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介紹!內含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絕密資料

魯凱族主要作物為小米、芋頭,食物算清淡,沒有過多種口味的香料。 而網友激推的愛玉,其實對於魯凱族來說,原本是不吉利的植物,甚至有不能採摘的禁忌,不過因為文化的彼此融合,纔有現在Q彈沁涼的愛玉,而且比平地的檸檬愛玉,還多了黑糖、蜂蜜等口味,讓小編點了好幾碗。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造訪霧台山區,在巖板巷左側臨靠霧臺國小,前有文化廣場,廣場四周則是社區活動中心、石板家屋等,位處部落中央地帶,居民羣集活動的中心,巨型鞦韆及兩旁的石板屋,搭配後方雕工精美且生動的魯凱族文化博物館,將魯凱族最直接的文化呈現於此。 石板建築部落羣依山就勢、千姿百態、佈局合理、錯落有致,體現了魯凱族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智慧,具有濃鬱的原住民建築特色石板屋,構成了神奇、古樸、美麗的畫卷。

橋畔兩側都設置有觀景臺及「八八風災救災英雄紀念碑」,可俯瞰到整座橋梁及隘寮北溪河谷全景。 後方山壁也是當年為了運送物資到霧臺直升機墜毀的事發地點,村民為了紀念機上三位英雄特此設立紀念碑。 推出了「郵輪公車」帶領大家用一日遊的時間暢遊「神山部落」、「霧臺部落」及位於瑪家鄉、有普羅旺斯之稱的「禮納裏部落」,用一日遊的時間暢遊屏東三大部落。

  • 2013年完工的谷川大橋,長度由原本的54公尺延長至654公尺,橋面高度則大幅上移至離河牀99公尺高,也讓谷川大橋成為全臺最高的橋梁。
  • 神山部落位於山腹中央圓型臺地,是霧臺鄉鄉治中心所在地,當地民眾稱「下霧臺」,一些知名、膾炙人口的「霧臺美食」大多集中於此。
  • 巖板巷邊上隨處可見陶壺是魯凱族婚嫁時的用品,遊走在石板路上一張張唯美靜好的照片,隨著景象在眼前漸漸鋪開,頗有種人在畫中的意境,霧臺的美需要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看,用腳步去尋找。
  • 在都市中,因為工作關係天天與3C產品為伍,來到這美的地方,一定要放下手邊的3C手機、平版電腦,好好的享受彷彿世外桃源的美好。
  • 來墾丁除了到關山欣賞落日、漫步海邊感受陽光炙曬的溫暖;或到墾丁大街來場…

工坊所種植的的香草全程不用化學肥料、農藥,都是以最天然的「放生」方式去種植,也因此種出「令人安心」的香草植物。 以石板為底、陶壺為指引標記和烙印許多上與百步蛇有關的圖騰,「石板巷」是進入霧臺基督長老教會的第一個印象。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霧臺長老基督教會以當地霧臺特產的石板極大石頭為主要建造石材,石頭特殊的紋路與質地築構起教堂的大氣,教堂上的三角屋頂,二位白衣天使在十字架旁吹奏着金色號角,神聖而莊嚴的外觀宛如電影中的奇幻城堡一般,大大的撼住了眼睛。 從風災後的2010年12月動工,耗資了新臺幣7.3億元興建,期間更僱用了當地原住民朋友,創造就業機會,經歷了三年時間谷川大橋終於興建完工,也成為臺灣最高的大僑。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神山、霧臺、禮納裏好茶部落一日遊

圖片授權:IG @sandyfeng1129兩層樓的教會,一樓為交誼廳、服務臺、閱覽區等開放空間;二樓則是禮拜堂,雖然因為疫情關係,暫時不開放進入參觀,走在這能享受深山之中與世無爭的氛圍,寧靜幽美,讓人忍不住在此停留片刻。 禮納裏遊客中心也設置於此,整座園區充滿著閒適的氛圍,除了可更認識紅藜,亦可購買相關產品,也能深入認識原住民的文化與歷史,很適合慢慢走慢慢看的景點。 傳說月神曾在神山部落臺地上休息歇腿久久不去,此舉卻帶給部落很大的不便,部落族人送了禮物,才終於把月神開開心心請走,因此神山部落也有「月亮部落」之稱。 在縫製月亮吊飾時,邊聽著這個故事,對手中的月神也更有感情了。

