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質公園共分成10個景點區域,除了燕鷗保護區分散在不同的鄉鎮,其餘景點均為具有特殊地質。 福正海岸景觀區包括西牛嶼、福正沙灘及東莒島燈塔沿海一帶。 福正沙灘位於東莒的北側,是東莒最大的沙灘,也是馬祖三大沙灘之一。 沙灘上生態資源豐富,在冬季北風的吹拂下,靠近陸地邊緣則形成沙丘的地形。 值得留意的是福正灣澳較大,退潮時會產生較大的潮間帶,並與西牛嶼的礫灘連接在一起,形成陸連島的地形景觀。
友誼山莊坐落莒光鄉西莒田沃村,於2002年開張,是一座現代化旅館,站在頂樓陽臺上,登高望遠、海天一色、視野極佳。 一樓餐廳部有各式簡餐、點心及宵夜,並提供旅遊團體預約的「馬祖風味餐合菜」經濟特餐。 順著福正村裡的小路慢慢走,會發現一片正在海陸交界處,隨著海風浪潮流轉靜臥,那即是被福正聚落圍繞的福正沙灘。 福正沙灘是馬祖少見的砂岸地質景觀,細軟潔白的沙粒,正是人們戲水踏浪、體驗採蛤樂趣的最佳地方。 另外,鮮少人知道的是,福正沙灘同時也是「馬 …
林坳嶼: 連江縣莒光鄉天氣
東莒主要由火山角礫巖組成,是火山活動噴出的火成岩碎塊膠結而成,這些碎塊大多成稜角狀,像大小不一的花岡巖,鑲嵌在巖塊上,色彩多樣。 這些火山角礫巖大多來自白沙花岡巖與西莒凝灰岩,是非常特殊的岩石,也代表火山角礫巖的形成時間比凝灰岩晚,約一億年前生成。 火山角礫巖分佈在東莒的北側,包括福正沙灘及潮間帶等區域。 林坳嶼 福正沙灘的西側有一礁岩區,主要是火山碎屑堆積形成的火山角礫巖。
- 遠近馳名的國利豆腐店,為一間五十年的老字號,從第一代開店至今,一直遵循古法以手工製作,慢工出細活地做出有濃濃豆香,口感細緻綿密的豆腐。
- 本計畫集合馬祖特有的生態環境、人文節慶及戰地風光等元素,以主題式的旅遊亮點推廣活動。
- 馬祖列島具豐富之燕鷗生態及植栽羣相。
- 國利豆腐店距離林坳嶼約1.97公里。
- 福正沙灘位於東莒的北側,是東莒最大的沙灘,也是馬祖三大沙灘之一。
而在東莒的北段(福正聚落一帶),岩石以火山角礫巖為主,在東莒南段(大埔聚落一帶),則與南竿的花岡巖相同。 111年馬祖觀光行銷活動及旅遊品質提升計畫 活動距離林坳嶼約24.11公里。 本計畫集合馬祖特有的生態環境、人文節慶及戰地風光等元素,以主題式的旅遊亮點推廣活動。 年度中有「馬祖北竿硬地超級馬拉松賽活動」、「大坵生態推廣活動」、「北竿海洋觀光季活動」、「莒光海洋觀光季活動」、「莒 林坳嶼 … 一起@驛站距離林坳嶼約2.82公里。
林坳嶼: 林坳嶼
南竿地質公園景區範圍主要包含官帽山及四周的海岸線,鄰近的聚落為仁愛村,仁愛國小也位在聚落中。 南竿官帽山地質公園是以花岡巖坑道為特色,為軍方開鑿的坑道。 另外官帽山四周海岸的侵蝕地形,顯示出馬祖海岸侵蝕風化作用的強烈,述說著地形景觀作用的成因。 秋桂山海岸景觀區則位於四維村,鄰近有秋桂山水庫及後澳水庫,是南竿主要的水資源之一。 馬祖的地質在東引主要以閃長巖為主,南北竿主要以花岡巖為主,但在北竿可發現有不同時期形成的花岡巖;西莒島主要還是以凝灰岩為主。
- 3.能充分代表某地區之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及地質作用。
- 猛澳港是東莒對外的海運交通門戶,直昇機場也在附近;距離最熱鬧的大坪村,步行只需10分鐘。
- 在藍眼淚好發季節時,這裡也是東莒島追淚熱點之一,可以從高處欣賞峽灣中的大片藍色螢光。
