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花蓮祥德寺為 地皎法師2025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舉行四十九天超度法會,並親自領眾從普渡橋頭三步一拜到祥德寺大殿,為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敲響第一首幽冥鐘,爾後四十九天鐘聲日夜不斷。 民國78年 ◎ 高雄國軍英雄館舉行第一屆「護國息災報恩地藏大法會」,隨後於全省各地連場舉辦「地藏八關戒齋萬人懺摩大法會」。 ◎ 地皎法師2025 定期舉辦行腳朝山活動、精進八關戒齋,以多元化方式引導社會大眾淨化身心,並舉辦兒童八關戒齋活動,期以佛法灌溉兒童的菩提幼苗,年年不曾間斷。 民國77年 ◎ 創辦「淨光佛學院」,培育優秀僧青年,上弘佛法下化眾生。 地皎法師 一路長途跋涉十數小時,並要求每人沿途持十萬句滅定業真言,觀想丈六金身地藏菩薩慈悲攝受,令那些無主孤魂能遠離苦難,得生善處,憑著這一念悲心的支持,即使腳底走出水泡、磨出血來,也讓人法喜自在、身心輕安。
「師父,當您虔誠雙手合十,至心頂禮十方諸佛菩薩時,我看到陣陣雲煙從您的指尖冉冉上升,剎那間,我又看到大雄寶殿裏站滿了無數相好莊嚴的出家僧眾,我不禁感到一陣法喜與感動,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啊! 這滿地的荊棘路走來雖然崎嶇坎坷,但想到這一切因緣的示現,皆是地皎應負的使命、當報的恩惠,艱辛中也頗能感受到幾許安慰。 常住僧團強調和合共住,六和敬是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地皎法師: 我們的FB專頁
此刻,心想「人命無常呼吸間」,人身難得今已得,應當要好好把握眼前的分分秒秒。 地皎法師 天色已暗,山下溪水潺潺,為幫助自己提起正念,我高聲稱念著南無大願地藏菩薩的聖號,聲聲地藏聖號響徹幽谷,回繞不絕。 馬來人的宗教信仰必然與我不同,但他那份發自內心的好意,卻像是炎炎酷暑中一滴清涼的甘露,令我對人性的善良面備增信心,縱然因緣際會,我們生長在不同的國度,各有不同的語言、信仰,但在眾生平等的法性中,卻沒有差別。
- 重新結集這本冊子過程中,每每為地藏行者在菩薩道上的斑斑血淚,感動的無法自已。
- 此時我感到頭重腳輕、全身虛軟無力,一想到賣店幾近逼迫地苛求我一定要趕在今晚前履行,否則將不再與祥德寺進行任何協商,內心更是悲痛至極。
- 民國78年 ◎ 高雄國軍英雄館舉行第一屆「護國息災報恩地藏大法會」,隨後於全省各地連場舉辦「地藏八關戒齋萬人懺摩大法會」。
- 地皎為謀求社會安樂、國家富強,因此發願竭盡最大的關懷心與保護力,付予二千三百萬同胞最深遠的關懷與最究竟的幫助,將所有罹難者的往生蓮位保留,繼續超度。
- 次單人”功德主”等級的”超渡費”、”祈福費”超過我月薪90%甚至是120%的倒是很常見(抱歉我月新低,不到2萬) 像是臺北地藏禪寺(釋地皎 … 名為臺灣禪宗佛教會,於是我上網做些功課,大致瞭解禪宗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所佔的地位,也在此同時接觸了法鼓山聖嚴法師 …
我一心一意想幫助這位女孩突破障礙,延長生命,然她對這來勢洶洶的死劫,顯然毫不知情,幸好她的父母看我談話的神情非常慎重,又眼見女兒已經發生車禍,行動不方便,於是很誠懇地配合,讓這位女孩來到禪寺,懺悔用功,修福修慧。 另在社會公益慈善系列活動方面,如九二一賑災、桃芝颱風罹難者誦經關懷、各級學校巡迴講座、失怙學子助學、節令救濟發放及社會急難救助等,均是以積極、具體之行動,配合政府與上級教會作全面性的關懷。 地皎法師 八年後的今天,地皎很感念花蓮縣佛教會在諸位理監事大德暨所屬寺院團體的配合推動下,以活躍的弘化活動,在宗教、慈善、教育、文化等方面,樹立了敬業精勤的形象,並且受到政府、社會、宗教等各界的讚揚和肯定。 地皎出家修行的初願,本想做一個雲遊天下、隨緣度化的雲水僧,託志於山林,淡泊於世間,不忮不求的行道於天地之中。 然一場觀音示夢,彷佛是修行生涯的轉捩,因緣一聚合,順理即成章,好似再多的形容和解釋也是贅述。
