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是牛奶經攪拌加工製成,而植物牛油則是利用氫化植物油造成的牛油代替品,兩者均含豐富脂肪,喫得太多會令人體攝入過量脂肪和油分。 以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取2,000卡路里計算,每日不應喫多於4湯匙的油脂,包括牛油在內。 Frances指,暫時未有大型研究報告證實每日要服用多少牛油果纔能有效舒緩肌肉,但因為一顆牛油果含有6茶匙油。 每日食用牛油果容易令人肥胖,故要同時減少其他膳食的油份,或者適量服用牛油果。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達75%,適合高溫煮食和涼拌。
- 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會令壞膽固醇增加,有機會引致冠心病,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建議大家減少食用油炸或高脂的烘焙食品,煮食時亦可使用較健康的食油取代人造牛油,並以蒸煮取代煎炸。
- 根據是次測試結果,只有「雪印特級植物牛油」檢出苯並[a]芘,含量為每公斤0.8微克,符合香港現行的行動水平及歐盟標準上限。
- 雖然專家建議要盡量攝取低含量的環氧丙醇,在進食上攝取到過量環氧丙醇的問題未至於輕易超越上限。
- 另外,侯啟明則建議,市民應細閱食物標籤,避免喫以氫化油脂類製成的食物,以及選喫含有較少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
- 世衞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苯並[a]芘列為「令人類患癌」,屬基因致癌物。
牛油果屬於水果的一種,相比起大部分水果,牛油果有什麼優勝之處? 只有1款混合脂肪塗抹醬樣本「大公司 Daisy Butter Blend Spread (Salted)」沒有檢出環氧丙醇。 消委會提醒,長期攝入過量環氧丙醇有可能致癌,應盡量減少從食物內攝取基因致癌物。 根據結果顯示,與不食用牛油果的人士相比,在用餐時食用牛油果的人士在用餐後的滿足感高出 23%,而且在接下來的 5 小時內感到肚餓和想進食的慾望降低 28%[10]。
健康牛油: 消委會曾測試了28款牛油 發現逾5成樣本檢出致癌物
假如血管變硬,除了會令血壓高之外,嚴重更會引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各種心血管疾病。 而負責去除外來病原菌的免疫細胞,則有可能會因為混亂的飲食習慣而失控,引發自體免疫性疾病(如:敏感、發燒等) 。 隨着年紀增長,肝臟酵素會續年減少,而芝麻素卻能增加肝臟的分解酵素,幫助分解如酒精的毒素,保護肝臟。 當然最好是減少攝取酒精,或在佐酒小食加入麻油亦有一定作用。 健康牛油2025 作為麻油之源的芝麻含有芝麻素(Sesamin),可以延緩肝臟因加齡而出現的老化。
此外,專家提到心臟積聚脂肪的問題,心臟脂肪令人可怕是因為它亦是誘發心臟病的元兇。 它們會黏附在心臟周圍,並注入毒素,最終引發心臟病,嚴重更會致死。 而油酸則有效防止內臟脂肪積聚,由於內臟脂肪和心臟脂肪是成正比的關係,可以推斷油酸同樣可以抑制心臟脂肪積聚。 牛油果還含有少量的鎂、錳、銅、鐵、鋅、磷和維生素 A、B1(硫胺素)、B2(核黃素)和 B3(菸酸)。 佐藤教授在節目中引用佐賀大學的研究,在兩個星期的實驗中,研究員讓肥胖的白老鼠進食含有共軛亞油酸的飼料,發現老鼠的高脂血症和內臟脂肪都被抑制。 在外國都有以人類為對象的實驗,結果發現人體的內臟脂肪減少了,連囤積在腰間的脂肪也有減少的跡象。
健康牛油: 芝麻素提升肝功能
是次測試有6款樣本屬「高鈉」,每100克含超過600毫克鈉。 雖然正常食用份量應不會超出建議攝入量2000毫克,但仍要注意其他食物的鈉含量,加起來可能「超標」。 莓類水果如紅莓、藍莓、草莓等均含有豐富維他命C、多酚及類黃酮花青素,可以有抗氧化效果外。 莓類水果亦含有類黃酮花青素,有助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並可預防癌症及糖尿病等疾病。 便祕是困擾不少人的問題,專家指橄欖油含豐富的多酚(Polyphenol)和油酸(Oleic acid),有助通便。
- 此外,根據美國三藩市醫療中心的調查結果,每日攝取α-亞麻酸多0.06%,就能降低中風的病發率達28%,可見亞麻籽油的功效有多強大。
- 天然特級初榨冷壓植物油或未精煉的動物油,不含或極少反式脂肪,抗炎Omega-3含量豐富,更保留大量營養和抗氧化物,令身體更少發炎。
- 天然牛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普遍較高,而人造牛油、塗抺醬、起酥油及混合脂肪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是23.5克。
- 而當中的油酸更有減少壞膽固醇、強化好膽固醇、預防心臟病的效果。
- 此外,專家提到心臟積聚脂肪的問題,心臟脂肪令人可怕是因為它亦是誘發心臟病的元兇。