從臺南要前往霧臺,必定會行經的路線就是這座霧臺谷川大橋,這也是霧臺居民唯一的對外連結道路,橋墩高達99公尺的霧臺谷川大橋,目前也是臺灣橋墩高度最高的橋樑,同時這裡也有著當時八八風災的英雄紀念碑。 霧臺鄉有「魯凱族聖地」之稱,屏東最大的魯凱族聚落~走入雲之故鄉,屏東神仙部落的旅程中,看見聯繫外界的谷川大橋完工囉! 谷川大橋是目前全臺灣橋墩最高的大橋,需要抬頭望著才能知道谷川大橋的長度。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屏東七彩祕境 霧臺「哈尤溪」月月客滿!

走入巖板巷,這裡真的是個挺奇妙的地方,每間店都是景觀餐廳的VIEW,只是餐點的選擇不同,風景看出去都是出奇的美,而且這裡的空氣也相當清新。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霧臺部落相當的傳統,沿街都可以看見手工編織的婦女,對我們來說是很特殊的景象,對他們來說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和阿諺一樣喜歡深度旅遊的人,也可以參考茂林國家風景區推出的一日遊程,除了有豐富的DIY、體驗活動,也有最深度最有趣的部落導覽喔。 每年國曆8月15日前,魯凱族原住民們會舉行盛大的傳統祭儀盛會 ─ 豐年祭,非常熱鬧,遊客可前往遊玩。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霧臺遊憩區位於霧臺鄉霧臺村,四周環繞谷川、吉露、阿禮、佳暮、大武、好茶6個村落,環境清幽涼爽,附近好茶村的天然游泳池頗具盛名,由於位處山林深處,年均溫度約攝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涼爽亦宜人,而境內峯巒起伏裊繞,景色迷人,適合遊客來此消暑觀景。

  • 這裡是霧臺村的多功能場所,如果你常去原住民部落,不難發現部落中總會有一處像這樣的大空間,除了平常可以用來運動之外,村裡面的各式大小活動也都會在此舉行。
  • 而此地得居民主要都是魯凱族人,所以可以見到許多很有特色的迷人魯凱風格建物。
  • 【玩全臺灣旅遊網特約記者阿辰報導】這是場以喫為主題的冒險旅程,喫……
  • 旅行不只是走馬看花、拍照打卡,更多的是想對歷史、文化的瞭解,體驗在地人的生活風情。
  • 通過谷川大橋,行車約10分鐘即達當地人稱為下霧臺的神山部落。

約40分鐘左右的時間,樹叢間隱約出現一條白色的水瀑,撞見了神山瀑布的壯闊,若想更親近瀑布,左側中間有一座拱橋,可走到瀑布下方靠近深潭處,完整感受神山瀑布的滂沱與純淨。 霧臺鄉位在中央山脈之上,平均海拔為1000公尺以上,是屏東縣地理位置最高的鄉鎮,也是最大的魯凱族聚落。 霧臺鄉有大武、吉露、阿禮、好茶、佳暮、谷川、神山及霧臺八個部落,不過在八八風災後,有部分居民已遷移至長治鄉百合部落及瑪家鄉禮納裏部落,目前人口較多居住在霧臺、神山、谷川三個部落。 通過谷川大橋,行車約10分鐘即達當地人稱為下霧臺的神山部落。 此時正值中午用餐時間,我們來到預約的 Sama 食堂,以簡易棚子搭建而成的廚房和餐廳,空間涼爽宜人。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神山部落喫住玩樂

隨車還配置一位導遊,讓你不只是走馬看花,更可以獲得與部落民俗、知識與故事,暢遊「雲的故鄉」、欣賞絕美景色。 我們是一羣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旅人,都曾以一年的打工度假時間,踏上各自嚮往的國度,享受不同的文化衝擊。 旅行不只是走馬看花、拍照打卡,更多的是想對歷史、文化的瞭解,體驗在地人的生活風情。 霧臺一日遊有些人說從某些角度來看,霧臺部落有點像是九份山城,但霧臺寧靜的氛圍與原住民文化藝術氣息,是與九份完全不同的,這其中的奧妙,只要你親自來走一趟,必定也會深深為之著迷。 下次有時間時,不妨開車上山到霧臺走走,享受這難能可貴的世外桃源吧。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屏東旅遊︱霧臺一日遊、二日遊:霧臺神山部落這樣玩、這樣喫就對啦!SAMA食堂、耶穌聖心堂、小米甜甜圈、神山瀑布、摩凱咖啡

