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豪 125 鼓煞版本新車售價為 59,800 元起,碟煞版本則為 62,800 元。 前面直徑 180 mm 的碟盤搭配單活塞卡鉗,煞車力道還是偏弱,雖然有著易於控制的效果,但是遇到突發狀況時還是可能會有煞不住的狀況。 而高達 26.5 度的前叉前傾角,讓龍頭轉向手感極輕,勁豪 125 在整個騎乘感上面,可以用極輕鬆省力的方式來操控這輛車。 Axis Z 勁豪 125 在懸吊設定上,主要以舒適為主,前後懸吊行程分別有 90 mm 與 72 mm,雖然前叉僅有 26mm,但是吸震的效果更好,搭配低重心的車架設定,在經過減速塊這類彈跳路面時,勁豪 125 能有效的吸收震動,操控感也極佳。 除了活塞冷卻器以外,Axis Z 勁豪 125 引擎外部亦有製作大型導風罩,利用電盤風扇將冷空氣強制吹拂汽缸散熱片,以增加冷卻效果,這些冷卻方式,幫助這顆新引擎提升冷卻效率高達 15%,讓新車即使在長途行駛時,都能有效維持引擎效能。 Axis Z 勁豪 125 的引擎採用 Blue Core 125cc 單缸氣冷引擎,這也是臺灣 Yamaha 首輛採用 Blue Core 概念的自製引擎。
考慮到都會停放車輛時經常會有立中柱的需求,新名流與全新迪爵皆有配備省力中柱,整體駐車都蠻輕鬆的,並不會有力氣不足難立的狀況。 USB充電部分,僅有新名流有原廠標配,位於鎖頭下方,全新迪爵與勁豪都無出廠配備,需要靠消費者自行去加裝。 雖然定位為國民車款,但全新迪爵125在配備上一點也不馬虎,除搭載了SYM招牌的零後仰懸吊系統A.L.E.H.,可使得車身動態更穩定,更標配CBS2.0連動剎車系統讓全家人都能騎得安全。 而省力中柱及全新輕量化的車架,在停車及移車時,更可提供了方便、輕巧的使用體驗。 勁豪125雖然是款定價較為經濟的車款,但在引擎內部的偵測器一個都沒少,但因為族羣設定的不同,引擎與供油的設定也有所不同,勁豪125是一臺以闔家使用的車款,在動力輸出的設定上不宜太過敏感、暴力,因此以溫和飽滿的動力輸出為設定取向。
勁豪125評價: 通勤首選。YAMAHA勁豪125 試乘
採用動感的外觀設計,搭載新一代智慧型全時控制引擎,具備低油耗、高動力特性,加上 PGO 引以為傲的 NASA 鋁合金活塞,最大輸出 10.1 匹馬力,高剛性結構的全新車架,讓 勁豪125評價 Bon 125 行駛更加穩定。 可見勁豪相對新名流而言,雖然擁有較長的坐墊長度,但椅墊的外型設計、泡棉材質及傾斜程度,也是影響乘坐舒適性及實際後座空間的重要因素。 而全新迪爵在後座評比中,不僅在數據上擁有最長的座墊長度,同時在椅墊設計也平易近人,能夠充分發揮座墊較長的優勢。 全新迪爵125搭載了新的動力系統,採用全新雙火星塞技術「EnMIS」,並表示該技術的導入,除了兼顧了馬力及扭力的輸出,最大馬力可達9.4ps,扭力也有10.39Nm。 更主要是為了將燃油效率提高,並可將油耗降低了14%,讓迪爵有著63.9km/L的一級油耗。 而油耗的部分,我們將在文章的最後為各位揭曉我們的160km實測結果。
- Axis Z 勁豪 125 共有鼓煞與碟煞兩種版本,外觀造型上也利用些許差別造就不同的風格。
- 針對國民車族羣所在意的油耗表現、設計的便利性、置物機能,SYM全新開發搭載雙火星塞技術(EnMIS)來創造更好的油耗表現,同時不犧牲動力,更宣稱有著能源局一級油耗63.9km/L的優異實力。
