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這些縣市性的寺廟資料, 或是以宗教類別分類, 再以神明分類的方式敘述(如南投縣), 或是單單用神明區分來敘述(如臺南縣), 或是分鄉鎮概述主要寺廟(如臺中縣), 或是以表格方式敘述(如臺北市、苗栗縣)。 「笨港毀滅論」認為清嘉慶4年(1799)笨港溪暴漲,沖毀笨港天后宮,部分信眾將笨港天后宮大媽神像與文物帶走,之後重建街市稱為新南港,並於嘉慶16年(1811)由王得祿提倡建廟,並由皇帝賜名奉天宮,因此奉天宮繼承笨港天后宮。 在民國50年代之前,笨港天后宮等於北港朝天宮的說法是沒有爭議的,但50年代某年,有學者提出了「笨港毀滅論」,正式掀起這場論戰,「碧水寺掛布條事件」亦可視為「笨港毀滅論」的後續發展。 由於 2022 年農曆春節來得特別早,相信許多人都已經開始著手各種除舊佈新事務了。 如果全新一年想來點新鮮的春聯主題,或者有特別信仰想收藏不同款式的朋友,不妨可以參考文內免費領取資訊。
- 先民稱之「湄洲伍媽」、「船仔媽」,又因為笨港為臺灣島最早開墾的地區,故又稱「開臺媽祖」。
- 媽祖神像兩側為持扇妃婢各一尊,左次間祀註生娘娘,右次間祀福德正神,供桌旁站立媽祖收伏的侍神──千里眼、順風耳,媽祖神像前為站立的哪吒神像。
- (四)釘符仔:又稱「安青竹符」, 通常在巡境時舉行, 即在村莊的四個角落插上青竹, 在竹上貼神符, 此具有驅邪除煞的作用, 以神明的靈力來排除可能侵入莊社的邪煞。
- 註一:高雄縣地方公廟的調查之所以遺漏美濃鎮, 乃因文獻叢書的編纂架構以族羣為依據, 客家的部份由徐正光先生編纂, 李允斐、鍾榮富、鍾永豐諸先生撰述, 輯為《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一書(出版中)。
- (三)街廟:其實這個層次的媽祖廟可視為與莊廟同一層次, 只不過市街人口較多、較密, 商業功能較大, 信徒分佈的範圍較廣, 常涵蓋數村裏。
奉天宮的上元遶境活動可追溯至古笨港天后宮時期,至少有230年以上的歷史,自清代以來從未中斷。 1797年後,為了感念古笨港南堡十八莊民重建奉天宮的恩情,開始進行上元出巡十八莊的活動。 奉後宮 1930年代在移風易俗的大環境氣氛下,正月15日三天的遶境活動先於1933年被縮短為兩天。 至1935年,決定將正月15日的活動變更到農曆3月19日、20日兩天,原正月15日則舉行為期一天之小規模遶境,乃與今日北港朝天宮舉行的遶境時間相同。 白沙屯進香活動擇日皆由爐主在農曆12月15日以擲筊方式,選定出放頭旗、登轎、出發、到北港、刈火、回宮、開爐,為表慎重以三聖筊為準,詳細詢問出月份、日期、幾時、幾分,由主任委員公佈,並告知開始受理報名時間。
奉後宮: 新港奉天宮:文化節接軌國際
「陪祀神」仍為同祀神的一種,僅因祀奉於內殿神龕外,居於次要的陪襯地位。 有純真善良的神威,高而肥寬的鼻孔,圓圓突出的大眼睛,兩腿前伸作虎視眈眈狀;一條波浪的線條成為嘴形,嘴角兩端露出尖銳的牙齒,象徵兇猛的氣概。 開放時間自上午06:00至晚上22:00止,每年兩大節日分別為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及農曆9月9日媽祖飛昇紀念日。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 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除了喜氣的春聯以外,另外還會有茶花樹苗同樣會免費贈送給到場民眾。 雖然今年款式尚未公佈,但相信不論是有哪種需求的朋友,都能在這裡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滿意選擇。 不過提醒大家由於行天宮春聯十分搶手,建議想領取的朋友可以即早前往以免撲空。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行天宮春聯都有提供多種款式及尺寸讓民眾選擇,且適用於居家、開業場所等各項場合。 以 奉後宮2025 2021 年來說,就有提供乾坤合德福滿門、恭賀新喜、春字、福字、迎春納福、闔家平安、開工大吉等樣式。 媽祖,為民間信仰之女神,傳說其姓林名默(初生至彌月皆不聞啼聲,故名為「默」),宋朝建隆年間(西元960年)生於福建莆田湄州嶼 奉後宮2025 ,幼時即顯靈異特質,通悟祕法,能言人禍福,為鄉民除災解厄,有神女之稱。