一見到小米粥就想起原住民的風味,小米粥與愛玉搭配在一起,口感上超有層次的啦! 吉拿富是魯凱族、排灣族的特色料理,有點類似肉糉,但喫起來的口感跟肉糉可是完全不同。 阿諺自以前喫過,一次就愛上這道料理,這種特色料理常常以可食用的「假酸漿葉」包裹,內餡常加入小米粉、芋頭粉以及山豬肉,小小一條的吉拿富,讓人不知不覺就喫上好幾個。 而想更深度的認識部落,也可向「神山社區發展協會」預約導覽,跟著在地人認識、聆聽部落故事,比起自己走馬看花更有趣。 而這麼一蓋,就蓋出了99公尺高(33層樓)的橋墩,成為全國之最。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霧台山登山步道

但部落村民依然堅持回到家園,並親力親為的重新整理部落,秉持著先做部落的重建再做個人的重建,因為他們認為「回家是整個部落的事情」。 當年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洪水不僅沖垮了霧臺鄉唯一進出的橋樑,更讓霧臺陷入孤島狀態,緊鄰河畔的伊拉部落也是陷入危機。 為了讓居民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重新修建谷川大橋,大橋全長654公尺,以高達99公尺高的橋墩橫越了隘寮北溪,成為全臺灣最高的橋墩,替霧臺人建立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旅遊資訊介紹

經過全國最高橋樑的霧臺谷川大橋(全長654公尺),這橋橫跨了隘寮北溪,是霧臺鄉唯一的聯外橋樑與道路,我們正式進入霧臺鄉;一旁就是魯凱族的谷川部落(前稱伊拉部落)。 Cherry很嚮往清悠大自然,也常走部落旅遊、生態旅遊,而近期霧臺鄉公所推出了霧臺鄉觀光護照,裡頭提供了霧臺旅遊相關的優惠票券,走跳幾回後整理出魯凱四部落(谷川、神山、霧臺、好茶)的風光、美食、住宿、遊程資訊,讓旅人們更能暢遊霧臺原鄉。 來到霧臺,必然要喫的美食就是神山愛玉之外,神山愛玉對面的「莉姆姆的歌」是近年旅客慕名排隊品嚐霧臺美食「小米甜甜圈」的專賣店。 看著那油鍋上漂浮著一個又一個像是游泳圈般的可愛甜甜圈,這可是霧臺超人氣小喫。 經過油炸的甜甜圈,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微甜的風味隨即在口中擴散開來,扎實有嚼勁的甜甜圈也成為旅客到霧臺神山部落必喫的隨手美食。 位在霧臺村的神山愛玉將愛玉結合了小米、綠豆,配料組合相當神奇,非常有在地風味。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旅遊足跡

令人垂涎的風味午餐是主廚為我們精心準備的,像是紅藜香腸、香草烤豬肋排~部落常見的肉品外,也以紅藜入菜,還有蔬果上菜,營養均衡美味加分。 霧臺谷川大橋建於1972年(民國61年),橋寬為4.7公尺,全長約53.5公尺,是進入霧臺地區主要橋梁。 因莫拉克風災緣故橋被沖毀,後來將寬度變成200公尺,橋梁長度由原本近54公尺延長到654公尺,為了顧及行車安全,將谷川大橋的橋臺高度上移,新橋的主河道橋墩,從墩基至橋面高達99公尺,橋身並採140公尺大跨距,打穩了底部就不怕風災霧臺瞬間成為孤島的慘況。 而在魯凱部落中,會看到不少石板屋,雖然真正傳統的石板屋已經不多了,現在多為混合式的建築,但別緻的外觀仍然讓人看了不由得拿起相機、手機拍不停。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屏東霧臺-耶穌聖心堂(天主教)