- 馬祖位於臺灣西北方的臺灣海峽上,行政隸屬連江縣,下轄南竿鄉、北竿鄉、東引鄉、莒光四鄉,還有許多無人島嶼,形成東西窄、南北狹長的地形,總面積約為29.52平方公里。
- 從民國60幾年開店至今,主要販售簡餐與飯食類及小點心為主,其中最受阿兵哥喜愛的是「炒泡麵」。
- 東莒島上唯二的小喫店之一,餐點好喫份量夠、價位合理、環境整潔,是許多觀光客到東莒的必喫美食小店。
沙粒細軟潔白,由於強烈的東北季風,在岸邊可看到沙丘的景觀。 退潮時,沙灘上與潮間帶會露出原先被海水淹沒的礁岩,即火山角礫巖。 沙灘兩側巖壁的節理明顯,岩石上還可以看到石英脈侵入及石英的礦物結晶。 沙灘上的潮間帶生態相當豐富,甚至有「東莒的冰箱」的美稱。
林坳嶼: 大埔聚落|馬祖東莒景點|馬祖旅遊這樣玩
東莒福正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但因漁獲量遞減,人口外移,往日的榮景不再,獨留一幢幢殘缺的石屋與後方東犬燈塔相伴,還有仍默默守護村莊的白馬尊王廟。 西莒菜浦澳為一座海岸島礁,目前為軍方管理,在澳口處是當地居採集紫菜的場所。 福正的海岸以陸連島、海灣及海岬所構成,東犬燈塔位於海岬的上方,海岬四周礁岩密佈,顯示海岸侵蝕作用強烈。 主要的地質巖性以火山角礫巖為主,部分海崖可看到花岡巖出露。 東洋山步道為後期規劃的海岸步道,步道東側以海崖為主,北側臨近福正村,西側臨近大坪村。 馬祖地區各島嶼之基岩主要由中生代之花岡巖類岩石所組成,地表則有流紋巖質火山岩露出。
林坳嶼: 馬祖東莒遊記,在自然美景及傳統聚落文化的薰陶下,有令人陶醉的美好回憶
遠近馳名的國利豆腐店,為一間五十年的老字號,從第一代開店至今,一直遵循古法以手工製作,慢工出細活地做出有濃濃豆香,口感細緻綿密的豆腐。 因為太好喫了,不僅銷往西莒,連南、北竿的餐廳也紛紛下訂,與花蛤、西瓜一同被視為東莒三寶。 東莒島上唯二的小喫店之一,餐點好喫份量夠、價位合理、環境整潔,是許多觀光客到東莒的必喫美食小店。 「巧屋餐廳」位在船老大民宿內,餐點最大特色就是新鮮健康、無菜單的美味料理,東莒海域漁產種類豐富加上用心栽種的有機蔬果,平均一個人只要300元左右的預算就可品嘗到海味滿點、健康美味的豐盛大餐。 熾坪隴考古遺址距離林坳嶼約2.87公里。
林坳嶼: 【馬祖東莒景點】大埔聚落 64據點 壯闊海灣的石屋古宅 馬祖景點這樣玩
馬祖列島為花岡巖錐狀島嶼,受風化及波浪侵蝕作用,多形成崩崖、顯礁及海蝕洞等地形。 馬祖列島具豐富之燕鷗生態及植栽羣相。 林坳嶼 地區不僅為東亞候鳥遷移路線的中繼站,為瀕臨絕種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蹤跡,成為生態旅遊的最佳吸引焦點。 馬祖地區得天獨厚的植物羣落,皆維持著原始生態。 林坳嶼位於東莒島的南側,是東莒島週邊的三座小島之一;有別於北側的犀牛嶼,於退潮時會形成連結東莒島之潮間帶,林坳嶼則是終年與東莒島遙遙相望,無法直接與東莒島相連。
林坳嶼: 臺灣熱門目的地
從大浦聚落往南側望去,海面不遠處有座孤島,名為「林坳嶼」,是東莒島週邊的三座小島之一,也是馬祖列島的極南點;有別於北側的西牛嶼退潮時會形成連結東莒島之潮間帶,林坳嶼終年與東莒島遙遙相望,無法直接與東莒島相連。 馬祖年度節慶活動 活動距離林坳嶼約22.98公里。 林坳嶼 馬祖民俗節慶活動,最熱鬧的過年,一路到九月的馬祖昇天祭,還有扛乩、擺暝等特殊文化,元宵節是其中之最,從農曆元月十一日開始,可以一路延續到元月十九、甚至是二十日! 從民國60幾年開店至今,主要販售簡餐與飯食類及小點心為主,其中最受阿兵哥喜愛的是「炒泡麵」。