奉後宮: BonCity-棒城市:臺灣好喫好玩好生活
臺灣光復後民國四十二年間,松山地方仕紳及耆老溫金波、劉永浩等籌資搭建竹屋,供奉玉皇上帝為主神,並命名「松山奉天宮」。 民國四十八年,永吉路開安宮自雲林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分靈「五年千歲」,因香火鼎盛,地方人士乃共議合併兩宮供奉之神祇,並籌畫於現址擴建。 民國五十六年二月成立「松山奉天宮管理委員會」,歷經各屆委員胼手胝足,且十方善信鼎力護持,始成為現今北部最大之天公廟,神威遠播,香火鼎盛。
- 內埔天后宮主奉紅面媽祖,是六堆客家最古老的媽祖廟,起建於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歷時兩年多,於清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才正式完工,天后宮不僅是六堆鄉民的信仰中心,還曾是六堆義勇軍商討軍計的重要地方。
- 不過提醒大家由於行天宮春聯十分搶手,建議想領取的朋友可以即早前往以免撲空。
- 但是因王爺的種類與姓氏不一, 以單一神靈而論, 以媽祖為主神的廟宇可說最多(林美容 1996a), 媽祖廟可說是高雄縣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公廟。
- 在媽祖的護佑下,冥冥之中遇到一位協助建廟的貴人,他告知姚宮主他會協助建廟,資金不用擔心,他可以先協助完成建廟,工程款待宮廟落成後,有收入再返還即可,遂於民國90年開始動工建廟,於民國93年建成安座至今。
如今遶境範圍包含嘉義縣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六腳鄉,以及雲林縣北港鎮及元長鄉,共八天七夜。 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核列為第三級古蹟。 1999年,奉天宮又因集集大地震受創,至2007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
奉後宮: 奉天消息
街、莊、社可視為不同的聚落單位, 小莊為社, 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大莊常發展為街鎮。 高雄縣屬於街廟的媽祖廟計有岡山街的壽天宮與旗山街的天后宮兩座。 奉後宮2025 岡山舊稱阿公店街或菅榛林, 清代為附近十三莊的信仰中心, 日據時代僅為岡山街三保內的公廟, 昭和六(1931)年因洪水致災, 街長曾予重建, 至今轄唯仁裏、岡山裏、壽天裏、平安里, 祭祀範圍與日據時代無異。
奉後宮: 天宮春聯:福贈春聯、名家揮毫免費領
不過以下所述, 也不是隻有媽祖廟才會有這樣的活動, 別的地方公廟也常見這樣的活動。 (二)先民攜來:其實族姓私佛也是先民攜來, 因此, 這一類型專指無特定族姓淵源之媽祖的緣起。 最鮮明的例子是鳳山市五甲龍成宮, 五甲先祖來自福建漳州漳浦縣沿海一帶, 因恐風波險阻, 人人攜帶湄洲媽祖香火, 果然安抵五甲。 另外, 岡山鎮下莊仔聖母宮的主神是五位異姓先民攜來, 雖與單一的族姓無關, 也顯示雜姓村的情形在開發之初亦不乏其例, 只是這樣的情形顯然比同姓聚居的情形要少多了。 以下先將高雄縣媽祖廟的調查資料用表列的方式呈現出來(見表一)。 高雄縣27個鄉鎮中, 除了桃源鄉、三民鄉、茂林鄉三個山地鄉及美濃鎮這個客家鎮(註一)之外, 所調查的二十三個鄉鎮中, 只有湖內鄉、大社鄉、鳥松鄉沒有媽祖廟。
奉後宮: 媽祖婆還是天上聖母?緊急狀況要呼喊「這聖號」
(四)釘符仔:又稱「安青竹符」, 通常在巡境時舉行, 即在村莊的四個角落插上青竹, 在竹上貼神符, 此具有驅邪除煞的作用, 以神明的靈力來排除可能侵入莊社的邪煞。 一般的說法是「武神」才需要安五營, 媽祖應該是「文神」(註二), 自然較少安五營。 不過整個高雄縣, 不只媽祖廟, 其他的地方公廟也大多行「釘符仔」的儀式, 而少聽聞有「安五營」的說詞。 高雄縣各個媽祖廟可見的儀式與祭祀活動, 有如下幾種。
奉後宮: 廟宇簡介
