至臺中南普陀寺如法如律二部僧受比丘尼大戒,師與宗興長老、慧天長老擔任三師。 ★十一月,宗興法師、法藏法師等常住大眾,前後殷重禮請,遂於廿九日晉山擔任臺中市南普陀寺住持,及第六屆學佛院院長(法藏法師為教務主任,如圓法師為當家),並重講《隨機羯磨淺釋講記》。
法林禪寺: 法林禪寺
★高雄縣鳥松鄉圓照寺傳授比丘尼三壇大戒,擔任僧部得戒和尚,此為臺灣傳戒史上首次公開單傳尼部受大戒。 「中國佛教會」對此甚為震驚,事後端賴師堅定引律證明如法,並說明比丘尼傳戒儀軌羯磨文所牒「戒和尚」,是比丘尼非比丘;及敬定和尚尼先懺悔二篇罪,堪為表率,方無疑二部僧登壇,圓滿受具足戒。 法林寺的開山祖為釋信道法師,俗姓劉名富勳,受戒於前中國佛教總會理事長白聖法師座下。 民國五十二年為傳播佛法於東部,創東興精舍於池上鄉,原址在今玉清宮附近,五十四年舉辦全國佛教青年講習班,成績斐然,信徒日眾,乃召開信徒大會,決定遷到圓明山,開創法林寺。 民國三十七年,光復後,妙果老和尚在圓光禪寺創立本省最早的佛學院──『臺灣佛學院』,禮聘當時駐鍚新加坡的高僧慈航法師親臨主持院務,招收本省及內地僧青年八十餘位。 中壢圓光禪寺座落於中壢市郊,大園鄉界與月眉山之間的純樸鄉間,是桃園縣歷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於民國七年由妙果老和尚開山,民國九年落成,民國三十一年增建禪堂。
法林禪寺: 法林禪寺附近的宗教團體
民國42年12月遷至現址,民國44年落成啟用,並改名為法林寺。 法林禪寺腹地十分廣大,禪寺的結構分大殿、寮房及安樂塔叄部分。 二林鎮由於就業機會少,且多數為薪資低於法定基本工資的產業,導致人口外流嚴重,彰化縣人口自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之間,人口數從130萬人下降到128.8萬人,四年累積約減少1.2萬人,當中二林鎮就減少約1.6千人,是當時彰化縣人口減少最多的地區。 對於二林鎮人口減少的原因包括了受到少子化的影響,以及臺中都會區產生的磁吸效應,二林人口呈現負成長的趨勢,而彰化縣政府以生育補助等社福政策留住縣民,可望減緩人口流失。 在人口年齡層結構方面,相對該鎮總人口呈現逐月減少的趨勢,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因此老年比例上升快速,2021年5月底二林鎮老年人口(即65歲以上人口)接近一萬人,佔全鎮總人口約20%,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
法林禪寺: 法林禪寺同分類的廟宇寺院推薦公司店家
第三住持達空,現年(84年)97歲,已於5、6年前將住持之位交 給第四任住持明虛尼師。 法林禪寺於民國7年由達吉、洪真福、謝愛、許達賢、顏達柔、張達新、蔡普光等發起創建,初建於二林 鎮南光裏,由洪真福獻出五間民房,當時名為寶林寺。 民國42年12月遷至本址,民國44年落成啟用,並改名為法林寺。
★應世界佛教僧伽大會邀請,師與續明法師、了一等法師八人,為香港佛教代表團前往錫蘭,期間甘地夫人接見代表團。 途經印度朝拜聖蹟與緬甸大金塔,續明法師則病逝於印度加爾各答。 ★定西長老圓寂後,前往東林唸佛堂掛單,與了一法師、妙境法師、永惺法師等同參。 結夏期間由濟濤律師講解《隨機羯磨》兩夏,深得要領。 專祀藥師佛的佛寺在臺灣並不多見,全臺僅有二十座,臺東也僅有法林寺一座。
