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領失能年金給付者,同時有符合下列條件之眷屬時,每一人加發依第五
十三條規定計算後金額百分之二十五之眷屬補助,最多加計百分之五十:
一、配偶應年滿五十五歲且婚姻關係存續一年以上。 二、配偶應年滿四十五歲且婚姻關係存續一年以上,且每月工作收入未超
過投保薪資分級表第一級。 (三)二十五歲以下,在學,且每月工作收入未超過投保薪資分級表第一 級。 第一項各款眷屬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其加給眷屬補助應停止發給:
一、配偶:
(一)再婚。 (二)未滿五十五歲,且其扶養之子女不符合第一項第三款所定請領條件 。
前項申請核退醫療費用應檢具之證明文件、核退期限、核退基準、依循程序及緊急傷病範圍,準用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療費用核退辦法之規定。 罹患塵肺症,初次請領職業病補償費時,並應附送塵肺症診斷書、粉塵作業職歷報告書及相關影像圖片。 勞工保險條例 請領各項保險給付之診斷書及出生證明書,除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另有規定外,應由醫院、診所或領有執業執照之醫師出具者,方為有效。 各項給付申請書、收據、診斷書及證明書,被保險人、投保單位、醫院、診所或領有執業執照之醫師、助產人員應依式填送。
勞工保險條例: 第 八 節 年金給付之申請及核發
五、無謀生能力者,應檢附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或受禁治產(監護)宣
告之證明文件。 六、受益人為孫子女或兄弟、姊妹者,應檢附受被保險人扶養之相關證明
文件。 前項勞工於下列時間到職,投保單位至遲於次一上班日將加保申報表及到
職證明文件送交或郵寄保險人者,其保險效力之開始,自勞工到職之當日
零時起算:
一、保險人依規定放假之日。 勞工於所屬投保單位所在地方政府依規定發布停止上班日到職,投保單位
至遲於次一上班日將加保申報表及到職證明文件送交或郵寄保險人者,其
保險效力之開始,自勞工到職之當日零時起算。 投保單位於其所屬勞工離職、退會、結(退)訓之當日辦理退保者,其保
險效力於投保單位將退保申報表送交保險人或郵寄之當日二十四時停止。 投保單位非於勞工離職、退會、結(退)訓之當日辦理退保者,其保險效
力於離職、退會、結(退)訓之當日二十四時停止。
本條例第六十五條之二第三項所定應檢附之戶籍謄本,得以載有領取年金 勞工保險條例
給付者死亡日期之戶口名簿影本及其法定繼承人戶口名簿影本代之。 依本條例第五十三條第三項規定分別核計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年金給付
及本保險失能年金給付後,其合併數額為新臺幣四千元以上者,依合併數
額發給;其合併數額不足新臺幣四千元者,發給新臺幣四千元。 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或診所接獲職業傷病門診就診單後,應附於被保險
人病歷備查。 其接獲職業傷病住院申請書者,應就申請書證明欄詳細填明
於三日內逕送保險人審核。 保險人對前項住院申請經審定不符職業傷病者,應通知健保署、全民健康
保險特約醫院或診所、投保單位及被保險人。 被保險人申請職業傷病門診診療或住院診療時,應繳交投保單位出具之職
業傷病門診就診單或住院申請書,並繳驗全民健康保險卡及國民身分證或
其他足資證明身分之證件。
三、符合第二十九條規定而未及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前死亡:依被保險人之保險年資合計每滿一年,按其月投保金額發給百分之一點三之月給付金額半數。 依本條例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四條規定請領失能給付者,以全民健康保險
特約醫院或診所診斷為實際永久失能之當日為本條例第三十條所定得請領
之日。 前項診斷永久失能之日期不明或顯有疑義時,保險人得就病歷或相關資料
查明認定。 被保險人請求發給失能診斷書者,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或診所應於出具
失能診斷書後五日內逕寄保險人。 依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五項規定請領失蹤津貼者,應備下列書件:
一、失蹤津貼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二、被保險人全戶戶籍謄本;受益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戶籍者,應同時提
出各該戶籍謄本。
勞工保險條例: 第二章 保險人、投保單位及被保險人
被保險人合於左列情形之一者,得請領生育給付:
一、參加保險滿二百八十日後分娩者。 依本條例以現金發給之保險給付,經保險人覈定後,應在十五日內給付之