尤其像是法鼓山、行天宮每年都會例行提供的春聯,也都是非常熱門且值得期待的選擇。 每到農曆新年前,知名的新港奉天宮官方都會以生肖為題,製作限量免費賀歲春聯;甚至 奉後宮2025 2021 牛年還與藝術家全新推出聯名款式。 於2009年第一次擴大舉辦8天7夜「歡喜‧會香‧迓媽祖」,遶境範圍為嘉義縣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六腳鄉與雲林縣元長鄉、北港鎮,並與北港朝天宮於正月初十展開60年來首度會香的破冰之旅。 但劉定國真實存在與否,尚無史料佐證;且福建仙遊縣找到康熙年間確有「樹璧和尚」(北港朝天宮開山和尚)墳位,另有光緒三年記錄樹璧來臺「傳教」經過的史籍,新港奉天宮聲稱劉定國渡海來臺之說法仍有待史料驗證。 「松山奉天宮」俗稱「天公廟」供奉主神為玉皇大帝。
奉後宮: 1月~2月 臺北地區,基隆,桃園,宜蘭 廟會資訊整理
而「謁祖進香」只是名義, 受訪者在描述其儀式意涵時, 表示只是去包香火而已, 並未過爐。 「包香火」的說法也僅此一例, 其內含接近「謁祖」與「過爐」, 不過似乎有細微的儀式上的區別, 詳情有待進一步的考察。 (二)卜龜:卜龜的活動通常在元宵節舉行, 但是高雄縣有一些媽祖廟會在慶祝神誕之千秋祭典時舉行。 卜龜的方式是由廟方做紅龜、麵龜、土豆龜、風片龜等, 供信徒卜龜, 拿回去喫平安。 次年要加息「還龜」, 也就是龜的重量要加重, 或用還款的方式。
奉後宮: 媽祖遶境禁忌
經各界善男信女樂善好施,踴躍捐款,逐年次第擴充興建,香客日增,聲威遠播遐邇。 亦由於旗後天後宮的悠久歷史,使得整座廟宇充滿傳統的雕刻、彩繪、雕塑與建材,最遠都可溯及先民渡海來旗後開墾的年代,天后宮亦早已成為以海為生的旗津地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臺灣光復(民國三十四年)數年後,佃主辜斌甫先生〈辜顯榮第三子〉,深感神威之英靈,於民國三十九年願將其原有田寮中之一間房屋及鄰近土地(即現在臺北市北投區清江路一六九號本廟址)約二百五十八坪餘,虔誠貢獻聖母建廟所需的基地。 因其德可嘉,經鄉民爰立石碑,立於廟旁,永久留念。 日據時代在大籬笆莊(現北投區清江裏二十一鄰)鄉耆陳傳先生,於大正七年(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敬雕塑聖母神像壹尊。 至民國二十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本莊(大籬笆莊)鄉紳陳振榮先生感聖母其佑民有如慈母關懷,題匾額「慈後宮」奉賜,此為本宮命名之由來。
六堆天后宮在日治末期曾遭破壞,所以二戰後,鄉民在民國36年興工修復(劉正一,2002:25~26)。 不過,由於海上出巡遶境的困難度遠比陸地遶境高,因此後來的媽祖聖誕除了一般祭祀外,就不再有過任何遶境活動了。 進香民眾也必須配戴口罩,拱天宮也會給報名者每人3片口罩,並會在隊伍後方安排消毒人員,在經過的路段隨時消毒,並在進香過程禁止鑽轎底。 拱天宮於4月11日媽祖起駕遶境,以往許多信眾漏夜排隊佔位搶報名,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廟方呼籲信眾勿持板凳等物品佔位。
這69座副祀媽祖的廟宇中, 舉行媽祖的千秋祭典而演戲的有22座, 其媽祖出外進香的廟宇有17座, 其中同時有演戲又有進香者有 8座。 奉後宮2025 一般而言, 廟宇的副祀神眾多, 每逢神誕大多隻是拜一拜, 不會特別演戲慶祝, 但是媽祖神格較高、信眾崇奉較殷, 為其演戲慶祝甚至進香的情況, 自然較其他副祀神為多。 媽祖和其他神明一樣, 也會離開其轄境四處去參訪道友, 一般以平等地位的互相參訪, 通稱為「參香」或「會香」。 而各地的媽祖廟為表示其相互間的友誼關係, 常稱其媽祖出境參訪是去「會姊妹」, 兩地的媽祖好像姊妹相會一樣, 故稱「會親」。 第一項到第六項是在莊內舉行的儀式與活動, 第七項至第十二項是到外地舉行的儀式與活動, 儀式的重心放在境外, 第七項是到外地請神, 儀式的重心卻放在境內。 (十一)包香火:內門鄉中埔龍角寺媽祖之香火來自燕巢鄉角宿龍角寺, 每隔三年必到角宿龍角寺謁祖進香, 每有進香必連續舉行三年。
奉後宮: 臺北|R東日本大飯店臺北:高質感日系飯店推薦,超強奢華早餐牛排喫到飽!
松山奉天宮坐落於虎豹獅象四獸山虎山麓,毗鄰拇指、筆架諸山,緊鄰市政府、信義商圈,背靠綿延青山,林木蒼翠,淨泉淙淙,遠眺大屯、七星、紗帽、觀音諸山峯。 四獸山虎山步道位於本宮,是市民登山必經之地,人潮匯聚,形成熱鬧的市集,滿足登山客、附近居民衣食等民生需求;右傍瑠公國中、福德國小,地靈人傑,文風鼎盛;居高臨下,壯觀市容、美景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