地皎法師: 臺灣商用車冠軍 FUSO汰舊換新推優惠
其目的除了進一步印證心性功夫,更祈以此默默精修的功德,施予國家社會最究竟的貢獻與回饋。 臺北地藏禪寺是一座以石棉瓦式的舊廠房臨時改建而成的寺院,雖無巍峨堂皇的宗教建築,但在十方諸佛菩薩與護法龍天慈悲護佑下,來自十方的弟子眾等均能在此薰脩佛法,滌濾身心。 而臺北乃首善之都,工商發達,為了提供生活忙碌的都市人一處清修佛法的道場,同時籌措整修祥德寺之經費,於是在臺北社子島闢建臺北地藏禪寺,並於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元旦舉行落成大典。 祥德寺座落山區,有時受困於對外交通阻隔,因此在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地皎在花蓮市海濱街成立花蓮地藏禪寺,以支援祥德寺對外之聯結,並定期舉辦法會共修活動,帶動花蓮地區的學佛風氣。 地皎法師 「法不孤起,仗緣方生。」地藏菩薩發願在最艱辛的地方,救拔最苦難的眾生,故隨著地藏悲願的法輪常轉,渴仰地藏菩薩濟拔的眾生與日俱增,地皎除了戮力保護祥德寺,闢建各地藏道場的因緣,也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 地皎秉持佛陀普化眾生的精神,針對現今社會變遷所產生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將出家三十餘年來的深刻體悟,逐步轉化成具體的弘法理念與目標;這些年來,不遺餘力地提倡「三相佛化~佛化婚禮、佛化胎教、佛化家庭」,希望印證佛法不但可以杜絕社會問題的產生,並且是創造幸福美滿人生的重要關鍵。
- 地皎勉勵座下出家弟子,要時時將自己視為一個初學者,以謙卑恭敬的心,處處向他人學習,同時也要有寬廣受教的心,隨時接受別人的檢歛,抱著一顆懺悔、感恩的心,竭盡所能地為三寶付出、為眾人服務。
- 光陰飛逝,轉眼升旗山的行願已過一年餘,一年多來不論何時何地,我皆不斷觀想檳威大橋碼頭的災難減輕,眾生的共業減輕,遠離障礙,內外吉祥。
- 民國81年 ◎ 應邀至「國防部臺南監獄」,演講「人生的光輝」。
- 八月一日,也是法會圓滿日的第二天,恰逢檳城舉行六十年才一次的觀音花燈大遊行,北海碼頭萬頭鑽動,擠滿了人山人海的羣眾,大家正準備搭乘渡輪過海,觀賞難得一見的花燈盛會。
- 縱然,有眾生的地方就有苦難,但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一股「葉落終將無怨悔,化做春泥更護花」的悲心願力,激勵著地皎法師喫苦、耐苦,卻不以苦為苦,逕自肩挑萬鈞擔,捨身入紅塵。
直到那天跌落的當下,魂飛魄散,直往地獄門前遊歷一趟之後,我才真正體悟「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這句地藏經經文的意義。 二、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 太魯閣祥德寺連獲內政部、臺灣省政府、花蓮縣政府表揚為「八十六年度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績優宗教團體。
地皎法師: 地皎法師:我與地藏菩薩之因緣(2)
結果,就在首堂普放大蒙山施食法會的隔天,臺灣的弟子就打電話告訴我,臺灣的天空已經烏雲密佈,下起雨來了。 民國七十五年,法師敏感的覺得花蓮有災變將要現前,因此率領三十餘位弟子,由花蓮車站赤足行腳天祥祥德寺,沿途每人持持唸十萬句地藏菩薩的「滅定業真言」,並在寺中精進唸佛七日,普放大蒙山施食,以此功德迴向災變減輕。 十五天後,花蓮地區發生六級七的大地震,幸好未釀成更悲慘的災情。 此時,恩師雙腳跪地,仰望著無垠的夜空,高聲喚求「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地藏菩薩摩訶薩」,祈願菩薩慈悲攝受,加庇檳威大橋碼頭眾生的共業能夠減輕,只要因緣具足,她將乘願再來,帶領大家受持八關戒齋,用功懺悔。