;年金給付應於次月底前給付。 受僱者於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得繼續參加原有之社會保險,原由僱主負擔之保險費,免予繳納;原由受僱者負擔之保險費,得遞延三年繳納。 本辦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修正發布條文,自一百十一年五月一日施行外,自發布日施行。 依前二項規定承受申請審議者,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保局或中央主管機關檢送因死亡繼受權利或合併事實之證明文件。 依前項第一款或第二款規定而為不受理審定者,原核定確屬違法或不當時,勞保局或中央主管機關得依職權撤銷或變更之。
- 如係投保單位申請,應記明名稱、保險證字號、地址及負責人姓名。
- 被保險人逾六十歲繼續工作者,其逾六十歲以後之保險年資,最多以五年計,合併六十歲以前之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最高以五十個月為限。
- 勞僱雙方依第十一條第三項規定,約定結清之退休金,得自勞動基準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之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支應。
- 領取身心障礙年金給付或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者,除經審定無須查覈者外,保險人得每五年查覈其身心障礙程度。
三、保險人及勞動基金運用局辦理業務使用之房屋與土地、醫療藥品與器
材、治療救護車輛,及被保險人、受益人或支出殯葬費之人領取之保
險給付,依稅法有關規定免徵稅捐。 被保險人或其遺屬請領年金給付時,保險人得予以查證,並得於查證期間
停止發給,經查證符合給付條件者,應補發查證期間之給付,並依規定繼
續發給。 領取年金給付者不符合給付條件或死亡時,本人或其法定繼承人應自事實
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檢具相關文件資料,通知保險人,自事實發生之次
月起停止發給年金給付。 領取年金給付者死亡,應發給之年金給付未及撥入其帳戶時,得由其法定
繼承人檢附申請人死亡戶籍謄本及法定繼承人戶籍謄本請領之;法定繼承
人有二人以上時,得檢附共同委任書及切結書,由其中一人請領。
勞工保險條例: 第四章 保險付給 第七節 死亡給付
投保單位填具之門診就診單或住院申請書,不合保險給付、醫療給付住院診療之規定,或虛偽不實或交非被保險人使用者,其全部診療費用應由投保單位負責償付。 前項被保險人於各該保險之年資,未達請領老年年金給付之年限條件,而併計他保險之年資後已符合者,亦得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勞工保險機構辦理本保險所需之經費,由保險人按編製預算之當年六月份應收保險費百分之五點五全年伸算數編列預算,經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由中央主管機關撥付之。 被保險人逾六十歲繼續工作者,其逾六十歲以後之保險年資,最多以五年計,合併六十歲以前之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最高以五十個月為限。 前二項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原已局部失能,而未請領失能給付者,保險人應按其加重後之失能程度,依失能給付標準計算發給失能給付。 投保單位填具之門診就診單或住院申請書,不合保險給付、醫療給付、住院診療之規定,或虛偽不實或交非被保險人使用者,其全部診療費用應由投保單位負責償付。
勞工保險條例: 第 二 節 投保單位
第六條農民除應參加或已參加軍人保險、公教人員保險或勞工保險者外,應參加本保險為被保險人。 但同時符合國民年金保險加保資格者,得選擇參加該保險,不受國民年金法第七條有關應參加或已參加本保險除外規定之限制;其未參加本保險者,視為選擇參加國民年金保險。 依第一項規定請領農民退休儲金且農保退保之農民,因於未滿六十五歲前可繼續從事農業工作而為農保被保險人者,得依本條例申請開始提繳農民退休儲金,其實際提繳期間重新計算。 已領取軍人保險退伍給付,並依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五條之一規定參加農保之被保險人,得依前條規定提繳農民退休儲金,不受前條第二項第二款所定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之限制。 同一分娩或早產事故同時符合本保險與相關社會保險生育給付或補助條件者,僅得擇一請領;被保險人申請生育給付,並依本法第十六條但書規定分期或延期繳納保險費及利息者,其已繳納金額不得低於給付總額之半數。 二、本法施行前,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之年資合計未達十五年或一次領取之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總額未達新臺幣五十萬元。
勞工保險條例: 勞工保險
被保險人於發生保險事故前一年期間之保險費或利息有欠繳情形,經保險人以書面限期命其繳納,逾期始為繳納者,其依法得領取之前三個月老年年金給付,按第一項第二款規定計算之。 已領取月退休金勞工,於未屆第二十三條第三項所定平均餘命或第二十四條之二第二項所定請領年限前死亡者,停止給付月退休金。 其個人退休金專戶結算賸餘金額,由其遺屬或指定請領人領回。 勞工因僱主違反本條例所定應辦理加保或投保薪資以多報少等規定,致影