- 迪爵 Duke 125 重返市場後,以家庭用車為訴求,具備充沛的動力表現,搭配著靈活輕巧的車身設定,並且具備 SYM 高階車款的「ALEH 零後仰懸吊系統」,讓整體的起步加速更穩更快。
- USB充電部分,僅有新名流有原廠標配,位於鎖頭下方,全新迪爵與勁豪都無出廠配備,需要靠消費者自行去加裝。
- 車頭部分造型相當類似 Yamaha 暢銷小車 RS Z,不過大燈造型更大、也較為圓滑。
不過勁豪 125 的車重相當輕巧,乾燥重量(扣除電瓶、機油、汽油)僅有 95 公斤,即使加上載物重量,也頂多 110 公斤,搭配低重心的車輛設計,其實壓力不會很大。 本次測試先以皮尺實際測量三車坐墊的頭尾長度,對比的部分則採用編輯駕駛、亞亞擔任後座的方式測試,並以亞亞主觀感受為主,分為後座舒適度以及後座空間兩個部分進行評比。 首先,乒乓球顆數測試的部分,新名流可以容納約527顆乒乓球、勁豪約504顆、全新迪爵則為570顆。 勁豪雖然在官方數據上擁有與全新迪爵並列的最大容積,但由於車廂形狀設計、車廂開口斜度等因素,導致測試結果與數據想像上有所不同,最主要是坐墊下的上挖空間所造成的差異。
勁豪125評價: 舒適的超大坐墊
Like 34 劉笠鋒Lexus 國都汽車 LEXUS中和所 板橋在地長大的劉笠鋒,因為從小對汽車的熱衷與喜愛,所以選擇加入汽車銷售產業,開拓自己的人生。 歡迎全國熱愛Lexus的車主一起來交流,讓我以完整經歷打造出更優質的新車銷售服務迎接您的蒞臨。 相較於主打運動性能的設定,起步可以更加平順,這樣的設定讓勁豪 125 非常易於操控。 而 Blue Core 所設計的引擎,在怠速時擁有極低的轉速,也有效的減少了停紅綠燈時的震動感。 在機能上配置了大容量的置物空間,動力方面搭載七期環保節能「 BLUE CORE 引擎」與「智能起動系統」,透過 UBS 前、後連動煞車系統,有效縮短煞車距離,讓煞停更平穩。
而特殊規劃的後腳踏位置,雙載停車時也不會干擾前座的腳,整體使用上非常的貼心。 勁豪 125 在外觀上,不同於以往平價車種僅使用簡單線條來構築車身造型,新車以時尚活力的訴求,利用全新的線條構築獨特的造型感受。 從車身來看,可以看到前斜板與側殼的輪廓,以上斜的姿態帶出一種活力的感受,並且搭配波浪面的設計,呈現一種現代主流新車的感受。 使用 SYM 新一代 Clean Power 引擎技術,並導入 SYM 最新的低阻抗滾子搖臂汽缸頭,引擎效能領先同級車,同時還是擁有同級車最低座高、最寬前置腳空間、最長座墊,作為通勤代步或是買菜車都相當合適。 Like 6 許惠琪Toyota 國都汽車 鶯歌營業所 大家好,我是許惠琪,在Toyota國都鶯歌所擔任銷售經理。 全力以赴、滿足客戶的需求是我一貫的風格,讓我在9年累計獲得超過700位車主的認同,期待能有為您服務的機會。
勁豪125評價: [半年實測油耗] 最省油自排機車 YAMAHA 勁豪 125 實際騎乘記錄與優缺點比較 (2017年更新)
所謂的 Blue Core 其實是 Yamaha 提出的新概念,所主打的即是環保與駕馭樂趣,針對每種不同取向的車款,會有不同的設計。 同級車最大的 37.5 公升車廂,可以輕鬆放入兩頂 3/4 罩安全帽,另外由於試駕地點的關係,主辦單位更買了十八王公肉糉,讓我們有一種實際的參考方式,來體會勁豪 125 的車廂大小。 時速錶部分,Axis Z 勁豪 125 採用傳統的指針式時速錶與油表,搭配各項指示燈號,所有資訊都能夠輕鬆的在這款車上得知。
勁豪125評價: 價格親民
