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我們的文化價值中,多傾向於避談情慾課題,特別是對於孩子的性與情感教育,老師家長往往在難以啟齒的情況下,採取迴避面對的態度。 故許多有心於性別教育的教育者,多年來致力於校園內合宜之性教育推展的工作,並透過教育部積極推動之《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立法工作,以期能夠創造出對不同性傾向師生免於被歧視的友善環境。 教育部《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連續入選學府之一2005年至2014年,東華連續10年入選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獲得近五億元經費。 2021年《遠見雜誌》「辦學最佳國立大學Top10」評為第7大最佳國立大學2021年《遠見》公佈「大學聲望調查」,由全國各大學校長、副校長評選全國辦學最佳大學。 東華大學在「最佳國立大學Top10」名列第7大,僅次於臺灣大學 (一)、清華大學 (二)、成功大學 (三)、陽明交大 (四)、政治大學 (五)、中央大學 (六)、臺灣師範大學 (六),東華大學與中興大學並列第七大。 理學(Physical Sciences):在泰晤士物理科學領域中,臺灣僅有18所大學名列榜上,東華全國排名並列第8大。
花師前身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校,是臺灣當代九所致力於初等教育師範學校之一。 1949年,成立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花師附小),作為師範學生訓練與實踐場域。 隨著國民義務教育對師資需求的迅速增長,於1964年升格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花蓮師專),1987年升格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師院),並於2005年獲得大學地位,更名為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其學位課程涵蓋初等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運動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社會科教育、科學教育、環境教育、心理輔導,同時也是全臺灣第一座頒授多元文化教育學位之高等學府。 兩校合併前,花師作為臺灣師範教育領先和最負盛名的機構之一而享有盛譽,培養了眾多知名校友,涵蓋建國中學與臺中一中校長蔡炳坤、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政大附中創校校長湯志民、華人特教大師吳武典、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張明文等教育家。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相關條目
2021年10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加入組成六校聯盟,未來也將朝向與韓國、日本,以及關島等地之太平洋國家大學結盟。 創校之初,擁有大陸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首屆共錄取65名研究生。 1995年,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理工學院成立,分別由時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楊牧、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所長李少如、耶魯大學化學講座教授夏友平擔任創院院長,其中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環境政策研究所、觀光遊憩管理研究所為全臺灣首見。 國立東華大學在1994年創立於花東縱谷,為臺灣史上解嚴、動員戡亂終止後,首座成立於民主時期之國立大學,因此不設立教條式校訓,而以「民主、自由、創造、卓越」為創校精神,反映東華創校的特殊時代背景。
- 東華華語文中心,為中華民國外交部遴選臺灣十大頂尖華語中心之一,在美國霍華德大學、奧克蘭大學共同設立華語文中心。
- 文學院:成立中文、英美語文、法文、德文、西文、俄文、韓文、日文、歷史、圖資及地理等學系,並成立中國古典文獻、外文、族羣關係、圖資等獨立研究所及語文中心。
- 中心要職分屬4所核心成員大學,主席為臺大校長管中閔,副主席為東華校長趙涵捷,主任為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歐盟莫內講座教授朱景鵬。
- 為促進校際交流與學術合作,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校簽訂學術合作協議,在學分互認、學術合作、教師合聘、研究發展等方向進行合作。