臺24線旁的伊拉一號瀑布羣,發源自田良井山北面,鄰近伊拉部落,附近還有谷川大橋。 以石板為路,陶壺為指引標記的巖板巷,之字型循坡而上的小巷,像是魯凱崇拜的百步蛇行徑,一路上訴說著許多魯凱族的故事。 「蘭嶼船票‧綠島之星3號客輪」主要提供由墾丁後壁湖前往蘭嶼交通船接駁來…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屏東 墾丁民宿‧好宅 「墾丁民宿‧墾丁好宅民宿」位於恆春街上,位置靠近阿嘉的家、恆春老街和恆春古…

鄉境內北半部為隘寮北溪流域,南半部則有隘寮南溪及其支流流經。 可自行前往:霧臺鄉公所、飛行家旅行社、觀光局旅遊服務中心皆可免費索取,預計2019年過年前開放索取。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2025 魯凱族文物館,文物館內蒐集及展示魯凱族的傳統文物,呈現多面的魯凱族文化,包括生活用品、信仰文化、精巧的工藝、石板屋的格局規劃及型態等,呈現靜態的魯凱文化縮影,整棟建築運用魯凱特有建材「石板」建造而成,圍牆牆面圖飾以魯凱傳統舞蹈為主題,象徵部落團結。 巖板巷漫步,沿途看見各種精彩的石板畫作,石板雕刻線條簡單,經過導遊的講解圖中有許多豐富的文化故事,透過這些畫可以更加深入感受到魯凱族的早年生活和活動情形。 魯凱族人舞蹈彩繪浮雕,魯凱族婦女手牽手歡迎遊客的到來,青年也跳著迎賓舞,如此充滿原住民風格的雕塑,是來到遊客必拍照的地方,當然我們也拍了團體照。 屋前豎立的人型塑像,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看著這些雕刻,沿途聽導遊的解說,不僅可以瞭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魯凱族人的藝術造詣,是領略魯凱文化的最佳途徑。

谷川大橋前身被稱為第一號橋,在2009年88風災時,由於溪水暴漲並夾帶大量土石而沖毀,頓時霧臺地區成為了孤島。 風災之後,隘寮北溪河道從原本的50公尺變為200公尺,僅15公尺高的一號橋也被20公尺高的河牀砂石所淹沒。 開車下了國道三號長治交流道後,沿著臺24線經過三地門鄉,大約在10分鐘車程,就會看到這處三德檢查哨,也是要進入霧臺鄉的必經之地。 在屏東火車站前的屏東轉運站,可搭乘屏東客運8233線,一天有三個班次可前往霧臺,車程約1小時40分鐘,票價149元。 從國道3號下長治交流道後,沿著臺24縣行駛,約30分鐘會抵達三德檢查哨,再行駛約20分鐘可抵達神山部落,霧臺部落則距離神山部落約5分鐘車程。 走在巖板巷,轉彎處忽然人潮聚集,大批遊客附和著店家老闆的歌聲,喊著可愛的口號,這是巖板巷中最熱情的一間小攤販「巖板巷廚房」。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霧臺一日遊二日遊:1-8 霧臺民宿(宿)

相傳幾百年前有三位獵人兄弟,從舊好茶部落出門打獵,來到神山後獵狗卻不再離開,並且一直吠叫挖土。 獵人們在回到部落告訴族人之後,大家認為那裡是一處適合生活的好地點,於是許多族人跟著移動到此地居住,而當初發現此地的獵人兄弟們則在此修建了房舍,成為神山部落的第一家。 喜歡寧靜的鄉村更勝於吵雜的城市,覺得坐在溪流旁或海邊喝啤酒發呆是人生一大享受。 希望自己能一直帶著筆電邊旅遊邊工作,用照片和我的視角,搭配當地歷史故事及人文體驗介紹,讓你的旅行不再只是打卡走馬看花,與你一同探索世界上每一個迷人的角落。

