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時任校長郭為藩於暑假結束後,將學校大門口的銅像換成蔣中正銅像,原孔子銅像置於圖書館校區門口。 2011年暑假期間整修後,蔣中正銅像移至行政大樓前花圃內,該處回歸水池。 2017年8月19日,臺師大在招募志工與工讀生上引起許多爭議,全職工讀生的工作時數,週一到週五每天8小時,不過薪水卻是最低薪資與含法定的勞健保而已;不僅如此,還經常使用各種藉口招募志工來規避掉僱主身分,並且鑽「勞基法」的漏洞來替學校節省開支。 2012年12月,臺師大爆出有教授把國科會給的研究生獎助金每人三萬三千元私吞,用於自己的加油、高檔日本料理店餐費上,對此臺師大副校長鄭志富感到遺憾,並表示下週將循三級三審制,移送系教評、院教評及校教評會審議,而臺北地檢署則分他案偵辦,朝侵佔罪的方向調查。 2012年7月,臺師大商管學院規模小,想藉由整併北商,擴展商管學院的規模,但最後北商校方及學生不願被合併,未果。 2017年5月8日,臺師大爆出狼師事件,該教師經常朝女同學脖子吹氣、故意在女同學行走時從後面把糖果之類的東西從衣領投入、私底下約女同學出去或把手伸進女同學的睡袋裡。
- 原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併入師資培育學院,下轄之就業輔導中心改隸學生事務處,並更名為「職涯發展中心」。
- 2008年,獲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發展卓越師資培育計畫」新臺幣900萬元。
-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表示,學生或教職員若被迫或動員參加,就牴觸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教育部將請學校釐清;而請假方面,潘文忠指出這不構成公假的理由,教育部會請學校進一步說明,至於教職員是以個人假期去參與活動或是有動用其他公共資源,也會請學校釐清後進行處置。
- 自2010年開始,臺師大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排行開始進入全球前500名;2015年起在全球400名內,而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中的排行更維持在百名內。
- 1945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北高校,11月依新學制將其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
- 過往學生會採三權分立,下設代表行政的「學生工作會」、代表立法的「學生議會」及代表司法的「學生評議會」,由全校學生直選產生的學生會會長及各院學生選舉產生的學生議員等職務,任期均自7月1日至隔年6月30日,共一年。
106學年度,增設「東亞學系博士班」(原政治學研究所併入)、「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音樂學系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在職專班」;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整併為「華語文教學系」(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取消學籍分組;停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幼兒教育碩士在職專班、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4學年度,增設「教育學系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更名為「企業管理學系」、音樂學系博士班學籍分組調整為「研究與教育組」與「表演與創作組」;停招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教育學系國防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111學年度,增設「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整合教育國際博士學位學程」、「成癮防制碩士在職學位學程」、東亞學系「國家安全與國際事務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工業教育學系「技職教育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停招;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停招;數學系「數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停招。 108學年度, 增設「教育學院學士班」、「歷史碩士在職專班」、「圖書資訊學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光電科技研究所更名為「光電工程研究所」、英語學系碩士班取消學籍分組;停招圖書資訊學碩士在職專班。 103學年度,增設「設計學系博士班」;機電科技學系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更名為「電機工程學系」;停招設計學系設計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工業教育學系技職教育行政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生命科學系生物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生命科學系生物與地球科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體育學系特殊(適應)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社會教育學系裁撤社會工作學碩士在職專班。
臺灣師範: 行政組織
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分設教育、文、理三學院。 除師資的人才培育外,亦致力於研究的發展與新知的探索,提供教師更多元的進修管道與學習機會,以提升全國中等教育師資的優化與學術的深化,並視社會發展所需調整系所的建置,達成師範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雙重任務。 戰後因急切需要培養大量中學與高中師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1946年6月5日成立具大學位階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負責中等教育師資的人才培育。 臺灣師範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創立時,與臺北高級中學共同使用同一校地與設備,教職員亦相互支援流用。 1949年臺北高級中學奉令停止招生,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承繼臺北高級中學的校地、設備、圖書等,以及蘊藏豐富歷史的建築,包括行政大樓、普字樓、禮堂、文薈廳等四棟市定古蹟。 2015年,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亞洲第75名,全球第376名。
在學科領域排名方面,教育學科為全球第40名,語言學科全球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全球第51-100名區間,藝術與設計學科(Art & Design)全球第 名區間,藝術與人文學科全球第127名。 臺灣師範2025 2015年,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簽約成立「國立臺灣大學聯盟」(隔年獲教育部覈定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配合學校已無教官,學生事務處軍訓室與專責導師辦公室合併為「專責導師室」。 2014年,國際與僑教學院與社會科學學院合併,改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臺灣師範: 亞洲地區
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全球第 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289名(臺灣第4名)。 臺灣師範202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之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於1996年成立,在每年7月1日交接。 2007年,再度獲得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5,600萬元。 師範院校及設有師培相關學系之大學亦可能有師資培育中心,僅擇一列入。
- 1946年,政府設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借用臺北高中校舍,共有教育、國文、英語、史地、數學、理化、博物等「創校七學系」。
- 在臺北高中停辦後接收其資源,並逐步從學院改大學,近年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共享學術資源,目前並互開放跨校輔系。