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地藏菩薩感應道交:臺灣同胞有共業將要現前,會有許多人傷亡,大家趕快恭持楞嚴咒,敲響楞嚴鐘,祈求災變減輕、障礙遠離。 而民國九十一年初(二○○二),臺灣已持續乾旱半年多,不僅春耕不能播種,民生用水也大受影響。 五月初,地皎在馬來西亞吉打舉辦中元三十二壇超渡大法會,當地佛友也告訴我,有預言家預測臺灣今年的旱象將持續很久,會對臺灣的民生與工業造成很重大的影響,於是地皎又在每一場的講座與法會中,祈求臺灣共業減輕、雨水充足。 地藏菩薩的願力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只要我們用功懺悔,虔誠祈求,必能感應道交。
地皎法師: 劉德華找高僧幫助復原 揭密臺灣「地皎法師」
活動進行中,恭迎法師的當下,卅六尺地藏菩薩金身毫光背後的一片天空,又不可思議的歷史重演,瑞相再現,突然射出一道七彩光芒,熱力四射的豔陽,幾乎令所有在場信眾睜不開眼,直到儀式圓滿,恭送法師時,高懸的豔陽才漸漸隱沒。 「地藏慈善功德會」於臺中縣大甲高工舉辦全國愛心敬老尊賢大活動。 民國84年 ◎ 恭祝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二五三九年聖誕,在花蓮明義國小活動中心盛大舉行千人浴佛大典暨花車遊行。 暮夜時分,一輪皎潔明月高掛夜空,正是地藏菩薩入恆河沙定,尋聲救苦的時刻,我無語哭訴蒼天。
地皎法師: 直擊華仔御用佛堂 法師加持 劉德華復原神速
歡迎大家踴躍為自己或家人、親友、乃至祖先及亡親種福田,請填寫好您所發心功德項目的資料,我們將儘快為您辦理。 《藥師經》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簡稱,唐朝玄奘大師所翻譯。 主要說明藥師佛之名號國土,及其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十二大願。 祈求十方諸佛菩薩慈悲加持俄烏戰火消弭、和平共處、解怨釋結、干戈平息、化暴戾為祥和、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鼓勵大家把握踴躍為自己、親友、祖先乃至亡親等種福田的機會,填寫好您所發心功德項目的資料,我們將儘快為您辦理。
地皎法師: 巡官繞境昏迷 法師割四媽金身救命
在這個夏熱冬寒、遇雨即漏的殿堂,颱風季節可說是常住師父最辛苦忙碌的時候,但因受馬來西亞佛教總會的邀請,十多年來我都是在這個時候赴馬來西亞,而且有好幾次都是在強烈的風雨中出發,從未曾因天候不佳而改變既定行程。 雖然乘坐的飛機在空中搖晃不定,但是為了幫助眾生,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回到檳城的佛教總會,我跪在大殿,抬起頭,遠遠地望著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像,內心默默祈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世尊,加被檳威大橋碼頭的災難能夠減輕,只要我還存有一口氣,我願每年把握機會到佛教總會主持地藏八關戒齋法會,帶領大家用功。 一連三天在升旗山上,用心觀想加持,普放蒙山施食,待一切行願功德圓滿,我又赤著雙足,背著行囊,踏上歸途。 此時電源已經恢復,我乘坐下山的纜車,俯瞰山下的景緻,但見斷崖處處,險象環生。 地皎法師 感恩佛陀在法性中慈悲加持,地皎上山行願能一心專注於當下,否則腳下即是絕穀深淵,稍一失足,恐將無回頭之路。
地皎法師: 地皎法師:我與地藏菩薩之因緣(非常感人!)