小小的攤位,老闆娘手裡忙著在熱的奔騰的鐵板上煎著芋頭餅,而老闆也沒閒著,用鋏子敲著桌面,唱出一段段輕快的節奏,也要來往的旅客一起唱和,現場彷彿小型演唱會,好不熱鬧。 直到芋頭餅煎到恰恰、飄出濃鬱的香氣,遊客與老闆也變得更熟了。 利用山芋製作的芋頭餅,一口咬下是滿滿芋泥香氣,除了很受歡迎的芋頭餅,店家也販售小米麻糬、小米酒等等原民伴手禮。 🚃 臺鐵屏東站於車站前搭乘「屏東客運8232:霧臺線」。

似乎是天生的藝術家,以族人生活為素材,舞蹈、狩獵等等為主題,還有許多圖騰素像點綴其中,大膽鮮明的配色,繽紛五彩的運用,實在美極了。 走在廣場上我總不免的將鏡頭對準這些雕像,雕塑創作會因種族不同,展現的方式或有不同,也會受到部落文化傳統的限制,但其終極的意義,是傳達的訊息,是魯凱文化,所以創作是沒有限制的。 戶戶都擁有自己的故事,居民將自家的故事轉以雕刻、繪畫等工藝手法,呈現在石板屋上,每一道紋樣,皆有其意義;同時,不同的雕飾在階級制度嚴明的魯凱部落中,也分別象徵了平民、長老、獵戶、頭目的家,這有著展翅老鷹的,就是部落頭目的家。 石板屋建築是魯凱族的歷史傳統建築物,由板岩與頁巖取材搭建而成,目前在部落裡仍可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屋,建築與自然景觀和諧共處,魯凱族善於運用石板自然材料,塑造出兼具和傳統風格的建築。 在這望著整片山巒和部落,享受部落美景,巖板巷的所有住戶,目前一共有23戶,進入部落很靜謐,慢慢的逛邊走邊拍照,時光也捨不得走的太快,這裡的節奏很慢很慢,慢到我可以有時間去浪費,找這一個舒適的地方,只是簡簡單單的坐著,發發呆,都會覺得好愜意。 漫步在巖板巷裡,感受寧靜氛圍時,「喫」在地原味也體驗當地的生活,部落以天然的食材搭配現在流行的甜點的方式,嚐來別有一番風味。

霧臺民宿提供好朋友的房型,也有家庭房型,端看大家怎麼選擇。 原先霧臺的聯外橋樑是全長約53.5公尺伊拉橋,2009年歷經那場令全臺灣都傷痛的八八風災,伊拉橋被沖毀,霧臺地方一時成為孤島。 風災後,隘寮北溪河道寬度從不到50公尺變成百來公尺,重建的聯外橋樑避開不穩定的地質,不阻礙洪流土石,而建成現在這座高聳的谷川大橋。 谷川大橋通過隘寮北溪,是往霧臺唯一的聯外橋樑,號稱是「全臺灣最高的大橋」,全長654公尺的大橋,橋墩高達99公尺。 走入巖板巷中就像來到魯凱族的藝術街,每個版畫雕刻都是純手作的,圖騰所代表的就是具有故事性,每一處都能讓人會心一笑。 霧臺基督長老教會是杜巴男老師最後的作品,佇立在山頂上意味著那份安詳和逸的氛圍,將石板屋與西洋教堂元素合二為一,是來霧臺必訪的景點之一。

屏東魯凱族霧臺部落的禁忌之地,你敢挑戰嗎?

部落中的每景象都讓我好奇,石板路都被踩踏打磨的光亮亮的,我問了導遊魯凱族很早很早以前就有這樣一條巖板巷,也有很多來自各地的人慕名前來尋踏,這一刻我對這巖板巷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和興趣。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漫步在巖板巷,舒適的氛圍感讓我感覺很放鬆,原住民傳統服飾琉璃珠是排灣族人最珍視的珠寶,每一顆珠子都有名字,也隱含了一個古老傳說,看到這串我很喜歡也就毫不考慮的買下。 巖板巷邊上隨處可見陶壺是魯凱族婚嫁時的用品,遊走在石板路上一張張唯美靜好的照片,隨著景象在眼前漸漸鋪開,頗有種人在畫中的意境,霧臺的美需要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看,用腳步去尋找。 閣考精品露營地是一間2星級酒店,可讓您的閣考之行變得更舒適安逸。