林坳嶼: 開放時間:
東洋山步道距離林坳嶼約2.64公里。 2009年才完工不久的東洋山步道,就位在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莒服務站的正前方,可說是馬祖新興旅遊景點。 沿著陡峭崖壁建造的東洋山步道,放眼望去盡是大片草原,以及經過大自然長期刻磨的海蝕柱與海蝕溝等地形。 在這裡還可以從不同角度遠眺美麗的東犬燈 林坳嶼 … 東引主要範圍屬於連江縣東引鄉樂華村及中柳村,世尾山一帶除了燈塔的設施外,沒有居民居住;西引海岸除部分軍事設施外,也沒有居民居住,四周都以海崖為主,由於軍事管制保存了東引最原始的地質地形的景觀,環境主要為山坡地及海岸及海崖所組成。
林坳嶼: 地質與地形景觀
昔日小香港 西莒的重要出入門戶 青帆港位在西莒島的南岸,是西莒出入的重要門戶,也是莒光鄉的行政中心,原名「青藩」,據說曾因有外國人居住於此而得名;倚著山坡而立的青帆村視野極佳,瞭望無際海面,白色山城配上萬裏藍天,散發出地中海風情。 林坳嶼2025 東莒島燈塔(東犬燈塔)距離林坳嶼約3.31公里。 猛澳港是東莒對外的海運交通門戶,直昇機場也在附近;距離最熱鬧的大坪村,步行只需10分鐘。 港口完成後,由於魚類聚集,也使這裡成為東莒最安全的海釣點。 馬祖話裡的「猛」即為「漁網」的意思,昔日漁民常在此修補並曝曬漁網,因此而得名。
馬祖地層與中國大陸相連,直到約一萬年前,冰河期結束造成海水面上升了近120公尺,馬祖列島與大陸纔再度被海面分隔。 馬祖列島大部份是由花岡巖組成,歷經千萬年的海浪侵蝕以及風化作用,呈現多樣化的地質景觀。 包括壯闊的險崖峭壁以及海蝕溝,層次分明的節理,彰顯浪濤錘鍊的海蝕拱門、顯礁、海蝕洞等,在馬祖地區到處可見。
林坳嶼: 附近卡蹓去
大澳山山上並沒有居民居住,在戰地政務時期主要作為軍事用途,包含06、08、12等三個據點,目前已規劃成為戰和平紀念公園,有一座主題館興建於此。 小坵、獅嶼、以及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之三連嶼、中島、鐵尖島、白廟、進嶼也未有人居住,大坵島早期應放養梅花鹿,現在成為梅花鹿的生態園區。 南竿的花岡巖,是馬祖地區早老的岩石,生成在1億6千萬年前,雖然在中國大陸有相當多這種岩石,但就臺灣而言,是相當少見的岩石種類。 同時由於離中國大陸有一段距離,對於中國西南沿海的地質構造演育,有其代表的意義,是中國大陸沿海一帶花岡巖向東延伸的一塊區域。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林坳嶼: 馬祖北竿這樣玩》北竿不可錯過5個景點 1家必喫美食&住宿推薦 北竿景點美食懶人包
馬祖考古遺址紀錄的開始 熾坪隴遺址位在東莒島的西側海邊,遺址位置在大坪聚落的西南角(靠近派出所),是一塊緩坡的海階平臺地。 2001年起挖掘了四次,2004年、2005年夏天由研究人員與當地馬祖藝文協會組成熾坪隴發堀與研究工作團隊,發現40 林坳嶼2025 … 64據點就在大埔聚落的旁邊,可以排在一起,也看得出來在戰地政務時期,民生與軍事的共存。 而64據點有著用大石頭做的如迷宮般的壕溝。
林坳嶼: 馬祖這樣玩》4天3夜行程景點懶人包 22個精選景點4個必喫美食 北竿 南竿 東莒 西莒這樣玩