SYM全新迪爵125在車頭採用了兩截式設計,並採用前斜板與土除整合的一體式造型,前斜板向前、向下與防刮材質的土除收束交疊,鈍化了車頭的銳利感,創造視覺的一絲穩重感。 車身側面、休息踏板的上方採用流線紋理刻紋,為素色的表面帶來新的變化。 車廂側殼部分,則跳脫舊款較為尖銳的輪廓,採用了更壯碩的曲面及幾分折線,讓整個車輛不顯呆板。 尾燈部分,則為本次全新迪爵外觀的一大亮點,與偏向實用取向的車頭大燈風格不同,採用上下分離式,車尾看去極具高辨識度。 煞車的部分,本次我們所試駕的,是前碟煞後鼓煞的版本,雖然效果肯定比起前後鼓煞更好,但是前面直徑 勁豪125評價2025 180 mm 的碟盤搭配單活塞卡鉗,煞車力道還是偏弱,雖然有著易於控制的效果,但是遇到突發狀況時還是可能會有煞不住的狀況。
勁豪125評價: 還剩 1 個月但排名已底定!2022 臺灣新車銷售前三名揭曉
本次前置物空間選擇了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較常放置的物品進行評比,分別使用700c.c.手搖杯、常見大小的保溫瓶、600c.c.寶特瓶測試。 另外為了提升引擎效率,新引擎採用包括 Diasil 高矽鋁合金汽缸、鍛造活塞、並且採用活塞冷卻器來降低燃燒室溫度。 勁豪125評價2025 這個活塞冷卻器的技術早在 CUXi 115 時已經使用,其原理是在曲軸箱內有一噴嘴,將機油對著活塞噴濺,利用溫度差幫助燃燒室維持較低的溫度,同時也能強化潤滑汽缸壁,提升耐久度。
勁豪125評價: 「名流」合歡山武嶺車聚 老車迷讚歎:老當益壯
車頭部分造型相當類似 Yamaha 暢銷小車 RS Z,不過大燈造型更大、也較為圓滑。 車尾大面積的且下斜的尾燈造型,辨識度極高,也造就了勁豪 125 相當獨特的車尾造型。 今年開始,環保署還停止補助七期燃油機車,再加上全球晶片短缺問題持續延燒,塑料、輪胎、車架主原料金屬也都出現誇張漲幅,民眾要購入燃油機車的門檻越來越高,為此特別針對市場主流的機車品牌,選出最便宜 125c.c.
勁豪125評價: 實用機能三車評比:全新迪爵vs.新名流vs.勁豪
勁豪是一臺為了通勤而生的車,我們就以通勤者的使用狀態體驗這臺車,發動引擎發現待速設定相當低,起步轉速拉昇的震動稍微明顯,但整體引擎運轉質感細膩平穩,讓騎乘感受依然滑順舒適。 針對國民車族羣所在意的油耗表現、設計的便利性、置物機能,SYM全新開發搭載雙火星塞技術(EnMIS)來創造更好的油耗表現,同時不犧牲動力,更宣稱有著能源局一級油耗63.9km/L的優異實力。 Moto7為了驗證油耗數據是否真的如此漂亮,以及各項實用機能的改動。 我們除了進行全新迪爵 125的油耗測試外,針對實用機能的部分,也找來了同樣身為國產經濟車款的KYMCO新名流 125及YAMAHA勁豪 125進行評比,讓讀者們能直觀的感受三車的差異。 勁豪125評價2025 勁豪125評價 腳踏空間不僅攸關舒適度,也兼顧了載物機能,對於國民車款來說更是重要的機能之一。
勁豪125評價: 全新EnMIS雙火星塞技術