隨處都可以見到部落住宅造型傳統精緻與藝術創作,可見雕刻、編織與魯凱藝術,大量運用在服飾、家居用品和裝飾品上,將霧臺打造成藝術部落的形象,更是全臺灣原住民部落中人文歷史與藝術保存最豐富的部落。 霧臺長老教會以魯凱特色的石板藝術,融合宗教文化,屋頂上可以看見兩座天使雕像,下方則有一些雕刻作品,除了有百合花、百步蛇等圖騰之外,通力合作的雕像也展現了族人們的合作精神與勞動力。 但是霧臺更甚一籌,它屬於那種在山裡很多房子都和山體靠在一起,生活節奏緩慢,部落的道路較平緩,進入寧靜的部落,有傳統石板屋建築及雕塑、彩繪,極富特色,更有拍照的最佳的景觀和角度。 雖然山勢海拔不高,但霧台山正好是井步山北稜直下隘寮北溪,溪谷圍抱的肩狀突出山頭,因此有相當良好的視野。 步道沿著山頂稜線修築,沿途有多處風景遼闊、展望良好的觀景點。

由於當年的八八風災,唯一通往霧臺的臺24線嚴重坍方,在風災之後,當地開始管制三地門到霧臺的聯外道路,入山前要申請霧臺入山證。 有霧臺的「生命之橋」之稱的谷川大橋,弧形的橋梁橫跨在隘寮北溪上空,是霧臺唯一的對外出入口,原先的第一號橋在八八風災被沖毀,讓霧臺有整整三年都無法對外聯通,後來經歷1000多天才完成重建。 不禁讓我聯想到花蓮的太魯閣,一樣的美,更有著一樣的好空氣。 結束農地體驗,留下難忘的記憶與滋味,畢竟食物就是要被喫下肚,總希望除了回憶和照片,也能留下更多什麼作為這趟部落之旅的完美回憶。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櫻花滿坑谷!新竹「山上人家」迎賓—賞櫻觀星看日出

刻製出魯凱族的守護神-百步蛇,黑蛇是公的,母蛇是金的,牆上亦有綿羊、百合花、陶壺、羽毛、蝴蝶結等意象,是信仰與文化的融合,看到牆壁上的「JHS」上方有象徵尊貴頭目地位的羽毛及蝴蝶結裝飾的頭飾,至於下方是「祖靈之眼」,表示告誡、叮嚀和庇佑。 頸鍊、琉璃珠對部落的人來說有生命上重要的意義,因此非常珍貴。 據說頸鍊上頭的琉璃珠越古老、越完整,所代表的重要性就越高。

屏東霧臺_霧台山莊: 露營窩 (已關站)

福爾摩莎可可農場一說到精品巧克力,許多人腦中浮現的大多是來自歐美的巧克力品牌,但其實近年來臺灣自產的巧克力品牌,可是在國際賽上大放異彩。 導覽老師特別介紹了這塊石板,上面描繪著每間住家都會有的主柱,也被稱為祖靈柱,上方會掛有男主人的刀、弓、槍等物,女生是絕對不可以去碰觸。 百合花則為魯凱族的族花,男勇士如果狩獵了5隻山豬,可以配戴一朵百合,最多可以達到5朵;對於魯凱族女生是代表著純淨、貞節,以往可是嚴格規定,在婚前無性行為的女生纔有資格配戴。 盪鞦韆是由男性負責搭設鞦韆架及擺動鞦韆繩,並邀請未婚、品行良好之女性登上鞦韆架,由男子將女子盪到最高點,不只緊張刺激,更能為活動典禮帶來高潮,最後也要由男子將女生抱下鞦韆。 運動中心旁會看到這座精神石碑,導覽老師說在部落內的重要地點,都會找到這樣的石碑,用以表示對它的尊重,也是記錄曾在此發生的歷史。

號稱是南臺灣最難訂的AKAME餐廳,「AKAME」在魯凱族語裡代表「烤」的意思,主要用原木石窯直火燒烤的方式料理,食材選用臺灣在地食材,也將原住民常見的小米、馬告、刺蔥等結合其中,打造出一道道佳餚。 AKAME融合法式料理的手法,每一道料理都精緻得像是藝術品一樣,細細品嘗,感受老闆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 神山瀑布位於神山部落下方,據傳這裡是部落的禁忌之地,有『地獄之眼』的傳說。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