- 1949年臺北高級中學奉令停止招生,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承繼臺北高級中學的校地、設備、圖書等,以及蘊藏豐富歷史的建築,包括行政大樓、普字樓、禮堂、文薈廳等四棟市定古蹟。
- 99學年度, 增設「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班」;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與家庭生活教育組」更名為「家庭生活教育組」、「營養與餐飲組」更名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音樂學系博士班增加學籍分組為「音樂學組」、「音樂教育組」、「表演藝術組」、「作曲組」;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自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
- 103學年度,增設「設計學系博士班」;機電科技學系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更名為「電機工程學系」;停招設計學系設計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工業教育學系技職教育行政教師碩士在職專班、生命科學系生物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生命科學系生物與地球科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體育學系特殊(適應)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社會教育學系裁撤社會工作學碩士在職專班。
- 2001年,將原屬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
更有不少女學生出面指控「我被他摸過大腿」,男學生也出面控訴「女生的平均分數永遠比男生高」。 2015年12月1日,頂新劣油案一審,造成臺灣人民不滿,臺大因而響應之而呼籲抵制,臺師大則因公開宣示不參予抵制,而遭受到批評。 2011年,臺師大在招募陸生時,該校教授當場秀出臺師大的陸生招生簡章,不僅印製簡體字的版本,校方還自行將中英文校名的「國立」和「NATIONAL」都去掉,被民進黨立委批有自我矮化之嫌。 過往學生會採三權分立,下設代表行政的「學生工作會」、代表立法的「學生議會」及代表司法的「學生評議會」,由全校學生直選產生的學生會會長及各院學生選舉產生的學生議員等職務,任期均自7月1日至隔年6月30日,共一年。 劉真銅像:位於禮堂旁,書有臺師大校訓「誠正勤樸」,原為師院院長劉真銅像,後被學生要求拆除,目前僅存基座。 臺灣師範 2020年3月30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4月9日,出現第二例確診個案,因此成為臺灣首間因疫情全校停課的大學。
臺灣師範: 學生社團
本年度排行工程領域首度入榜,並有社會科學領域、人文與藝術領域、自然科學領域,發展更加多元。 2011年,於「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皆獲得教育部補助,其中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二期五年五百億)之「華語文與科學研究中心」獲得2億元補助,藉以推動國際華語文教學與科學教育。 師大廢除以學業成績退學制度,成為國內第一所廢除學業退學的國立大學。
臺灣師範: 學生團體
不過在旁邊的英文公告上,將「並且只限同性訪客會客」翻成「And 臺灣師範 only allow 臺灣師範2025 homosexual」(僅允許同性戀會客),引發軒然大波。 臺灣師範 臺師大主祕林安邦表示,單純只是學生寫錯了,並非對同性戀有任何的歧視,學校已請他們將這個公告撤下。 2012年與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維持名列全球第 名的區間。 自2010年開始,臺師大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排行開始進入全球前500名;2015年起在全球400名內,而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中的排行更維持在百名內。
臺灣師範: 學校象徵
2019年3月7日,臺師大被爆在國民黨立委王金平宣佈參選總統的當天,動員學校人力助陣選舉造勢活動,包含教職員、學生、親善大使等,其中學生似乎是集體請公假來參與競選活動,被該校學生會以及部分社會大眾質疑為特定政黨或特定人士服務。 臺師大祕書室事後澄清皆為個人行為,但遭到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於臉書貼出請假單打臉。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表示,學生或教職員若被迫或動員參加,就牴觸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教育部將請學校釐清;而請假方面,潘文忠指出這不構成公假的理由,教育部會請學校進一步說明,至於教職員是以個人假期去參與活動或是有動用其他公共資源,也會請學校釐清後進行處置。 臺灣師範2025 2018年3月30日,臺師大學七宿舍的公告同時有中文、英文兩個版本,中文寫著「會客時間於每日中午12時至17時,請各位住宿生,按照規定到櫃臺申請會客,並且只限同性訪客會客」。
臺灣師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亞洲第64名,全球第376名,教育類科全球第44名,語言學科全球第51-100名區間,現代語言學科全球第 名區間,藝術與人文類科全球第160名。 201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再次名列全球第 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201名,社會科學排名第310名。 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全球第 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146名,社會科學排名第 臺灣師範 名的區間。 2001年,將原屬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 1946年,政府設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借用臺北高中校舍,共有教育、國文、英語、史地、數學、理化、博物等「創校七學系」。 2015年12月,新聞指出臺大、臺科大與臺師大所組成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將從正式大學系統走向三校整併,但聯盟於同月底發出聯合聲明稿澄清,不過一週後新聞內容指出臺大與臺科大分別在兩週內經過校務會議決定因三學期合作效益超乎預期,若聯盟發展順利不排除三方合校。
臺灣師範: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1922年—1945年)
2014年6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合組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互補教學資源,學生可跨校修課、互認學分、共享圖書館、校園無線網路、學生優惠等資源。 但在2015年4月爆發出臺師大教務處欲黑箱通過三校統一課表一事,引發校內學生反彈,目前校方與學生會溝通後同意採網路投票,確認課表時段意向。 四六事件起於1948年,以時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為主體,串聯國立臺灣大學所發起要求提高公費待遇的「反飢餓鬥爭」,以「救苦、救難、救饑荒」為主的學生運動。 當時有不少大陸來臺就讀的學生,以及本地不少的知識份子都有社會主義政治傾向,引發政府當局大規模逮捕學生的行動。
臺灣師範: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6年—1955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師、臺師大、臺灣師大、師大或師範大學),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的綜合型大學,臺灣邁向頂尖大學計劃中十二所大學之一。 前身為1922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其後為臺灣省立師範學校及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創設時共用校舍與師資。 在臺北高中停辦後接收其資源,並逐步從學院改大學,近年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共享學術資源,目前並互開放跨校輔系。 昔時草創省立師範學院時期,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是1940年代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臺師大為目前中華民國三所師範大學之一,其主要教學目標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 臺灣師範 校級的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心測中心)為國內重要教育研究發展機構,每年負責舉辦國中教育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