臺灣擁有驚人的機車密度,平均每 1.54 人就會有一輛機車,幾乎是民眾必備交通工具,但隨著各原物料都「漲」聲不斷,臺灣燃油機車均價突破 7 萬元,相比 勁豪125評價 10 年前 3 萬 5 勁豪125評價 千元的均價,對於想要擁有機車的民眾來說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本次全新迪爵一共推出了四種顏色供消費者做選擇,分別為鈦金棕、極地白、星湛藍以及曜石灰。 活塞冷卻器就是在曲軸箱內新增一個機油噴嘴,以機油噴濺活塞的背面,降低活塞的溫度,確保活塞在正確的工作溫度內,同時也為汽缸壁提供潤滑。 Axis Z 勁豪 125 引擎外部亦有製作大型導風罩,利用電盤風扇將冷空氣強制吹拂汽缸散熱片,以增加冷卻效果。 本次 U-CAR 試車組應臺灣山葉機車邀請,來到萬裏愛琴海溫泉會館,來詳細的體驗這款全新的代步車款。
這頂全碳纖維帽體,即使搭載內墨片與兩頰充氣,重量也僅有 1,400 g,對於脖子的負擔也是相當輕微的。 這顆新引擎搭配輕量化的車身設計,讓油耗表現來到每公升 56.8 公里(經濟部能源局數據),如果是以時速 50 定速行駛,油耗更能來到每公升 68.6 公里。 本次主辦單位所購買的,是單價 15 元的小肉糉,而經過測試後,可以擺下整整 200 顆肉糉,這樣的車廂容量在實際使用上來說,自然是非常方便的。 Axis Z 勁豪 125 共有鼓煞與碟煞兩種版本,外觀造型上也利用些許差別造就不同的風格。 鼓煞版本的新車利用與烤漆同色的前側殼、銀色輪框、銀色時速錶飾板等,所呈現的即是現代簡潔的風格;而碟煞則是採用黑色霧面烤漆前側殼、黑色輪框、黑色時速錶飾板等,打造出較豐富的活力風格。 這款訴求為平價代步車的全新車款,搭載了臺灣 Yamaha 第一顆 Blue Core 引擎,再加上同級車最大置物空間,以及平價車款少見的新概念外觀,其目標客羣不像主流機種瞄準 25 歲以下年輕人,而是 30 歲以上的代步族羣。
作為 Kymco 最暢銷車款,擁有國民神車的封號,外型深具運動風格,適中的車體尺碼與充沛的動力,受到年輕消費者與通勤族喜愛,配備 220mm 浪花碟、冷光儀錶、雙色氮氣後避震器,並具備加長型置物箱。 是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油耗,我們將勁豪125的怠速做了調降,並且在ISC怠速控制器做了提升,使其擁有更好的學習能力,不論在冷車還是熱車都能夠更精準的將怠速維持在1,300轉。 本次 U-CAR 試車組所戴的安全帽,是由 Exustar 所提供的 LS2 FF396-16,帽體內建內墨片與內襯充氣功能,在平日代步來說相當的實用。 內墨片的設計在白天可將墨片拉下、但晚上又能升起,不需要換鏡片或配戴太陽眼鏡,可說極為實用。
勁豪125評價: 通勤首選。YAMAHA勁豪125 試乘
本次測試由身高170cm、鞋子尺寸為US10.5(28.5cm)的編輯實際演示,基本上置腳性三車都非常餘裕,皆具備一定的前後移動空間與前伸休息踏板空間,僅勁豪面積較小,其餘全新迪爵與新名流差異不大。 雖全新迪爵因為下方側殼的造型,看起來腳踏板平面有收束,但實際置物能力三者並無太大的差異,皆屬不錯,使用上也自由度高。 勁豪125的族羣定位在,30-40歲有通勤需求的爸爸們,主打實用機能大空間,Blue Core引擎技術環保省油低消耗,全車大幅度減重,輕巧靈活好操控,也特別著重雙載通勤時前後座的空間分配與乘坐品質。 雖然是經濟型車款,在車體設計上還是保有應有的質感,使用動感的車身線條與帶有折線設計的曲面,營造出跑車般的精緻感。 講究舒適代步取向的勁豪 125,無論是坐墊長度、寬度、還是椅墊厚度都有著同級車最大的水準,讓其乘坐感極為舒適,不過停車時,相對起來兩腳就比較難平踩在地了。 筆者的身高為 170 公分,停車時,雙腳踏到地上後,還是需要墊腳,對於身材較矮小的女生可能就會更辛苦一點。