而在1986年時,花蓮發生過6.7級的大地震,據地皎法師自述,他曾敏感的感應到花蓮將有災變發生,於是從花蓮車站赤足行腳到天祥祥德寺,沿途每人持念10萬句地藏菩薩的「滅定業真言」,並在寺中精進唸佛與施食,讓功德迴向減輕災變,15天後花蓮果真發生大地震,所幸並未釀成大災害。 地皎自接任祥德寺住持後,上弘佛法、下化眾生,已成為修行心路歷程中的首要之務。 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三月,在晉山祥德寺八年後,當選花蓮縣佛教會第五屆理事長,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連任第六屆理事長,這場「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因緣際會,承擔的當下,就是肩負使命、全力以赴的開始。 於民國七十四年(一九八五)七月間應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之聘,一行人至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主辦精進佛七,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赴馬來西亞。 當籌備佛七工作時,深感身心不安,罣礙重重,所以當夜我靜坐觀想時,發覺有眾多的幽冥眾生,受苦含冤不能自拔,此刻悲心油然而生,但願我們能順利完成佛七功德,以後有機會我會再帶您們用功。 ◎ 應亞東技術學院邀請,蒞校演講「主宰人生的方向」,並致贈校方清寒獎學金,嘉惠學子。
地皎法師: 劉德華墜馬復原神速 外傳全靠臺灣「地皎法師」加持
「命是死的,運是活的」,檳威大橋碼頭的災難已歷歷證明,縱然置身在這個共業相繫、眾人隨業逐流的大環境裡,我們猶能憑一己深信因果,止惡向善的覺念,在善知識的引渡下,逆爭上游,開創屬於自己光明燦麗的人生旅途。 這時候,恩師閉上眼睛想起升旗山上的那一幕……,檳威大橋碼頭燈光閃閃爍爍,彷彿眾生的共業也隨之閃爍不定。 如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縱然救度眾生所付出的心血,難以言喻,但看到他們能夠死裡逃生,是恩師最大的安慰。 這次碼頭災難在諸佛菩薩的慈悲護佑下,傷亡人數幸運的降到最低,兩年來,一顆壓在恩師心頭的巨石總算稍微落下。
去臺北社子島的地藏禪寺拜拜(拜地藏菩薩), 並請裡面的出家師父看看能不能幫妳引薦地皎法師幫妳看一下. 地皎法師是佛教的法師, 若妳真有冤親債主做祟, 她是看的出來的. ◎ 開辦「淨光青少年暨兒童假日學佛營」,以動靜皆宜、寓教於樂的活動方式,啟發小朋友的善根。 民國87年 ◎ 大園中正機場華航空難,二○二人罹難,帶領百餘位出家弟子與信眾為亡者唸佛迴向,並發心作超度功德,祈願仗佛菩薩慈悲注照,加被罹難者離苦得樂,撫平受難者家屬傷痛。 民國85年 ◎ 應花蓮縣佛教會之邀請,首次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佛化人生」佛學講座,滿場座無虛席,十方反映熱烈。