- 只有1款混合脂肪塗抹醬樣本「大公司 Daisy Butter Blend Spread (Salted)」沒有檢出環氧丙醇。
將1茶匙牛油塗抹在麵包上,或者在烤魚時使用少量牛油,以增加風味並防止乾燥。 可以,因為每100克的牛油果只有9克碳水化合物,後者含量非常少,而當中更有 7 克是膳食纖維,所以糖尿病病人也可以安心食用。 根據以上資料可見,不論動物牛油或是人造牛油對健康都會帶來一定風險,兩者都會對心臟有損,所以亦難以分別高低,因此總括而言,應盡量減少攝入脂肪和油,對身體就最理想。 除了中鍵脂肪酸油能夠預防大腦衰退之外,DHA和EPA也是對大腦非常有益的成份。 而青背魚的魚油就含有豐富的DHA和EPA,所以在進食三文魚、鯖魚、吞拿魚等青背魚的同時加入牛油,就更能激活大腦,防止記憶衰退。 牛油蘊含的維他命A可以直達腸道,在腸內激活免疫細胞,從而預防病毒的入侵。
健康牛油: 健康貼士
5.「純素超級牛油」的主要成分碳排放量較低 健康牛油 牛油是牛奶經攪拌加工製成的乳製品,背後隱含溫室氣體、用水量、用地量等對氣候的直接負面影響,作為乳製品之一,亦極有可能需要為催谷奶產量而注射激素和抗生素。 而一些品牌如Miyoko’s、Califia Farms、Fora Foods紛紛推出以全植物性食物為材料的「Plant Butter」,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涉及乳製品,因此沒有傷害任何動物。 江守山也進一步解釋,牛油果會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除了礦物質、維他命外,還有單元不飽和的高含量脂肪酸Omega-9,能降三高、抗發炎,可以說是整顆都是寶的水果。 在安全測試結果方面,有6成樣本含有塑化劑,惟全部符合歐盟標準上限,因此在一般食用份量下不會構成健康風險。 健康牛油2025 西蘭花、椰菜花、白菜、羽衣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葉酸、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K及抗氧化劑蘿蔔琉素,有助抗炎及預防癌症。
薯仔當中的維他命C和牛油所含有的維他命A和E,會結合成「維他命ACE」,進一步增強抵抗力。 加上一般的維他命C只要遇熱就很易會被分解,但薯仔的維他命C就算加熱也不怎麼會分解。 健康牛油2025 透過一併進食薯仔和牛油,就能更有效地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健康牛油: 牛油果變黑,如何保存牛油果以免流失營養?
比牛油或人造牛油更健康的替代品,包括橄欖油和其他以植物油為基礎的塗抹醬,它們含有有益的單元和多元不飽和脂肪。 下次喫麵包時,不妨考慮配搭橄欖油,而不是塗上大片牛油。 消委會曾測試30款預先包裝的牛油、人造(植物)牛油及相關產品,發現多數人造牛油含環氧丙醇或3-MCPD。 豆類食物含有豐富蛋白質及膳食纖維,高纖維飲食有助改善腸道健康、降低壞膽固醇、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及降低腸癌風險。 健康牛油2025 牛油果脂肪含量高,其中 60% 是單不飽和脂肪,研究表明單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預防心臟病,有助降低血壓[1]。
健康牛油: 超級食物2023第9位:黑朱古力
專家更提到要提高身體轉化α-亞麻酸的效率,需連同鋅、鎂或維他命B一同進食,如:生蠔、蜆。 健康牛油2025 乳酪的乳酸菌可增加腸內好菌,同樣有強化免疫力的效果。 Α-亞麻酸在大約70゚C就會氧化,所以亞麻籽油不建議用作煮食,只適用於食材煮熟後加入。 專家更指出芝麻雖然同樣含有芝麻素,但由於外殼堅硬的關係,基本上無法被消化,更遑論是吸取其中的芝麻素,所以若果想透過進食芝麻本身獲取營養,建議先磨成粉末再食會比較有效率。
健康牛油: 有助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為顧及成本,較便宜的植物牛油早已被食品業廣泛使用—大部分的餅乾、脆片、曲奇餅、炸薯條、蛋糕、沙律醬,甚至植脂奶粉都有機會存在反式脂肪。 如果你每日需要1,500千卡,那麼每天可攝取反式脂肪的quota是約 1.6 克。 飽和脂肪會增加人體內「壞」膽固醇,但反式脂肪不但會增加人體內「壞」膽固醇,同時更會減少體內「好」膽固醇,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簡單來說,反式脂肪屬於最壞的脂肪一種,而每日攝取量應不超過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 1%。 英國註冊營養師梁領邦表示,攝取健康的不飽和脂肪替代其他類型的脂肪,有助減少炎症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至於鈉含量測試,結果顯示無鹽牛油的平均鈉含量是所有組別中最低,每100克含6毫克鈉。
健康牛油: 飽和脂肪酸含量測試結果