響其保險給付所提起之訴訟,得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扶助。 本條例第六十三條之三第二項所稱未能協議,指各申請人未依保險人書面
通知所載三十日內完成協議,並提出協議證明書者。 前項規定,於依第八十七條及第八十八條規定一次請領差額給付者,準用
之。
勞工保險條例: 第四章 保險付給 第三節 傷病給付
職業傷害補償費及職業病補償費,均按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七十發給,每半個月給付一次;如經過一年尚未痊癒者,其職業傷害或職業病補償費減為平均月投保薪資之半數,但以一年為限。 投保單位故意為不合本條例規定之人員辦理參加保險手續,領取保險給付者,保險人應依法追還;並取消該被保險人之資格。 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發生傷病事故,於保險效力停止後一年內,得請領同一傷病及其引起之疾病之傷病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或職業災害醫療給付。 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於其請領傷病給付或住院醫療給付未能領取薪資或喪失收入期間,得免繳被保險人負擔部分之保險費。
勞工保險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
二、死亡時在被保險人投保期間內,而判決時已退保者,以退保之當月起
前六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為準。 依本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二項規定按月發給失能年金給付金額之百分之八十
時,該金額不足新臺幣四千元者,按新臺幣四千元發給;其有國民年金保
險年資者,並準用第七十條規定。 勞工保險條例 依本條例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四條規定請領失能給付者,應備下列書件:
一、失能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勞工保險條例: 第四章 保險付給 第八節 年金給付之申請及核發
﹝2﹞被保險人之薪資,如在當年二月至七月調整時,投保單位應於當年八月底前將調整後之月投保薪資通知保險人;如在當年八月至次年一月調整時,應於次年二月底前通知保險人。 四、在學者,應檢附學費收據影本或在學證明,並應於每年九月底前,重新檢具相關證明送保險人查覈,經查覈符合條件者,應繼續發給至次年八月底止。 未於國內設有戶籍者,除前項規定之書件外,並應檢附經第五十四條第一項所列單位驗證之身分或居住相關證明文件。
但老年給付按被保險人退休之當月起前三年之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參加保險未滿三年者,按其實際投保年資之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 ﹝2﹞以現金發給之保險給付,其金額按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及給付標準計算。 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二個以上投保單位者,其普通事故保險給付之月投保薪資得合併計算,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 ﹝1﹞前條所稱月投保薪資,係指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之月薪資總額,依投保薪資分級表之規定,向保險人申報之薪資;被保險人薪資以件計算者,其月投保薪資,以由投保單位比照同一工作等級勞工之月薪資總額,按分級表之規定申報者為準。 被保險人為第六條第一項第七款、第八款及第八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之勞工,其月投保薪資由保險人就投保薪資分級表範圍內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覈定適用之。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第二年起,前項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正負百分之五時,保險人應於當年五月底前報請中央主管機關覈定公告,並自當年五月開始調整年金給付金額。
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者,得檢具保險人出具之證明文件,於金融機
構開立專戶,專供存入保險給付之用。 前項專戶內之存款,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被保險人已領取之保險給付,經保險人撤銷或廢止,應繳還而未繳還者,
保險人得以其本人或其受益人請領之保險給付扣減之。 被保險人有未償還第六十七條第一項第四款之貸款本息者,於被保險人或
其受益人請領保險給付時逕予扣減之。