縱然,有眾生的地方就有苦難,但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一股「葉落終將無怨悔,化做春泥更護花」的悲心願力,激勵著地皎法師喫苦、耐苦,卻不以苦為苦,逕自肩挑萬鈞擔,捨身入紅塵。 法師以覺察的智慧,洞悉許多社會問題乃緣起於家庭問題,為防微杜漸,多年來化出世精神為入世關懷,不遺餘力提倡「三相佛化」--佛化婚禮、佛化胎教、佛化家庭。 在結婚當天,人生的另一個新開始,用吉祥的福圓茶代替酒品,用素食宴客,減少殺生,減輕障礙;婚後夫妻倆抱持愉悅的心情同進同修,克盡孝道,並為佛化胎教暖身,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締結美滿的佛化家庭,創造幸福的佛化人生。 十二歲,由於父親經商遇挫,致使法師幼小的心靈遭受極大的創傷,對人生產生莫大的懷疑:「人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緣於這股突破內心困境的動力,法師十八歲那一年,毅然拜別雙親,出家學佛。 團抵達的那一天開始,即發心當義工開護法車,對任何一位弘法團指導法師 …
地皎法師: 劉德華墜馬復原神速 外傳全靠臺灣「地皎法師」加持
但此事危及祥德寺的存亡與座下弟子眾等的慧命,雖然身體非常不適,我仍硬撐著顛簸的腳步,帶著那張本票,趕回花蓮。 行腳到了普渡橋頭,三步一拜,朝拜上祥德寺,並在寺中領眾精進唸佛七日,普放大蒙山施食,以此用功之功德,迴向臺灣共業減輕、災變減輕。 日後,經由引贊師父轉述得知,戒兄們病體已有好轉,逐漸恢復健康,此時那份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為放下。 這次在戒場祈求咒水之事,讓我又憶想起未出家前,我為鄰家那位罹患腦膜炎小女孩祈求觀世音菩薩慈悲加被,化險為夷的感應事蹟,大慈大悲的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是我們心靈的依託。 於是趁著過午不食的片段時間,在大殿裏禮佛用功懺悔,一心祈求十方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慈悲護持所有戒兄業障減輕,皆能順利正授三壇大戒。
於是,十七年前,憑著一股義不容辭的使命感,帶著一位年邁的出家弟子晉山祥德寺,而十七年後的今天,已育化出百餘位出家弟子的法身慧命。 看到她們個個皆能把握自性,淨化習氣,懺悔業障,修福修慧,使我在憂心眾生業障即將現前的歲月裏,獲得無限的慰藉。 眾生的業障沒有國界,地藏菩薩拔苦與樂的慈心悲願更不分種族,地皎在十八年的海外弘法生涯中,亦以地藏菩薩「大悲普濟,度盡眾生」的弘誓為精神圭臬,不論走到那裏,「離一切相」的願心,就行持到那裏。 地皎時常在想,眾生的業障如影隨形,人一旦與業障的影子重疊,重重障礙就會立即現前而失去生機。 我應如何幫助眾生稍微遠離那如影隨形的業障,把握有限的時間、空間,提起一念心,懺悔業障、止惡向善、增長善根、延續慧命?