初創時為縣府特撥花蓮市花岡山前成功中學為校址,除接收省立花蓮中學及省立花蓮女中附設簡易師範班外,並招收二年制及四年制簡易師範班各一班,初基始奠。 1949年7月,汪知亭先生接掌本校,銳意發展校務,並成立附屬小學,規模漸備。 為促進校際交流與學術合作,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校簽訂學術合作協議,在學分互認、學術合作、教師合聘、研究發展等方向進行合作。 2018年3月科技部聯合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興大學、中央研究院等八所高等學府與研究院,於交大成立人工智慧普適研究中心 ,為科技部成立的四大AI研究中心之一,期望促進人工智慧技術在真實場景之應用,現規劃以智慧城市、智慧零售與物流、智慧農業、智慧教育評測、區塊練為涵蓋範圍。 2013年春,世界著名文學家「楊牧」選擇以曾經領銜創辦的東華人社院作為個人學術生涯的終站。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臺灣歐洲聯盟中心
如何藉由課程內容與潛在課程的作用,營造對不同性傾向師生的友善的學習環境,在消極層面是避免歧視、敵意環境,以及歧視意識型態的複製;在積極層面,則具有正向教育的意義。 希冀藉由校園性別友善空間之研究察覺當前一般校園對於男女平等的重視與實踐作為並間接瞭解性別對於空間及環境的需求,主要以自身在相關的偏見中為己開拓視野、接納差異,同時有所省思與改變,原期許本研究可提供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提升校園性別空間之友善程度,但因即將遷校而無法實現頗為可惜。 為推動臺灣華語文教育大國計畫,中華民國教育部選定首批十大頂尖華語文中心,入選國立大學有臺大、政大、清大、臺師大、東華、中山,東華更與美國霍華德大學、奧克蘭大學簽約在美成立華語文中心,遴選東華華語文教師赴美國任教。 為財務金融學系、會計學系、國際企業學系、企業管理學系、運籌管理研究所、資訊管理學系、觀光與休閒遊憩學系、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財金國際學士班之教學研究區,也是東部區域運輸研究發展中心(Eas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Development)、企業資源計劃中心(ERP Center)所在地。
1980年8月,何校長退休,鮑家驄先生接任,鮑校長承歷任校長慘淡經營之餘緒,更銳意革新,積極改進校務,重新規劃校區、加強學校建設、提高師資水準、強化各科教學、加強小學輔導、建立國際合作關係,以增進教學校果,提昇教育水準。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2025 空間一詞在近年來的社會理論研究範疇中,除指涉每天所身處的實質環境與空間外,更強調其在抽象層次的空間再現與空間認同等課題。 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成立於1997年,為東華學生自治之最高架構,代表著全體東華大學的學生,下設行政中心(行政權)、學生議會(立法權)、學生評議會(司法權)、及選委會四個部門,多年來在爭取學生權益上積極行動,以追求師生共治共創的理想校園為期許,也是全國最大學權組織臺灣學生聯合會創立會員校之一。 東華於2020年創立全臺灣第一座駐校教育家制度,邀請全臺最大教師社羣「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老師,擔任東華首任駐校教育家。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世界關係與姊妹校
東華首創全臺灣第一個空白學程「BRICK–磚家學程 」(Break / Redefine / Imagine / Catalysis / Kindle),為20門1學分的「空白課程」,採事後追認作法。 學生可於在學的任何時間申請追認學分,經過一定程序獲1至20學分的學習成果認證。 為國立東華大學主校區,座落於環境優美的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面積廣達251公頃,左右聳峙著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北有木瓜溪,南有花蓮溪,校區鄰近於志學車站,為學生對外交通中樞,車站與校門間之中正路,匯集各式餐廳、小喫、飲料店、賣場,東華人稱之為「志學街」。 2020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2025 World Report)公佈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臺灣只有26所大學上榜,東華排名全球1168名,國立排名第14大。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國立東華大學
全球排名787大」,並成為臺灣唯一入圍《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度最佳領導管理團隊」之卓越大學。 東華創校校徽採用圓形環繞設計,代表全校團結一致,中心以書本與四葉片,象徵鵬鳥展翅與四大創校精神。 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後,在原本的書本及圓形環繞設計中,加入花教大舊有的校徽圖樣而成為目前校徽設計。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2025 花蓮客運:搭乘北線往天祥、太魯閣等路線班車,至花蓮師院站下車,沿著華西路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東華創新研究園區)。 2018年臺北市政府與亞馬遜AWS、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與逢甲大學7所大學合作,共同宣佈推動大數據跨界聯盟,本次合作項目包括臺北市大數據開放、AI 及資料分析雲端服務導入與人才培養計畫,形成一個完整的資料應用生態圈。 中華民國教育部選定東華、臺大、臺師大、北醫、高醫五大高等學府,聚焦農業、醫療、資訊、商管、華語教育五大領域,推動非洲頂尖人才來臺就讀碩博士,培養五大領域之高階人才,東華在永續農業、資訊領域聯盟兩大面向,協助國家培育非洲菁英人才。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相關報導News-Related