﹝3﹞第一項被保險人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有保險年資者,其遺屬除得依前項規定請領年金給付外,亦得選擇一次請領遺屬津貼,不受前項條件之限制,經保險人核付後,不得變更。 ﹝2﹞前項被保險人經評估為終身無工作能力,並請領失能年金給付者,除依第五十三條規定發給年金外,另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資,一次發給二十個月職業傷病失能補償一次金。 ﹝4﹞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有保險年資者,於符合第二項規定條件時,除依前二項規定請領年金給付外,亦得選擇一次請領失能給付,經保險人核付後,不得變更。 ﹝1﹞被保險人參加保險,年資合計滿十五年,被裁減資遣而自願繼續參加勞工保險者,由原投保單位為其辦理參加普通事故保險,至符合請領老年給付之日止。 依本條例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四條規定請領失能給付者,以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或診所診斷為實際永久失能之當日為本條例第三十條所定得請領之日。 被保險人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發生失能、老年或死亡保險事故,其本人或其受益人領取保險給付之請求權未超過第三十條所定之時效者,得選擇適用保險事故發生時或請領保險給付時之規定辦理。
本條修正公佈施行前,第一項及第二項之被保險人因戶籍遷移致喪失被保險人資格,其確有繳交保險費且在保險有效期間罹患傷病,並因同一傷病致診斷殘廢者,得於本條修正公佈後兩年內重新提出申請殘廢給付,不受第三十六條規定之限制。 已領取農民退休儲金者,於未屆第十五條第三項所定平均餘命或前條第二項所定請領年限前死亡者,停止發給農民退休儲金。 被保險人死亡者、符合第二十九條規定而未及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前死亡者,或領取身心障礙或老年年金給付者死亡時,遺有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孫子女或兄弟、姊妹者,其遺屬得請領遺屬年金給付。
同一順序遺屬有二人以上,並依本條例第六十三條之三第三項但書規定協
議時,保險人得以書面通知請領人於三十日內完成協議,並由代表請領人
提出協議證明書。 屆期未能提出者,保險人得逕按遺屬年金發給,遺屬不
得要求變更。 投保單位出具之職業傷病住院申請書,因填報資料不全或錯誤或手續不全
,經保險人通知限期補正二次而不補正,致保險人無法核付醫療給付者,
保險人不予給付。 依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請領生育給付者,應備下列書件:
一、生育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二、醫院、診所或領有執業執照之醫師、助產人員所出具之嬰兒出生證明
書或死產證明書。 中央政府依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應補助之保險費,由保險人按月開具保
險費繳款單,於次月底前送請中央政府依規定撥付。
勞工保險條例: 第 三 章 保險費
﹝1﹞醫療給付不包括法定傳染病、麻醉藥品嗜好症、接生、流產、美容外科、義齒、義眼、眼鏡或其他附屬品之裝置、病人運輸、特別護士看護、輸血、掛號費、證件費、醫療院、所無設備之診療及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未包括之項目。 ﹝2﹞被保險人已領取之保險給付,經保險人撤銷或廢止,應繳還而未繳還者,保險人得以其本人或其受益人請領之保險給付扣減之。 ﹝4﹞被保險人已領取之保險給付,經保險人撤銷或廢止,應繳還而未繳還者,保險人得以其本人或其受益人請領之保險給付扣減之。 ﹝2﹞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者,得檢具保險人出具之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專供存入保險給付之用。
被保險人在傷病期間,已領足前二條規定之保險給付者,於痊癒後繼續參
加保險時,仍得依規定請領傷病給付。 被保險人無正當理由,不接受保險人特約醫療院、所之檢查或補具應繳之
證件,或受益人不補具應繳之證件者,保險人不負發給保險給付之責任。 依第八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加保,其所得未達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者
,得自行舉證申報其投保薪資。 依家事事件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與收養兒童先行共同生活之受僱者,其共同生活期間得依第一項規定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一、申請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字號。