地皎法師: 地皎法師:我與地藏菩薩之因緣(2)
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七月底,我懷著沈重的心情,帶著二十餘位臺灣居士,遠赴馬來西亞,首度舉辦地藏八關戒齋大法會。 抵達檳城前,我們曾在吉隆玻暫作停留,向佛教總會借用首都大廈,帶領臺灣居士演練八關戒齋法會的行儀。 當時因為人生地不熟,民生問題完全沒有著落,甚至不知到那裏買米、買菜,只好從臺灣自備米糧,在那種「出門萬事難」的克難情境中,地皎很感念臺灣居士為了發揚地藏悲願的精神,發心自費跟著我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於是親自下廚,與大家共餐。 為此,恩師上人不惜犧牲自己,於是恩師上人喊出一個口號:我要做生日。
覺光法師了悟人生無常之後,萬緣放下,提起一念道心,任勞任怨,精勤修行。 她內在的心境不斷提升,外在言行更是以身作則,在緇門相處上,處處體諒關懷別人,所以她在心性上安樂自在,辦事上內方外圓,廣結道緣。 我看她每天都在進步,內心無限法喜,尤其她具足修道人的虛心、耐心與恆心,經過法爐的千錘百鏈,她不曾退懼、畏縮,凡事均是「依教奉行」。
地皎法師: 臺灣哪些事足以堪稱世界NO.1?全場神回
主持/創辦人:地皎法師 【祥德寺】世界最高36尺地藏菩薩—民國80年建造完成,高達36尺,是世界最高的地藏菩薩金身。 次單人”功德主”等級的”超渡費”、”祈福費”超過我月薪90%甚至是120%的倒是很常見(抱歉我月新低,不到2萬) 像是臺北地藏禪寺(釋地皎 … 名為臺灣禪宗佛教會,於是我上網做些功課,大致瞭解禪宗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所佔的地位,也在此同時接觸了法鼓山聖嚴法師 … ,是臺灣專弘地藏法門的苦行僧,畢生效行地藏菩薩的悲心願行,普濟度眾,在平凡中以超凡的願力,散發出無量的生命光輝,普照寰宇,成就了悲心無盡、願力無窮的弘法生涯,儼然成為人間地藏行者的最佳典範。 以此因緣,地皎恩師十多年來,每年風雨無阻,應馬來西亞佛教總會邀請,主持殊勝的「地藏八關戒齋大法會」。 地皎恩師是一位行腳四方,隨緣渡化的苦行僧,於一九八五年七月間,在一個巧合的因緣下,跟隨臺灣的妙長老一行人,應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之邀請,前往檳城主持佛七,然而在籌備佛七的工作期間,重重障礙一一現前。
地皎法師: 直擊華仔御用佛堂 法師加持 劉德華復原神速
為了幫助受惑業苦的眾生用功懺悔,減輕業障,增長福慧,法師出家三十餘來,力乘「不要說什麼,以行動來表達一切!」的本願初衷,巧把塵勞為佛事。 地皎除了在當地為他們虔誠祈求,回到臺灣後,也不忘繼續為他們用功迴向。 不可思議,到了年底,當地佛友便紛紛在拜年的賀卡裏提到,預言家所預測的水災只淹及腳踝,並未釀成大患,非常感恩地藏菩薩的加持與地皎恩師的觀照。
劉德華一家都喫素,長年禮佛的兩人,其實多年前就與臺灣高僧「地皎法師」結緣,當年還為朱麗倩肚裡的寶寶「護胎」。 華仔曾安排地皎法師到香港弘法,請高僧為千辛萬苦得來的孩子庇佑,可見淵源深厚。 華仔的康復,除了患難見真情的愛妻朱麗倩,不眠不休地陪伴,及全面的醫療照顧外,據香港《東週刊》報導,朱麗倩還聯絡臺灣花蓮的祥德寺,懇請廟方找來148位高僧,連續53天為劉德華祈福,藉由宗教的力量為丈夫養傷。 榮耀與贊歎,在她的眼裏,視如夢中煙、過隙塵;她的一動一靜,無不流露真如法性。 於是,我們體悟到,「德行」是無法刻意造就的,它應該是在順法性、老實修行中,一種如雲含潤、如雨普洽的自然果報。 重新結集這本冊子過程中,每每為地藏行者在菩薩道上的斑斑血淚,感動的無法自已。
地皎法師: 我們的FB專頁