本身也喜愛研究、觀察氣象的鹿谷鄉小半天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建興指出,所謂「雲瀑」即指冷空氣在山前堆積過程中,上面水氣因攀升而凝結,等到冷空氣高過山頭,凝結的水氣與冷空氣便一起流過山頭,乍看好像飛瀑往下流動,外界才會以「雲瀑」形容之。 2004年8月1日,林煥祥先生接任創校以來第十三任校長,此時師範院校正面臨轉型的挑戰,林校長以積極的態度,本著「珍惜人文鄉土好傳統,開創國際視野新契機」的願景推動校務,期望能將花師由優良的傳統帶向美好的未來。 中央銀行-中文版-金融研究首頁區塊-首頁區塊-最新消息-新聞發布第014號(中央銀行第17屆理事會成員 ). 2015年,東華畢業生有40%以上取得輔系學位,全臺大學第二強,僅次政大。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
2016年,東華人取得雙主修學位比例,全臺大學第四強,僅次政大、臺大、北大。 憑本校教職員證、學生證搭乘特約計程車,可享優惠價格以及免收叫車費與開後車廂服務費,詳細資訊請參考:〈特約計程車服務資訊〉。 111年01月01日起,本園區體育館硬體設備需進行修繕維護,故暫停開放借用,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校園媒體
學生對於校園安全最主要的疑慮多為夜晚時燈光照明普遍不足,實際探訪後發現許多角落極少學生會注意,若有意外情形之發生,可緊急反應的時間與空間皆略顯不足以致安全出現漏洞及死角。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亞洲地區有日本舊帝一工神的東京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北海道大學等日本知名大學,在韓國有高麗大學、首爾大學、梨花女子大學等韓國名校,以及印度首府印度理工學院、印尼首府印度尼西亞大學、馬國首府馬來亞大學。 北美地區有美國普渡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紐約市立大學、佛羅裏達大學、霍華德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等研究型名校。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臺灣十大頂尖華語文中心
在校方販賣的紀念品中時常有環頸雉的照片,畢業典禮等活動甚至有扮成環頸雉模樣的玩偶。 1953年8月,本校易長,許俊哲先生受任於百毀待復之際,致力整修校務,添補設備,學校現復舊觀。 1958年奉令增辦一年制特別師範科,招訓高中畢業有志青年;不意是年7月15日,溫妮大颱風侵花,校舍全毀,修復匪易,因作遷校計畫。 歐洲地區有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愛丁堡大學等;法國巴黎第十二大學、裏爾大學、格勒諾布爾大學等;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曼海姆大學等;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等歐洲頂尖研究型大學。 在畢業季與新生季期間,學校將會點燃所有塔樓上的燈光,象徵著點亮知識的燈塔與東華人的未來。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國際聲譽與排名
美崙校區成立於2008年,為花教大主校區併入後更名,現為國立東華大學創新研究園區。 東華至今擁有三個校區,總面積高達264公頃(不含屏東校區),除了海洋生物研究所,全校學術與行政皆整合於壽豐校區。 2007年《繁星計畫》首辦之二十六所「代表性大學之一」2007年,為了推動偏鄉區域高中生的機會與發展,幫助偏鄉學生也能進入國家資源較多的高等學府,教育部試辦「繁星計畫」招生管道,首批由「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及「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之26所代表性大學參與招生。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2025 2020年,成為全臺灣首座簽屬「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宣言」之高等學府,發佈首份英國標準協會認證之GRI永續報告書。 2022年,環境學院與海洋科學學院整合為環境暨海洋學院,整合環境研究與海洋研究領域為一座永續發展主軸之科際整合學院,並成立洄瀾學院,提供哲學、藝術、科學等博雅教育跨領域課程,下設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以哈佛學院、耶魯學院制度規劃的四年不分系學士班,首屆申請僅有7%錄取率。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學術學院(College)