附註:依據本條例第七十六條之一規定,本條例第三十一條及第三十二條有關生育給付分娩費部分,於全民健康保險施行後停止適用。 保險人或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依規定所取得之資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確實辦理資訊安全稽覈作業,其保有、處理及利用,並應遵循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 領取年金給付者或其法定繼承人未依第二項規定通知保險人致溢領年金給付者,保險人應以書面命溢領人於三十日內繳還;保險人並得自匯發年金給付帳戶餘額中追回溢領之年金給付。 領取年金給付者死亡,應發給之年金給付未及撥入其帳戶時,得由其法定繼承人檢附申請人死亡戶籍謄本及法定繼承人戶籍謄本請領之;法定繼承人有二人以上時,得檢附共同委任書及切結書,由其中一人請領。
勞工保險條例: 第 六 節 老年給付
第二項及第四十一條第二項之實施日期及辦法,應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實
施之。 被保險人罹患職業傷病時,應由投保單位填發職業傷病門診單或住院申請
書(以下簡稱職業傷病醫療書單)申請診療;投保單位未依規定填發者,
被保險人得向保險人請領,經查明屬實後發給。 被保險人未檢具前項職業傷病醫療書單,經醫師診斷罹患職業病者,得由
醫師開具職業病門診單;醫師開具資格之取得、喪失及門診單之申領、使
用辦法,由保險人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覈定發布。 三、受僱於僱用五人以上之新聞、文化、公益及合作事業之員工。
﹝1﹞保險人為審覈保險給付或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為審議保險爭議事項,必要時得向投保單位、特約醫療院、所或其他有關機關調查被保險人與保險有關之文件。 ﹝1﹞被保險人因殘廢不能繼續從事工作,而同時具有請領殘廢給付及老年給付條件者,得擇一請領殘廢給付或老年給付。 ﹝2﹞被保險人依前項規定連續請領保險給付期間內,因同一傷病及其引起之疾病致殘廢或死亡者,仍得請領殘廢給付或死亡給付。 勞工保險條例2025 勞工保險條例 其非因病癒而經保險人自設或特約醫院同意出院後,在保險效力停止之日起一年內,因同一傷病及其引起之疾病致殘廢或死亡者亦同。
勞工保險條例: 第四章 保險付給 第五節 失能給付(原:殘廢給付)
被保險人符合本保險及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請領資格者,得向任一保險人同時請領,並由受請求之保險人按其各該保險之年資,依規定分別計算後合併發給;屬他保險應負擔之部分,由其保險人撥還。 於本條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十三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依第一項第二款第一目規定累計已達原領取總額者,不予補發老年基本保證年金。 依第三十三條規定請領身心障礙年金給付者,於年滿六十五歲時,得改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其請領身心障礙年金前之保險年資,得併入本條之保險年資計算。 本保險之月投保金額,於本法施行第一年,依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第一級定之;第二年起,於中央主計機關發布之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百分之五時,即依該成長率調整之。 前項勞工之新僱主未辦理年金保險者,應依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提繳退休金。
依本條例以現金發給之保險給付,經保險人覈定後,應在十五日內給付之;年金給付應於次月底前給付。 第二項保險給付標準之計算,於保險年資未滿一年者,依其實際加保月數按比例計算;未滿三十日者,以一個月計算。 勞工保險條例2025 投保單位申報被保險人投保薪資不實者,由保險人按照同一行業相當等級之投保薪資額逕行調整通知投保單位,調整後之投保薪資與實際薪資不符時,應以實際薪資為準。
公營事業於本條例施行後移轉民營,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繼續留用,得選擇適用勞動基準法之退休金規定或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 本細則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二十六日修正發布之第六十
一條、第六十二條及第六十七條自一百零二年一月一日施行外,自發布日
施行。 被保險人以同一傷病分次住院者,依本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四款給付
之膳食費日數,應自其第一次住院之日起,每六個月合併計算。 前項膳食費支付數額,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關另定之
。
勞工保險條例: 農民健康保險條例5-7條最新修正條文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