多年來積極推展各項公益慈善暨社會教化事業,屢次榮獲政府的讚揚與肯定。 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 面對這位出家弟子的前世今生,濟拔一隻身冰體冷的大黑豬,與度化一位清淨莊嚴的人天師表,地皎的悲心引發其中,無怨無悔。 眾生的無知,常令地皎萬分感慨,幫助一個人了生脫死實在不容易,一個人無始以來的習氣,靠著平時在大眾中耐心薰脩,用功懺悔,能夠淨化一分、二分已經很難得了。
地皎法師: 臺灣商用車冠軍 FUSO汰舊換新推優惠
但是他一聽我發願要行腳臺灣,就搖頭連口對我說:「一個人行腳,很辛苦,也非常危險。」當時我沉默不語,但內心對這次的行願,立場堅定十足。 「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牛馬」,依止東山寺的那段期間,我從天機上人點點滴滴的行誼作為,深刻體悟到這句話的道理。 那時年約三十的上人,一方面要觀照繁重的寺務,一方面又要肩負教化出家弟子的重責大任,那一種兩頭重擔雙肩挑的心境,地皎出家至今,歷歷瞭然於心。
沿途,一滴血、一滴淚,聲聲呼喚「南無大願地藏菩薩」,一聲聲地藏聖號、一句句懺悔的祈求,在萬籟俱寂的山間、幽暗靜謐的夜空,迴響繚繞,只為喚醒迷失沉淪的有情眾生。 民國七十九年(1990),颱風與地震相續侵襲臺灣,天祥立霧溪發生空前的山洪暴發,造成祥德寺寺院內外災情慘重,法師為籌措整修災變之龐大經費,於是下山呼籲化緣,祈使大眾能共同發心修復聖地,並於臺北社子島闢建臺北地藏禪寺,為生活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一個清修佛法的道場。 臺北地藏禪寺是一座以石棉瓦式的舊廠房臨時復建的寺院,不以巍峨堂皇取勝,但法師帶領座下百餘位出家弟子老實修行的慈心願力,卻感召護法龍天與無數信眾的護持。 在酷熱無比的炎夏裡、寒風刺骨的嚴冬中,地皎法師赤足跋涉,千里行願;熱血斑斑的足跡走過滾燙的柏油路,在臺灣的每一個角落,深深烙印;她悲憫幽冥眾生,更關懷現世人生,一心為普利冥利而勤修苦行。 不久,法師受祥德寺董事會敦聘為住持,並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八月卅一日晉山。 晉山之後,法師默認祥德寺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臺灣九華山,力揚地藏菩薩的悲心願力,並恭塑一尊世界最高卅六尺地藏菩薩金身,接引眾生。
地皎法師: 地藏菩薩救了我係列之一 — 生死關頭走一回 地藏悲願基金會編著
看到時鐘已近中午十二點,祥德寺位於交通阻隔的花蓮山區,一時要趕回臺北把全部現金領出,再存入臺灣銀行換取一張本票,談何容易? 下山的路那麼遙遠,我晉山時只帶著一輛迷你腳踏車,光是從天祥騎腳踏車到新城車站,一路就須好幾個小時,我如何來得及趕在下午三點半之前在新城轉搭公交車,前往機場趕搭飛機回臺北,再趕往銀行完成換領本票的手續? 為保護祥德寺與座下十多位出家弟子的法身慧命,地皎一遍又一遍地與賣店好言溝通,卻未獲響應,經再三懇求,最後協議以金錢解決,然他們竟向我索取伍佰萬元遷移費。 ,對於住持寺院、教化出家弟子這般神聖的工作,惟恐不足以擔當大任,故自始未敢冒然允諾,因此默然良久,遲遲不語。 往後每年我皆從臺北乘坐火車到花蓮,全程赤足行腳,不論是行走於酷熱艷陽的滾燙石路上,或寒風冬雨的泥濘山路間,皆不懈不怠,奮勇向前。 師父要求我在唸佛會演講,我向來缺乏上臺講話的經驗,所以感到很緊張,但師命難違,我只好自定一個題目,開始埋首寫稿、專心背稿,又趁著灑掃庭園的時候,先講給院子裏的小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