為感念詩人回歸故鄉花蓮,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捐獻給東華人社院成立「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會」,楊牧文學獎為項下獎掖文學創作與研究活動之一,並在東華圖書館以華盛頓大學楊牧研究室規格打造「楊牧書房」,書房匯聚楊牧在華盛頓大學、中研院文史哲所、家中的數千冊珍貴藏書、絕版詩集與手稿。 東華為全臺灣第一座引入歐美大學「學程制度」(modular course)之高等學府,設計出彈性的跨學院、跨系所修課制度,並放寬課程的同等抵免,讓東華人能自由組合屬於自己的學程模組,其完成畢業條件的雙主修、輔系、副修學位將會標注於畢業證書上。 舊稱「共院」、「共教大樓」等,為經濟學系、法律學系、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社會學系、公共行政學系之教學研究區,也是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歐盟研究中心(EUTW)、大陸研究中心、書藝文化中心、原住民族模擬法庭所在地。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楊牧於擔任東華人社院創院院長期間,創辦了全華人世界第一家以創作取代論文寫作授予藝術創作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學位的「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文學創作組」(現為華文文學系碩士班創作組)。 人社三館(CHASS Building III)為歷史學系、臺灣文化學系之教學研究區,也是東華人社院-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合作辦公室、越南臺灣研究中心、華語文中心、語言中心、洄瀾學院所在地。 國立東華大學為東臺灣第一座綜合型大學,在綠野田疇中建立起校園,主校區以打造美國柏克萊大學哈斯商學院著名,也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的後現代主義建築之父查理摩爾(Charles W. Moore)擎畫之設計藍圖,融合其他建築師的設計,創造出具人工河道與湖泊的校園,成為現今學校的景觀。 主校區基本依座北朝南設計,惟中軸線由北略向西偏約20°而至南略向東偏約20°,以避免太陽東西向之直射。 如今校園的新建築都需要接受當時所制定的規範,建構一個具整體性的校園環境;而塔狀建築也成為了東華主校區建築所共有的特點。 東華也是臺灣華語文教育重要機構之一,負責推動美國、歐洲、印度等全球華語文教育,是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優華語計畫首輪十校代表之一、中華民國外交部臺歐連結獎學金計畫九校之一、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八大合作學府之一、臺印高教暨華語國際合作計畫臺灣唯一代表校,也擁有華語文教學與書法國際碩士班、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班,負責全球華語文教育人才之培育。
2001年,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資助下,成立全臺灣首座原住民民族學院,被認為是亞洲領先的原住民研究機構,是族羣關係與文化、民族發展、民族藝術、民族語言傳播、民族社會工作領域之臺灣發源地,華人人類學大師喬健(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創系主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人類學教授)為族羣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創所所長。 2005年,國立東華大學與臺灣著名海洋生物研究機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首創高等學府與博物館之合作模式,以「建制獨立、學制合作」整合雙邊研究教學資源,成立海洋科學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於屏東校區內。 2007年,引入歐美大學「學程課程制度」,是全臺灣第一座學程制度大學,將四年的學分分類為院基礎學程、系核心學程、專業選修學程與通識課程,為現今大學學程制度之起源。
赴國外姊妹學校短期研究補助要點 亞太大學交流會UMAP 臺法高等教育學歷文憑互認協定 大專校院雙向留學E工作圈 海外留遊學資訊入口網 校內相關學術統計 相關表格下載 國科會 國立東華大學〈校本部〉l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l教務處首頁l課務組l註冊組l研發組l通識教育組l 進修推廣組l教學資源中心 Designed by Amos Hsieh. 因應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大學經營面臨衝擊,並藉以擴大東部國立高教規模以提升競爭力,教育部規劃「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兩校合併,於2008年5月通過併校案,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併入國立東華大學,原址改稱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2011年底,國立東華大學校本部新建大樓完工後,原花教大之學院系所及行政單位統一搬遷至壽豐的校本部,整合為單一校區。 中華民國外交部成立「臺歐連結獎學金」選定東華在內之九大學府,與歐洲大學透過「校對校」之方式,建立與擴大臺歐學術合作,吸引歐洲學生來臺學習華語及交流,更進一步協助九大學府擴大與歐洲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國際聲譽及學術成就