★十一月,常恩法師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古毛觀音古寺舉辦三壇大戒,禮請師擔任二壇得戒和尚。 同時惟一長老尼與傳根法師再請師,前往新加坡菩提佛院,傳授五戒、菩薩戒。 ★十一月,應日恆法師之邀請,赴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為佛教總會與該寺聯合舉辦之三壇大戒戒會,擔任得戒和尚,頗受好評。 期間,應印尼慧雄法師邀請,與心田長老等前往印尼婆羅浮屠,巡禮佛塔遺蹟。 ★同期間,義德寺紹安法師聘請大陸遼寧古明長老尼,來臺灣傳授比丘尼三壇大戒,受完本法後,前往淨律寺求受比丘尼大戒。
法林禪寺: 廟宇簡介
全寺佔地二千餘坪,為中壢市大壇城邱阿興、邱葉梅妹伉儷捐獻土地十餘甲及銀圓七千餘元以成其事。 老和尚一生,除了創建苗栗法雲、中壢圓光兩大禪寺外,還致力僧青年教育事業。 民國三十三年(昭和十九年),成立『臺灣佛教會北部鍊成所』。 法林寺(臺灣省臺東市法林寺) 法林寺位於池上鄉慶豐村圓明山 法林寺的開山祖為釋信道法師,俗姓劉名富勛,受戒於前中國佛教總會理事長白聖法師座下。
1963年為傳播佛法於東部,創東興精舍於池上鄉… 和尚一生待人慈悲和藹,謙遜無為,嚴以律己,戒行莊嚴;德高望重,法化無疆。 海內外各寺院請師授戒、講戒繁多,數十年來為紹隆僧種、續佛慧命而盡心;為培育僧才、提攜後進而不辭辛勞;為提倡僧團和合、如法學律、結夏安居而不遺餘力! 杖錫住持道場,涵育十方僧眾;醫療互助、濟世利生,飄然不戀一寺! 高豎戒幢,啟迪無數學子;內修三學、外弘一方,淡然不居其功! 一生隨緣佈施,灑脫自在;終身奔波,傳弘正法,令四眾弟子永誌懷德,感恩難忘。
法林禪寺: 彰化縣埤頭鄉廟宇寺院
★九月,前往加拿大溫哥華世界佛教會,傳授瑜伽菩薩戒;後轉至美國法雲禪寺南院;回程至舊金山佛山寺,拜訪智海長老敘舊。 ★九月,借用屏東縣四重溪青龍寺,主辦比丘三壇大戒,師擔任得戒和尚,由本因法師負責籌劃,聘請大航法師任開堂和尚,法藏法師任陪堂和尚,開始大力推廣如法如律傳戒之風,並指導弟子修正「三壇大戒傳戒儀範」,融入道宣律祖南山三大部要義。 當時亦有高雄市悟光精舍多位滿二年式叉尼與比丘尼等,如法登壇受比丘尼大戒與增益戒(悟光、紹安、慈盈等長老尼擔任尼部三師)。 ★三月,臺中市南普陀寺傳授比丘三壇大戒,廣化律師領導大眾,建立如法傳戒之楷模,為期半年,乃史上最長之戒期,師擔任戒會教授和尚。 二壇結束,廣化律師願滿圓寂,師乃於菩薩戒壇擔任得戒和尚。 此時亦有國姓鄉南林精舍滿二年式叉尼三人,如法登壇二部僧受比丘尼大戒。
(聞通、體慧、傳平、從慈、淨化、法藏、如圓、淨旭等法師同行。)並與夢參長老朝禮能海大師塔。 ★了一長老興建埔里鎮正覺精舍,禮請師擔任第一任方丈,傳平法師為當家,任期三年悉遵佛制,結界、誦戒等,以「持戒唸佛」為宗旨,建立十方叢林僧團,正覺精舍遂成為臺灣主要弘律道場之一。 ★ 大嶼山觀音寺舉辦結夏安居,融靈法師禮請師講授《比丘尼戒》、《毗尼作持要錄》及佛法開示等,並與之共同安居(連續三年,其餘時間仍住在慧海茅蓬)。 十三歲時因常生病,母親前往寺院許願:「求佛保佑!只要小孩病好能健康,即讓兒子出家!」事後果真痊癒,母親為了還願,乃送子於高平縣金峯寺出家,禮拜祖印(心源)老和尚(時任青蓮寺監院)剃度,賜法名道海,外號慧深。
之後密勒尊者在羣山石窟間專注苦修,終於得證圓滿佛位。 法林禪寺 終生示現以原始佛教的實修精神樹立瑜珈宗風,為了度化徒眾而由自心流露所唱出的道歌,至今仍在世間流傳迴盪不已。 馬爾巴幼年曾追隨卓彌大譯師,受其法教並學習梵文,於一生中曾三次歷盡艱辛前往印度求法。 馬爾巴共有108位上師,其中尊奉那若巴尊者與梅紀巴大師為根本上師,所有深奧竅訣普皆瞭然於心而斷諸疑惑,被廣譽為所有來至印度的西藏譯師當中,竅訣最為深廣且是說雙語者之至尊,成就者馬爾巴的美名,名聞遐邇。 那若巴尊者曾經是著名的那爛陀大學的北門校長,也是全印度最名聞遐邇的班智達(大學者)。 而後在空行母的勸請之下,捨棄了在佛法上尊貴的地位,前往尋覓令他響往的上師帝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