牛油果含豐富的膳食纖維,既有水溶性也有非水溶性的,本來就是對便祕人士很好的恩物。 另外,豆腐含有的大豆胜肽(Soy peptide)有利腸道吸收,減輕腸道負擔。 植物牛油除了有高含量反式脂肪外,亦曾被消委會驗出有致癌風險。 該測試發現部分市面上的人造牛油樣本含有污染物3-MCPD,吸取過量有可能損害腎功能及影響雄性生殖系統,而另一種檢測出的污染物環氧丙醇則具基因毒性及致癌性。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以及歐洲食物安全局(EFSA)報告,長期每日過量攝入氯丙二醇,會損害腎臟功能、中樞神經,甚至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研究人員認為,經常用牛油果的人,不只是把它當成健康食品,而將牛油果融入日常飲食習慣之中,以它代其他較不健康的食品,令牛油果發揮最大的營養價值。
健康牛油: 食用安全
牛油果油含有維他命E,具強烈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體內的自由基,減慢身體老化及預防慢性疾病;又含有葉酸(維他命B9),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因此對孕婦和胎兒尤其重要。 世衞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苯並[a]芘列為「令人類患癌」,屬基因致癌物。 現時食安中心為食油訂定的行動水平是每公斤10微克苯並[a]芘;歐盟標準上限則為每公斤含2微克。 根據是次測試結果,只有「雪印特級植物牛油」檢出苯並[a]芘,含量為每公斤0.8微克,符合香港現行的行動水平及歐盟標準上限。 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歐洲食物安全局報告結果表示攝入「偏高」環氧丙醇(「偏高」攝取量指每公斤體重攝入0.6至4.9微克)對所有消費者的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值得關注。 至於,3-MCPD(氯丙二醇)屬污染物,攝入過量有可能損害腎功能及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健康牛油: 超級食物2023第7位:咖啡
消委會指,現時香港法例沒有3-MCPDE在油脂內的含量標準,食品法典委員會亦沒有為油脂制定3-MCPDE的最高含量。 可參考的是歐洲食品安全局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及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所建議的每日攝入量,分別為2微克及4微克。 根據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NCGG)為期8年的研究顯示,由於牛油含有中鍵脂肪酸油(Medium Chain 健康牛油2025 Triglyceride),1日攝取約9克就能夠降低16%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 除此以外,節目也引用了美國的研究,發現持續攝取中鍵脂肪酸油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 植物牛油是將液體植物油,如菜油、橄欖油等,經過加熱及氫化,變成半固體或固體的人造牛油,當油加入氫,從液體狀轉為半固體狀時,可產生反式脂肪。 這些反式脂肪添加在食品中,有助延長保存期和增添口感。
健康牛油: 最高瀏覽
大麻籽是完全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之一,含有人體9種必需的氨基酸,較奇亞籽及亞麻籽有更豐富蛋白質。 而且大麻籽亦含有纖維、維他命E、多種礦物質、omega-3及γ-亞麻酸,有助減少炎症。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亞麻籽油所含有的α-亞麻酸(α-Linolenic acid, ALA),可以讓血管變得柔軟,從而降低血壓。 健康牛油2025 由於α-亞麻酸會在體內被轉換成EPA和DHA,這兩種物質平常也能夠從魚油中吸收,而它們的功用就是防止血管老化變硬,以及預防免疫細胞失控。 在節目中醫生表示在自己經營的醫院亦有不少因便祕而求診的人,他亦會推薦使用橄欖油作改善。 在歐美亦有不少醫生,會以橄欖油作為改善便祕的對策,介紹患者應用在日常生活,而建議的用量為1日1-2湯匙就足夠,畢竟食油始終有一定卡路里,過量服用也會對身體不好。
較近期對味道的科學研究,都提出過將油脂列為甜酸苦辣鮮(umami或旨味)以外的第六種味覺。 健康牛油 說穿了富含油脂食物帶來所謂的第六味並不「美好」,然而飽嘗過後那份罪疚感與及憂心為健康帶來沉重負擔的「惡性循環」,終於可以劃上句號。 較天然及以全植物製造的純素牛油(Plant Butter)應運而生,不論其味道、溶化和烤焗時都跟真正的牛油十分相似,適用於所有菜式及烘焙之用。 大豆油、葵花籽油或玉米油等精煉氫化油,含有過多促炎因子Omega-6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使身體積聚自由基發炎生病。