位於花蓮市北側,比鄰於七星潭風景區,現為國立東華大學創新研究園區,提供部分在職進修與推廣教育的課程,及部分體育賽事之設施,並與花蓮縣立體育實驗高級中學(花蓮體中)合作共同培育臺灣體育國手,也與校友創辦的波斯頓國際實驗學校合作,於校區內成立花蓮第一所雙語國際學校(Hualien International School)。 環境解說中心(Environmental Exposition Center)社會參與中心座落於此。 藝術工坊(Arts Workshop)為藝術學院之教學空間,擁有陶藝、草木染、木工、雕塑、版畫等工藝工坊。 東華小米園(Millet Garden)為全臺灣首創的大學小米園地,由東華師生自主發展,以環境、飲食與族羣為主軸,並連結校園/社區/部落之發展學習共同體。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俗稱花師、花蓮師專、花蓮師院)於1947年在花崗山成立,後遷校至花蓮市七星潭風景區旁。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校區歷史
Dormitory VI:迎曦莊(一莊、二莊)一莊及二莊皆為四人套房、大學部男學生宿舍。 Dormitory VII:沁月莊(一莊、二莊)一莊及二莊皆為四人套房、大學部女學生宿舍。 東華的研究影響力(Citation),在計算機科學更被列為臺灣排名第1強,在工程學被列為臺灣第3強。 1992年,最早校園規劃諮詢委員,包括首任校長牟宗燦、第三任校長黃文樞、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校長艾倫倫德。
1992年,發起主校區規劃的國際競圖,吸引多家國際大型建築事務所參與,最終以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暨後現代主義大師查理摩爾(Charles W. Moore)設計藍圖入選,以中央軸線呈現莊嚴對稱性,校園中央為學術研究區,宿舍區置於東南方與西北方,並規劃類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之校園小河流。 2021年,東華在世界三大排名THE、U.S.News、QS皆列全臺灣Top 10%,SCImago全球創新能力排名臺灣第5位,僅次臺大、清大、陽明交大、成大。 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東華在計算機科學被評為全球排名400強,為全臺灣第5大。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校區與建築
2021年《上海交大學術排名》,東華在旅遊暨休閒管理、電子電機工程分別獲評為全球排名150強、500強,皆列全臺灣第4大。 東華華語文中心,為中華民國外交部遴選臺灣十大頂尖華語中心之一,在美國霍華德大學、奧克蘭大學共同設立華語文中心。 東華也是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八大合作學府之一,中華民國外交部臺歐連結獎學金計畫九所大學之一,全球超過440所大學姊妹校。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1947-2008)
至今,有自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愛丁堡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等學生至東華大學交換,學習華語並進行文化交流。 東華為全臺灣第一座擁有歐美大學「駐校作家制度」的高等學府,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暨詩人楊牧,於擔任東華人社院首任院長期間引進東華校園內,讓知名作家有機會走進校園進行教學、創作與交流。 以國立臺灣大學為聯盟核心,串聯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醫學大學等共十二所夥伴學校,以校際交流、資源共享為主軸,並創立「夏季學院」(Summer College),每年暑假期間相互開授跨校通識課程與生技課程,提供學生跨校選修並認抵學分。 2018年3月科技部於國立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Research Center),為科技部成立的四大AI研究中心之一,2019年7月國立東華大學受邀加入,期望以臺灣製造優勢為基礎,促進臺灣產業發展的國際級AI製造中心。 2009年6月,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選定東華在內的七所臺灣高等學府聯合組成「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第一期4年補助110萬歐元,規劃用於各校開設歐盟研究課程、歐盟相關研討會、獎學金等。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2025 中心要職分屬4所核心成員大學,主席為臺大校長管中閔,副主席為東華校長趙涵捷,主任為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歐盟莫內講座教授朱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