勁豪125評價: 「名流」合歡山武嶺車聚 老車迷讚歎:老當益壯
以筆者多年的經驗來說,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省油、操駕輕巧、大置物空間、成本低廉。 而 Yamaha 臺灣山葉機車在 2016 年 7 月底所發表的全新車款:Axis Z 勁豪 125,就具備這樣的條件。 全新改款後的 Jog 125,主打輕巧好操作、經濟實惠等特性,搭載 7 期環保 BLUE CORE 節能引擎,平均油耗達 57.6 km/L,並且配置有「智能起動系統」,具備低噪音、低震動特性。 迪爵 Duke 125 重返市場後,以家庭用車為訴求,具備充沛的動力表現,搭配著靈活輕巧的車身設定,並且具備 SYM 高階車款的「ALEH 零後仰懸吊系統」,讓整體的起步加速更穩更快。
勁豪125評價: 舒適的超大坐墊
不過筆者還是建議網友選購這輛車的時候,還是選擇碟煞的版本,對於自身安全還是會比較好。 勁豪125評價2025 車廂空間的評比分為乒乓球顆數測試、3/4安全帽放置測試以及筆電後揹包放置測試。 乒乓球的測試以放滿且對齊車廂上緣,並能順利關上車廂為主;3/4安全帽放置測試,三車皆使用相同的兩頂安全帽進行,結果僅供參考,實際狀況會因為個人帽體大小、形狀不一等因素而有所落差;筆電後揹包放置測試,則採用可以容納15吋筆電的包款進行測試。 若是以運動車款的角度來看,這臺車煞車不夠、避震太軟、加速太溫和,但以一臺通勤車來看,這臺車棒極了,能夠放下兩頂3/4安全帽的車廂、柔順平穩的動力、軟Q的避震就算是雙載依然相當舒適。 如果你是一個熱血分子,油門一拜傾腳一拜,那這臺車不太適合你;但如果你是每天接送小朋友上下學,接送老婆上下班的好爸爸好老公,為了生活精打細算的小資一族,勁豪125會是你不錯的選擇。 的確,在CUXI 115的引擎上就有使用機油冷卻器,但因為引擎設定不同,噴油量與頻率也不同,CUXI 115的引擎設定偏向全轉速域的設定,而勁豪125則較為著重低轉速的動力輸出,在轉6,500轉即可輸出最大馬力。
YAMAHA昨日方纔發表的勁豪125,今日即於太平洋翡翠灣舉辦試乘活動,讓我們更進一步體驗這臺新世代國民車。 勁豪125是臺灣YAMAHA首臺導入Blue Core設計理念的車款,主打節能環保且兼顧實用機能,主要針對有雙載需求(接送小朋友)的上班族所設計。 整體來說,Axis Z 勁豪 125 的操駕設定,的確高度符合一輛代步用速克達所有應該具備的條件,平順的動力、輕巧靈活的轉向特性,搭配不輸休旅型速克達舒適度的長行程避震,讓這輛車的確非常適合擔任在市區代步、接送的任務。 勁豪125評價2025 稍微比較可惜的地方是,由於勁豪 125 對於坐墊舒適度也有所要求,因此壓縮了車廂深度,經 U-CAR 試車組實際測試,一般大小帽體的全罩式安全帽,是無法放進去並且蓋上坐墊的。
勁豪125評價: 實用機能三車評比:全新迪爵vs.新名流vs.勁豪
2012 SUPERMOTO8 超級摩托幫 正式成立, 我們除了愛車成癡,更想給所有人不一樣的資訊,一個具精采度‧迅速正確‧並且有品味的資訊平臺。 8並不只是數字而是一個符號,一個毫無界線‧無極限,不停擴張散佈的意念。 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和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