在藍眼淚好發季節時,這裡也是東莒島追淚熱點之一,可以從高處欣賞峽灣中的大片藍色螢光。 西莒菜浦澳為西莒東北方的小灣澳,為當地居民採集紫菜的場所,旁邊有一凸出海岸的顯礁,在戰地政務時期為軍事據點,除了軍事設施外,海岸的區域有開放參觀。 海岸岩石風化嚴重,岩石型態都很破碎,可以很清楚看到岩石的節理及堆積在海岸的石塊。 沿著島礁海岸行走,海岸邊的岩石與南、北竿的花岡巖不同,礦物結晶不明顯,部分呈現流動的構造,在火成岩分類中為「凝灰岩」,是巖漿噴出地表,快速冷卻的產物。
來到這可以請老闆帶您全島走透透 … 在東莒想喝冰涼飲品,就要來「找茶冰品店」喝人氣仙草奶凍,滑口仙草配上濃厚奶香,除了是東莒島上有名的冷飲,更紅遍全馬祖;除了仙草奶凍,店內的珍珠類飲品也很受歡迎,老闆堅持珍珠每日現煮,確保新鮮品質。 店內還有不少關於東莒的旅遊資訊與文宣品,歡 … 菜埔澳位於西莒島東北方,隸屬田沃村,澳口因盛產紫菜而得名。 近岸一塊大礁石「菜埔印」的紫菜產權,屬陳元帥廟宇管理委員會所有,每逢紫菜盛產季節,廟管會就會公開舉行標價,得標者纔有權上礁採集紫菜。 菜埔澳沿岸自然地景地貌屬於典型的花崗巖錐狀形,地勢 …
林坳嶼: 馬祖地質公園縣定自然地景之一
主管機關連江縣政府類型縣定自然地景符合之指定基準1.以特殊地形、地質現象之地質遺跡為核心主體。 林坳嶼 文化、古蹟也是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過去描述馬祖為「一漲一落連江水,一石一瓦閩東情」,如此說明馬祖地景,令人聯想到這是上天灑在閩江口的一串珍珠。 同時馬祖也有堅毅的民風,點點滴滴串成了迥異於臺灣島的風情。
林坳嶼: 林坳嶼附近景點
馬祖列島的極南點 從大浦聚落往南側望去,海面不遠處有座孤島,名為「林坳嶼」,是東莒島週邊的三座小島之一,也是馬祖列島的極南點;有別於北側的西牛嶼退潮時會形成連結東莒島之潮間帶,林坳嶼終年與東莒島遙遙相望,無法直接與東莒島相連。 林坳嶼島上有各種奇形怪石、植物生態資源豐富,根據植物專家調查表示,島上之多年生濱柃木深具觀賞價值;另島上怪石林立,饒富神話故事傳奇,目前尚未開放登島,僅有部分釣友會前往林坳嶼進行垂釣,是東莒島的主要釣場之一,也是釣友兵家必爭之地。 馬祖地質公園縣定自然地景之一 林坳嶼2025 由於林坳嶼的特殊地質以及豐富的植物生態,2018年時被劃定為縣定自然地景,是馬祖地質公園十大地區域之一。
東莒必備的古宅行旅 到東莒,看老房子絕對是必備的行程,除燈塔下方的福正聚落,在大埔石刻旁的大浦聚落亦值得一看。 福州語「浦」為小港灣之意,大浦聚落澳口朝南,曾經是東莒僅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漁村,全盛時有50多戶人家、200多位居民,港內停泊 … 在走進大埔聚落之前,我們走入了一條小道,說是居民釣魚的路線(詳細請見影片),這邊可以將壯闊的海灣納入眼底,盡頭是停在一個沒有路的平臺前,不曉得釣魚的人們是否直接往下攀。 馬祖除了四鄉五島之外,包含島礁總共有36個島嶼,而在大埔聚落則是觀賞林坳嶼的最佳景點。
林坳嶼: 地質景點
外觀上呈現不同大小的花岡巖塊,膠結在一起。 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這些火山角礫巖,是大約在一億多年前白堊紀火山活動的產物。 這些岩石可對比到中國大陸沿海的火山活動,屬於浙閩火山岩帶的火山岩系統,也代表著當時火山活動遺留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